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亮島人墓葬--《連江縣志》續修〈歷史志〉初稿 --閱讀人次 : 2257 一、亮島人 1 號墓葬
亮島人 1 號墓葬於民國100年9月8日發現,位在亮島擎天路道路邊坡斷面上。因早年道路開發而形成一陡直斷面,其上可見清楚貝塚堆積;調查團隊於斷面上距地表約60-70cm 處(距現今路面約 150cm)發現局部左側頭骨與後頭骨殘片露頭,因此於次年12月19至28日間於墓葬上方規劃探坑進行貝塚堆積與墓葬之發掘。
2012年6月26日,文化部長龍應台在楊綏生縣長、任季男指揮官、陳仲玉教授等陪同下,前往亮島考查亮島人遺址。(圖片來源:文化部官網)
墓葬出土地點於島上為相對高點而排水良好,此外可能也受到上層貝塚、壙穴內富含碎貝之影響,使得人骨保存狀況良好,除少數部位因受擾破損或年久腐朽。整體存留部位約有 70%,頭骨、牙齒、四肢骨骨質良好,頭骨雖破損較為嚴重,但變形程度不高,右半部顏面、梨狀孔保存狀況尚可,仍可藉由左右對稱性來重建顏面。
雖然墓葬內之砂土堆積中包含許多貝類破片、少量魚類骨骸與零星細碎陶破片, 但沒有明顯人為加工痕跡,貝類種類亦鄰近貝塚所常見,應無具體陪葬之人工製品。
墓葬之中心軸(頭向)朝向正東方,葬姿呈仰身屈四肢姿態,根據骨骼形態之特徵判定應為成年男性個體,體型中等並不特別高大,但從極為發達的骨骼肌嵴線與粗厚之骨體觀之,此個體之肌肉活動能量大、體形結實之個體,特別是上肢骨。身高方面,依現代漢人男性身高之回歸公式計算,從股骨長度(約42cm)所推估之身高分別落於 160±3.59cm;若依華南地區男性成年人的身高回歸方程式計算), 身高落於 158.72±4.72cm。
個體之頭骨有外耳道骨疣(Auditory Exostoses),又稱為「衝浪者之耳」(Surfer’s Ear),因其於現代臨床醫學病例中,多發於常有鹹水入耳道的衝浪者、潛水員或長期從事水下活動者身上,如日本俗稱「海女」的採珠女。該病徵的成因一般認為與患者耳道長期受到水下活動、低溫環境、強烈的冷風環境的影響有關,在此種環境中的反覆刺激造成外耳道發炎而形成骨質瘤狀(osteoma)增生的現象。在東亞鄰國如日本及韓國的體質人類學資料及遺址出土中,多發現於臨海砂丘地區。迄今於鄰近的中國東南沿岸及台灣的史前遺址中未有發現。
另外亮島人一號的右股骨遠端關節面疑似關節炎、脛骨遠端前面蹲踞面明顯。左薦腸關節面上緣增生骨贅--即骨質增生。這於臨床上多發於常跳躍使用關節部位的人。學者推論亮島人一號當年的生計形式,很可能是在海邊礁岩塊間跳躍著、常入海捕食採集的人。整體判斷死亡年齡約落於 30 歲左右的成年個體。
二、亮島人 2 號墓葬
民國101年7月26日,亮島島尾I遺址第三探坑貝塚堆積層之東北角發現疑似人骨,初步判定部位為左股骨遠端與左脛骨近端關節一帶。配合人骨走向與可能身高之推估,最後在第三探坑向北側拓坑(TP3N)向下發掘,於距地表30公分處發現左眼眶外側、左顴骨與部份頰骨弓,確認為人骨無誤,應為頭朝東、面朝北之仰身直肢墓葬。
人骨出土於貝塚堆積之中,貝塚中貝類、魚獸骨等生態遺留密度極高,並與人骨共伴出土。於人骨出土位置之上層未見具體壙穴痕跡,人骨周邊亦未見葬具或標示物等相關現象。骨骸整體保存狀況佳,約保存 85-90%骨骸,因埋藏於貝塚環境之中而骨質良好。陪葬卵圓礫石錘 1 件,直接壓疊於右足掌趾骨外側下方。應為刻意陪葬之器物。
整體而言,頭骨上男性特徵的表現並不特別明顯。四肢骨整體而言稍粗壯,四肢骨肌嵴線並未特別發達,比起「亮島 1 號人」明顯地不發達。推估死亡年齡約落於30歲左右之成年個體。牙齒保存狀況良好,32顆牙齒全在齒列上。左脛骨骨幹前面見有一處1-2公分長傷癒痕跡。齒列有牙結石,齒槽骨萎縮後退,左下顎第一大臼齒齒槽骨膿瘍發炎。左右耳孔皆未見外耳道外骨腫現象。身高推算約165-169公分左右,與現代華南男性之平均身高相較而言,屬於中等偏高個體。
三、兩具亮島人的比較
亮島人1號經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後,年代約為距今8320年前;亮島人2號經定年測定為距今約7590年前。在體質特徵方面,兩具頭骨的顱型相似,而在顏面形態的表現上呈現出較多的差異性。兩個體年齡相當,皆約 30 歲左右之男性成年個體,但在身高、牙齒磨耗形態、外耳道外骨腫、四肢骨的粗壯程度上則呈現了相當顯著的差異。2 號人的身高較 1 號人高出約 6-8 公分之多。
兩具亮島人從碳十四定年數據看來年代相距僅約 500-800 年,但在埋葬習俗上卻有相當差異:
由古代亮島的地理環境推估,亮島是大陸周緣的沿海島嶼,距離大陸不遠、水域淺而可輕易到達的地點,甚至有可能是隨著潮汐消長而陸連的島嶼;古代亮島可能是鄰近地區人人都可以前往的區域,不論是為了生計而在季節性前往,或是跳島要前往更遠的地方。因此極可能有不同文化群體的人們來到亮島活動、甚至葬在亮島。
已有 9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