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感謝與道歉——致東引島的朋友們 --閱讀人次 : 6904 上月的東引之旅,雖然來去匆匆,但重遊闊別已久的島嶼加上鄉親的熱情接待,讓我的心情激盪不已,久久難以平復。儘管我只在東引島上生活兩年,但那兩天的返引之旅,讓我強烈感受到原來東引島也是我的故鄉,甚至比起我土生土長的台北更有吸引與召喚力。我想,或許這就是當初我寫《外島書》的原因吧。
也正因為這本小說和上月的東引之旅,讓我有些話想對東引的朋友們說,卻又不知該透過何種管道與方式表達。拖了半個多月,最後決定占用一下馬祖資訊網討論區的版面,希望能把心中的話傳達給東引的鄉親們。
首先要表達的是感謝之意。感謝鄉代會林主席的大力安排,促成這次對我而言意義重大的重返之旅。感謝馮鄉長和王校長,謝謝你們在百忙中抽空熱情接待。感謝指揮部的科長,讓我可以回去看看我住了兩年的營舍和一些當年服役期間沒機會參訪的幽勝美景。感謝那天晚上前來參加茶會的朋友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小說《外島書》的關注與支持。
和我心中的感謝同樣真誠的,是對東引鄉親的道歉。幸好有這次的返引之旅,我才知道原來大家相當關心我小說中提到的人物,其中可能以「心悅」和「笨伯」這兩個角色引起的猜測最多。我想說的是,如果有人因這本小說而覺得不舒服或受到傷害的話,請你們接受我的道歉。
不過我覺得比道歉更重要的,是澄清和還原一下這些人物的原型。的確,我曾在東引服役兩年,但《外島書》畢竟是一本小說,裡面的故事和人物雖混合了現實與虛構,但並無任何影射之意。這麼說或許有人會不服氣,認為我打算用「以上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混過去。我不想這麼做,因為我必須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任,所以我想花點時間解釋一下這些人物產生的過程。
《外島書》裡提到的人物眾多,有些是主角的同學,有些是主角軍中的同袍,有些是東引在地的居民,但這些人物幾乎都是由好幾個人的故事加上想像組合而成的。無論是「郭正賢」、「小吾」和「七叔」,這些人都不是單一的一個人,他們的故事也都不是一個人的故事。真實世界中的郭正賢並沒有逃兵,小吾並沒有刺傷自己的手,七叔也沒有匯錢給本島的女友。這些事件多半是虛構出來的,目的是為了增添故事的情節性。
以「心悅」為例,攤開這個角色,其實也是由兩個人加上虛構而成的,東引島上並沒有「校長的女兒」這個人物。介紹我去東引國中當義教的是那時在東引國中教書的一位女老師,而在馨園打工的則是另一個女生。我把這兩個人物結合起來,創造出「心悅」這個角色,至於後來的愛情故事,則完全是虛構出來的。當年並沒有人送巧克力給我,我也沒有和這位女老師或馨園的工讀生交往談戀愛,指揮官更不可能介入干涉,小說中的一切浪漫情節都是出自於想像。
至於「笨伯」,和「心悅」一樣,並不是單指島上的某位菜商,而是由當年各連的採買朋友對不同菜商的傳言組合而成的(在此不得不說,當時採買和島上各家菜商之間的確存在某種緊張與誤會關係)。也和「心悅」後來衍生出的故事相同,書中主角遭遇「笨伯」後發生的事也是虛構出來的,那些尖酸刻薄的對話和劍拔弩張的衝突,其實也一樣出自於想像。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問:那麼你為何要把「心悅」寫得那麼好,把「笨伯」寫的那麼壞?關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外島書》這本小說有一半是描寫外島軍旅生活,另一半則是書寫二十歲出頭男生的感情世界。我當初的設計是,先把主角推到一個絕境,讓他在島上無論在部隊中或百姓間都受到逼迫、得不到任何溫暖,這時再投入「心悅」這個角色,讓誘惑產生,動搖到他對在另一個島上守候的女友的感情。然後,再用另外三個人的愛情故事加上一次緊急戰備事件,提醒主角,讓他思考感情的本質,做出一個決定。就像白臉和黑臉一樣,「心悅」是來自天堂的救贖,而「笨伯」就像來自地獄的使者,一切都是因為劇情需要才走向極端和誇張。
小說和魔術一樣,可說是由現實和虛假混雜而成的。魔術師絕不會把魔術的手法公諸於世,小說家也是一樣。戳破戲法揭露事實,對魔術師和小說家而言都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我自己揭開創作《外島書》人物的過程,對我個人而言,感覺其實相當難為情,但是相較於因為這本小說而產生的誤解,我的這點難為情又算不了什麼了。所以,我熬夜寫下這些文字,只希望不要有任何人或其家人因為我的小說而受到莫需有的異樣眼光與傷害。
最後,我要再次感謝林主席、馮鄉長、王校長以及所有東引鄉親,謝謝你們的熱情招待,以及對我這本小說《外島書》的關愛與包容。
《外島書》作者 何致和 敬上
已有 17 位網友鼓勵
老實說,筆者已經多年未購買和閱讀一整本的純文學書籍,從媒體得知《外島書》出版訊息後,隨即到書局買了一本,在家中沙發上、檯燈下,細細品讀,由於作者引人入勝的文筆,不時笑出聲來。
何致和因為被分派到東引當兵,擁有了這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也因為這本書的出版,而促成了退伍十五年後重返東引之旅。另一方面,由於他的生花妙筆,為東引在台灣打響了知名度,也豐富了東引這小島的文化內涵。從這樣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向作者何致和先生說聲:「感謝您」。
我已經寫信給作者,告訴他說,他寫給東引民眾這封信函中,感謝名單遺漏了一位重要的關鍵人物,那就是張永江議員,由於張議員在縣政總質詢中要求文化局連絡本書作者,才促成了作者赴東引演講之行。相信作者很快就會收到我的信件, 將對張議員的感謝,重新補上。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感謝站長劉先生的提醒,我才知道竟然有這麼多人的努力,才實現了這次的東引之旅。對各位的感謝已溢於言表,讓我更加惶惶不安。
正如劉站長所言,這封信中忘了感謝張永江議員,站長的提醒讓我的臉剎時紅了起來。其實我當時並不知道張議員的大力促成,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天張議員開完會回來連西裝都來不及脫,便趕來與我們見面談話,他的親切與熱誠,讓我們一行人都覺得東引鄉民有這位議員先生實在是很幸福的事情。都怪我昨晚熬夜寫信思慮不周,才漏掉這麼重要的人物。懇請張議員多多見諒,也在此補上我對您最誠心的感謝。
另外,我還要補上對馬祖文化局的謝意,特別是那位全程陪同我們逛遍東引和南竿的小姐。在返台登機之前,她在南竿招待我們品嚐滋味鮮美的黃魚,也讓我從中取出睽違已久的相思石,讓我的心又重燃起當年的悸動。
最後要感謝熱心的劉站長。你的信我收到了,謝謝你的推介引薦,也謝謝你替我把這封信轉貼到正確的地方。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外島書》上市沒多久,我就溜去書店買了一本,一看不可收拾,厚四四五頁、長三十萬字,不到兩天就看完。相信很多讀者都以類似的「夙夜匪懈」方式,拜讀何致和先生的這本鉅作。
一本書會暢銷、受歡迎、引起討論,前提就是要「好看」,而《外島書》就滿足這樣的渴望。輕快的敘事節奏、豐富的場景變化,何致和善於「說故事」的能力,在這本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是好看之所在。描寫男生當兵的書籍很多,《外島書》堪稱其中翹楚。
當然,不可否認的,包括我在內的東引人,對於《外島書》都存有一定的「故鄉情結」。何致和筆下的東引島,有我這一代的共同記憶。島上的居民會去探究「笨伯」「心悅」是誰,源自於作者文字功力極佳,真實虛幻,巧妙鋪陳,讓讀者與書中的人物、素材,產生穿越時空的互動連結,進而入戲太深,不由自主而八卦起來。
我原本在想,對於這樣的島民閒談耳語,何致和應該是一笑置之,因為小說終究只是小說,作者與讀者各自想像,「笨伯」與「心悅」是誰,無關緊要。文學家的工作就是創作,作品要精采,如此而已,何致和都做到了。
不過,何致和很客氣,不但把這本小說「解密」,還說了「道歉」。這似乎又嚴肅、沉重了些,與《外島書》所營造的閱讀氣氛不甚融合。
大家都在猜測「笨伯」「心悅」,但《外島書》中還有一位貫穿全書、令人發噱的靈魂配角「東引老大」,平添許多趣味與可讀性,而且,他真真實實地存在,一如書中所述。
我在想,睽別十餘載,何致和回到東引,除了重返昔日軍營、探望亨裕阿嫂,還想再見的朋友,老大應在其中。可惜歲月無情,已無緣再會老先生一面,「幹!幹!雞悲!」早成絕響。
何致和長我幾歲,但推算一下,當兵卻在同一時期,我也退伍十五年了。雖服役野戰部隊,但與何兄相比,際遇幸運太多。除了菜鳥剛下部隊時,要洗一堆餐盤,多出一些公差,之後就漸入佳境,甚至週週可休假返家。
我當兵時夜晚也常「吃火鍋」,但真的是飲酒作樂吃宵夜,而且都窩在軍官寢室,官兵同樂(因為營上長官們的教案、作文,都是我代筆虎濫,吃宵夜算是創作研討會)。就連參加漢光九號演習,都可乘坐悍馬車,從陸戰隊行軍隊伍旁,呼嘯而過。
我曾經問長官,敵人攻過來要怎麼辦?長官跟我說:「他媽的有什麼好怕,我們是在指揮所,搞兵棋推演的哩,這個棋子下去代表十萬大軍,他們怎麼會打贏我們?」就這樣希哩呼嚕,我退伍了。
後來,我回到家鄉東引工作。《外島書》中的金帆船、馨園,那時也是我夜晚流連忘返的休閒娛樂場所。此刻,不免又回想起「東引老大」了。
何致和在書中說,老大是島上唯一可以在指揮官面前罵髒話的人,其實有些時候更甚於此。
東引島是重要的戰地前線,經常會有軍政高級長官前往視察,這不稀奇。但如果是「總統」要來,指揮部就會安排探訪地方百姓的行程,用國務機要費發發紅包,以表親民愛民。
過去總統到東引,都是搭乘陽字號專艦,短暫停留後,即轉往南北竿巡視。為了節省時間,民眾與小朋友會被安排在東引鄉公所廣場前,等候總統蒞臨,總統也都會親切地與大家握手寒暄、合影留念。
問題來了,東引老大可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人。想一想,如果他在人群中,當總統發紅包時,突然冒出一句「幹!幹!雞悲!」,情況會是如何?
好在,沒有發生過這種事,因為警分所在總統來之前,都做好佈署了,會派一位警員「陪」在老大身邊。
我在想,如果總統真的聽到這一句,當下直覺應該會想說是不是紅包給太少了,立刻叫隨扈退開,然後再多發一個紅包給老大。唉,哲人已遠,老先生如果在世,今年已高齡八十二歲了。
《外島書》現在靜靜地陳列在我的書架上,在她的旁邊,是多年前由資深作家桑品載所著的《岸與岸》,這兩本大作的故事場景雖然相距半世紀,但都是我熟悉的小島-東引,信手讀來,腦海盡是故鄉一景一物,誰說東引島只存在於夢裡?
而東引又何其有幸,有何致和、桑品載這樣傑出的華文作家,為他寫下一篇又一篇的動人故事。這座小島在承載歷史苦難之後,如今也孕育豐美人文。
只要幾個男人湊在一起,當兵似乎是個永遠聊不完、聊不膩的話題。但是,你問他要不要再來一次,他鐵定打死都不要。回憶還是最美,寫書、說故事才好!
何致和在《外島書》末篇,留下無限遐想,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再親炙其大作風采。
已有 1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