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消失的北竿橋仔酒廠(摘錄自《北竿鄉志》經濟篇)
(一)沿革
橋仔酒廠成立於民國四十九年十二月,最初稱為中興酒廠北竿分廠(五十九年易名「馬祖酒廠北竿分廠」)。在橋仔酒廠成立前,北竿島的酒,完全仰賴南竿供應,由於交通不便,運輸困難,數量有限,因此私酒盛行。馬祖政委會遂於四十九年十二月在橋仔成立中興酒廠北竿分廠,並嚴禁民間私釀。
潔淨的水質是製酒重要原料,橋仔酒廠就地取水,利用橋仔村公所廣場上方轉彎斜坡一處深達二、三人高的水井水源,最初以人工肩挑方式,每次挑水一百多公斤,不堪疲累,後來改利用塑膠管引水。
橋仔酒廠最初設在橋仔村民劉必清家中,後來搬遷至現今橋仔村公所後方「橋仔漁業展示館」現址及旁側廢棄老屋。由於設備簡陋,橋仔酒廠始終只生產老酒一種,產量自最初每月數千斤逐步增加至一萬斤左右,由於一年產期僅有七個月,全年生產量很少超過三萬公斤。因為產量不多,人員大約在七至十人間。
民國七十年,南竿馬祖酒廠擴建完成,設備更新,產量大增,南北竿交通也大幅改善,而北竿分廠不敷企業經營效益,政委會決定關廠歇業,北竿地區唯一的小型酒廠至此走入歷史。
(二)產銷概況
橋仔酒廠佔地二百坪,為兩層樓建築,內部設備因陋就簡,並無發酵池、蒸餾鍋等設備,完全採人工依循民間古法採自然發酵法釀製,通常都利用七十公斤瓦罈作發酵使用,爐灶也都用煤炭或柴火燃燒。
老酒的釀造,都採圓糯米為原料,先浸泡一晚,再以木製蒸籠蒸熟後,待其冷卻,以五十公斤糯米和五公斤紅麴、四粒白麴,加水六十公斤,攪和後裝入酒罈,這就是老酒的原酒,經封口後數天,待其發酵用原棒攪拌使酒糟沉澱,數週後,壓榨出不帶原料的純汁,這種新紅酒經過一段時日低溫陰暗的貯藏,熟成度愈高,口感香味愈溫純,就是上等的「陳年老酒」。一般說來,攝氏十五度以下是製酒的最適溫度。
由於設備簡陋,橋仔酒廠始終僅生產老酒一種,每年產量約在二、三萬公斤之間,只有六百公升玻璃瓶包裝一種,價格從早年每瓶八元至民國七十年左右每瓶五十元,全年產值不過數十萬元至一百多萬元,每年自中秋節過後白露開始生產至次年清明節結束,製酒時間僅有七個月,夏季天氣炎熱,容易酸敗,無法產製。
(三)人員組織
橋仔酒廠最初設主任一人、技師一人,會計一人,廚房倉管一人,工人三人,另外旺季時聘用臨時工,以及洗瓶工若干人。後來工人增至七人,大抵維持在七至十人之間,首任主任為吳正仁,七十年結束前為孫志輝。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