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目錄
自序 讓馬祖釣魚故事文字化
壹 釣魚聖地
貳 搏魚者之歌
鎖定磯釣之王夢幻之魚橫帶石鯛
力擒聰明而頑強的磯釣代表物黑鯛
挑戰高雅力猛的浪潮王子黑毛
嚐嚐七星鱸搏魚洗鰓的滋味
舞餌釣的入門魚石狗公
基本演員數大為美黃雞魚
鯷魚烏魚小搞搞
叁 泅泳攝氏八度
反登陸玻璃片刺穿磯靴
海空雙線多元進出
大洋氣象安全第一
盔甲鮮明行頭重要
裝備整備克敵機先
肆 魔羯座釣魚人
釣點決定釣況
可供選擇的釣點有哪些
釣魚與海域狀況的關係
不同的魚用不同的釣法
讓我們出發吧
伍 磯釣歲月多采多姿
馬祖人潛藏捕獵基因
漂亮魚拓上有您的名字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一魚十吃感謝大自然的恩賜
碧海藍天快意無限
磯釣重塑身心靈
自我激勵與超越他人
兄弟鬩牆
一季的第一條魚謝神
陸 天后宮的釣魚夥伴
廢棄物人工魚礁
釣魚為觀光增色
磯釣社團帶動活動風氣
磯釣活動活絡人際互動
磯釣活動塑造新休閒模式
柒 馬祖釣魚史話
釣技活化石
假章魚小兵立大功
人魚公平競爭
好工不如好坑
丟掉竹子釣竿
演化的長河
濫捕濫炸
釣魚當職業
協會炒熱釣魚活動
擬餌釣神
馬祖釣魚達人
捌 四心幸運草
安全第一不要玩命
生態保育小魚放掉
檢舉炸魚保護海洋
釣場環保舒服自然
尋找釣點不如養窟
調整心情歡樂釣遊
司法海巡積極護漁
投擲魚礁豐富魚源
保育海洋永續魚樂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自序
讓馬祖釣魚故事文字化
作者:陳王利
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啟人類世界新紀元。但是如今美洲大陸並未因其豐功偉業而以其命名,反而將榮耀的桂冠雙手奉獻給他的朋友–次要的探險家阿美利哥(Amerigo Vespucci),今日南、北美洲的全名「阿美利加洲」(America)正是源自於他的名字。以對美洲大陸的貢獻而言,阿美利哥只是寫了描述他到美洲(尤其是南美洲)探險的信回歐洲,被地圖出版家馬丁(Martin Waldseemuller)看到,非常好奇,覺得內容精采萬分。所以馬丁在一五零七年新出版的美洲地圖上,以阿美利加命名美洲,因為阿美利哥是第一個為美洲留下紀錄的人。馬丁的地圖是當時最新且最可靠的,因此非常多的人用。六年以後,他覺得阿美利哥實在不算偉大,比不上開路先鋒,功業彪炳,克服萬難的哥倫布等第一流探險家,只能算二線追隨者。所以新版的地圖,就想將阿美利加洲更名,但是太晚了,改不成,因為大家已經習慣這個名字。這顯示了歷史的荒謬,也顯示留下紀錄的重要。
馬祖磯釣發展史上像哥倫布一樣具有偉大願景、開天闢地及克服萬難特質的人不好作,但作個紀錄者卻容易而又有極高的投資報酬率。筆者自一九九二年開始釣魚,是一個釣齡淺,釣技普通,又愛野人獻曝的小人物。沒有開天闢地本事,釣魚也釣不贏別人,可是又想出名,只好試寫些稿件,看看可否留下名字,搏取虛榮,當不成哥倫布若能當阿美利哥也不錯。
世界知名的環境保護組織-野生動物基金會WWF(World Wild Life Foundation)於二千零六年十月宣布,如果以目前人類捕撈海洋漁獲及污染海洋的速度判斷,到二千零四十八年海裡將捕不到魚。不論其預測之時間點準確性有多高,海洋魚源逐漸減少,稀有魚種瀕臨滅絕是不爭之事實。
自十八世紀中頁,瓦特發明蒸汽機,揭開工業革命序幕以來,人類逐步利用科技主宰宇宙萬物,享盡大地物產;不知不覺也過度耗竭有限資源,污染自然環境。一九六二年美國卡森女士出版「寂靜的春天」敲響環境惡化的警鐘,宣告人類污染產物透過食物鏈,最終影響人類自己。一九七二年聯合國大會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發表「人類環境宣言」宣告環保時代來臨,也首度提出「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議題。一九九二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地球高峰會」一百零四國領袖將環保議題推上歷史巔峰,再次強調永續發展主題。顯示人類生存受到自然反撲,威脅人類物種永續存在。
石油可能百年之內用完,如果替代能源沒有突破,人類要回歸石器時代;海洋魚類在半世紀內瀕臨滅絕,如果繼續污染及濫捕,只有去化石中尋找存在紀錄。
人走過留下足跡,魚游過留下蹤影。馬祖海洋曾經出現過的釣遊魚種要留下書面證據,證明它們曾經確實存在;馬祖釣友搏鬥巨物豐功偉業要加以記載,興奮、歡樂、痛苦、憾恨甚至失去生命的悲哀事蹟更要留下紀錄。讓馬祖釣魚故事文字化,不要在口耳相傳中逐漸消失。
天下雜誌發行人殷允芃女士曾經說:「馬祖好,馬祖需要更多的故事。」看了馬祖的好山好水之後,她愛之深責之切地感嘆。多一點故事,就多一份文化內涵,也增加了旅遊的豐度與廣度,為觀光發展加分,促進經濟發展。希望這本書的內容可以成為馬祖導覽深度解說的一部分,為觀光旅遊事業錦上添花。
能有這本書,要感謝縣長陳雪生的政策指引,文化局長劉潤南、課長吳曉雲、課長鄭麗慧及陳嵐慧小姐大力促成,馬祖磯釣協會理事長曹祥官提供照片及協助審稿,南竿楊綏生醫師、北竿葉國銓先生及王廣亞先生、莒光劉宜清先生及陳金華先生、東引林光東秘書協助提供資訊,李俊緯先生及Robert Brower及其他協助的釣界朋友。因為有您們的協助,這本書才得以誕生,也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可以為馬祖競爭力加分,為馬祖未來發展,增加一點助益。
本書作者陳玉利
已有 10 位網友鼓勵
壹 釣魚聖地
八十二年五月六日清晨五點起床,五點半天剛破曉即到達釣場,天邊泛著魚肚白微光,史丹力在馬祖南竿小儲水澳水庫岬角西向釣點順風勢向南拋出第一竿銀白色十三公分魚型金屬擬餌,五十公尺外落水,下沉三秒,開始緩緩拖動。
說時遲,那時快,十斤的七星鱸咬餌中鉤疼痛,凌空躍起,奮力張嘴洗鰓,轟然落回水中。後方大砲陣地的阿兵哥弟兄,看到釣客一大早就來吵他們,很不高興的吼著:「先生,這裡不能釣魚。」史丹力裝著沒聽見,專心地控制張力,弓著釣桿與釣線維持九十度角。魚向內游時迅速收線,魚向外衝時保持最佳緩衝角度,調整張力盤,讓魚耗力出線。三分鐘不到,魚力耗竭,癱浮水面。迅速收線,拉近礁石,擱淺在岸,一個劍步,穿口抓鰓,伸手擒來今天第一號魚。
「先生,這裡不能釣魚,我要丟石頭砸你。」混蛋!手氣來了,給觸霉頭,史丹力惡狠狠的回頭瞪他們。五個阿兵哥在砲口前,看著他迅速拋出第二桿,優美的拋物線,牽引擬餌直達魚窟,又是咬餌洗鰓,史丹力迅速以抽水車式拉魚法起魚,六斤。
「立刻停止釣魚,不然我們放狗下去。」,阿兵哥自砲口瞪著史丹力。第三桿,小洗鰓一次,四斤。
回頭看看,整班的兄弟,不再有話,只張嘴結舌地看史丹力繼續演出,因為精采有如Discovery生態影片。第四隻最兇猛,連續洗鰓四次,在寧靜的晨曦中,驚天地,泣鬼神。動作結束,第四隻十二斤。總共拋桿六次,在十五分鐘內完成,釣獲四隻,總重三十二斤。
當日史丹力步履蹣跚走崎嶇山路,將滑溜魚獲肩背回家,半路巧遇鱸釣頂級高手阿興慢半小時到釣場。如果史丹力沒去,魚應該是阿興的,他的魚被捷足先登,所以槓龜。史丹力坐上當日岸釣鱸「日冠軍」寶座。上午十點同學小劉打電話恭喜他,「釣三隻大鱸魚,共五十三斤。」
因為媽媽在史丹力早上八點上班後,把那四隻鱸魚放在門口展示,左鄰右舍都來恭喜,消息傳得很快,讓單隻魚在耳語中於二小時內,從十斤級晉身為二十斤級。他知道流言傳的很快,但沒想到竟然快到二小時變大二倍!那是虛榮,但也是喜歡吹牛釣魚人的重要快樂來源。
馬祖像史丹力這樣的釣魚人,比比皆是,因為它有出色的釣場。
馬祖列島位於福建省閩江流域出海口東北方,與大陸最近地點船隻航程僅需半小時。相對台灣而言,位於台灣海峽西北西方,東距基隆一百一十四海浬。連江縣是正式名稱,行政區域包含南竿、北竿、莒光、東引等四個鄉。它由許多島嶼所組成,包括南竿、北竿、東莒、西莒、東引、亮島、高登、大坵、小坵還有許多無人島嶼,形成東西窄、南北狹長之地形,總面積為三十平方公里。因其島嶼分散,海域面積達六千五百二十平方公里,比澎湖還大。自古以來馬祖人就以海為田,漁獲是經濟的主要來源;如今物換星移,海洋成了馬祖人的主要遊樂場。
馬祖是全國知名的熱門釣場,一年四季都有數量豐沛的高級魚種上鉤。七星鱸、石斑、黑鯛、黑毛、嘉鱲更替不息,間或亦有號稱夢幻之魚及磯釣之王的橫帶石鯛出現,更是釣魚人垂涎的目標魚種。釣況差時成群黃雞與石狗公可當基本演員撐場面,也不會冷場。馬祖亦是第六座國家級風景特定區及第十二座野生動物保護區,風景優美,觀光資源豐富。總之,來馬祖釣魚順便觀光,必定是一個歡樂之旅。
馬祖海域深度絕大多數都在五十公尺以內,屬陽光直射之大陸棚礁砂混合區域。閩江於列島西南緣出海,浮游生物及無機營養鹽含量豐富。世界知名魚場舟山群島位於馬祖北方,閩浙沿海冷水流與黑潮暖流近此相會,海洋生產力高。東引更因水深潮暢,群礁環抱,帶來豐富魚群,為全國首屈一指之優良釣場。
由於閩江河口淡水有機物及泥沙長年堆積,越接近河口,海水濁度越高,鹽度越低。況且島間距離極長,綿延約六十海浬,各島與河口距離差異甚大,海域深度亦不同,因而造成各島釣場性質迴異,從南北竿只有千分之二十八鹽度的淺場,到東引高達千分之三十三鹽度的深場,海域環境造成魚相與釣法的不同。
東引號稱台灣最後釣魚聖地,在馬祖列島釣場中魚種及魚量勇冠各鄉,地位卓越,尤其夢幻之魚-橫帶石鯛更為其錦上添花。其實其他各鄉也各有特色,例如南北竿的低鹽度導致黑鯛味道較佳,高濁度讓大魚敢游到淺場,而易於釣獲;莒光七星鱸產量較多,釣季最長,重要性亦不容忽視。
馬祖的釣魚聖地--大坵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貳 搏魚者之歌(上)
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實施近半世紀的戰地政務結束,馬祖回歸憲政,實施地方自治。史丹力知道今天日子不錯,他要去別名萬里長城的南竿八六據點釣場釣魚。
清晨五點起床著裝,準備釣具及餌料,登上座騎,呼嘯到達釣場,天色已微明,回首來時路,四野俱寂。看看懷錶,六點整,太棒了,開始漲潮了。面迎強風,挺立巨礁,濁浪拍空,潮白翻滾。擎長竿,引孤線,舉金鉤,遠拋魚窟,靜待魚訊。心裡想著,這必是豐收的一天;因為陰天、中浪、潮微濁、東北風、水溫適中……。
想著,想著,心裡越發高興。不經意之間,眼前浮標已失去蹤影。說時遲,那時快,二十一尺手竿就好像要被折裂似的,由天際彎到鼻前。哇哈哈,好大的傢伙!趕緊前進二步以抵銷張力,豎竿蹲身,竿身挺直了些。堅挺的力量,著實地緊握。真是頑強的傢伙,忽而鑽左忽而鑽右,忽而強拉向外。為免三號軟竿及二號細線被拉斷,身體必須順勢往魚兒強拉的方向移動,但也不能讓太多,要維持最大緩衝直角角度,並維持一定的張力,讓魚兒疲憊,以使其無法鑽入岩縫。如此這般,如做韻律操似的與魚共舞了五分鐘。拉力漸弱了,站起,挺竿,魚兒浮頭,又強掙沒入水中。大浪捲來,維持魚首人臉相向,順勢再拉浮頭。一個挺身,將它自浪頂提起。握竿姿勢不變,身體正後轉,倒U字形竿身尾端掛著的大傢伙已上了岩礁凹處,他擒住了它。好一隻有著精悍顏面,挺張背鰭及閃亮銀鱗二斤左右的大黑鯛。正午時分,魚訊漸退,魚簍已快裝滿,黑鯛、黑毛、石斑、黃雞、石狗公,共釣了三十來隻!滿懷豐收的喜悅,回家去吧!一家四口可吃一星期的上等鮮魚了。
馬祖列島,星羅棋佈,港岸曲折、礁岩處處,復以位居閩江口外冷暖海流交會處,有機物及浮游生物眾多,故漁產資源豐富,是釣者心目中的一級釣場。南竿大鱸搶餌;北竿黑鯛成群;莒光嘉鱲大咬;東引石鯛出沒,各具休閒漁業的特色。春天有鱸;夏有石斑;秋有黑毛;冬有黑鯛,釣魚人一年四季有釣不完的魚,沒有冷場的時候。
以釣場地形、風浪、海底性質、以及目標魚的不同,你可以掛浮標,可以直感釣,也可以拋投沉底,或是選擇擲擬餌。若你只求數量多而不期盼大物,那一定不會空手而歸;若你想釣隻大尾的做魚拓紀念或體驗搏魚的快感與滿足征服慾,那就得待在強風巨浪的荒磯上,感受幾天海洋的偉大。漁具及漁法多樣而富變化;釣前的期待與釣後的驚喜;魚性及海洋尚待被發現的未知真理,在在吸引成千上萬的釣友湧向海岸,去向廣闊的大海泳唱屬於他自己的搏魚者之歌。
鎖定磯釣之王--夢幻之魚--橫帶石鯛
橫帶石鯛(Oplegnathus fasciatus)大陸名為條石鯛,俗名為條紋石鯛、海膽鯛、黑嘴、硬殼仔。喜歡生活在10至100公尺充滿岩礁的水域。最大特徵為身上有五至七條黑色直紋,老年魚直紋會續漸消退和嘴部變成黑色。喜吃海膽,螺類,鮑魚等硬殼類生物,所以其牙齒非常發達,加以力量異常驚人,需要利用比一般磯上物竿更強的石鯛竿才有機會釣獲它。產卵期為四至七月。成年魚可達八十cm以上。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大陸沿海、韓國、日本及夏威夷群島等沿岸。我國分布北部、東北部、東部、西部、南部、澎湖海域及馬祖東引海域。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延繩釣及手釣,全年皆產,無明顯盛漁期。
九十五年史丹力陪來自台灣民生盃磯釣賽冠軍阿祥在東引待了二天,夢想釣到日本人俗稱磯釣之王的夢幻之魚-橫帶石鯛。雖然使用一支一萬元石鯛竿配備大型強力捲線器,掛三十號小田原型鉛,子線用金屬線,綁石鯛鉤,也帶了鐵鎚打藤壺當誘餌,可是仍無所獲。
他們猶記得自九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五日來東引輕磯浮標釣,無論在本島或前往外礁垂釣,只要釣點正確,一天垂釣下來總會有幾十尾的黑毛,體型約十幾兩至斤級,整個海域幾乎沒有其他魚種。十二月二日開始,一夜之間黑毛了無蹤跡,緊接著大量的黑鯛靠岸,釣況持續到結束。他們離開後,還聽說直到農曆過年還非常好。
為了夢想中的橫帶石鯛,他們多待了一天,因為再多的黑鯛與黑毛,除了特大尾的怪物級六斤以上黑鯛,五斤以上黑毛,打破他們的紀錄以外,多幾隻普通黑鯛與黑毛已無意義。但只要釣一隻斤級石鯛,他們這趟東引之旅的評價分數就可由七十五分晉級到九十五分。
這時東引的溫度約在十度左右,他們在一個特定的釣點守著“夢幻之魚”。眼前是懸崖標點,水深有六公尺,潮水來回震盪,在深藍色的海水中,隱沒著茶色的岩根群,其上方浪潮受到攪動而出現白色泡沫。阿祥知道這是個標準釣點,他叫史丹力拿出馬祖人特有的誘餌工具-鐵鎚,將藤壺敲落水面,藤壺帶殼較重不會像南極蝦餌般漂走,適合誘釣深場的根魚。
終於上鉤了。史丹力用阿祥借他的日製石鯛竿,當魚訊傳出後心理默數到五,彎腰屈膝後立即奮力打直。此時,銜餌到岩根深處的石鯛被拉離三米後,搏命反身下鑽。以蠑螺作餌,磨利的石鯛專用鉤在大力作合時,深深刺穿口腔,石鯛咬線試圖逃脫,鍘刀般的啄狀齒,咬到不鏽鋼線,不會像輕磯浮標釣的3號尼龍線那般易被咬斷。說時遲,那時快,石鯛忽左忽右如大刀般的左右亂劈,又急速向外海衝。捲線器被磨得呀呀作響,趕緊再繃緊一些,否則鑽入岩根就沒戲唱了。捲線器一繃緊,整個人都被向外拖,還好阿祥拉住史丹力的皮帶,不然他就要跌落水中。如此來回搏魚五分鐘,魚兒終於浮頭,無力地漂於水面,阿祥下撈網,入網為安,終於擒獲這一輩子重達八斤的第一隻石鯛。
九十五年重返舊址,再釣石鯛,毫無所獲。聽說是因為前陣子被潛水人水槍大量射死,原本脆弱的海域生態又遭浩劫。釣魚人一個月能釣十隻石鯛已不錯,卻不夠潛水人一小時的獵殺。如此下去橫帶石鯛將成為瀕臨絕種生物,夢幻之魚將成只存活於幻夢中。是否應列為保育類魚種,將之限獵或禁獵,有待漁業主管單位深思,以保護馬祖東引具有強烈象徵意義的珍貴魚種。
力擒聰明而頑強的磯釣代表物--黑鯛
黑鯛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大陸名黑棘鯛,俗名烏格、黑格、厚唇,西太平洋日本、韓國、大陸、台灣及馬祖列島均生產,屬於溫、熱帶沿岸雜食性底棲魚類,喜棲於砂泥底之內灣水域,有時會進入河口。以底棲軟體動物及多毛類為食。幼魚期全為雄性,到3-4年生才轉變為雌性。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強。為各地魚市場上常見的高級食用魚,味道鮮美。全年均產,以秋季至翌年春季較佳。他的近親包含黃鰭鯛(大陸名黃鰭棘鯛,俗名黃鰭及赤翅仔)、黃錫鯛(大陸名平鯛,俗名枋頭及蘋果鯛)馬祖亦有生產,惟量不如黑鯛。
學會釣魚半年,小楊對石狗公與小黑毛漸漸失去興趣。聽說北面的荒磯,阿木最近釣到不少大黑鯛。對一個學磯釣的人而言,三、四斤的頑強大物是最適合驗證釣技的對象魚。小楊當夜失眠了,因為他的釣魚參考書說黑鯛很難釣,幾乎是十釣九槓龜。於是他照著書上說明,採用胴調子軟竿掛流線形浮標及一點五公尺二號子線加小咬鉛,到北面荒磯找一個浪潮拍打岩礁,來回震盪的露場,用南極蝦當釣餌兼誘餌。開始作釣半小時,陸陸續續釣了幾隻小雜魚之後,最後傳來大魚訊。左右疾走,會強拉,翻滾上水面,果然是大黑鯛!小楊太興奮了,奮力凌空急拉上,冷不防,魚掙扎一下,竟然又掉落水中!以後半個釣程,黑鯛再也沒出現了。
黑鯛有利齒,上下顎堅硬,連殼貝類、西瓜、甘薯及麵包都吃,具雜食性,尤其腥味重的蟹、蝦非常容易釣得。他們平常棲居固定岩根附近,以此為根據地在潮溫適當、光線微弱、浪大潮濁或是漲潮時,才離開居所到淺處去捕食。中小型魚通常數尾到數十尾一起行動,大型魚則單獨或少數幾尾成群活動。牠們非常小心而敏感,對於異常的光線、聲音、海面上物體的動態及海中不自然的動靜,都會使其逃開。除此之外黑鯛上視特別敏銳,能很快游上來吃食浮在上面的餌料。牠們嗅覺也非常好,可以聞到很遠的腥味而趨近覓食。
黑鯛一年四季均可釣得,馬祖以秋、冬季水色混濁且逢產卵期,魚群游近淺場時較為易釣。六、七、八、九月常釣到成群的當歲小魚,颱風後逐漸進入釣大魚的季節,各海岸的岩沙交匯處及蚵棚附近都是好釣場。冬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時段,選個面向外海的荒磯水域,其浪潮來回震盪,海底岩根錯綜,有大岩根的地方下釣,必定大有斬獲。
釣黑鯛以掛浮標、灑誘鉺、軟竿、細線、低姿勢及保持安靜為原則。由於他們口部堅硬、不易著鉤,故而浮標傳來魚訊時須稍等片刻再大力作合,如此可讓魚兒鉤子吃得深些,掛得牢些,免得搏魚時,被脫鉤而去。搏魚時,柔韌胴調子竿較能維持張力,而不易讓魚逃跑,同時抵銷魚的拉力。遇大魚時,須維持一定的張力與魚搏鬥一陣子,待其疲弱後再行起魚。一斤以下可以釣竿直接拔起,一斤以上以撈網起魚,較不易因斷線等原因讓魚逃脫。此外銅線直感法及遠拋沉底法在適當狀況也很好用。
小楊在充分了解黑鯛習性,學會選擇釣場、潮汐、天氣狀況並熟練搏魚技巧之後,終於成為出色的黑鯛釣者。
挑戰高雅力猛的浪潮王子--黑毛
黑毛(Girella punctata),大陸名斑魢,俗名黑毛、菜毛、粗鱗黑毛、悶仔、粗鱗仔棲息於岩礁區,活動深度在1-30公尺間。日行性,屬於雜食魚種,冬天以藻類為主食,夏天則捕食各種小型生物,產卵季在2-6月間。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日本至中國東海,包括台灣在內。本省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及離島等各礁區皆產。主要漁法為定置網、近海底刺網及手釣。極美味之食用魚,全年皆產,以冬季最為肥美,清蒸食用最佳,亦可薰烤。
韋恩颱風剛過境,阿木約小李趁星期日休假之便,一起去釣魚。天氣剛轉涼,迎著北風已有秋的涼意。因為強風剛過境,北面海岸浪還是好大,於是他們選了南面有著小浪潮的小漁村內灣為釣點。三個小時以後,阿木釣到十五隻豐腴的黑毛以及其他雜魚,而小李卻是清一色的小石狗公。兩人都有十來年的釣齡,但小李是個內向的花農,通常都是獨自去釣魚,沒與其他釣友交換垂釣心得。他訝異的說:阿木,你的運氣怎麼那麼好,釣到那麼多上等黑毛,我一輩子到現在一隻黑毛也沒釣過!
真的是阿木運氣好嗎?我們且來看看他們的釣法、釣具有什麼不同。他們的釣竿、捲線器及餌料都類似,但一個人用八號粗線、十號伊勢尼大鉤;另一位用的卻是三號細線、幼鯛二號鉤。小李聽了阿木說明,了解黑毛警覺性高、嘴巴小的特性,必須以細線、小鉤、維持安靜與低姿勢方能穩定釣獲,以後他就可以釣到黑毛了。
黑毛是雜食性魚,海藻、海蟑螂、蝦類均能為餌料。他們在近岸的岩礁區成群迴游,晴天多隱棲岩蔭處,浪大潮濁時活躍近岸覓食。由於討厭強光,只有在陰天、雨天、早晨、傍晚、夜間及大浪而使海底光線微弱的時候出來活動。
秋冬是最好的釣期,颱風及冬北季風轉強的前後都是良好的時機。平靜的內灣岩礁間藏有小魚,而潮流洶湧,亂礁錯綜的荒磯常有大魚上鉤。
黑毛視覺、嗅覺、味覺及對水中的音波都非常敏感,越大的魚警覺性越高(因為警覺性不高的魚已先被釣走,不會活到這麼大)。所以釣時要維持安靜才有大獲。垂釣時不可太靠近水邊,以免被看到人影,尤其水清時為甚。若在釣前灑誘餌,魚兒很快就浮上來追食。另外不可發出聲音,釣組入水也應小聲,以免驚走魚群。
釣具以軟竿、細線、掛浮標灑誘餌釣為主。傳統的銅線直感探釣法在特定狀況,也有不錯的成績。黑毛有強壯的胸鰭及尾鰭,可在強流巨浪中逆潮快速游動,而上鉤時掙扎的力道亦十分強勁,故搏魚時必須適當作合,維持一定張力,待其疲弱後再拉離水面。太急太猛的拉魚,往往以失敗收場,且會嚇走一整群魚。
在灣內釣小黑毛是安全而又有趣的休閒活動,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參與,可享受拉魚的樂趣及上鉤驚喜,又有海鮮的饗宴,何樂而不為呢?
黑鯛魚拓(曹祥官製作)
黑毛魚拓(曹祥官製作)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貳 搏魚者之歌(下)
嚐嚐七星鱸搏魚洗鰓的滋味
日本真鱸(Lateolabrax japonicus)屬鱸科,大陸名花鱸,俗名七星鱸、花鱸、青鱸、鱸魚。主要棲息於5 - 30 公尺淡、海水交會區,且多半活動於具有流動水流之礁區。常上溯至淡水域覓食。每年春夏之際,幼魚上溯,而在冬季時降游回大洋。性兇猛,以魚、蝦為食。世界分布於西太平洋包含黃海、東海、日本沿海至南中國海。台灣分布於北部及西部海域及馬祖列島。一般以擬餌釣法捕獲,能人工養殖。本種可清蒸、紅燒、煮湯;更被視為手術後食補之魚。
七十六年少年阿興在幫忙父兄捕魚一年之後已是個出色的漁人。他畢業於漁業職校,有豐富的捕魚常識,知識加經驗使他在大海上無往不利。初春,在黃官嶼附近海面作業,看到百餘隻漂浮的鱸魚屍體,想必是昨天晚上炸魚的大陸漁船的惡行。阿興覺得訝異,平常在這裡放置定置網、延繩釣或是垂釣都只捕到黃魚、黑鯛及石斑之類,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大鱸魚呢?他再次翻閱魚類百科全書,找到了答案。原來鱸魚視覺發達,力大兇猛,喜游於上層水域,掠食中小型活魚,不易被魚網網住,若是網住也易逃脫。延繩釣或是垂釣時,必須用活餌,難怪滿海鱸魚,阿興一隻也抓不到。書上還說擬餌拖釣是理想的釣法。於是,他採購了專釣鱸的捲線器(力魯)與擬餌(路亞),配上25/390拋竿、二十磅線,開始了他的釣鱸處女秀。摸索了一年之後,第二年五月,再帶朋友來黃官嶼附近釣魚,四小時內竟然釣到一百五十二隻,共重一千一百餘斤,搏魚搏得四肢發麻,眼冒金星,創造永生難忘的經驗。
七星鱸不喜遠離陸地,潮水微濁,有風浪或海中光線微弱時,游近岸邊,早晚移動覓食頻繁。成魚只吃小魚、活蝦,以擬餌釣上鉤者至少二、三斤以上。牠有獨特的洗鰓習性,於上鉤後,常跳躍翻滾於海面上而脫鉤。
鱸魚因洄游產卵,從十二月至六月近岸覓食時,可在磯岩上拖擬餌釣到,尤以三、四、五月為盛期,是叱吒春磯的掠食者。水色微濁時,為適釣時機,尤以早晚轉流角時間最佳。
釣場宜選潮水暢通,海底有中大型亂岩散佈的淺場;太深反而不易釣得。用電子浮標掛活蝦夜釣時,則找浪潮打來會回捲的露場較佳。
金門釣鱸魚多採浮標掛活蝦釣法,而馬祖則都採用擬餌拖釣法。釣竿、釣線及鉤子都需用粗壯些,釣竿與捲線器的搭配以堅固而不失適當的彈性為原則。擬餌以塞子型(硬式魚型)亮色系列較佳,太陽大而水色清時則以暗色系列較好。搏魚 時釣組與魚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張力,太鬆則易於洗鰓時脫鉤,太緊則容易折竿、斷線、鉤子拉直或唇邊拉裂,都會讓魚兒逃脫。
傳說中馬祖磯釣釣獲最大單隻七星鱸達三十五斤,一次最多達二十餘隻,許多成名釣手,一季釣獲量達數千斤,收入可達職業水準。十來斤的龐然大物水中的強勁力道,一整個麻布米柋的魚獲,偶或可釣到鶴鰔、黃魚、鮸魚、黑鯛及石斑等外道魚的驚喜,擬餌釣法將釣魚的樂趣推向高潮的巔峰。
石狗公--舞餌釣的入門魚
石狗公(Sebastiscus marmoratus)鮋科,大陸名褐菖鮋,俗名石狗公、獅甕、紅鱠仔。近沿海0-40公尺底棲性,生活於較淺的岩礁底質水域。肉食性,主要是以小型魚類為食。棘基部具毒腺,卵胎生的魚種,成熟的雄魚有交接器。分布菲律賓、台灣、日本及大陸馬祖沿海。本種在台灣岩礁底質之近沿海相當普遍,週年可產,主要漁法為延繩釣及底拖網,肉質甜美而有彈性,是高價值的經濟魚種。
一隻接一隻,半天的光景,約有上百隻石狗公上鉤了。阿可將切成條塊狀的秋刀魚片以伊勢尼十四號大鉤,串鉤在餌料上後拋餌入水。上下舞動,誘魚咬餌,魚訊傳來,起腕作合。竹子改製的十二尺魚竿,搭配小牛車輪捲線盤,十號母線、八號子線,將魚兒一隻隻易如反掌地釣起。是的,他了解石狗公雖然小尾,但卻有著如同大型石斑及鱸魚等掠食者的天性,喜歡吃活的餌。但是活餌難尋,阿可只好用騙的。他將腥味重的秋刀魚切成條狀,上鉤晃動後,就像是一隻上下游動的小魚,貪食的石狗公,就從石縫中的躲藏處衝出,惡狠狠的大口搶食,動作有如標準的軍事操練一般,無比迅速確實。
春夏之際,是石狗公最盛產的時節,選個大潮日,在退潮到底前到達釣場,開始作釣,必定大有斬獲。在乾潮底,反轉起漲時,石狗公在轉流角時間瘋狂搶餌,一隻接一隻應接不暇,非常過癮。何謂釣魚黃金時間,就是這樣。
石狗公是一種根魚,喜歡躲在岩石根部中,不喜歡動,釣魚者需要主動找到其棲息處。因喜較高水溫,且其移動有限,故在春、夏、秋,把握其隱蔽棲息點,收穫很可觀。
釣法以直感晃餌之探穴釣法為主,目標岩礁點必須是潮水流通處。標點遠者以拋投釣法釣之,但容易掛底,必須選擇礁沙混合地,才適合遠投;標點近者亦可選擇以浮標誘餌法釣之。浮標誘餌釣法比較輕鬆,不需常常移動位置,否則在岩礁上爬上爬下也蠻累的。誘餌灑下後,石狗公嗅到誘餌味,很快就離開棲居的根穴游出來找餌,如此就達到誘魚、集魚及定點釣的效果。
磯釣石狗公是淺顯易學而立即有收穫的釣遊活動,初學釣魚者宜從這種對象魚著手入門釣魚。試著從這種數量多,而且警覺性低的貪食易釣魚種開始,產生成就感及興趣,持續學習最基本的釣組搭配及魚鉤綁法,並熟悉魚竿的選擇及捲線器的保養等等,從而登堂入室,一窺釣魚世界的奧秘。
黃雞魚--基本演員數大為美
三線雞魚(Parapristipoma trilineatum)屬石鱸科,大陸名為三線磯鱸,台灣俗名黃雞仔、雞仔魚、番仔加誌、黃公仔魚、黃雞魚、三爪仔,居於水深10 - 50 公尺處,主要棲息於暖水、高鹽度之岩礁或人工魚礁的外圍寬闊水域。通常成群優游,數量眾多,具有近海-外海迴游之習性。以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主食。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由日本中部以南、東海至台灣。台灣四周海域之礁岩區及人工魚礁區皆可常見,馬祖各島均有,尤以東引地區數量較多,體型較大。漁期全年皆有,以夏季較多,以流刺網或手釣皆可捕獲,亦是休閒船釣經常上鉤的魚種。煮薑絲、味噌湯或炭烤皆不錯。水族館亦常飼養以讓人觀看其群游習性。在日本有養殖及人工放流,台灣則無。
如果去台灣最後的釣魚聖地-東引釣魚,一定不會空手而歸。釣不到橫帶石鯛那很正常,日本人美譽為磯釣之王,就是難釣到又易逃脫,而以難搞定出名;又稱夢幻之魚,因為少見,癡狂的釣客只好到夢裡尋找。黑鯛、黑毛釣的不多也很正常,氣溫、潮水及其他不明因素,都會讓高期待落空。
八十八年東引還是林日福當鄉長時,史丹力到東引釣魚,別的魚沒釣幾條,黃雞魚倒是釣了百餘條。東引人稱黃雞魚為垃圾魚,可見數量之多及價格之低。黃雞魚風乾後再料理,風味獨具;上鉤後頗有拉力,娛樂效果甚佳,所以有其角色份量,稱之為垃圾魚十分不妥,改名為忠實基本演員不為過。
東引朋友的待客之道,除了吃大餐及唱卡拉OK外,帶客釣魚是接待貴賓的附加行程,於是林日福鄉長帶史丹力去西沙釣場釣魚。
黃雞魚的釣組用浮標輕磯釣,一母線搭配多條子線及多鉤餌料,當從近端潮頭丟入釣組漂到遠端潮尾這十秒鐘內一定會就餌。林鄉長說是東引潮流湍急,黃雞魚多,才有如此精采表現,絕無冷場。更妙的是,林鄉長釣的都是半斤級以上,史丹力釣到的則是三指幅到四指幅之間。史丹力不信邪,就往林鄉長的點擠去,沒想到互換釣點及模仿釣組串掛之後還是相同的結果。難道魚會認人,大魚只照顧長官或本地人嗎?史丹力想了又想,原來問題出在「釣棚」,因為各個不同年齡層魚群會自行結群,游於不同深度泳層。史丹力浮標下放一撏半,那群黃雞剛滿月;而林鄉長放三撏,那群黃雞已足歲,所以許多釣場內釣棚決定戰績。尋找釣棚是釣魚重點之一,尤其在東引這種深場。
黃雞魚被稱為垃圾魚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警覺性太低,當第一隻上鉤,開始掙扎之後,第二隻、第三隻……甚至第七隻繼續吃到滿鉤。因為那南極蝦餌強大的誘惑力,使黃雞魚覺得超過感到危險而想逃跑的力量。相較於高警覺性的魚種如黑鯛及黑毛類,極少一釣組同時釣二隻,因為第一隻上鉤掙扎時,整群都了解危險存在,必須立即離開現場,所以不會同時釣二隻。
第二天離開東引,感謝東引人熱情接待,更感激地帶走一整箱的黃雞魚獲,東引真有本錢,真是好樣的。
東引近期有二位任內英年早逝的鄉長,林日福是一位愛釣魚的鄉長,也是第一任連江縣釣魚協會理事長;陳寶銘愛辦釣魚比賽,也促成全國性磯釣賽第一次在當地舉辦,都對提升東引在全國釣魚界的地位做出卓越的貢獻。
鯷魚烏魚小搞搞
真鰺(Trachurus japonicus)屬鰺科,大陸名日本竹筴魚 ,俗名巴攏、竹莢魚、瓜仔魚 或硬尾仔,馬祖俗稱鯷魚。群游於近沿岸水域,具有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及小魚類為食。世界上僅分布於台灣、大陸沿海、日本及朝鮮半島等西北太平洋區。台灣各地沿岸均可見其蹤跡,是常見之魚種。 馬祖偶或大量出現,掀起垂釣熱潮。油炸或煮筍湯皆宜,非常美味。
釣鯷魚的釣組用一根母線搭配七子線、七鉤、七誘引片下掛重鉛的方式,不用串鉤餌料,與釣鱸方式有點像,都屬於擬餌釣,只不過大小懸殊。他們都是掠食魚種,喜歡吃活的東西,釣客要帶活餌十分困難,所以用擬餌釣之。九十五年史丹力聽說福沃港鯷魚大咬一星期,趕緊帶他十歲兒子小寶在中秋節前,到福沃碼頭,加入四十個鯷魚釣客的行列。釣竿此起彼落的當兒,不到二小時就暴桶,小朋友看到數百隻小魚活繃亂跳,高興極了。回家後史丹力告訴他太太,這些鰺科(鯷魚)及鯖科(花飛)肥美魚兒都是小寶的戰利品,小寶得意洋洋的說:「我用左手輕輕一揮,一竿就釣七隻耶。」他與他爸一樣,小小的本事,大大的驕傲。他們做了鯷魚筍絲湯與炸鯷魚,鮮美滋味讓人難忘。這是小寶一年來最高興的一天。
烏魚(Mugil cephalus)屬鯔科,大陸名鯔,俗名青頭仔(幼魚)、奇目仔(成魚)、信魚、正烏。屬廣溫性魚類,從水溫8-24℃的海域均見,主要棲息環境為沿岸沙泥底水域,棲息深度0-120公尺。幼魚時期喜歡在河口、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海域生活,隨著成長而游向外洋。以浮游動物、底棲生物及有機碎屑為食。台灣在每年冬至過後,烏魚會迴游南下產卵,而經過台灣海峽,因此有「信魚」之稱。雌魚一次可產下五到七百萬顆卵。分布於全世界各溫、熱帶海域的沿岸,台灣四周海域亦均有產。每年冬季是主要漁期,可用流刺網、圍網、定置網等漁法捕獲,為高經濟價值魚種,母魚魚卵可乾製為烏魚子,價格昂貴,俗稱「烏金」,是桌上佳餚,雄魚精巢亦可供食用。因可完全養殖,故亦為淺海養殖之重要魚種。
史丹力也喜歡跑到南竿以東「環保特區」海岸線釣烏魚,因為那也不用真餌,那是用三叉鉤挫魚釣法,九十六年三月一日在環保局廚餘洗桶處下方海面,連挫二十八隻烏魚,最大四斤,阿書也在那邊釣,一隻都沒釣到,卻不斷掛底,因為他學史丹力的深度,最後鉤到岩根。阿書只怪自己運氣差,應該先去廟裡拜拜,他不斷罵史丹力狗屎運,釣得讓人眼紅。其實,釣魚是科學,而不是玄學。阿書後來知道原來史丹力在大退潮時來過釣場勘查,他知道釣點下海溝的深度與方向,而那就是廚餘剩飯聚集的地方,大群烏魚也在同一點索餌。順著海溝的方向,由淺漸深慢慢確定泳層及定點之後,就可以遠拋三叉鉤,下竿拉到定點,再用力作合挫魚。方式正確,抓到重點,難怪幾乎竿竿中魚,釣獲率在八成以上,而且不用浪費餌料,是高效率的釣法。
連江縣政府環保局用馬祖每日產生的十噸廚餘,分類收集再利用,除了堆肥及養豬外,也作為海岸養魚使用。每日餵餌時間一到大量魚群聚集,釣客們手到擒來,個個無不豐收,廚餘處理場因而成為南竿最受歡迎的釣點。廚餘再利用不但節省垃圾每噸三千五百元焚化費用,避免戴奧辛產生,也創造附加效益,實踐環保工作永續經營的理想。
小鱸幾隻見笑了
福澳港釣黃雞魚盛況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叁 泅泳攝氏八度
史丹力被阿爾、阿木及阿生帶入釣魚世界,第一次嚐到成功釣魚經驗之後,開始自已約人釣魚。他最常約阿平,但每個人的空閒時間不一樣,每個人的家到釣點的距離及便利性也不同,因而時間及地點都不易敲定,不如一個人釣魚便利。當旺季來臨,天天出釣,甚至一天進出釣場兩三次,約人十分麻煩,最後大家都變成獨行俠。一個人釣魚,除了時間便利之外,也可各自發展成功的經驗,各自養出密窟,釣獲量大於兩個人一起釣時的個人量。但是,一個人釣魚如果碰到危險,出狀況機會大增,因為沒有立即的協助,只能自立求生。
民國八十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日下午三時,史丹力一個人到小四維南面往西緣外端礁石輕磯浮標釣,要釣四時乾潮底的轉流角時間。灑下南極蝦誘餌之後,成群的石狗公瘋狂索餌,第二波則輪到小黑毛不斷上鈎,接著中型黑鯛開始報到。熱鬧三小時之後釣況開始變差,天色昏沉,魚簍快滿,他想回家,回頭一看,來時路已被海水切斷,他被大海圍困在孤礁上!黑夜已近,他必須迅速決定解決問題的方式。
首先選擇涉水到達距離最近的懸崖邊,然後冒險攀岩,他翻越岩石區,好險,釘鞋抓地力尚可,小心抓著前輩釣客固定在岩塊的尼龍攀爬索,避免失足跌落十五公尺危崖。隨後進入植被區,前進三公尺之後,他決定後退,因為前面的瓊麻、雜草及灌木叢密到人無法穿越,也怕碰到毒蛇。
史丹力只剩下游泳回澳口的選擇,而且要快,再慢他將看不到唯一適合上岸的澳口沙灘方向,因為其他的礁石岸邊佈滿銳利牡蠣與藤壺,一下子就刺傷腳底,尖頂的亂石群也是一樣令人無法接近。從礁石區上岸有另一個顧忌,如果浪打來,人被推向石塊,頭一撞就昏過去。所以釣魚前輩常告誡我們,萬一落水,一定先往外海游,看準平靜沙質上岸點,以其為目標游上岸。
這次決定直接游回澳口,他捨棄所有會阻擋游泳的東西,包含厚外套、釘鞋,也痛苦地捨棄漁獲,只抱著釣竿袋,游入溫度八度的冰冷海水。
如果在夏天,水中運動是史丹力的最愛,輪流游蛙式、自由式、仰式可均衡伸展全身肌肉,最後再來個蝶式漂亮收場。他還游過四千公尺的「橫渡日月潭」及三千公尺的「搶灘料羅灣」。國際標準四式游泳之外,他還喜歡浮潛及水肺潛水(Scuba Diving),堪稱一尾水中活龍。可是現在冷了二十度,如果他不在半個小時內游上岸,可能凍僵在海裏,永遠上不了岸!還好游泳是他強項,十分鐘就上岸,趕緊騎車頂著刺骨寒風回家,由房子後門溜入浴室,沖個熱水澡,黑紫嘴唇紅潤了些,連老婆也不知道,就結束這段糗事。
對釣魚來說這是失敗的一天,對生命經驗來說這是成功的一天,因為這一天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紀錄,可以說是「成功的失敗」。釣魚不用太在意眼前的得失,認真去釣就好;生命也是如此,只要不停滯,努力去活每一天,成功失敗都有個別的存在意義,都值得回味。
反登陸玻璃片刺穿磯靴
第三次站上八二據點釣點拋擬餌,史丹力被固定在礁石上的玻璃碎片刺穿磯鞋側邊後割破腳底,鮮血不斷流入靴內。痛得厲害,但他不願現在就去醫院,因為他已經到達這裡。之前整理釣具後騎機車到定點,攀下山崖再爬上立足巨岩,足足花了他半個小時。而且昨天這裡釣到一隻十七斤鱸魚,他要釣另一隻大傢伙。海裡的七星鱸與叢林裡的獅子一樣,都是喜歡群居的兇猛掠食者,至少會有一對生活在一起,貪心的史丹力希望一網打盡。
他的磯鞋底部是橡膠顆粒及釘子,其上有硬膠層,有良好抓地力,也可抗穿刺。另一種磯鞋是菜瓜布底,磨擦力大,適合走光溜溜的礁石,抗穿刺力較小。玻璃碎片刺穿右磯鞋薄橡膠鞋緣的外側,這是最薄的地方,並不具抗穿刺功能,可能因為原製造商日本Daiwa廠不知道遙遠的馬祖釣場會有這麼厲害的玻璃碎片可從側面穿刺。
民國三十八年國軍撤退來馬以後,為了對抗共軍自海上來襲,在海岸佈設了玻璃碎片、鐵絲網、地雷、鬼條材及瓊麻林,其實六十年來共軍從未登陸馬祖,這些抗敵物真正發揮的作用是讓馬祖人畏懼靠近大海,尤其是釣魚人。
在礁石上固定玻璃碎片是晚期的事情,不花錢又好施作,所以馬祖有成千上萬組,割破衣物及割傷身體時有所聞。最諷刺的是,全部都割傷自己人,從來未曾傷過一個敵人。
史丹力向右前方巨石群左側拋出第三竿,方向偏了,有一點太靠近礁石,為了防止鈎到石頭,擬餌剛接觸水面,即時拉高,跳過障礙正要二度落水前,鱸魚從右側躍起凌空咬中擬餌腹部。第一門三叉鈎刺穿左唇,它劇痛甩頭,第二門三叉鈎飛舞釘入鰓門,牢牢鈎實,鱸魚劇烈掙扎仍無法逃脫。出線三次,洗鰓二次之後,搏魚結束,十二斤七星鱸完成報到程序,費時三分三十秒。
史丹力覺得更痛了,脫下釘鞋,五公分的傷口血已經乾了,拍拍靴子,抖落雜物,他重新穿回。收拾釣具,抓穩漁獲,一拐一拐爬上半山腰的戰備道,騎機車先到醫院縫合傷口,再回家。
刺穿磯鞋,傷腳繼續釣鱸,受傷時還能有漁獲,雖然不頂大,但在流血不止,疼痛厲害時,仍硬撐搏魚成功,這比平常大量釣穫的史丹力,更像是英雄。
在馬祖釣魚,由於時空背景不同,比在台灣一般的釣魚狀況,要注意更多事情。大潮差海水迅速漲退及海邊的軍事抗敵物只是一部分,其他還要注意交通、氣象、裝備、衣著等,以確保釣魚的安全舒適。
海空雙線多元進出
由於馬祖位於台灣海峽西北,對外交通主要是搭船或搭飛機。對台灣釣客來說,由於價格便宜及繞經東引的因素,大多選擇搭船。此外,畢竟千噸級的台馬輪,除非遇上颱風或者惡劣海象,否則通常都會開航。航線照著先馬(馬祖)後東(東引)或者先東後馬的路線跑,以基隆開航日計算,單號先馬祖後東引,雙號先東引後馬祖。由於基隆開航時間為晚間十時,睡個覺,清晨六時到達,即可對魚窟展開拂曉攻擊,時間上非常有效率。台馬輪每星期一停航,合富輪代開,因為是軍租船,開放民眾船票很少,須注意。船程單趟大約八小時,票價單趟為八百元至一千八百元。
台馬輪原是行駛於日本瀨戶內海客輪,耐浪能力不完全適用於台灣海峽,當最大陣風達到九級以上時會停航,造成往返台灣、馬祖及東引釣客的不方便。
搭飛機台北飛南竿或北竿大約四十至五十分鐘即可到達,台中至南竿亦只要七十分鐘,十分便捷。每日台北飛南竿七班,台北飛北竿三班,台中飛南竿一班,班次頻率頗高,只要天候正常,班機順暢,通常不會有旅客滯留情形。但是票價比較貴,台北到南竿單趟要二千元左右,台中到南竿約要二千四百元,釣客較少選擇坐飛機。如果在春天霧季及冬天陰雨時節,搭乘飛機要特別注意,因為氣候關係,在這兩個季節常常因為能見度不佳,或雲高不夠,導致馬祖機場關閉。但島嶼海洋氣候變化快速,經常又能恢復起降,一日數變,令旅客心情不寧。少部分時段,天候太差時,可能連續停航數日。
馬祖四鄉五島之間以小型客輪做島際連結,南竿至北竿每一小時一班,南竿至莒光每日兩班,南竿至東引除台馬輪之外,尚有直昇機往返,堪稱便捷。
台馬交通問題是馬祖發展觀光的絆腳石,價格偏高加上停航不確定因素,讓許多台灣釣友望而卻步。但是對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卻有正面影響,因為交通因素管制釣客總量,減少環境承載,減輕生態破壞,有助馬祖釣場的永續經營。
大洋氣象安全第一
到馬祖釣魚要注意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天氣如何,除了判斷飛機及船隻開航情形之外,也為了釣魚時間點海面風浪是否適合釣魚。
馬祖位於台灣海峽西北,直接受太平洋風浪影響,尤其是強勁東北季風常令釣客找不到適合釣點,當最大陣風強度超越九級時,更造成冬季船隻停航,釣客進出馬祖十分不便。
到馬祖釣魚之前,可先上網查中央氣象局海峽北部三天漁業氣象及一周天氣預報,確認天候許可再行出發。
馬祖地區因地處大陸棚邊陲,海底深度在五十公尺以內,近岸水域逐漸平緩,較少如台灣八斗子一般,因深場海底無法逐步消減波浪能量,而產生瘋狗浪。但是因為最大潮差達到七米,未經台灣中央山脈阻擋的東北季風在漲、退潮力量助威之下,也會出現突然來的大浪。所以低立足點的釣點必須特別注意,尤其已經潮濕的釣座,表示不久前浪潮曾經到達,下一個大浪,也可能襲擊這裡。
颱風帶來最高威脅性大浪,暴風圈就算在一千公里以外,也會有大浪,所以颱風前後時段,面向颱風的海岸必須特別小心。除了可在網路及新聞播報中得知颱風訊息之外,也可由風向的突然轉變推測。因為習慣吹西南季風的夏季,突然刮起東北風,就知道馬祖附近有颱風或熱帶性低氣壓。
盔甲鮮明行頭重要
九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連江縣環保局與馬祖磯釣協會,聯合於北竿大澳山辦理環保杯磯釣賽,四十一名參賽者均穿著紅色防雨、透氣、帶帽、衣褲整套式之釣魚專用衣,可謂軍容壯盛,場面懾人。
衣著的目的在於保暖、保護、舒適、安全及吊掛收納。原則上,釣魚衣著應富機動性、多功能與調節性。馬祖的氣溫低於台北的氣溫約五至十度,但在海邊所測得的氣溫並不等於人體所感受到的溫度(體感溫度)。若有風,流動的空氣能不斷把熱量由體表移走,此種「風寒效應」使體感溫度在有風時較實際氣溫來得低。一個簡易計算公式:體感溫度=氣溫-4*(每秒風速(m/sec))^1/2。到過日本的人說馬祖更冷,就是風大的關係。舉例來說,馬祖冬天經常氣溫十度,風速每秒九公尺,套入上述公式,九開根號得三,三乘四得十二,十減十二得負二,體感溫度為零下二度,所以馬祖十度就比無風的東京零度還冷。馬祖氣溫低,加上風大,磯釣時長時間暴露海邊,選擇適當的抗寒且能保持乾燥的衣物更是重要,因為水的冷卻力較空氣高二十三倍,若被海浪打濕,再加上風,會造成極端的不舒適,釣魚的樂趣盡失。
釣魚服裝的選擇不宜過緊,否則會妨礙血液循環與空間的舒適,且失去一層空氣對流的空間,會降低保暖度。
棉質服裝,吸水性強,不易乾燥,吸溼達8%就不具保暖效果。羊毛質具親水性結構,吸溼性強,排水性弱,不易乾燥。纖維呈捲曲狀,且為唯一的天然中空纖維,吸溼達30%仍保暖。羽絨衣料因表面含一層油脂且可聚集大量空氣,質輕且保暖效果極佳,為最保暖衣物,但一遇水就失去保暖性。PP材質主要材料為聚乙烯(Polyester)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為斥水性纖維、具有排汗、易乾的特性。Gore-tex之材質為鐵弗龍(Teflon)的薄膜,不怕酸、鹼、冷、熱,具有防水透氣的特性。1975年由美國W.L.Gore公司和美國陸軍合作研發成功,薄膜上有許多微孔,每個微孔直徑只有0.2微米,是液態水分子團的兩萬分之一,卻是蒸汽水分子的700倍大,每平方英寸可承受65~80磅的水壓。Pile材質為某種特殊編織法製品的通稱,保暖、易乾。材料可能為多種聚合物混合。將這些合成纖維繞成一個一個的小環織在一塊基布上就是Pile。因為這些小環能聚積空氣,達到保暖效果,保暖性媲美羊毛,且重量為羊毛的一半,故其為目前廣受歡迎保暖布料。
史丹力釣魚穿著採用「三層皮膚式穿法」,非常舒適,他也穿著登山。九十五年八月十八日凌晨四時四十分,採用三層式穿法,穿釣魚衣登上三千九百五十二公尺台灣最高峰玉山,攻頂成功。山頂溫度四度,風速每秒十五公尺,寒風刺骨,登頂鋼索凍如冰柱,刻骨銘心。惡劣條件下,三件衣物就輕鬆地協助他達成任務,通過考驗。
釣魚服裝的三層皮膚式穿法具有舒適、保暖、保護功能。史丹力的內衣裡層採用排汗衣,以維持皮膚表層溫度及舒適度,另須貼身才能充分發揮排汗的功用,且不會造成過度摩擦,選擇時注意適切貼身而勿過緊。因磯釣路途中爬山及攀岩進出釣場與反覆拋投鱸魚擬餌,肌肉不斷用力,汗水容易溼透內衣,但若穿著PP材質的排汗衣,即可迅速排除,保持皮膚乾爽溫暖。如果是棉質內衣就可能因汗水溼透且無法乾燥,失去保溫效果,而感覺寒冷,甚至失溫,造成危險。
史丹力中間層服裝注重保暖功能,並注意調節性與方便性,可選擇羊毛、羽毛和Pile類製品。由於Pile類製品有質輕、保暖及易乾特性,最常被選用。外層服裝提供隔絕冷、熱及防風、防水的保護作用,並以方便活動、容易穿脫、收納為原則。他有兩件Gore-tex外套就有這個功能。
頭部散熱達全身的60%,保暖舒適的帽子可減少體溫散失,並具有遮陽及保護頭部功能。可以選擇包括棒球帽、日本鬼子帽、PP頭套、便帽、毛帽、Pile帽、Gore-tex帽、頭盔、斗笠等。
裝備整備克敵機先
古早馬祖討海人常說:「農曆初三及十八日,作早又作晚。」因為這兩個日子都是最大潮水日,同時擁有最高水位及最低水位,而且晨昏陰涼時為最低水位潮水,大部分潮間帶都裸露出來,所以採蚵人可在一天內有兩次工作時段,這是其他潮水難得見到的。
八十三年春天,史丹力抓住大退潮日傍晚前往八六據點釣鱸魚,乾潮後右側有一孤立礁石,只有在大退潮時,才有辦法立足,史丹力習慣於在該處釣獲,別人不知該釣點及水位,所以成為他的密窟。這一天他又照慣例出竿,四十五度仰角拋出擬餌,遠近、方位及下沉深度都配合的恰到好處。與往常一樣,拉餌五秒內就中魚。哇哈哈!好重的大傢伙,好舒服的拉滿弓,好沉穩的厚實感。再拉一分鐘,史丹力感覺不對勁,因為它不像黑鯛會左右飄忽,也不像鱸魚會洗鰓及死命下鑽,只緩慢而持續的往外海直游。線不斷被拉出,將捲線器加大張力值也一樣,史丹力轉不動捲線器,他感覺像釣中在爬福沃坡的坦克車。他拉高竿尖,希望出線可以緩一些,但完全無效。史丹力開始害怕,全身繃緊,牢握竿柄,生怕連釣竿都被拉入大海。捲線器倒卡著發出怒吼,他大汗淋瀝地苦思如何破局,想著,想著……,突然,砰一聲,釣竿失去張力,完了,線斷魚走,史丹力的心也掉落死蔭的幽谷,他失去釣起一隻五十斤以上怪物的機會。原來史丹力的捲線器所有的線都被出光,硬生生扯斷最後線結,魚帶著整捲線一起沒入大海,永不回頭!
為什麼上次因掛底而扯斷一段母線,導致線組變短之後,不把整捲線換新?為了提高釣力值及纏更多的線,為什麼不用大一號的捲線器?為什麼不將傳統尼龍線改成先進的火線,體積縮小,力量增加,而能纏更多的線?一連串的為什麼都指向釣者未充分做好準備,而錯失良機。
每次釣魚前必須檢查線組有無磨損?尤其子線與魚齒接觸過或是磨擦岩礁之後,可承受力量往往減半。線結基本功是否踏實?隨便打個結往往只能釣小魚,碰到大魚只有說再見。釣鈎有無磨利?作合牢否,會不會脫鈎?洗鰓時第二門七星鈎可否在千鈞一髮之際,剉住即將脫鈎的鱸魚?裝運釣竿時是否以頭套保護好?否則細嫩的竿先,輕輕一碰就斷,興沖沖跑到釣場不能作釣,只能望海興嘆。季節開始前是否先將捲線器保養維修?以免卡死而不自知。釣線是否脆化?釣前自己用力拉拉看,要斷在己手,切莫斷在魚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釣魚裝備材料必須實實在在,保養維修一點不得馬虎。釣魚是一門科學,要求精準確實,否則大考驗來臨時,只有後悔的份。
能夠刺穿磯靴的反登陸玻璃片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肆 魔羯座釣魚人
史丹力與許多既專注又固執的釣友一樣是出生於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一月十九日的魔羯座(Capricorn),他們做事愛鑽牛角尖,行事謹慎,忍耐力強,總是能撐到最後。史丹力八十一年釣獲的第一隻鱸魚即是在九次撲空之後,才在舊軍用南竿飛機場下方第一次嚐到成功的滋味。他的同伴釣友阿平第八次以後就沒有再參加,眼睜睜的把第一把交椅拱手讓給史丹力,僅能屈居第二。大家都記得第一個登陸月球的是阿姆斯壯,請問有誰知道,第二是誰嗎?沒有人記得。阿平個人釣到的第一隻鱸,是在史丹力嚐到成功的滋味,建立信心之後,帶他一起開始大量釣獲的。智商超越史丹力的阿平,心不甘情不願的作了追隨者,只因為阿平不是魔羯座。
當夏季來到,夜半星空中,順著燦爛銀河面向南方遙望,可以看到耀眼的天蠍座與人馬座,尤其天蠍座龐大S形身軀中間的火紅一等星「心宿二」,更令人印象深刻。天蠍座的左側是人馬座,人馬座又稱射手座或「南斗六星」,也非常亮,引人注目程度在伯仲之間。順著黃道帶向左再移三十度角,有個不起眼的鈍角倒三角形就是魔羯座。史丹力是典型的魔羯座A型人,他的人跟星座一樣暗淡,才能平庸,太過現實固執,不能隨機應變,不夠樂觀,缺乏浪漫情趣,壓抑自己的情感,缺少對人群的關懷與熱情。又因為自我中心的執著感太重,給人難以親近的感覺。他人際關係奇差,更談不上有影響力;與朋友的互動,他有點像電力不足的電燈忽明忽暗;感情較為被動,不敢主動表達心意,是社會中的離群人。
人群的疏離,使他有一丁點像也是魔羯座的近代最偉大物理學家牛頓一樣專注於特定領域。牛頓一直想著蘋果為什麼掉落地面,於是發現地心引力,奠定近代科學基礎;史丹力一直想著鱸魚為什麼只追餌而不就餌,於是發明駝鳥釣法,將鱸魚適釣期由五個月延長到七個月。有鑽牛角尖到底的毅力,閉鎖的心不易受他人影響;處世謹慎,固守原則,重視紀律,家庭觀念強烈。資質平凡的魔羯座也可以因封閉的個性而有不凡的表現。
在希臘神話中,魔羯座是由牧神潘(Pan)化身而來,他吹得一口好笛子,常被邀請表演。有一次天神宙斯邀請他在眾神歡宴中演奏,美妙的音樂引來天上群魔,大家四散逃逸,潘被追趕落河,本來想變身為魚求生,情急之下來不及完成,只變一半就溺斃了,所以現在魔羯座是上身羊形,下身魚形的怪模樣。天神為了紀念他,將他化為星座,與眾星同列,共享榮耀。
史丹力理性、自私、重物質、遠人情。他出生的家庭,六個兄弟姊妹中有四個魔羯座,都是出身於年尾天寒地凍時,可能外環境的惡劣造就特殊性格。血型的排列順序則是詭異的「A,B,AB,AB,AB,O」。他們先天不良,生長時期又交互影響,性格特質更加強烈。馬祖古語說:「十二月出生的孩子最愛錢。」可以作為東方生辰八字與西方星座神話的命理對應,充分印證他的怪異人格。
缺乏自信,需要他人肯定,需要掌聲,也是魔羯座的特性。曾經買魚當釣獲,以免被人笑釣不到魚。他釣到第一隻鱸魚的時候為了急著跟釣魚同儕獻寶,機車失速翻倒機場戰備道上。阿平笑他定力這麼不夠,能夠釣到魚都是狗屎運,不值得佩服。
那是真的,黃道十二座:雙魚、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平、天蠍、射手、魔羯、寶瓶中,真正有完整魚形的是雙魚座,而且有兩條,不像魔羯座只有半條,像是個半調子。真是成也魔羯座,敗也魔羯座。
下面就是只有半條魚的魔羯座,所研究出的釣魚心得,也許對想在馬祖快樂釣魚的朋友們有點幫助。
釣點決定釣況
若要寫一部釣魚聖經,這一句話一定可列在首頁,「好工不如好坑」(台語念),這是不變的真理。如果選到一處根本沒魚的地方,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好的釣技也是白搭。所以去釣魚首要問題就是「去哪裡釣魚」,當然釣點的選擇必須搭配適當的潮水、風向、日照、水色及時段才能成功。
原則上,兩個「轉流角」時間是頂重要的,那就是「漲潮漲至最高開始退時」與「退潮退至最低開始漲」時。如果這個釣點在轉流角時間可以有適當的深度與良好的立足點,那麼它已具有好釣點的基本條件了。
黑鯛與人的住所往往有密切關係,因為有人住,意味著有食物。馬祖海邊的軍人碉堡旁,例如「八六據點」常有廚餘就近從崖壁上拋入潮間帶,漲潮時魚群就會順潮上來覓食,所以軍人據點附近是個考量重點。
「面風面浪點」比「背風背浪點」優良,稍注意就會發覺前者浪花保持礁石濕潤,所供給營養鹽及水分滋長生物。提高初級生產力後,貝類藻類就長的多,提供魚群較多食物;浪花拍岸溶入高溶氧量,供魚兒呼吸;潮來潮回,也協助帶出誘餌發揮效果,所以面對風浪的釣點較佳。
黑鯛礁沙混合區好;黑毛純礁石區好;七星鱸廣大的淺礁區好;橫帶石鯛喜歡深場岩礁區;石狗公及石斑都喜躲在岩礁的根部;小黃雞魚在南竿淺場,大黃雞魚都到東引深場去,釣場特徵決定魚種及大小。
可選擇的釣點有那些
馬祖的土地面積很小只有三十平方公里,但島嶼分散,海岸線綿延曲折,海域很大,約有六千五百二十平方公里,所以優良釣點處處可尋。島嶼本身的釣點就多,離礁的釣點更好。(請參考附件史丹力釣魚地圖)
一、南竿的釣點:
南竿的釣點幾乎都與軍事據點有關,從珠螺清水間的勝利堡一號據點開始,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清水、福沃、復興、長苗頭、長仔尾、垃圾場、焚化廠、飛機場下、馬的北面、馬的南面、介壽、青塘沃、靶場、梅石、北海坑道、鐵板、鐵堡、津沙、大儲水澳、小儲水澳、馬港、連江山莊、小四維南面、雷達站、小四維北面、廢大型碉堡下、遮雨篷、萬里長城、夫人村、秋桂山水庫涼亭、養牛場、四大金剛等等。他們被代稱為一號、么兩、么七、么八、兩洞、兩么、兩五、兩六、三洞、六五、七洞、八洞、八二、八六、九洞……等等,均以附近的軍事地點為代號簡稱之。
二、北竿的釣點:
較有名者有洞六據點、洞八據點、大澳山北面、大澳山南面、三七據點、蛤唎島、尼姑山、後浪波垃圾場下方及面對著名橋仔水道的八八據點等,北竿附近離礁釣點亦廣受歡迎,不過由於大陸漁民早期大量炸捕,近期頻頻貼岸佈網,大幅降低釣魚收獲。
三、莒光的釣點:
莒光釣點較深,水流急,地形陡峭,暗礁多,漁獲量可與東引比美。知名釣場西莒有菜埔沃(近宏達輪沉沒處)、蛇島、海淡廠下方、樂道澳、七九哨、三二哨、七哨、三哨、靶場、垃圾場、青帆港等處。
東莒有福正四九哨、五三哨、燈塔五四哨、五五哨、五六哨、神秘小海灣五九哨、六零哨、六二哨、懷古亭七一哨、林坳嶼、猛澳港等。
四、東引的釣點:
東引釣場水深潮暢,礁石棋佈,魚種繁多,全國知名,大量台灣釣客慕名前來。優質釣點有獨角帽、小北固礁、羅漢坪、霞雲礁、老鼠沙、七分、八分、三三據點、西沙、燈塔、兩突、中柱港、經國亭、和尚看經、嘉鱲礁(黃丹沙)等,可選擇性高。東引水流湍急的特性,加上大洋深場又遠離閩江泥沙影響等因素,在馬祖群島諸多釣場中獨樹一格。
五、離礁的釣點:
黃官嶼、高登、大坵、小坵、亮島、鞋礁、螺蚌山等,只要不是燕鷗保護區,看得到的礁石,都可能是良好釣場,但是渡礁的危險與天氣突然變化的影響必須充分考量。
釣魚與海域狀況的關係
水清無魚,混水摸魚。大太陽下風平浪靜時,敏感的魚很難釣,譬如高級魚種的黑鯛及黑毛等。尤其大魚們,身經百戰,能長到這麼大的都是高手,因為警覺度低又貪吃的魚早就被釣走了,無法存活下來。
他們吃餌前,會先檢查海面上的人影晃動及海面下的子線粗細與長短,釣客高聲交談亦會驚嚇到它們,而不吃餌上鈎。如果水色太清,容易被魚察覺到不對勁而拒絕索餌;不過如果水太混濁時,被誘餌引來的魚,找不到魚餌,也不行。所以大風浪時的高水位(濁中之清)與小風浪時的低水位(清中之濁)是適合的選擇。
大浪危險,無浪難釣。馬祖是淺場,較少無預警的瘋狗浪,但是本地大潮差的特性或是颱風前後大波長的高能量浪潮,都可造成致命波浪,尤其是較被疏忽的側浪,更是危險。釣魚是玩票不是玩命,故而有大浪風險的釣點,不要考慮。無浪會造成低溶氧現象,誘餌效果較差且易被魚發現水面人聲及人影,而不敢就餌。故而要找有小浪的釣點是最理想的。
晨昏最好,中午避免。晨昏陽光弱,魚兒警覺性低;中午陽光強,釣組會被看得很清楚。如果大太陽直射,又沒有礁石可躲避,討厭陽光的高級魚甚至會退避到深場去。魚兒經一夜的休息,肚子也餓了,當陽光乍現,它們就迫不及待的發動拂曉攻擊。因此,要釣魚,清晨的收穫最佳;傍晚差些,而且黑夜將臨,有安全的顧忌;中午則是無奈的選擇。但是大太陽的天氣仍然有適合釣點,只要地形可將陽光擋住,避免直射誘餌聚魚區域,成功機率還是很大。
史丹力浮標釣法的最佳釣點是馬祖南竿牛角嶺尖端根部北面向凹窩,這是一個深場V形凹溝,適合灑誘餌,可釣時間長。外口是個露場,浪潮來回震盪,誘餌集魚效果佳。小北風小浪時最佳,因為大浪無法站立礁石,而無浪則水清魚逃。農曆初五或二十前後的下午三點去最好,浮標落點剛好開始因旁邊的大礁石而遮蔭,大太陽也照不到。因為那釣點在島的東北端,其上是峭壁,其下是斷崖,正午十二時後,太陽西斜,陰影區越來越大,適釣區也越來越大。大黑鯛是厭惡陽光的,陰暗一點才會大膽就餌。退三分開始吃餌持續到起漲,是這個釣場的特點,難以解釋,其他聞風而來的釣客,找對點,不知潮水,也是槓龜。
史丹力習慣釣黑鯛方法為事先撒誘餌,再悠閒的把釣具釣組整頓至可釣狀態,莫約過了十來分鐘,補兩瓢誘餌,丟下串餌釣組,接下來就是集合點名時間的開始。
八十二年秋天史丹力固守這個釣點,整個季節的釣魚收穫模式,都如同這樣:一號魚一斤,二號魚半斤,三號魚二斤直至十二號魚上來為止,足足釣了十三斤,清一色黑鯛。因為誘餌發揮效果後,兇猛的大黑鯛進場,剛開始時的盜餌小魚就逃之夭夭,而且他用的是七號磯努鈎,就連小嘴的大黑毛都不容易釣上。下午六點到了,日已西沉,有點累,回程爬山的路有點遠,但看到這一袋有著閃亮銀鱗,噴張背鰭,飽滿厚實的大物,想到可以回去跟友人好好炫耀一番的情景,一切付出都有豐盛的回報,完全都不覺得累了。
各種魚用不同的釣法
不同的魚有不同的最適釣法,例如說輕磯浮標釣最適合黑鯛與黑毛;晃餌直感釣與石狗公最速配;擬餌釣最喜好七星鱸;紅甘要用活黃雞掛背鰭;石鯛子線要用鋼絲;嘉鱲要開船沉底釣;釣烏魚用銼的最好。但其他魚有時亦會意外上鈎,例如擬餌釣上黑鯛或浮標釣上七星鱸,只是機會很小,又稱為外道魚,不要期待。出發釣魚前就應設定目標魚種,再針對目標魚準備釣具,絕不可亂槍打鳥,以免事倍功半。
一、浮標釣:
這是馬祖最常見的釣法,也是最主要的釣法,一年中除了初春水溫特低時,釣況較差之外,其他時間都很好。十八尺的二號碳纖維竿配小型紡車型捲線器,捲滿黃色或紅色四號母線,小八字環下繫三號子線一公尺半,用四號磯努鈎,加掛小辣椒型或阿波型浮標配鉛及咬鉛,是常見的搭配。
照誘餌粉說明書調配等比例南極蝦,才有最好誘餌效果,為了省錢將南極蝦比率減少,效果也隨之變差。魚粉加米飯也不錯,尤其在大浪流急時,餌料不易完全流失。釣點確定後,第一次誘餌的撒入量要夠,才能大範圍集魚。在釣魚過程中,再慢慢分批撒入維持量,保持誘餌濃度,不讓魚群游離,以利整群釣獲。
誘餌須撒在目標潮水時間前一小時才有最好的效果。要釣農曆十八滿潮的中午十二點之轉流角時間,那麼應該在中午十一點就撒入誘餌。
馬祖釣場浪大流急,誘餌一般都撒在釣點立足處或凹槽釣點最內部水面,讓味道慢慢流出,而主味仍然留在原地,誘餌撒那裡浮標就丟那裡。這與台灣及日本誘餌撒在根部,浮標順水流遠漂,相差極大。也許是水色的關係,馬祖秋冬水濁,魚兒找不到餌,必須把釣組丟入高濃度誘餌區才能奏效。釣魚地點與誘餌的原則抓得好,釣魚已成功了八成。
釣棚的深淺必須針對對象魚的泳層仔細選擇,鶴針浮在水面,烏魚與七星鱸在中層,黑毛及黑鯛在底層,石斑與石狗公則在岩根處。釣魚時應迅速找到魚兒的泳層,據以調整浮標到鈎子的長度(釣棚)及鉛錘重,再不斷依潮水漲落修正,確保釣餌與魚兒泳層一致,以不斷釣獲。
大浪用大浮標以求穩定,小浪用小浮標以求敏感。阿波浮標盡量調整至「零浮力」,亦即以小咬鉛將浮力調至浮標即將沉入水下為止,以求最大的敏感度與穩定度。
釣線母線以用有色四號浮水線為原則,太粗則易受風浪影響且使釣組仕掛不穩定,太細則容易斷線。有色浮水線有助於辨認線體位置,以減少過多的線滯與避開礁石。子線要小母線一號,掛底扯斷時才不會斷在母線而傷及整個仕掛釣組。
鈎子用太大則連大黑毛都無法釣上,太小則可能冤死一堆小魚。魚釣久了,再當「小鈎名人」,用個一號鈎,釣一堆一指幅到二指幅的小魚是可恥的。到馬祖釣魚用個大小適中的磯努四號鈎吧。
作釣時應注意魚的敏銳性,不可高聲談話,避免粗魯的舞動釣組,盡量不要太靠近水邊,浪平時撒誘餌,亦應選擇降低驚擾的方式,安靜低姿勢沉穩作釣。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作釣四小時,能有三十分鐘拉魚時間,算是不錯了。中魚前,應將釣竿竿尖放低,使釣竿與釣組及浮標成一直線,此時可以有一點線滯,浮標下沉後二秒鐘,線滯應已拉直,此時即行大力揚竿作合,鈎子深深插入黑鯛的硬顎,再也不怕在搏魚中脫鈎。作合的時間點非常重要,太早作合可能因魚兒啣餌未吞入而鈎不到;太晚作合則可能被吞鈎,要剪線重綁魚鈎將浪費連續中魚黃金時間,若釣到太小的魚,也因魚死而無法放生,無謂破壞生態。
搏魚時捲線器應有適當的張力,不能緊到卡死,若此時碰到的是一輩子難得碰到一次的大傢伙,無法出線的結果,必是折竿斷線,懊惱無限。更不能太鬆,魚隻無代價迅速的拉出線組,繞過礁石並磨斷母線,屆時魚兒連同昂貴的釣組將一起消失在浪濤中,令人惆悵。調好捲線器的張力吧!緊到出線而不斷線,魚兒每拉出一吋線都要付出體力代價是原則。
與魚拼鬥,釣竿與釣線維持九十度角最好,三七調竿先彎曲竿須維持在適當張力彎曲狀態,此時就算作合狀態不理想,魚兒也不容易逃脫,因為釣竿還可自行適度調整彎度來維持張力,這就是軟竿細線釣大魚的道理所在。
魚強力拉扯時,要撐住,讓它耗體力,捲線器嘎嘎地出線也沒關係,魚弱了要趕快捲線,務必將線與竿的張力維持住,直到魚確實到手為止。強拉與讓太多同樣不智,要牢記「維持張力」的最高方針。
大傢伙也許要捲線、出線五六回,耗個三、五分鐘才能擺平,接下來就要起魚了,二斤以下的,可用釣竿直接撐起,但要在釣線無磨損狀況下,否則用撈網較為妥當。
許多人喜歡將魚拉離上鈎地點再搏魚,這樣比較不會驚動魚群,而整群釣獲。
馬祖釣魚人不習慣帶冰魚小箱去海邊,因為釣上來的魚可養在海邊小水窟保鮮,回程路途不遠,魚放網袋中帶回家時可能還是活的。史丹力曾經在剖開魚獲肚皮後,黑鯛心臟與魚體肌肉還在各跳各的,可見其鮮度。
一釣一撈力擒黑斑紅鱸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伍 磯釣歲月多采多姿
春夏之際,馬祖各澳口在大雨過後有時會出現一片紅色的海水,稱為紅潮或「赤潮」。造成海水變色的原因與工業汙染無關,而是因海水局部有機營養物及環境交互作用造成「渦鞭毛藻」大量繁殖而成。馬祖老一輩漁民也說,紅水出現時期的漁獲量通常不好。一九九八年香港受到十年來最嚴重的赤潮侵襲,造成一千五百噸魚死亡,全港二十六個養魚區逾八成受影響,可見赤潮對魚獲的負面影響。
真的沒魚嗎?赤潮當日史丹力在南竿十一艘出海釣鱸船毫無所獲之後,騎著他的YAMAHA 125機車在西區繞一周,進出七個釣點連續槓龜,最後來到南竿「小四維北面」與向右走「水井下大露場」中間的「V型雙岬角」釣點。那時是農曆初四下午一點,潮水到達滿水位,準備進入「轉流角時間」,史丹力整理好釣具,站上「右岬」,順東北風仰角六十度拋竿。這次他用的是內含鉛珠,重心會沿著肚子中縱向小軌道移動的十一公分硬塑膠擬餌,拋投開始前鉛珠在頭側,當擬餌被拋出時,因鉛珠相對於塑膠擬餌本體密度較高,會迅速往尾側移動,擬餌尾側即是拋投出去時,因含鉛珠而成為重心的前端,可順利的帶著整隻擬餌遠拋,不會因重心不明確而翻轉,浪費動能,或反身鈎到自己的釣線必須重投。第一竿拋出七十公尺超越「左岬」的前方,下沉五秒到達接近海底,花三十秒緩慢拖回,到達立足地磯前都沒有動靜,就要起竿收餌,才剛將擬餌拉離水面五公分,地磯前兩公尺暗礁旁閃出巨大銀白魚影就要咬餌,只差一公分沒咬到,反身沒入水中。當天又拋投一百竿,不咬就是不咬,槓龜作終。釣沒魚不表示當天沒收穫,因為已經知道何處有魚,寶貴的資訊讓接下幾天可以大展身手。赤潮持續,釣鱸船槓龜持續,史丹力卻持續五天都在同一處釣到十斤級以上七星鱸。
馬祖人潛藏捕獵基因
「史丹力你又出門打獵囉。」鄰居老姚早起散步,大家問好,他知道可能又有單隻十斤以上的魚被釣回,他說史丹力是獵人。釣魚,其實就是海上打獵,馬祖人都是漁人也是獵人的後裔,我們血液中潛藏著捕獵的基因。陸上的珍禽猛獸不是幾近滅絕就是受立法保護,現代獵人最後的獵場只有海洋。
讀過大文豪海明威筆下「老人與海」嗎?看過同名電影中的一千五百磅大旗魚中鈎洗鰓的壯麗場面嗎?雖然馬祖浮游磯釣六斤的黑鯛,擬餌釣的十斤鱸魚已在台灣釣界堪稱「大物」,但是更大的傢伙應是東引近海的鮪魚與旗魚,若是引進夏威夷的拖釣法,命中百磅級魚,捨命搏魚一小時,更是永生難忘的記憶。
擬餌釣時曾經碰到十斤級鱸魚上鈎後,兇猛洗鰓,不斷跳出水面,張口猛甩頭,企圖擺脫大鈎,拼鬥十分鐘後仍被逃脫,這種痛苦的感覺,可延續數月之久。白天懊惱不斷,晚上睡覺夢裡腦內游的還是那條逃脫的魚。
二十斤的四絲馬拔(馬祖話音如鯚)、百斤的魟魚、十五斤的高級石首魚科魚—鮸魚、如蛇般滾水面的十二斤綠血鶴鱵與十斤鱸魚一樣都有資格被稱為獵物(Game),釣獵物級的大魚叫做海中打獵(Game Fishing)。
找時間冒個險,去海上刺激地遊獵一番,驗證自己的獵人基因,找回原來的自我。
漂亮魚拓上有您的名字
「老官,請幫忙裱張鱸魚魚拓圖吧!我等了四年,我釣不到更大的鱸魚了。」史丹力用四年前釣獲的十九斤鱸魚,自己拓圖,請人裱框掛在客廳牆上,尊榮感超越掛張大千與畢卡索的畫。因為那是你自己的作品,客人看到更會肅然起敬。
釣魚動機可從最低人性層次的「食的需求」,逐漸上綱到生活的「經濟收益」,再來就是玩耍遊樂的「娛樂休閒 」及保健強身的「體育運動」層次,但是最高等級的應是製作魚拓的「藝術美感」層次。
一條魚吃掉只花十數分鐘就沒了,賣掉頂多三四千元,休閒運動的感覺只有在釣遊的當天;可是,如果好好的拓製裱框起來,簡直就成了百年的傳家之寶。家裡的大廳掛上任何藝術品,比得上簽了自己大名的戰利品嗎?
魚拓可以做得極具美感,構圖中的姿勢神韻、魚紋的清晰、墨的濃淡層次、眼神的鮮活都是關鍵重點。再來就是題字的部分,要將釣況簡單扼要的紀錄在魚拓上,尤其最重要的是偉大釣手-閣下之大名-一定要請名書法家寫大一點,美美的題在魚拓上。
釣到夠看的魚,千萬不要立即煮掉,因為那將「毀屍滅跡」,不留下證據,無法證明曾經釣過大傢伙。跟別人說你曾釣多大的魚,別人只會半信半疑;如果你能出示相片或魚拓,你的釣獲便不容他人質疑。別忘了,相片要有尺或其他物品比對,才能顯示其真正的大小。
魚拓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原尺寸拓製的大小,不會失真。寫入重要必須資訊,如釣獲人、魚重、魚長、地點、日期、天氣、潮水、釣竿、釣組及見證人等,將釣況作一個全紀錄,多少年之後,仍然記憶猶新。
魚拓製作,必須經過魚體拭乾、保麗龍板切割、魚體張鰭固定、上墨、宣紙拓製、題字、表框等過程。要特別注意魚鰭必須張開固定,魚的擺放姿勢避免呆板,如能作躍起狀,效果最好。上墨拓製時魚體鱗片清晰程度是基本要求,墨汁的濃淡要有層次以立體化魚背與魚肚的不同。眼睛不可上墨,魚形拓製後,再用筆點眼,留下瞳孔白光,顯得有神,以收畫龍點睛之效。裱框時需注意是否空氣已完全排出,避免濕氣持續接觸宣紙,造成發霉變黃現象。
自己的獵物魚拓,掛在客廳,面子一級棒。出發去弄一隻,好好做個魚拓,裱框起來,以彰顯閣下的豐功偉業吧!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拋釣鱸魚姿勢像是打海上高爾夫球,史丹力最喜歡由下往上用腰力側拋擬餌釣鱸,少數則使用肩膀過頭拋。側拋較省力,過頭拋較準確,各有優劣。
在馬祖釣魚常須長程走礁石,間或有攀岩爬山等高耗能動作,是不錯的運動,隨便去個近距離釣場,爬山下海,滿身大汗之餘,運動產生的腦啡,挑動大腦的快感神經。釣鱸魚還需要不斷甩竿收線,尤其由下往上的側拋動作,像極了打高爾夫球。雖然大家都不是花大錢在玩高爾夫球運動,只是拋投釣鱸,但是動作相似,可以模擬富豪感覺。
釣黑鯛像是在坐禪冥思。因為要長久等待,眼睛常要凝視浮標數小時,如果持續沒魚訊,好像就要「入定」似的,釣不到魚,亦可修身養性。
四十歲開始,史丹力每周三次長跑,每次花三十分鐘,脈搏每分鐘到達一百三十次以上。在南竿福沃運動場,由外向內跑八圈再由內向外跑二圈,共跑四千公尺,完全符合行政院衛生署對國人健康促進的要求。其實他以前每日釣魚,很少跑步,一樣有「心肺訓練」效果。因釣魚路程中負重健行攀爬,流汗喘息,身心舒暢,效果等於「重量訓練」加「有氧運動」。所以有釣魚就不用刻意「運動三三三」啦!
一魚十吃感謝大自然的恩賜
要使魚兒之利用價值發揮到極致,就要讓它充分貢獻自我。當魚創造釣遊樂趣,成就人類豐收亢奮與製作美妙魚拓之後,就是要做最後的獻身,共人食用。
史丹力不會作菜,但會煮魚,因為釣來的魚沒人殺,沒人煮,所以只好自己來。八十三年太太赴台休假,他負責照顧五歲女兒。他託房東代為照顧,自己如常出門去海邊釣魚。
早上騎摩托車出門,爬山下海,換了八個釣點,終於在快天黑之時釣到一隻中號的傢伙。原本以為是一對的,奇怪再甩二十竿,就是不出現第二隻,只好用麻繩將漁獲穿鰓,夾雜著收穫的喜悅與爬礁終日的疲憊,搖搖晃晃於難走的礁石海岸線,半摸黑提魚回家。
七點了,趕快借把剁刀殺魚,去鱗除鰭切腹挖出內臟,再對準脊椎骨中間的椎間盤部位剁下,共切成六片,準備烹調。如果怕切不準,也可以將剁刀對準後以鐵鎚敲之。往常都一塊塊切好,分裝冷凍及冷藏,以方便來日烹調處理。今天要請大家吃魚,除了生魚片必須快速凍結十分鐘之外,其他就用不到冰箱了。
約釣魚老師及同學吃魚,時間訂在九點,要做十道菜要趕一點了。這隻近十斤七星鱸魚,做成一桌一魚十吃,菜色可以有頭尾煮清湯、臘肉香菇清蒸、裹粉油炸、抹鹽煎、生魚片、蒜頭燉煮、蔥薑油淋、裹粉煮湯、與豆腐清蒸、老酒燉煮共十道菜。史丹力創造了自己的煮魚記錄。
滿桌的好菜,一定得配美酒。終於找到一瓶存放十年的XO請大家喝,酒過三巡,在微醺之下,大家都各自說自己了不起的釣魚故事,臭蓋當年的神勇。史丹力當然最光榮了,他因為他有權力說自己釣技與廚藝一樣高明。這個季節開始時他的魚連續坐上日冠軍寶座,經常所有釣客都槓龜,只有他密集安打,連續中魚。煮魚也完全不假手他人,一人搞定,每道菜都上的了檯面。
客人中的釣魚新手被唬得一楞一楞,佩服得五體投地,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可以像史丹力一樣戰功彪炳;老經驗的對史丹力的吹噓不吭聲,只不斷的喝酒,因為他們確定的是,這瓶價值二千五百元的軒尼詩,不常有機會喝到。他們都不說魚好不好吃,因為看在主人的誠意上與酒的價格上,只不斷地點頭致意。
生手殺一隻大鱸魚要耗上半小時,瓦斯爐雙出火孔加電鍋同時煮魚,好不容易又花一個半小時才在客人到達前全部搞定十道菜。老婆不在能有這樣的成績,足堪自我告慰。尤其在朋友面前,一盤盤上菜,全部都是DIY,真是面子十足。
當天一桌坐得滿滿的,賓主盡歡,主人有面子,客人也吃得快樂。只是釣到那條魚,史丹力不但沒賺到半毛錢,還被害得做整天苦力,也賠上一瓶自己捨不得喝的好酒,保守估計倒貼五千元。要想吃魚嗎?去買是最便宜的。如果以純經濟角度判斷,釣魚人都是傻瓜,因為代價太大了。但是以獲得的樂趣而言,要用多少倍的錢才能換得同等的成就感?難怪大家的結論都一樣,雖然多花錢又花時間,仍拼命往海邊跑。
碧海藍天快意無限
在馬祖假日要做什麼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星期假日一百零五天都怎麼打發?游泳、健行、走登山步道、兜風、麻將、喝酒、聊天、卡拉OK、看電視……當然都是選擇,但是受限於一萬人口與三十平方公里,玩樂對象與地點的侷限,很快就覺得無趣。史丹力覺得唯有釣魚,每次都有不同體驗,只要天候許可,休閒的第一選擇一定是釣魚。因為直通大洋的釣場,對象魚是不可預期的,無論是魚種或魚體都可能出現驚奇。如果近岸釣膩了,馬祖有六千五百二十平方公里的廣闊海域及無數離礁也等著您參考採納選擇呢。如果有閑暇,就在令人心曠神怡的釣場度過吧!
馬祖人至少要會二種技能,那就是釣魚與游泳。馬祖人長在海島,與海親近是一種宿命。然而早期嚴格實施戰地政務,限制了民眾的自由,正常島民休閒娛樂活動也被禁止,只有膽子較大的,敢偷偷的靠近海邊,學習原本就該會的親海技能。所以早期的馬祖人沒有休閒活動,工作之餘多餘的精力只好往酒桌與麻將桌上發揮。不是喝酒就是打麻將,發生許多傷身與財務糾紛的不幸事件,這樣好嗎?
近十餘年來戰地政務解除,馬祖地區回歸憲政,人民權利才有充分保障,每逢假日,碰到好天氣時,海邊總是一群群釣客,充滿生氣與歡愉,代表了健康與活力。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戰地政務解除,軍管取消之日起,馬祖人才真正擁有完整的生活。
磯釣重塑身心靈
八十年秋天,史丹力去四維釣魚,與他的釣伴小曹與小陳,一起上水試所養殖箱網邊附掛的舢舨垂釣,半天的時間,重寫他對釣魚的觀感。
養殖區必須定時投餌餵養,餌料自然散布附近海域,吸引魚群聚集,是良好的釣點。舢舨上釣黑鯛類魚兒,與礁石上完全不同。因為沒有可以灑誘餌的岩礁聚魚凹槽,水深也較深,所以不灑誘餌而必須以重鉛沉底作釣。
史丹力用短竿,小曹與小陳以空罐頭纏尼龍線代替釣竿,直感作釣。一個小時後海面開始起風,小舢舨不斷前後左右搖擺,上下來回震盪,史丹力自律神經失調,馬上感到暈船想吐。小曹與小陳釣到斤級假鮸魚及假黃魚各一隻,史丹力毫無所獲。時間繼續,暈船加劇,史丹力知道,千里外南太平洋中形成的颱風的外圍環流波浪,已經到達。很想要他們將舢舨提早解纜搖回岸上,但那將破壞他們剩餘的三小時釣魚假期。史丹力更想直接跳入海中,游泳四百公尺回陸地,但那突兀的舉止將成為馬祖釣魚人茶前飯後的笑料,因為還沒釣友這樣做過。他只好不斷深呼吸,臉色死白地祈求時間趕快過去。
令人作嘔的感覺隨著上岸而消失,下一個面子問題立即衝上腦門。三人釣魚,一人槓龜,無法與家人及朋友交代。四維村一個剛回港漁民的漁獲為他帶來一線生機,他趕緊買了一隻兩斤烏魚,假裝是自己的釣獲,在狼狽的一天結束前,為脆弱的心靈尋求到最後一絲慰藉,因為至少在家人面前可以留住面子。
釣齡增加後,槓龜掛零的機會減少;就算槓龜,也漸漸學到維護面子的方法。當別人再問起,史丹力,釣一整天,一定有不少收穫噢!他不再臉紅,而是氣定神閒的說:「都是小魚,都放走了」、「魚先寄在海裡養,等大了再釣」、「風浪太大,沒釣魚,拔了一大堆好香的野蔥」、「我去海邊打坐,看山看海看藍天,好舒服的一天」、「別人釣魚,我去照相」……總共有十套台詞可供選擇。
剛開始,確實是自我防衛的說詞,日子久了,史丹力卻真的那麼做了。九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連江縣環保盃磯釣賽,他不釣魚只為釣友照相,他突然覺得馬祖的一草一木都是那麼美,礁石岩層都是那麼動人。過去為什麼那麼傻?八十年到九十年拼命釣魚那十年,滿心滿腦都是魚,眼睛對其他物體視而不見,錯失欣賞美景的大好時光。
海美,山更美。釣點美,到釣點的路更美。釣到魚快樂,釣到破紀錄的魚更快樂,釣魚過程中欣賞美好山光水色,快樂到極點。
美國國家公園倡導者及環境保育先驅約翰繆爾(John Muir)說:「向外走其實是向內走。」人生過程,時間與世俗讓原本純淨的心蒙塵,要到哪裡找回最初的自我?答案就寫在大自然的臉龐上。離開人群,離開都市,走向大海,走向山林……走回真我,走回靈魂深處,生活才真正自由。
自我激勵與超越他人
史丹力單隻最大十九斤鱸魚,釣獲於馬祖村海水淡化廠下方「石斑馬侵入性岩層」釣點。八十二年農曆三月二十五日下午六時,那是最小潮差潮水的最高水位。史丹力與往常一般一下班就衝到釣場,背光、小浪、微濁、小潮滿潮、轉流角時間、黃昏、廣大的淺礁區及順風拋擬餌,他知道這是個大日子。
他選用那隻曾釣獲十五隻大鱸的魚型擬餌,以六十度仰角上拋,讓每秒三米的北風,順風多遠拋二十米遠。擬餌飛行七十米到達定點入水,下沉二秒,定速拉動,保持水下一點五米泳層。五秒鐘不到,巨物大嘴咬餌,躍起洗鰓,急速內衝,史丹力嚇到了。不是因為洗鰓,那碰多了,捲線同時插竿入水即可解決;不是因為魚大,大有時反而笨重,搏鬥能力不強;倒是因為急速內衝,釣竿及線組迅速鬆弛,來不及捲線而失去張力,此時再跳起洗鰓,一定脫鈎。有點狗屎運,鱸游近後突然下潛,史丹力拼命捲線,怕魚逃跑而冒冷汗,再使勁用力撐竿而滿臉通紅,心肝砰砰跳。
太棒了,收線成功,線組及釣竿再度繃緊,史丹力吃了定心丸,這下有機會控制住張力了。鱸再往外海鑽,捲線器迅速出線。不妙,出線太快,阻力不夠,鱸逃游太輕鬆,體力不易消耗。第一時間旋緊張力盤四十五度,只見指向天際的釣竿頭,被反折入水,史丹力一個劍步向前,屈膝挺竿,抵銷部份張力,維持釣竿與釣線角度。線組吱吱作響,扯出三分之一釣線。他又開始擔心如果線組釣線出盡,無法調節張力,可能就是說再見的時候。再將張力盤旋緊十度,仍要注意維持出線正常,讓鱸每向外拉一公分,都要付出一份劇痛與體力耗竭的代價,但又不會張力太大而折竿、斷線。
鱸用力,人放線,鱸無力,人捲線,來回數十回合之後,鱸終於浮頭。史丹力滿頭大汗,全身溼透,連內褲也不例外。三角肌、固有背肌、臀大肌與比目魚肌不由自主地顫抖,不知是因為心理過度緊張,還是身體過度用力。鱸無力地癱浮水面,它太大了,不能直接揚竿起魚,因為必將折竿斷線,只能使盡最後餘力將鱸拉近岸邊斜靠礁石。邊拉邊看,糟糕,找不到擱淺擒魚立足點,他愣住了,只能看鱸隨著波浪反覆靠近與遠離礁石。六點四十八分,潮水正退,懸崖立足點與鱸魚落差越來越大。天漸黑,魚漸遠,心漸寒。
他知道這隻可能是他的破紀錄魚,雖然已疲弱待擒,但就是無法到手。時間不站在他這邊,再等下去只有主動割線放魚,因為他不可能在海邊過夜。靈機一動,他想到可以等待二、三分鐘才一個的大浪頭將鱸魚托高,貼在岩壁上,一次貼高一點點,直到貼達立足點旁礁石,再出手抓魚。等待時間間距越來越久,逐步貼壁莫約十次之後,最後終於一個大浪,順勢托高鱸魚身體卡在崖邊石縫,趕緊置竿、拉線、跳礁、掐鰓,食指與拇指跨魚脖對扣,成功了。魚十九斤,人心跳兩百。
史丹力將這隻魚作魚拓,但憋了許多年才掛起來,因為他認為還有更大的。他繼續努力,但十四年過去了,更大的魚只在他腦海裡游。
兄弟鬩牆
史丹力與史丹金兄弟倆都喜歡釣魚,史丹力帶史丹金開始釣魚,史丹力也害史丹金結束釣魚。八十二年哥帶弟一次釣魚,就釣到十五隻黑鯛,第二天弟花一萬買釣具;八十九年弟釣鱸比哥大,弟就此封竿。千百年來兄弟鬩牆係不變真理,史丹家族亦不例外。哥了解,弟不是要大魚,弟要擊倒哥,哥是終極目標。當達標,不再有奮鬥方向,弟失去動力,不再釣魚。
史丹金是外科醫師,也協助法院執行法醫工作。八十九年春天,協助法院檢查官勘驗海漂大陸屍體,驗屍完畢,要回家淋浴。順路途經清馬道四大金剛釣場,突然心想釣魚後一併洗澡,於是打開後車廂拿出鱸魚釣竿,扇形拋法兩回合,搞上二尾鱸,一尾九斤,一尾十九斤三百公克。真神,史丹金醫師驗過屍後,借助神鬼之力,以三百公克領先,幹掉他老哥維持七年的紀錄。
一季的第一條魚謝神
聽說阿祿釣獲好,是因為經常釣鱸獻祭馬港天后宮祭祀媽祖娘娘後,史丹力也想借助神力提昇釣魚成果。所以,八十四年一月十四日的第一條魚,也送神明享用。果然,隔天出海,十艘船釣鱸九艘槓龜,史丹力的船是唯一例外。
大半天都沒魚訊,當天史丹力在黃昏結束船釣前,於南竿「么七」據點外,以十五公分紅頸銀身Yozuri日製金屬擬餌,引出U形礁石陣中間深處第一條鱸,其後整群鱸魚尾隨而出,他與阿笑及阿成在接下來的一小時清掃戰場,釣獲所有魚群。四公尺見方「U形礁石陣」前後左右拉擬餌毫無動靜。正要準備放棄,史丹力靈機一動,心想魚會不會躲在最難拋餌的地方。如果他沒有神來一竿,自U形口投入擬餌於正中央點下沉三秒再拉,當日無人釣獲。
這都要感謝媽祖娘娘保佑,擬餌穿梭於亂礁叢中未掛底,順利完成獵魚行動。釣魚人拜媽祖會靈驗,魚與礁石在她勢力範圍內,整個大海歸她統轄,因為媽祖娘娘是海神。
漂亮天氣漂亮莒光釣點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陸 天后宮釣魚夥伴
史丹力與阿木、阿建、阿爾、阿貴都是天后宮的信徒,八十一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娘娘生日慶祝廟會前後,大家總是要為遊行及祭祀忙上一段時間。空檔時段,他們會在南竿西區釣點試試手氣,阿木最熟當地海況,所以由他帶隊。
有一次他們來到養牛場下方石斑馬侵入性岩層釣場,大伙都在左側懸崖釣點,阿木老經驗,他先選右側孤立黑色礁石。大家紛紛拋竿,半小時毫無所獲,正在頹喪之際,阿建突然傳出尖銳的叫聲,「我中魚了,好大一隻!」阿建身體精壯,使用拋投硬竿配合傳統五十號尼龍線擬餌釣,由於第一次釣到鱸魚,本能反應全身肌肉緊繃,奮力捲動捲線器,他深怕不夠大力就釣不上這隻大魚,而不能成功完成處女作。
釣線兩端死命對抗約莫二十秒光景,釣竿「幫!」的一聲,阿建驚恐絕望而慘白的臉,望著從中央攔腰折斷的釣竿。「魚還在!」阿爾一個劍步搶下發愣阿建的釣竿,雙手直接拉線,迅速將鬆弛魚線繃緊,魚洗鰓凌空躍起,還好兩門鈎的六鈎尖都刺穿嘴唇,沒有脫鈎。史丹力與阿貴也來幫忙,輪流先到靠海側抓線再往靠山側疾走,相互合力將魚擱淺礁石平台上。阿木躍下抱魚,右手成功抓鰓,左手比出V字勝利手勢。感謝媽祖娘娘,六斤七星鱸成功釣獲。
小魚一隻為什麼折斷大釣竿?為什麼別人軟竿細線可釣大魚?看看阿昌在南竿機場釣點,用二號竿二號線搞起十八斤大鱸!看看美國人用兩公尺小軟竿釣到四十磅北太平洋鮭魚!原因出在用莽力,甚至凌空拉魚,而且釣線太粗不會斷,所以釣竿才會斷。如果釣組強度組合如下才最適當:釣竿必須強於母線,母線必須強於子線。這樣的話,當受力太大時,會優先斷子線,再斷母線,最後再斷釣竿,這樣釣友的損失才會最小。
阿建又去釣幾次擬餌,總是毫無所獲,又不斷因掛底而失餌連連。一隻塞子型擬餌要二百五十元,他損失慘重,又沒有成就感,完全失去信心之餘,從此封竿不再釣鱸魚。很多馬祖釣友都因為類似情形而無法進展到穩定釣擬餌階段;台灣釣友更因為沒有適當機會而長久停留於輕磯浮標釣。以擬餌釣上一隻鱸魚,這是百萬台灣釣客的夢想,只要能釣一隻,就能幫他達到願望。
其實阿建已經成功了,因為他的人生有成功釣鱸的紀錄,這是九成釣客達不到的境界。感謝馬祖這塊寶地,感謝媽祖娘娘保佑。
廢棄物人工魚礁
政府已實際施政行為鼓勵磯釣活動,廢棄物人工魚礁就是一個例子。連江縣政府在八十四年及八十六年,分別在南竿珠螺精實堡外海及八六據點外海,共計投放七十六座廢棄物人工魚礁。累計使用廢棄五十三加侖汽油空桶一千零九十五個、廢棄轎車三輛。汽油空桶及汽車在海水中釋出的鐵鹽可促進初級生產力,鐵質魚礁較水泥礁體更能生長藻類及貝類,供作魚類食物。政府希望藉由製作廢棄物人工魚礁達成「垃圾減量」目的,並作為藻類生長,形成食物鏈的地方,進而提供魚類覓食、躲藏及繁延之用,以主動創造魚源,一舉二得。
八十七年夏季,史丹力趁小潮最低潮時,浮潛探查精實堡北面廢棄物人工魚礁海域,他發覺在水下五米深手伸直時,竟然看不到手指,能見度不到一公尺!泥濁的海底,可真伸手不見五指,到哪裡去找人工魚礁?這是六月水清時如此,那麼十月到次年三月東北季風出現時,連表面水都是泥漿狀,海底更不用說了。都怪大陸環保沒做好,水土保持失敗,大量泥沙被沖刷入閩江流域,進一步沉積於馬祖列島海域。當風浪大時底泥被攪起,整個海水就像是泥巴水,難看死了。
記得三年前,在勝利堡北面大退潮浮潛抓蠑螺,還能看見一兩公尺,一小時抓個三十個拳頭大的,不成問題,如今不但抓不到,可能反而因看不清楚而誤抓海膽刺傷手指。
史丹力升上水面,游近礁石再下潛,水色乾淨多了,一群斤級黑鯛被不速之客嚇到,大約有十五隻全部往遠端岩礁貼壁警戒。不錯的質與量,明天可來這裡作輕磯浮標釣。前進已無路,反身外游,他被眼前景象嚇到,四隻精壯七星鱸如箭般射過,只留閃耀銀光及彪悍身影,難以忘懷,這兒魚群這麼密,可能是附近人工魚礁的效果吧!
如果是青年史丹力知道這裡有魚,第二天一定要來灑誘餌或拋擬餌,把他們幹個精光;如今的中年史丹力,就會想是否海裡游的魚比釣上來的更漂亮?就算要釣,也只能釣一兩隻,而海裡至少要留一兩群,讓四海兄弟及後代子孫都能享用。
釣魚為觀光增色
台灣有一百萬釣客,他們釣魚非常辛苦,往往開車二三個小時,才能到達釣場,擠在人堆裡下竿,經常苦撐半天,也釣不到一隻像樣的魚。看看馬祖,夠格的釣客,二斤以下的七星鱸與二百公克以下的黑鯛,竟然放生。比起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釣起大傢伙用尺量一量,拍個照立即放回水中,毫不遜色。帥吧!由此可知馬祖釣場的水準與對釣客的吸引力了。
百萬釣客中一天千分之一來馬祖,來到有號稱全國最後釣魚聖地之稱的東引,這種估計不為過吧!想一想,一千人哪!一人花五千,一千人就是五百萬,一天五百萬在馬祖這個袖珍經濟市場上轉,該有不錯的活絡效益吧!舉凡餐館、旅館、計程車、釣具行、船舶公司及航空公司都有大生意,甚至傳統市場、百貨行、便利商店、冰果店及卡拉OK也有利多,進而影響整體商業與政府體系,全部活化,真是棒的不得了。無怪乎觀光業又稱為無煙囪工業,是馬祖未來的產業火車頭,而釣魚更是觀光業最有潛力的強項之一。
馬祖是「上帝灑落閩江口外ㄧ串珍珠」,數十個島嶼棋盤排列宛如「希臘愛琴海」,馬祖好山好水,山光水色美麗驚艷,孕育出「海上桃花源」的人間天堂。但無論如何璀璨的形容,他總是脫離不了戰地前線的命運。從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馬祖,四十六年實施戰地政務對民間實施軍管,至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軍民分治進入安輔條例,直到八十三年全面解除入出境管制,落實地方自治,如果說這段將近六十年的歲月是馬祖人的宿命,也未嘗不是馬祖從危機化轉機的開始。
實施軍管讓馬祖保存珍貴生態風貌與文化特色,奠定日後朝向生態、文化及戰地發展的方向及「觀光立縣」規劃的契機,區隔與台灣各縣市不同的旅遊市場,讓馬祖觀光露出ㄧ線曙光﹗
馬祖在揭開以往軍事神秘面紗之後,八十八年設立國家第六座國家風景特定區及國家第十二座野生保護區—燕鷗的故鄉,成為全國同時擁有兩項國家級景點之縣市;緊接著九十年政府試辦「兩岸小三通」開放金馬與大陸對口,馬祖又成為兩岸往來的中繼站之ㄧ。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現今面臨撤軍的考驗,如何將長久依賴軍方生存的模式,轉換為以觀光為主軸的立縣型態,需要縝密規劃,更需要策略行銷。學者專家認為,未來馬祖發展觀光事業應以維護生態,永續經營為原則,塑造馬祖新形象,提昇知名度,加強觀光行銷,壯大觀光市場。
磯釣活動是馬祖多特色觀光的重要環節,可為觀光業務加分。配合觀光辦理磯釣活動,邀請美國、日本、韓國、香港及歐洲釣魚高手,來馬參加釣魚比賽。以馬祖優良釣場,吸引國際目光,攻佔媒體版面,強調馬祖頂級特色魚種如「磯釣之王-夢幻之魚-橫帶石鯛」、「十斤級以上七星鱸」及「高經濟魚種:黑鯛、黑毛、紅斑」,重新塑造馬祖「釣魚聖地」優勢地位,提高釣魚觀光質量,促進經濟發展。
磯釣社團帶動活動風氣
馬祖磯釣協會是馬祖最活躍的社團之一,自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四日成立以來,每年至少辦理二次磯釣比賽。除了會員及地區民眾參加之外,也有台灣釣友參與,場面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由於馬祖釣點在國內釣界的盛名,不斷吸引台灣釣客前來「試竿」,尤其東引更是享有「台灣最後釣魚聖地」的美名,九十三年全國磯釣大賽甚至在東引舉辦。磯釣比賽已成為年度釣友例行盛事。
有鑑於釣客來馬往往對經濟的貢獻有限,但卻造成髒亂及破壞海域生態的後果。民國九十五年十二月十六日,連江縣政府環保局與馬祖磯釣協會合作,破天荒的辦理了以環保為主軸的磯釣比賽。「環保盃磯釣賽」當天破曉出擊,雖然因為海水混濁,以致釣況不甚理想,但魚少更能考驗釣者的技術。經過參賽九組釣魚好手一整天的奮戰,結果,團體組冠軍由來自北竿好手組成的第七組獲得,其他獎項都是各分千秋,至於主題「環保盃」的特別獎,則由清理帶回最多垃圾的陳書燦先生獲得。主辦單位環保局舉辦頒獎典禮及餐會中,局長陳秀華對選手的熱情參與表示感謝之意。
比賽當天海浪不算太大,不過因為海水太過混濁,也是此次競賽項目黑鯛與黑毛所討厭的海況。雖然如此,更考驗釣魚人的技術。比賽開始後,原本參賽九組都是各自為政,相當安靜,都只釣到非競賽的魚類,直到快兩小時才陸續傳出好消息,全場士氣也為之一振。
主辦單位此次比賽魚種中,黑鯛合格魚體長度需二十五公分以上,黑毛合格魚體長度需二十公分以上,未達標準之魚獲就要當場放生。下午停止比賽後,經工作人員細心秤量,宣布比賽結果。
頒獎典禮於餐會上進行,參賽人員共同烹魚慶祝,局長陳秀華指出此次比賽嚴格限制魚體體型,也能將磯釣場地清理乾淨,是一次成功的磯釣比賽典範。
史丹力幾乎參加所有馬祖的磯釣比賽,成績都不理想,這次更因為海水混濁無心釣魚。想想環保盃的口號「三不、三要」、「安全、環保、生態、快樂」,好像「豐收」並不在範圍之內。他也就順應「小魚、怪魚、抱卵魚三種魚不要釣」、「垃圾要帶走、釣場要清潔、誘餌要適量」的要求,盡量少釣魚而多作環保了。
小魚不要釣是因為他尚未成年,怪魚不要釣是因為可能瀕臨絕種,抱卵魚不要釣是因為釣一隻可能會損失十萬隻,這是釣友維護海洋生態的應有共識。
垃圾要帶走、釣點要清潔、誘餌要適量是釣場環保的基本認知,只有這樣才能改變目前已經髒亂的釣場現況。
八十年開始釣魚後,史丹力每到釣場就一心專注於魚,從來未曾注意過釣場週邊海天山水、綠樹小花的美麗。九十五年北竿大澳山環保盃是他第一次在賽程中放下釣竿,拿起照相機拍紫檀、拍瓊麻、拍油菊、拍蜿蜒一千公尺的石板路、拍碧海藍天斷崖孤嶼壯麗的大澳山釣場。透過鏡頭才察覺一株四瓣幸運草的美,竟然令人感動;一小叢危崖邊的小黃花也不斷吸引他按快門的衝動。環保盃結束後他發覺,一十五年來,數百次進出釣場,就屬不釣魚而去拍照的這次最快樂。
多少次進出釣場其實都在掠奪大自然資源,身心靈因有目的而緊繃,而疲倦。這次的放鬆身心隨意釣行,竟然來去大澳山輕鬆自如,不像其他的釣客視為畏途,因為大家都認為要上大澳山需要事先練體力。這是放空自我,內心不要有期待之後,體力中下的史丹力,快樂放鬆之後體力倍增,反而比其他釣客腳步更輕快。
磯釣活動活絡人際互動
史丹力八十一年開始釣大魚後,每年的第一隻鱸,都要謝神,眾神歡喜之餘,自然暗助魚獲大釣。謝神後,第二天上班前出釣半小時,釣到十五斤,下班回來,魚不見了,桌上放了三千元。原來斜對面馬港餐廳老闆娘,在市場上買不到大魚做炸魚片,拜託史丹力母親非賣他不可,未事先告知史丹力,強迫買魚。史丹力因而賣了他一輩子唯一的一條魚,買魚人覺得欠他人情,事後還不斷跟他道謝。
賣魚等而下之,送魚則是高尚行為。史丹力釣獲量超過自己能吃的量,所以他把大部分的魚都送給親朋好友。近的送馬祖的同事與鄰居,最遠送到台灣親戚與朋友。台中老朋友、桃園親戚都收過他的魚。
八十三年過年前,他送魚給台北岳母,因為搭船半夜送達,岳母家急的去借鋸子來處理魚,因為一公尺長冷凍得硬梆梆的魚,無法用刀切,必須鋸成四塊才能放入冰箱冷凍庫。這則半夜借鋸子鋸魚的故事傳為美談,也讓岳母更喜歡女婿。送人魚,得人心,人際關係更圓融。
史丹力是一個孤僻的人,是個比較重法規,重方法細節,重紀律,沒彈性的魔羯座A型人。讚美他的人會說,他守規矩,讀書、游泳、釣魚都名列前茅,爬山也登台灣第一高峰。否定他的人則說,他有點笨,反應慢,死板板,不會變通,是難相處的大「龜毛」。在性向測驗中他的方法得到九十分,但人際關係得到二十分,平均成績五十五分,還是不及格。
他的朋友阿修說:「你有高度,登過玉山,所以高度是三九五二公尺;你有深度,潛水過台灣東北角龍洞,所以深度到達水平面下負十八公尺。可是你沒有廣度,別人可以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看事情,你只看到三十度,不到十分之一。可說是視野狹窄,目光如豆。只有小領域的專業能力,而欠缺人際能力及概念能力,你成不了大器。」好像有點被說中了。但是史丹力開始釣魚後,局面有了變化。
自從史丹力在民國八十年釣魚後,變的有較多的朋友,開始有生活的話題,開始與釣友交往,開始有較大的生活空間,因為有共同的話題。連他演講題材也變豐富起來,因為釣魚是鮮活的生命經驗,深刻地吸引聽眾的心。
磯釣活動塑造新休閒模式
運動通常伴隨著高風險,尤其史丹力喜歡的苦力運動。九十六年三月七日,台北市于滋宏牧師攀登玉山主峰登頂路段,失足墬崖五百公尺深,在雪地中身亡。九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科技業者黃金眀先生,在家樂福盃台北國道馬拉松途中十公里處倒地氣絕。八十五年南投萬人橫渡日月潭活動,申請金氏世界紀錄沒有成功,因為雖然高山湖泊萬人一起游泳是世界首創,但是當年溺斃一個老先生,表示安全維護未做好,不值得鼓勵,所以紀錄不被採計。八十八年墾丁南灣潛水客彭湘雲、張松堅被潮流沖離定點,漂流溺斃屏東外海。
這些需要耐力也具危險性的運動,如登山、長跑、長泳、潛水等,史丹力都參加過,尤其是日月潭溺斃現場,他是萬人之一。死亡帶來傷痛,雖然不是親友,至少是同好,難免心情會低落;死亡帶來壓力,因為同質性高,下一個有可能換到自己;死亡也帶來興奮,因為自己克服威脅,達到目標,證明自己的能力。
其實海釣活動風險是最高的,每年光是基隆八斗子防波堤,至少數十位釣客落海。九十五年春天,莒光陳姓鱸魚釣手船觸礁墜海身亡,九十四年台灣釣客東引釣點攀爬墜落送命,九十三年……。古人說水火無情,行船走馬三分險,這些成語用來描述以大海為對象的釣魚活動,針對風險的描述,強度是不夠的。馬祖只有一萬人口,印象中每一兩年就有釣客罹難事件,若去精算每年因釣魚身亡之人口死亡率應該超過萬分之一,相較於癌症可接受的死亡率為百萬分之一,高了一百倍,就知道海釣活動的可怕程度。
海釣活動伴隨著高風險,但是釣魚的人少了嗎?釣魚的時間縮短了嗎?釣魚的次數減少了嗎?答案是肯定的沒有。只要有魚釣,只要有空閒時間,甚至只要天氣適當,可到海邊看看山光水色,瞧瞧碧海藍天,爬爬礁石,流流汗水,就高興的不得了,何況還有令人亢奮的漁獲期待,海邊釣遊的致命風險早就拋到九霄雲外。
運動三十分鐘後腦啡分泌,產生類似麻醉劑嗎啡一樣的快感,帶人遠離壓力煩悶,進入快樂領域。大魚中鈎,破紀錄的興奮,擔心被逃脫的恐懼,都促使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心跳、血壓與血糖全部飆升,進入亢奮的高潮狀態。
行政院衛生署提倡運動保健,認為要達到促進健康效果,必須貫徹運動「3.3.3」原則。那就是一星期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每分鐘脈搏頻率到達一百三十次。這種有氧運動將強化心肺功能,提升體能,促進健康生活。釣魚過程中含有健行、登山、攀岩、拋投及搏魚等活動,運動量可以達到標準,常釣魚的人,身體一定非常健康。釣魚活動融合科學、技藝、冒險、生產與運動,是高尚的休閒行為。
除了各種不同的運動休閒融合在其中之外,有無限可能漁獲的「希望」更是快樂的來源。有聽過「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嗎?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常釣魚的人也一定非常快樂。
一個人健康快樂,可以在一個家庭中創造歡樂氣氛,全家人也將一起健康快樂。在個人及家庭健康的基礎上,社會國家亦將邁上富強康樂的大道。
環保杯釣魚比賽,漁獲也很環保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柒 馬祖釣魚史話
釣技活化石
民國五十年左右,就開始流行在岩礁浪潮區以銅線直感法釣黑鯛及黑毛,是以一段一米左右的銅線繫在母線的尾端,其餘綁法與傳統釣組都相同,銅線釣法有什麼優點呢?它比鉛錘直感法較有乘流性,黑鯛等敏感魚類啣餌吞鈎時不易發覺被牽引而放棄就餌。另外主要是比浮標法穩定性佳,比沉底法不易掛底,可持續貼近黑鯛、黑毛覓食之岩壁藤壺海藻區,上鈎容易。其亦適用灑誘餌集魚之釣法。由於有以上種種優點,故而數十年之後的現在這種釣法依然在風浪大時,或是快速變換釣點(遊釣法)時照樣派上用場,沒有被完全淘汰,可說是馬祖釣技中的活化石。
假章魚小兵立大功
馬祖釣魚史與捕魚史有許多重疊之處,捕魚法中的延繩釣就是釣魚法與捕魚法的中介。說也奇怪,拖網與圍網及定置網不是更有效率嗎?延繩釣要一個個綁鈎,一個個穿餌,不是麻煩太多了嗎?為什麼要用呢?是不是有獨到之處呢?這是肯定的,否則早被淘汰了。常聽說釣的魚比捕的大,也聽說有的魚捕不到,一定要用釣的。
民國七十年以前,馬祖人並不知道近岸有大量大尾七星鱸。早期傳統釣法只知用竹竿尾端綁上粗棉線繫伊勢尼大鈎,晃餌釣石狗公或石斑。再來就是用牛車輪線盤搭配笨重玻璃纖維釣竿,遠拋沉底釣黑鯛。釣魚人有一回沉底釣收線時未上鈎,拉近時突然有巨物就餌,猛拉一陣,劇烈掙扎之後,未出水就斷線脫鈎而去,尚不知是何東東。
七十年代出現一個好手,他是擔任商會總幹事的翁文運,他以塑膠假章魚作餌,在四維養雞場北面第一次試拋,就釣到三、四十斤級大尾七星鱸兩隻,釣完後綁在機車後,一路魚尾著地拖行著回家,在馬祖成為一則釣魚大新聞。
人魚公平競爭
時光推移,釣友不斷引進新資訊新釣技,尤其是日本系之釣具釣組釣法,以其精緻有效之優點,大獲好評。大家的釣竿及捲線器越用越輕越小,釣線及釣組仕掛越用越細。如此狀況下,魚的警覺性就會降低,尤其機敏的大傢伙才容易上鈎,或是晴天浪平易驚動魚群時,才有可能釣到。為降低魚的警覺性,要用細線及小仕掛;為避免細線易斷,所以必須用軟竿及可調整張力之捲線器作為緩衝,這些都是釣法進步的原因。
早期的觀念中,認為大魚必須用粗線大釣竿硬拼才行,曾幾何時,一百八十度的觀念反轉,竟然變成軟竿細線釣大魚。不只是大黑鯛、黑毛如此,近幾年連超級大物七星鱸也越來越用起「瘦小」的軟竿,就像八十九年史丹力在北太平洋加拿大沿岸,看洋人釣數十磅級的大鮭魚也只用二米左右的單手拋軟竿,如此搏魚才是人魚平等,真是帥氣。
好工不如好坑
流行麥桿型浮標只有十餘年歷史,之前的釣法以銅線直感為主,選腳下之深場為釣點。此種場地,由於有釣點腳前懸壁的遮蔭,敏感的魚也可在自覺無人的安心環境下就餌,比將浮標拋遠更易上鈎。若是灑誘餌,馬祖超混的海水,遠處的餌可能魚兒也找不到,這與日本、台灣,甚至東引的清水深場遠拋釣法大不相同。時至今日才以逐漸以浮標釣法稍微遠拋一些。
俗語說:好工不如好坑(台語念),意思是要享有好的釣果,最重要的是找到好釣點,不然的話,空有曠世絕技,場內無魚,就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常聽友人說有秘密釣點,那就是有穩定釣獲的釣點,但不能讓人知道,而可以長時間都有魚釣。為什麼要稱「密窟」,就是要先保密,否則一大堆釣客一湧而上,容易產生過漁現象,甚至漁民也會趕去下網,很快就落到無魚可釣的困境。
丟掉竹子釣竿
早期,化學工業未發達,相對於木質樹枝,竹子是質輕,韌性佳的優良釣竿材質。竹子之後開始發展較輕的玻璃纖維,最後才有最輕而柔韌的碳纖維釣竿。
史丹力八十年剛學釣魚,友人阿爾幫忙,裁了一根又粗又長的大竹子當釣竿,頂著大太陽,高高興興去釣魚。那時候用「遊釣」方式釣黑毛,從小四維北面釣場開始,繞經南竿西北角雷達站釣點結束。半天時間,因體力變弱,釣竿「重量」加「力距」的作用,最後「時間」因素的加入,釣竿竟重如關公大刀。
艷陽下細皮嫩肉的他,五公里礁石路折騰下來,頭昏眼花,四肢無力,快樂釣遊成了惡夢一場。痛苦的釣程結束,史丹力立即到滿潮的珠螺灣游泳,游完「國際標準四式」千米之後,才舒緩原本緊繃又疲倦的身心。
時值今日,兩百公克的釣竿再配個超輕捲線器,站在礁石上頭,久持不累,可真是清風拂面,瀟灑無限。有碳纖竿,釣魚才真正成為享受。
演化的長河
鉛錘直感釣、銅線直感釣、沉底釣、浮標釣到擬餌釣,像生物演化般的推移,但生物演化往往以百萬年為計算單位,但馬祖釣法在短短數十年間就脫胎換骨蛻變成功。
迅速由粗糙變得精細;由笨重變輕巧;由釣遲鈍的魚變釣機敏的魚;由釣普通魚類變釣高級魚類;由釣一般魚類變釣掠食魚類。釣線由棉線、尼龍線到碳纖線;釣竿由竹子、玻璃纖維到碳纖維;浮標由大麥竿、小辣椒到阿波;魚種由石狗公、黃雞、黑毛、黑鯛、到橫帶石鯛及七星鱸。演化的長河,在釣魚者的天空劃出燦爛的圖畫。
濫捕爛炸
早期在船上釣魚亦很風行,用一個空罐頭,捲一捆粗棉線,在村內澳口泊錨船上,向下垂直沉底作釣,每逢漁船捕魚作業完畢回港拋棄下雜魚後,在原處總會釣上成筐的黑鯛,惟目前捕漁業式微,船上垂直作釣亦成少見釣法。
父執輩釣黑鯛,總是用遠拋沉底釣法碰運氣,或是銅線直感釣法在大浪潮中混水摸魚。直到十來年前,才引進日本式灑誘餌誘集魚群後,以浮標釣組定點大量釣獲的方法。就像集合點名一樣,一次釣個十來隻斤級魚也輕鬆平常。
史丹力在八十三年定點及定時灑剩飯當誘餌「養窟」,同一釣點竟然一季釣獲一百斤;這與以往釣黑鯛只是碰運氣相比,實在是天壤之別。
八十一年十一月七日以前,因實施戰地政務,對越界濫捕及濫炸的大陸漁船嚴格實施射擊驅離,馬祖海域得以維持豐富的生態。戰地政務解除之後大陸漁船大舉入侵,以拖網濫捕尚嫌不足,最後竟然殺雞取卵,大肆炸魚。炸魚之後,大魚小魚無一倖免,魚群大量減少。魚礁魚窟一併被炸燬,魚兒吃不到原本礁石上附著的食餌,也無洞窟躲藏。沒得吃,沒得住,魚族瀕臨滅絕。黑鯛大咬這四個字終將成為歷史名詞。
釣魚當職業
馬祖釣七星鱸的歷史赫赫有名,開船去亮島,一個人一天釣獲數百斤很輕鬆平常,就連公務員午休時間,跑到海邊拋兩竿,也可有數十斤的成績。
早期公務員收入不豐,若純粹以收入考量,不如辭職去釣魚。一天釣五隻六斤的七星鱸很容易,一斤鱸魚一百元,三十斤就是三千元,一個月就有九萬元進帳。天呀!那時公務員薪水不到兩萬元哪!真的,不如辭職,買一台小卡車,進行機動性岸釣。因為一般冰箱無法冷凍一公尺長的鱸魚,所以必須配備大型冷凍櫃。如果你想將局面搞大一點,就請你再買一餿小船,可以跑遠一點,到離礁去,到釣獲率更高的釣點去。這樣就可以不用登山、攀岩、爬礁石,避免又苦、又累、又危險。不過一般公務員是玩票性質,拋投竿、救生衣、釘鞋著裝完畢,開摩托車去就可以了。
協會炒熱釣魚活動
民國八十八年馬祖自發性民間社團蓬勃發展,釣魚協會也成立了兩個,分別是位於東引的連江縣釣魚協會及南竿的馬祖磯釣協會,積極推動磯釣活動,尤其是後者持續辦理活動,歷久彌新,值得特別肯定。馬祖磯釣協會成立於八十八年九月四日,首任理事長由楊綏生醫師擔任,馬中曹昇華老師是副理事長,協會主要發起人豪美釣具店東陳木發作常務理事(他夫人超級義工周好花具靈魂人物特質),電信局局營業組長陳敬孝出任常務監事,總幹事則由時任連江縣衛生局環保課長陳玉利擔任。
第一屆馬祖磯釣協會做的轟轟烈烈,舉辦了鱸王杯釣賽、秋季磯釣賽、魚拓展、魚拓教學、釣技及操舟訓練、名家釣手釣技講習、每季一次的理監事會議與每年一次的會員大會等等,將氣氛炒的火熱。除此之外,也特別注重媒體宣導,譬如電視娛樂媒體-太陽台,就來到現場拍攝釣魚比賽實況,也對釣魚比賽之前必須先撿垃圾淨灘,印象深刻。
協會把握馬祖日報媒體宣導機會,事先為活動暖身宣傳,事後將結果主動通知報社,讓活動熱度提高,甚至讓非參與者亦感受到活動的熱力。協會炒熱知名度後,許多人想加入,但是為了避免會員過多,服務不周,甚至做了限制新會員加入的決定,許多釣友只好等有人退出時再加入,這個協會收一千元入會費與一千元年費,像這樣要會費,想加入協會還要排隊的例子,當時在馬祖是空前的。
擬餌釣神
馬祖列島中真正有全國高知名度的釣魚島嶼是東引,東引釣魚人口、釣技、釣法、釣獲量均居列島之首。以擬餌釣為例,在南竿從硬式擬餌改成流行軟蟲擬餌是八十九年的事,但東引約八十六年就有了。
在南竿擬餌釣季大約是二到五月,史丹力習慣釣季尾,頂多釣到七月不得了,東引卻有個號稱「東引釣神」的釣魚人,竟然一年四季都在釣擬餌。六大類的擬餌:Spoon,Spinner,Soft bait,Plug,Jig及Fly中,在他眼裡馬祖最常用的「軟蟲」與「塞子型魚型硬式擬餌」各有千秋,其實軟蟲也不一定要用美國 「貝克利」或日本「Eco-gear」的品牌,二十來年前的「第一代」軟蟲-假章魚也不見得已退流行,大家注意看釣魚影片,夏威夷釣數百磅的大旗魚用的還是它。
馬祖釣魚達人
一、楊綏生:
他是馬祖磯釣協會第一屆理事長,集馬祖釣魚界的實力與名氣於一身,小學就開始釣魚,闖出名號則是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成為第一個返鄉服務的本地籍醫師以後的事情,後來他還擔任連江縣衛生院院長、國大代表、建設科科長及北竿衛生所主任等要職,是一位貢獻卓越的傳奇人物。
民國七十年開始,任職於縣立醫院的前身-連江縣衛生院,平日上班,假日就往海上跑。那時海洋資源尚未受大陸炸魚影響,各類高級魚種數量頗豐,尤其是石斑魚中頂級的紅斑,是釣客競相作釣的對象,當時香港有專船來馬祖海域釣石斑再以活魚艙運回,成為當地高級餐廳的頂級食材。
楊綏生也加入這個行列,除了以活蝦當餌之外,七十四年也嘗試以假章魚擬餌晃餌釣石斑,曾經有一個潮水釣獲八十斤的輝煌紀錄。另外他釣遍馬祖大小離礁,結交台馬釣魚名人,熟闇魚性,指導後進,自行製作釣具釣組,不斷嘗試新的釣法,堪稱馬祖釣界第一人,實至名歸。
二、翁文運:
七十年春,與姜秀華及林金俤等六人去海邊釣魚,用女兒從學校帶回的假章魚要釣石斑,沒想到晃餌的結果,釣上七星鱸,就此開始波瀾壯濶的馬祖擬餌海釣史。
由於鱸魚只吃活餌的習性,一般釣法釣不到,所以早期不知他們的存在。翁君首開釣鱸記錄,且常常密集就餌,一次釣數十斤消息傳開之後,大量釣客湧向釣場,大家都瘋狂。
翁君第三次釣擬餌時,釣上他的四十二斤冠軍魚,那一次總共釣獲百斤,游依棋是他的見證人,也幫他拉魚,耗了半小時才將之擒服。魚太大了,用摩托車載時魚尾一直在地上磨,嚇人啊!時任商會總幹事的他,把握農曆一至三月的旺季釣鱸,他認為七十至七十三年鱸魚最多,每次都豐收,之後大陸漁民開始炸魚,翁君就較少釣魚,七十七年全家遷居台灣。
釣擬餌快樂嗎?要感謝祖師爺翁君的貢獻。
三、陳金木:
民國五十年,小學時開始釣魚,他最喜歡於颱風前後前往海邊作釣,常常釣到成群的黑鯛與黑毛。釣前先在海邊黑漆漆的洞窟找海蟑螂,往往伸手一抓就是一大把,是活蹦亂跳的超級活餌,對各類魚種都有致命吸引力。效果好,不用錢,又環保,實在是一舉數得。
將活的海蟑螂以鈎尖刺入頭部,腹部在外、背部在內方式串掛。銅線釣組沿著岩壁放下,這時在這定點啃食藤壺的黑鯛與覓食海藻的黑毛,很快一隻隻的上鈎,根本不用灑誘餌。
擬餌釣方面,一季數百斤也是家常便飯,但它最大的獵物卻不是鱸魚,而是二十二斤的四絲馬鮁魚(馬祖話讀作鯚),被刊登上了報紙。早期他不依賴任何交通工具,徒步去釣魚,這是講求速度的釣魚人索難以想像的。
陳君樂意指導後進釣魚者而不保留,在海邊撿到擬餌會主動還人,當他豐收時總會送一些給同行的槓龜者,他實在是一個可愛又可敬,具代表性的傳統釣魚者。
四、林金俤:
林老師名列馬祖魚癡級的釣界名人,只要有魚釣可以在海邊耗一整個晚上,或是凌晨三點就起床摸黑到海邊,非搞到幾隻大傢伙不可。為了搏鬥巨物,他偏好在大風浪中釣魚。
在他豐富的釣魚經驗中,最有趣的一次是,在走在礁石上,還未到達釣點,竟然釣竿就受到猛力拉扯,結果釣上一隻三斤大黑鯛。原來是因為釣組在行進間落水,含餌的鈎瞬間就被大黑鯛搶食,不釣而獲,真是令人難以置信。
林金俤於七十九年由馬祖轉調台灣任教職,常常出海船釣,八十五年在釣魚台海面釣獲一尾一百一十五台斤大石斑,相片登上了民生報頭版。回憶當時情景,搏魚激烈,拉到電動捲線器直冒煙,以肩膀撐著釣竿,幾個壯漢輪流,拉了半個小時終於拉出水面,漁獲上船後三十分鐘,腳才停止發抖,此情此景永生難忘。馬祖人中單隻最大的釣獲應該非他莫屬。
五、陳炎興:
是個業餘釣手,卻有職業級的收穫。早年可以接受訂魚,敲定交魚時間與數量,保證依約鮮魚交貨,尤其是釣鱸魚,十拿九穩。因為他是南竿發電廠廚師,煮完飯後,立刻出發釣鱸,一天釣個幾十斤很平常,以他過人的腳力,迅速更換釣點,一天十個釣點下來,很少槓龜,被釣上一隻,就代表一群,接下來就發揮清掃戰場的絕學,將魚群一網打盡。
六十八年拋投沉底釣黑鯛,收線回來,第一次以外道魚的方式,釣上第一隻鱸。七十年開始用假章魚釣鱸魚,只比擬餌釣鱸祖師爺-翁文運晚了兩個月。剛開始不大會釣,一季只釣到百來斤,後來釣技與經驗不斷增強,七十四年達到最高峰,釣獲量到達八百斤,是陸上釣獲量最多的紀錄保持人。
八十一年戰地政務終止,大陸漁民開始近岸濫炸濫捕,釣獲量開始大量減少。近年來已幾乎不再釣鱸,因為釣獲量實在太少,已激不起出發釣魚的熱忱。
黑鯛方面,八十四年在勝利堡北面單窟釣獲四十斤黑鯛,傳為美談。七十六年曾經在賴宗煙縣長手裡得到釣魚比賽冠軍的他,如今感嘆海洋環境的枯竭,讓成名的釣手難逃英雄末路的命運。
六、陳玉佃:
馬祖磯釣協會九十一年秋釣比賽黑毛組冠軍,是特立獨行的釣者。常帶著鋸子與鐵鎚去釣魚。鋸子用來開路,以便到達荒磯,創造個人專屬秘密新釣場;鐵鎚則是用來敲岩壁上的藤壺,直接沉入當誘餌使用。
他船釣與岸釣都是高手,動作奇快無比,迅速掛餌、下釣、作合、搏魚、起魚,毫不拖泥帶水,當別人釣第一隻時他已釣完第三隻。常常釣魚送別人,曾有數十人一起烤他所送黑鯛同樂的紀錄。
他的釣獲量極大,但他最得意的事卻是,一隻釣竿釣黑鯛卻釣起兩隻共八斤七星鱸,原來是因為一線綁兩鈎,一隻意外就餌後,另一塊餌隨魚掙扎而舞動,同伴魚以為是活餌亦立即搶食,真是少見的釣界奇聞。
七、劉宜清:
介壽釣魚世家劉家班的代表性人物,馬祖機釣協會八十八年鱸王杯釣賽冠軍,也得過許多釣魚比賽獎項。七十八年以牛車輪捲線器加假章魚釣組,一次岸釣釣獲鱸魚十四尾共五十斤。
劉君富創意,鑽研改善釣技釣法,不斷提昇釣獲成果。以八十八年釣賽為例,許多釣友已先到釣場,劉君後到,眾人先釣之後再由他釣,竟由他擒獲鱸王。後來分析原因,除了力道、準確度、搏魚技巧均優之外,看看他的釣組,竟有一粒球形浮子,這粒浮子延長了擬餌在水中等待就餌的時間,也增加了就餌機率,可能就因為如此而在亂軍之中殺出重圍,贏得獎座,實至名歸。
八、劉玉清:
八十八年馬祖磯釣協會黑鯛組冠軍,九十年鱸王杯冠軍,有釣魚界特哥大之美名,常駕駛快艇出沒於仁愛、津沙海域,所向披糜。劉君搏魚有一套,極少脫逃,有鱸魚殺手美譽。在沙灘埋腐臭下雜魚當誘餌,再大量誘集後釣獲的方法,亦由其原創。
劉君多才多藝,有關海的事,他總是一把通吃,舉凡操舟、定置網及八卦網等抓魚看家本領樣樣精通,釣魚界特哥大之名當之無愧。
九、王朝生:
前北竿鄉長王朝生是釣黑毛專家,曾經在北竿大澳山日釣百餘隻共八十斤黑毛,全部在數十公尺延線的三個洞窟內釣得,轟動北竿,也是全馬祖首屈一指的黑毛專家。王君慣用銅線釣法,認其兼具穩定性、敏感度、不易掛底、不易斷線等優點,優於大眾通用的浮標釣法。他曾經釣獲較特殊魚種是十三斤的隆頭魚(馬祖話唸「爹烙」)。
十、張良衛:
號稱北竿釣神,是職業釣手,喜歡高登、大坵與北竿間的水道,認為這裡是馬祖最好的漁場。
七十八年端午節前後與其兄張良才在高登外礁勝利島(早期有軍方立碑定名),一次用活蝦釣石斑釣獲二百五十斤,另含鱸魚一百五十斤,九十年曾一次釣獲黑鯛百斤。
最大尾的紀錄則是鱸魚二十二斤、魟魚二十五斤、隆頭魚二十三斤、厚唇黑毛四斤半、黑鯛五斤、石斑五斤(早期亮島很常見),偶有一個鈎子釣兩隻石斑,原來那時石斑數量大,另一隻竟然是被釣線纏上來的。
有一次在小坵島附近釣石斑,餌料用光,魚群仍多,心生妙計,將飽食餌料的石斑用力擠肚子,餌料被擠出後再作釣,結果共釣獲六十餘斤。早期明知石斑多但釣不上來,張君特地去東北角觀摩,後來將子線加長,而取得優良戰果。
另一次農曆七月半,釣獲二百斤紅甘,秘訣是一隻釣獲後不要提離水面,另一釣友立即下竿釣到另一隻後再釣起第一隻魚,因為只要維持一隻被釣獲的魚在魚群附近,整群魚就不會散掉,真是有趣。
十一、葉國銓:
秉持「簡單釣組、最高釣獲」的原則,他在各級釣賽中屢屢得獎,八十九年縣運、九十一年縣運、馬祖磯釣協會多次比賽,只要葉君參賽,幾乎一定得獎。七十八年在北竿尼姑山雜釣,一次釣獲四十八斤,其中一隻黑鯛,係鈎到肚皮釣獲,傳為奇談。葉君密窟在大澳山,也是北竿釣客心目中黑毛大本營。
十二、林春偉:
林君是職業級的釣手,七十八年就讀國中的他,大年初二與朋友在西莒菜浦澳,垃圾場下方海岸礁岩釣獲一百六十隻鱸魚,重量近千斤,是傳聞中馬祖單次釣獲紀錄最高者。
聽說這些年每年總有千隻鱸魚的釣獲量,總重量約五千斤,單隻最大紀錄則達二十九斤。鱸魚釣法秘笈則為選擇南流逆流拉魚,收餌一快、一停頓、一慢、一停頓以增加就餌機會,洗鰓則竿子插入水中拉魚避免逃脫。
據說其黑鯛最多一次一百八十隻共重一百斤,一季總釣獲千斤。黑鯛單隻最大六斤,黑毛三斤、嘉臘六斤。林君平常應客戶訂魚才出海釣魚,平日賦閒在家,對釣技釣法、國外釣魚資訊、釣魚比賽方式、釣魚協會組織等多所涉獵,是難得理論與實務兼備的新生代釣手。
十三、陳溫楠:
號稱東引釣神的陳溫楠,一年四季都釣擬餌,鱸魚、石斑、紅甘、白帶、軟絲都是對象魚。七十二年自台遷居東引定居,七十八年開始釣擬餌,八十九年一次釣鱸三百斤,最大隻約二十斤,紅甘最大九斤,成績傲人。
喜歡自己鑽研釣法,認為台灣與日本的釣技釣法不見的適合馬祖。當一般擬餌釣手放棄魚型硬餌,而一窩蜂採行貝克利軟蟲時,他有獨到的見解,察覺出適應各種不同狀況的細微差異,而更替使用,創造了傲人成績,釣神之名實不虛傳。曾經擬餌釣紅甘,紅甘追餌不慎竟然撞昏在礁石上,真是有趣。
十四、林光東:
東引鄉公所秘書林光東,是東引岸上釣鱸魚最大尾的紀錄保持人,釣獲二十四斤的七星鱸,搏鬥半小時才就擒。與許多上班族一樣,利用早、午、晚三小段時間釣魚。最大魚就是中午利用短短的公務員休息時間,在經國亭消波塊淺攤甩幾竿就釣獲。
國中開始用竹竿釣石狗公,七十九年開始投資裝備,後來獲得鄉公所與鄉代會合辦的釣白帶魚比賽冠軍。林君與同學注重釣技研發,釣活黃雞當紅甘的餌也是他們發展出來的。
他最不平凡的紀錄是與同學劉家銘釣起百斤魟魚,擬餌六鈎通通鈎在背上,還好十號母線配上二十公斤緩衝筋,可以硬撐不斷線。岸上搏魚對人不利,因為魚容易繞過礁石,磨斷釣線。他們招來附近小船,登船再搏,小船被魚拖著走,從西沙到南澳,時而游,時而吸在海底,再突然暴走,耗半小時才確定釣獲。
有一次出海船釣鱸,中青旗(鶴針),掙脫擬餌後,竟然站立游泳一百公尺,它昂首露出水面,魚尾在水中猛撥,沒命的逃脫,太爆笑了。
十五、曹祥官
擔任馬祖磯釣協會,九十四年至九十六年第四任理事長期間,將磯釣協會活動多樣化,除了例行春、秋季磯釣比賽之外,另外積極爭取資源,辦理外礁釣遊、親子釣組擲準及鱸魚船釣體驗營等系列活動,將釣魚活動面向及深度延展,貢獻卓越。
他是馬祖天字一號魚拓高手,號稱可以將魚的淚光拓出,再用漂亮的隸書,將釣者大名題在要蹦出圖似的七星鱸魚拓上。他的黑毛魚拓最美,幾乎可將張大千的畫給比下去。魚拓做得太好了,也太累了,因為找他做魚拓的人跟魚一樣多,他必須閃人。最後推不掉,就聰明的設下門檻,要我做可以,必須超過史丹力的紀錄魚。於是他涼了數年,因為這個年頭,十九斤以上的怪物幾乎瀕臨絕跡。
九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他在馬祖最大入口網站-馬祖資訊網,應站長劉家國的邀請擔任釣魚版主。三年十一個月以來,發表釣魚資訊三百十一則,獲得鼓勵積分六百零三分。宣導釣魚專業知識,促進釣魚活動,維護釣客安全,增進釣場環保,無人能出其右。
潮白翻滾處躲黑鯛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捌 四心幸運草
看過酢漿草嗎?他有對生的心形葉子三片,水平的攤在細莖表面,翠綠的色澤,小巧的模樣,成群散佈在樹叢下,可愛極了。每十萬株會有一株長成四葉,又稱為幸運草。四片葉子象徵著信仰、希望、愛情與幸運,傳說見到它會得著財富、名聲、友誼與健康。
九十五年十二月,史丹力去北竿大澳山環保盃磯釣賽當裁判,同事阿良見到一株幸運草,拔來送給他。他夾在裁判資料內,準備帶回風乾,保留作紀念。比賽結束,史丹力回南竿才發現幸運草不見了!明明夾在檔案紙裏,明明到手的幸運,怎麼不見了?越老越迷信,越老越患得患失的他,找遍行囊一遍又一遍,幸運草確實已離他遠去!
傷心的史丹力想著,來了又走的幸運草,是不是表示他又要開始走楣運了。他一輩子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與人交流,不關心週遭發生的事情,只專注於所愛讀的那幾本「書」,與所愛從事的那幾樣「嗜好」,還有一些脫離現實的「夢想」。離群的他養成孤獨的個性,對事情無法宏觀處理,凡事固執己見。對事對人都表現不好,少有朋友的歲月裡,樣樣不順,處處碰壁,他失去了「幸運」。
有人主動送他幸運草,十萬分之一珍貴機會的幸運,是他久旱之後的甘霖,也許人生從此重新出發,由黑白變彩色,他再失去不是一輩子都完蛋了,他懊惱極了。
第二天,他在電腦觀看一張釣賽電子檔照片時赫然發現,與阿良合照的他,穿著紅頭白身Gortex外套,右手正緊緊捏者幸運草!真是春去春又回,而且回來的春天比原來的更好。因為照片裡的幸運草可以永遠原樣保存,不會像壓乾的,會失去原來的美。
釣魚後一定要把魚帶回家嗎?實體一定比虛像重要嗎?眼前的得失真正代表成敗嗎?餐盤裡的魚一定比照片裡的魚好嗎?想一想十年釣魚黃金歲月,一無體力,二無頭腦的他,能小有成績,真該感謝上天眷憐,兄弟姊妹照顧。
失而復得的史丹力,開心地看著照片中的幸運草一遍又一遍。也以感恩的心情將下列心得分享。
一、安全第一不要玩命
釘鞋及救生衣千萬要備齊,瘋狗浪及側浪要預防。遇漲潮,潮濕立足點,要確認安全無虞之後才設釣座。
二、生態保育小魚放掉
不要做小鉤名人,釣小魚殺麻煩又吃沒肉,還讓人看笑話,作個有格調的釣魚人,從放掉小魚做起。近年許多人已有歐美水準,鱸魚一斤以下,黑鯛半斤以下的放掉,石狗公、小黃雞、臭肚從來不帶回家。
三、檢舉炸魚保護海洋
自八十一年解除戒嚴開始,大陸漁民濫捕濫炸就十分嚴重,原本豐饒的海域資源瀕臨滅絕的困境。炸魚不但大小通殺,炸死十隻可能只撈起一隻,嚴重破壞海域資源。炸魚行為不但魚炸光了,連魚礁也毀損了,這表示未來魚的住處及食物來源通通都完蛋。
更有甚著,大陸漁民為了提高其不法利益,竟然採取「地毯式炸魚法」,將海域分塊分段逐步炸魚,最後炸光整個大區域,馬祖海域無一倖免,真是生態浩劫。殺雞取卵的結果,釣魚人十釣九槓龜,捕魚人也捕不到魚,就連大陸炸魚客也必須用更多的炸藥,更大面積的炸魚,才能有同樣數量的不法所得。大陸客這種惡行狀況直至海巡署派員進駐,狀況才改善。發現炸魚請快打海巡隊報案電話,共同保護海洋資源。
四、釣場環保舒服自然
今天的馬祖岩礁釣場,已有環保問題,塑膠袋、釣繩、鉤子、釣組包裝、誘餌…處處可見。釣魚人看到了髒亂,聞到了惡臭,釣魚的美好感覺已大打折扣。塑膠袋這些千年不腐的東西,一定要帶回來,不可留在釣場,一般的垃圾也盡量如此。如果實在沒辦法帶回來,日本務實的做法可供參考。他們將釣線捲折起再用剪刀剪成一段一段小於一公分的片段,就地棄置。這樣做有兩種意義,第一:可以避免過長,纏繞魚體造成死亡;第二:小片段可以隱伏於釣場凹縫,避免肉眼上的髒亂感。作釣完畢時,誘餌、餌料等有機物,若棄置於礁石水窪上,就會產生惡臭、引來蚊蠅,但若能拋入海中則是魚兒的上好食物。
五、尋找釣點不如養窟
若確定一個好釣點,以後固定點釣魚就好,我們常說如果一個點常有人釣,往往魚越多,那是因為常拋下誘餌,魚群定時來索餌的關係。有人定點大量釣獲,是他常倒下米飯、麥片等可餵養魚群的食物,魚群時間一到就會定點索食,就像人到同一家餐廳吃飯一樣。所以好好養一個魚窟,像擁有一個海上牧場一般,尤其是一個密窟的話,那更是一個私人的金母雞了。
六、調整心情歡樂釣遊
找個善釣者,帶去好釣點,天氣、潮水、誘餌、釣法等等條件抓好,沒有收穫也難。不過萬一真的沒魚,也要隨遇而安,看看風景,拔拔麥蔥,甚至在海邊睡個小覺,都是個美好的經驗。
釣魚者往往太集中精神要達成高收穫量,但往往隨之而來的是緊張與失望,因為期待太高,結果必會有落差,心情自然難愉快。所以釣遊前最好把目標設定為「去海邊散心」,有魚最好,沒魚的話也可輕鬆一天,保證有個愉快的海邊假期。
時至今日,在世界性魚源減少的大環境下,如果要在岸邊釣鱸,釣獲率就像是打棒球,三次出釣只要有一次釣到就算是強棒,所以三次釣遊可能有兩次捧鴨蛋,「不要有期待」是上上之策。只要想著今天可以遠離辦公室,可以遠離煩人的公文,而去海邊揮桿運動打高爾夫球,而去看看藍天碧海,可以貼近大自然,這就是無上的快樂了。
七、司法海巡積極護漁
自從海巡第十大隊進駐馬祖後,大陸漁船炸魚行為已有稍減。但是大陸漁船也會看我們的執法決心,尤其是在偏遠離島如莒光,仍會採取打跑戰術,火藥爆炸撈完魚後,等海巡部隊來時,他們早已逃之夭夭。
故而我們要督促海巡單位,加強執法決心,主動出擊,並預估炸魚可能時間點。譬如,春天連續惡劣天氣之後突然風平浪靜時,或前一日有炸魚次日極可能如法泡製,則必須預先前往「埋伏」,待狀況發生,即行「蒐證、逮捕」,移送檢察官辦公室迅速偵辦、起訴,法院從嚴判決,以收威嚇遏阻之效。可惜目前只有零星判決案例。人判刑、船留置,如果多幾個案例,讓大陸不法漁民體認炸魚風險成本太高時,他們即會迅速收斂。
八、投擲魚礁豐富魚源
馬祖地區於八十四及八十五年度,製作投置兩批廢油桶及廢車人工魚礁,發揮了集魚及增產效果。依據潛水觀測結果,礁體上已佈滿海藻,表示海域的初級生產力已提昇,可作為魚群攝食標的;礁體中空部分可提供魚隻躲避與棲息。也就是魚有地方住,有東西吃,自然會在此安身立命,繁殖子孫。期待不久之後,這兒會出現萬千魚群,如海底森林般的奇景。
人工魚礁可以選擇魚釣場附近投放,直接造福釣友。這兩批魚礁分別於「萬里長城」及「珠螺精實堡」外海投放,這附近都有不錯的釣況。美國、日本、歐洲、澳洲、香港都投下鉅資製作人工魚礁,台灣亦於六十二年至八十二年間,在沿岸五十處投置四萬四千八百座,可見受重視的程度。馬祖做的是廢棄物人工魚礁,不但解決廢棄物的煩惱,更能變成創造性的資源,實在是一石二鳥,事半功倍,政府應該多做。
九、保育海洋永續魚樂
「環保」已是一個舊名詞,有點老化、有點消極、有點落伍,要摩登一點的說法嗎?那應該叫「永續經營」。永續經營有兩層意義:第一、經濟與環保並重;第二、不要讓這一代的人用光下一代人的資源。純經濟考量,是最小付出得到最大收益,釣魚時就大魚、小魚、保育魚、抱卵魚一網打盡,這叫殺雞取卵,一時行樂換來一輩子痛苦。純環保考量,就是什麼都不做,一切零污染,只好天天窩在家裡,把釣具收之高閣,一定得釣魚時必須做個釣界聖人,不灑誘餌,不製造任何釣魚垃圾,釣到魚一律放生,這叫矯枉過正。這種人活得像行屍走肉,沒有任何樂趣可言。
我有魚,子孫也要有魚;我要快樂,子孫也要快樂,一定要找到中庸的平衡點才行。那就得學學美國,一九九六年史丹力在美國加州看洋人釣魚,那兒申請釣魚證必須花錢買,售證所得作為魚群復育之用。取得釣魚證之後才可合法釣魚,而且必須在指定地區作釣,此外尚限制魚種、魚體大小、隻數、總量,如果違反規定將處以高額罰金。曾經有華人新移民不懂美國法令,多釣了魚,才高興了一會兒,就被巡查員逮個正著,被罰百元美金了事。
原則上生物資源是可以永續循環使用的,只要適量取用,甚至更有利於生態循環再生;不像石油、煤礦、鐵礦等,用掉一分就少一分,會有枯竭用盡的一天。在生態系中,生物可以永續補充,生生不息。二氧化碳、水與日光在海藻內行光合作用,創造了原始養分,作為動物攝食的基礎,所以植物叫做生產者,可以從無機變有機,從沒有變成有。接下來的就是一長串的食物鏈,藻類被原生動物吃、原生動物被翹腳類吃、翹腳類被蝦吃、蝦被小魚吃、小魚被大魚吃、大魚被海洋哺乳類吃、哺乳類老死了,屍體被細菌分解成無機鹽類,最後再給海藻當成長的養分,這是多完美的循環啊!只要人類有節制,不要破壞這個循環,不要超過大自然的涵容能力,海洋是可以生生不息,讓我們及子孫永遠享用的。
在馬祖當一個有格調、有品味而又快樂的釣魚人吧!
風浪變大趕快離開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拙作馬祖釣魚故事刊登到此,歷時半月餘告一段落。站長家國兄主動提供優良網路介面,讓更多人可以共同關心有關於馬祖、釣魚及生態環保的議題,膚淺的我也因此有機會將微薄的生命經驗分享,十分感激。站長引言中溢美之詞,增加網友閱讀興致,分日刊登,提升點閱熱度,在此一併致謝 。
我不完全知道我是否寫得正確及完整,只就我所知所聞憑直覺下筆。限於篇幅,許多釣魚高手未被列入'釣魚達人',十分抱歉。釣技、釣法、釣點及相關論述疏漏難免,故事情節大部分來自十五年前的記憶,有一點久了,只能盡量求其原味呈現,如果有不對或不當之處請大家原諒。
這本書如果網友們看了有一點感覺,我就是野人獻曝也值得。如果能拋磚引玉,有人因而撰寫第二集,我將作夢都會笑。
最後再次感謝您們的點閱及鼓勵,還有"雷盟弟"兄的抬舉,愧不敢當,謝謝了。馬祖不再荒蕪,因為大家的努力,這塊原本貧瘠的土地,現今已逐漸花團錦簇。
陳玉利於台北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曹公 wrote:
馬祖釣魚故事是馬祖資訊網難得一見的佳作!史丹力並非虛搆的人物,他是1975年馬祖高中聯招的榜首,我對釣魚一竅不通,對馬祖的釣場、各種釣技釣法也毫無所知,我深刻體驗史丹力的內心世界,30年前的那個史丹力,浮現在我眼前。
史丹力是一個馬祖釣魚人的複合體,這個角色由幾位喜歡釣魚的人物綜合而成。為了讓故事有重心,劇情有主角,讀者有感情投射的對象,產生興趣看完本書,筆者虛擬了這第三人來撰寫。書的內容均來自實境,基本上都是馬祖釣魚的真實事件,筆者甚至針對傳說中的故事懷疑的部份,從側面打聽,多角度驗證,避免誤植。
本質上這本書以故事為名,要取一部份歷史的真及一部份小說的美,再帶入一點點科學的論述、醫學的養生、玄學的虛幻,將馬祖優越的海洋釣遊特色以文學方式呈現出來。筆者雖然沒有經驗及素養,既然負責撰寫就嚐試看看,希望讀友們不吝賜教。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minwen wrote:
連載數日, 每日都滿心期待後續文章內容, 文筆富想像力,文章內容具教育意義, 對於釣魚人來說, 雖未輕臨但亦嚮往.
最後感謝你的分享.
筆者撰寫馬祖釣魚故事,有三個導向。
首先是政府導向:
連江縣政府出版品旨在保存馬祖、提升馬祖與推廣馬祖。這本書位列政府出版馬祖文化叢書的第五集,是「馬祖學」政策成果的一部份,主要目的在於經由出版品提升我縣的競爭力。筆者寫了許多本縣時空背景資料,展現我們環境生態中的強項。
其次是作者導向:
由於興趣使然,筆著長時間專注於擬餌釣魚,在小領域累積了一點專業知識,也由於從事環保公職,環境生態知識略有涉獵,寫出來提供釣友們作參考,希望大家保育海洋,永續魚樂。
最後是市場導向:
寫出來的東西,讀者喜歡嗎?大部分的人都願意看嗎?釣魚的與不釣魚的讀友是不是都讀得進去?這是我最擔心的部份。連日來的訊息大多是正面的,無論來自交談或網路,無論是不是釣友都給了鼓勵,實在令人欣慰。好像這本書對這裡有了一點貢獻。
最後,謝謝您MinWen,以及其他所有給予互動的朋友。讓大家與馬祖的進步一起前進。
已有 11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2頁)
前往頁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