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推薦書:白靈詩集《昨日之肉--金門馬祖綠島及其他》--聯合報 --閱讀人次 : 2324 2011-04-23 聯合報 周末書坊
《昨日之肉──金門馬祖綠島及其他》書影。
(圖�秀威資訊提供)
一樣專注的還有同時出版的《昨日之肉──金門馬祖綠島及其他》。本書最動人處在於詩人剖述自家身世,從1949年金門對岸的廈門鼓浪嶼憶起,敘及母親帶著一對兄姊,等待著要「去找我早幾年就到台灣討生活的父親」;而生於台北萬華的詩人,因為碉堡藝術節、詩酒節等文學活動,「十幾年來去最多次的是金門」,日久生情,除體認時代、政治、戰爭對待此等小島小嶼之無情與無常,更將關懷視野(與足履)拉至馬祖的村落、綠島的白色恐怖檔案、基隆嶼、龜山島、蘭嶼、澎湖等邊境之島。
《昨》裡的白靈依舊多變,卻也專注依舊。多變的是寫詩的技藝與多幅圖影的互映,以及像是〈島上碉堡〉、〈遭尖嘴痛擊的島嶼〉、〈綠洲山莊的八卦樓〉等實驗性質濃勁的賦本(text),或圖象或立體,創意新穎,結構完備;依舊專注的,是多首介於二至五行的作品,也等於是小詩的系列展演。
品讀白靈兩冊最新詩集,不禁想起許悔之說的:「或許,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詩人。」像佛家言人人皆有佛性,不也正是周星馳在電影《食神》裡說的「人人都是食神」嗎?於此,白靈是這麼說的:「人人皆是準詩人,詩既是神祕又不是神祕的東西,關鍵則在參與而已。」
關鍵則在參與而已。就像白靈參與了台灣、中國的現實邊境與歷史語境,參與了為小詩訂下的「百字之約」,我閱讀白靈之始,正是耽讀文學的大學時期(1994-1998):蒼白的生活,陌生的學分,窄仄的學院,孤寂的思緒,青澀的詩語……2005年,意外瞥見有如文藝青年身分證般「建中畢業,以嗜讀文學,聯考落榜」(見《後裔》作者簡介)的文字註記,當時的會心拍案,就像此刻,再次複習白靈,猶如「一場冷靜而燦爛的對話」,詩,仍是神祕又不是神祕的東西……
註:本文標題出自白靈詩作〈致讀者〉。
原文出處:
http://udn.com/NEWS/READING/X5/6291023.shtml
【2011/04/22 聯合報】@ http://udn.com/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