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澳」和「沃」字音字義都不相同,但在馬祖已被混用數十年了。
經查,「猛沃」兩字最早出現在馬祖日報,是民國46年10月24日:
當時「大埔」正確寫為「大浦」,可惜後來都被「大埔」所取代。最知名的就是「大埔石刻」,而實際上石刻並不在大埔,而是在老頭山,如果依地命名,應稱「老頭石刻」才對。
以上是題外話。馬祖列島眾多「澳」被寫成「沃」者,最知名的有南竿福沃、西莒田沃和北竿后沃,至於猛澳,較少被寫成猛沃,經查莒光鄉志和莒光鄉公所官網,都是寫為猛澳,至於為何碼頭的勒石刻成「猛沃」而非「猛澳」,令人不解。
事實上,南竿福沃是村名,而港口卻是福澳港。福沃村曾經被改名經澤村,經由村民大會決議,後又改回福沃,可惜當時主事者未正名「福澳」,造成村名與港口名稱不同,很不協調。
民國102年,連江縣政府民政局曾經召開「連江縣聚落及自然地理實體標準地名審查會」,更正了很多地名,猛沃正名為「艋澳」,大埔正名為「大浦」等等。但由於約定成俗,積重難返,尤其「大埔石刻」名稱響亮,大埔正名大浦,除了馬報前莒光記者林冰芳大力推動外,一般民眾響應並不熱絡,至今仍多寫為大埔。
因此,在「約定成俗」之下,很多馬祖地名的正名,確實窒礙難行。但個人認為,政府有應重刻猛澳港勒石,畢竟猛澳不像田沃和福沃等村名已經公告,且延用已久,更改有困難,猛澳港勒石的位置就在猛澳港旅客中心附近,實在不宜寫法不用,造成困擾。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