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青創、五五與北海南營區 --閱讀人次 : 889 北海南營區鄰近村落與北海坑道,加上近期147落成,先天條件優秀,但恐怕難再有滿腔熱血的青年投入,軍方營區釋出無非是要將觀光與戰地文化結合,不過有心投入青創的青年在看到北海南營區後,腦中先浮現的是五五據點的先例
先不論社會對五五據點的肯定,從規則談優先續約條件是每年評鑑達80分就享優先續約權,雖然該據點前幾年都達標卻因為最後一年被評76分而喪失優先續約權,馬管處能不能有一套讓大眾信服的說法解釋評分的依據,為何前幾年80分到最後一年76分?
若沒有一套讓大眾接受的說法,有理想有創意的青年不會投入北海南營區,就算得標了當抱著大筆現金準備投入提升觀光品質前,看著五五據點的先例也會因此打消念頭,對有遠見的政治家而言五五據點續約案不應該當作個案討論,因為它是青年對於地方創生的信任問題
除了據點活化外,另一個青年創業的管道是SBIR,當有想法的青年想要投入SBIR以前,查到網路上有關SBIR的新聞後,就算再有熱情再有創意,大概也被澆熄一半了,鼓勵青年返鄉不是用喊的就有用,也不是設立青年委員會就有用,是縣府在面對這些日常大小事的態度
如同一年前寫過的文章,當政府問有沒有人想搞據點活化,曾經五五據點是台下唯一願意舉手的,在篳路藍縷替據點活化殺出一條活路後,這條路的終點居然是五五據點的腦袋被掛在牆上斬首示眾,當政府再問一次誰要搞據點活化,台下還有人敢舉手嗎?
舉手前大家先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題「 我能搞得比五五據點好嗎?不知道 」第二題「 我有把握馬管處的評分標準嗎?不知道 」結論就是「 算了吧! 」別問青年為什麼不回來,先問青年為什麼要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