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交流 » 馬祖開講 | http://matsu.idv.tw |
主題: 新臺馬輪船圖修正版公開閱覽,請提供意見 | |
作者: admin < > | 發表時間: 2012-03-09 |
附加PDF文件檔: 新臺馬輪細部設計圖(2012-03-09 修正版) 資料提供:連江縣政府交通局 |
|
作者: admin < > | 發表時間: 2012-03-11 |
船圖經過修改,大家最關心的載客人數已增加為708人,增加的原因是採納建議減少商務艙床位,將120床減為60床(目前臺馬輪的商務艙為24床)。請大家多多提供高見。 |
|
作者: 福德馬祖 < > | 發表時間: 2012-03-11 |
客滿的日子真的要如是人性與品質提昇嗎? 走道間設計可以參考合富嗎? 寬大潔淨不受風雨 ============================================== |
|
作者: 福德馬祖 < > | 發表時間: 2012-03-13 |
因為面對未來9級風正常進出港需要後側推 因為海軍拖船馬大不足9級風拉動所以更需要後側推 ===================================== 中柱港海軍拖駁船絞纜事件 臺馬輪船長劉喜鴻為疏忽致歉 【本報訊】臺馬輪船長劉喜鴻昨天表示,日前(8日)中柱港海軍拖駁船絞纜事故原本可以避免,但是因為自己疏忽未注意,不但延誤到乘客的行程,同時也為提供協助的海軍單位帶來困擾,深感抱歉。 臺馬輪船長劉喜鴻指出,當時拖駁船艇長已經提醒纜繩的狀況,但是自己判斷認為沒有問題,未料到一個細節的疏忽,竟讓連結在粗纜繩最前端的一段細纜繩被捲進了拖駁船的車葉。絞纜意外,錯不在拖駁艇,但是卻為相關單位及人員帶來困擾,非常感到過意不去。 劉喜鴻表示,人不在東引的張永江議員,接到電話後,立即連絡協調東引指揮部派遣陸軍「海龍」蛙人弟兄到場協助,指揮官賀政也親自到碼頭督軍關心。此外,東引海軍指揮部長官、東引鄉長、鄉代主席等人也都陸續到碼頭,表達關切。 劉喜鴻表示,東引中柱港區很狹窄,加上碼頭長度和臺馬輪長度是等長,每一次進出港都充滿了挑戰與風險,尤其是冬天風大的時候,每秒達25至35公尺的瞬間強勁風力,稍有差錯,就會撞上突堤上消波塊,或是強力撞上碼頭。很感謝港務處這幾年在碼頭裝置了大型碰墊,提高了臺馬輪靠港時的安全。 劉喜鴻強調,深知東引對外交通主要依賴臺馬輪,接掌船長後,臺馬輪開航率是大幅提升,希望幫地方帶來便利交通。但是在天氣差、濃霧的時候,臺馬輪進出中柱港的風險也倍增,個人也承受了很大的精神壓力。過去長久以來,臺馬輪可以每次安全順利進出碼頭,真的要非常感謝海軍拖駁船的配合與協助。 ========================================= |
|
作者: 李小明 < > | 發表時間: 2012-03-13 |
設計只動內部一點點而已,左右舷都該改成封閉式的! 大家不是最愛說台馬是內海船,怎麼又用這種設計? 走道可以設計在中間,餐廳或是頭等房可以直接面向海景 這樣才有觀光效益,開放式走道在客滿時很折磨人的! 之前起大霧,台馬等小三通客人到下午才開,有人坐在走道的椅子 到台灣,那天有無超載我不知道,但是海上風大雨大, 有封閉式走道不是很好嗎? |
|
作者: 劉家國 < > | 發表時間: 2012-03-15 |
其實樓上李小明網友的建議很好,合富輪的主甲板(汽車甲板上層)就是包起來的,外面沒有走道。但主甲板上層的上甲板,則在船艙外面設有走道。由於上甲板的高度夠高,外面的走道不會被浪花弄濕。但如果位置較低的主甲板設走道和梯道,航行期間一定會被打浪花打濕,無論怎麼做防滑,都難免造成乘客行走的危險。 以下是新臺馬輪船圖,汽車甲板上層的主甲板,船艙外面設有走道,而且外面是欄杆,更容易在航行期間被浪花打濕。 多年來,舊臺馬輪已經造成多名乘客滑倒受傷,甚至一位乘客可能在喝酒之後,從走道掉落海中失蹤,可見問題的嚴重,不容忽視。 |
|
作者: 李小明 < > | 發表時間: 2012-03-16 |
http://www.oki-kisen.co.jp/mkpage/hyouzi_editor.php?sid=7 在日本把合富賣給我們之後買的新船,基本上都只有最上層 和後半段可以靠海,三艘都是如此,連合富那種小走道都取消了 感謝站長支持我的意見,希望真的能改! http://www.oki-kisen.co.jp/mkpage/hyouzi_editor.php?sid=6 雖然我知道靠在船邊看進港很好玩也很多人愛看,可是真的不能這樣設計 http://www.oki-kisen.co.jp/mkpage/hyouzi_editor.php?sid=5&listmode= 台馬輪現有的船首展望區,也是內海船的設計,日本人是都留給頭等艙 的客人啦!我們呢? |
|
作者: 李小明 < > | 發表時間: 2012-03-16 |
台馬原本跑這樣短的航又幾乎在比較平靜的水域,才有這樣的設計 來跑馬祖也真是難為它了!可是新台馬希望可以依據馬祖的需要來 打造,目前看來是等於再造一艘台馬,會不會造出來大家又要懷念 舊的台馬呢? 按這裡檢視網頁 |
|
作者: 李小明 < > | 發表時間: 2012-03-16 |
隨便一台都載800人,才2千多噸,我們設上下鋪不應該載更多人嗎? 合富的神奇三層鋪也可以啦!如同之前有人建議的,賣給背包客 一張票500內還可以接受!提振地區觀光! 按這裡檢視網頁 |
|
作者: 大紫澳 < > | 發表時間: 2012-03-16 |
李小明: 新造的台馬輪 已確定床位比舊台臺馬還少一些 如果其他方面也都做不好 讓鄉親懷念舊台馬輪 那才是大笑話 |
|
作者: 李小明 < > | 發表時間: 2012-03-16 |
之前有聽說船上日本原裝的白鐵材料,用很久都不會生銹 在一次整修中被換掉,不到半年就爛掉! 坐在台馬輪上都要懷念日本原裝剛來台灣的台馬了! 新船難道不會發生嗎? 我希望可以改進到不會發生啦!大家加油!站長加油! |
|
作者: 李小明 < > | 發表時間: 2012-03-16 |
忽然想到!新台馬怎麼沒有考慮裝360度旋轉的推進器! 這樣船尾就不用裝大馬力側推了! 主機只發電就好!這樣也沒有比較貴!很多新船都有用! |
|
作者: 李小明 < > | 發表時間: 2012-05-24 |
船馬上要開工了!建議那麼多好像也沒什麼在聽! 新船真的只是新台馬輪而已! 馬祖下一個20年阿! 結果今天新聞,大陸要開放福建車輛經過金門或馬祖到台灣! 新台馬輪縮小載車量了! 所以舊台馬輪記得不要報廢喔!說到運車子還是蠻厲害的! 準備好撈一票了嗎? |
|
作者: 劉家國 < > | 發表時間: 2012-05-25 |
回應樓上李小明網友: 在新台馬輪舉行巡迴座談及開放網路討論以來,交通局長劉潤南很願意接受大家的建言,也修改了很多的原始設計,儘可能符合乘客的需求。不過,我們認為,在造船期間,如果有更好的意見,還來得及修改,如果船下水了,要改就難了。畢竟,未來25到30年,馬祖海上交通就靠這艘船,我們不得不再提出建言。 首先,在載客人數和床位數量上,交通局接受了民眾的意見,增加為載客人數為708人,比舊台馬輪的500人增加了208人。但是床位卻減少了,增加了太多的座位,而台馬輪的航行時間是長程,增加比較多的應該是床位,而不是座位。本人一再強調,設計者要親身去搭船,才不會閉門造車。 在縣議會第一天縣長施政報告議程,議長和多位議員對於台馬輪的規劃設計,表達了很多意見,包括新台馬輪將來在基隆靠船改為船首在前(現在是船尾向前),造成車輛和人員從船尾下船不便的問題。我私下告訴張議員,不要再爭了,楊縣長是自認為「擇善固執」的人,這是他的決定,他不會聽別人的建言,不要浪費時間了。 其次,本人建議在船上開設7-11,交通局已有善意的回應,但善意的回應是不夠的,因為後面還有7-11的軟硬體的規劃設計問題,如果不事先找統一超商公司來配合,將來問題會很多。主事者要拿定方向,落實執行力,我們不只是需要「善意的回應」。 網友提到下層客艙應該「包起來」,以免走道濕滑。這的確是很好的建議,因為目前舊台馬輪就面臨下層客艙外面走道和樓梯濕滑問題,而長期以來無法解決。新船的設計,在這問題上,並沒有新的解決方案,問題仍然存在。我看過船圖,新台馬輪在船的中間設有走道,因此兩舷可以不必再設走道。如果不將下層客艙「包起來」,請設計單位要能解決浪花打到走道而造成濕滑問題。 大家都希望新台馬輪上面有更多的休閒娛樂設備,但主事者應該有所取捨,畢竟台馬輪是甲地到乙地的平價渡輪,多餘的娛樂設施,以台灣海峽的海象而言,使用率不高,而且造成管理成本增加,例如3間KTV,1間棋弈室,都是多餘的,台馬輪服務人員有限,多了KTV和棋弈室的管理,而人員又不能增加,反而會造成服務品質的低落。 交通局劉潤南局長一直都是一位優秀的文官,新台馬輪下水,能否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又能確實符合未來25到30年的旅客需求,我們拭目以待! |
|
作者: admin < > | 發表時間: 2012-05-31 |
東引鄉民代表劉家發今天上午對於新台馬輪床位不足問題,提出質詢: |
|
第1頁 (共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