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楊縣長率團來宜蘭參訪濕地的經營與管理 --閱讀人次 : 3299 23日下午馬祖楊綏生縣長帶領縣府建設局,環保局,以及清水社協人員,專程來宜蘭參訪濕地的經營與管理!第一個參觀的溼地是,蘇澳無尾港濕地!在社區導覽人員的帶領下,參觀社區和濕地的經營!
詳細圖文報導請點閱:http://tw.myblog.yahoo.com/jw!bgYtQOiTQUZzQLNyt3xU/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陳清枝
2010-09-24 馬祖日報
清水濕地魚池再利用 規劃單位提三方案
【記者邱竟瑋�南竿報導】馬祖清水濕地魚池再利用,規劃設計單位提出三種方案,其中以自然復育的方式,讓魚池結合潮汐,變回潮池最受推薦。連江縣政府近期將召開期中報告審查,今年底前可望提出更完整、經過修正的計畫。
南竿清水澳口擁有馬祖罕見的濕地景觀,每到傍晚,招潮蟹、鷺鷥和各種潮間帶生物紛紛出沒,在夕陽下閃爍活力與光芒。賞鳥人士和關心生態保育者都表達關心這塊「寶地」。在縣府與社區居民達成共識之後,目前是以維護濕地風貌,朝低密度開發方向發展。
然而清水濕地的生態保育和復育工作有很多,其中一項便是閒置魚池再利用。建設局表示,這是民國約七十年代軍管時期的產物,原本確實養了黑鯛等魚種,實驗性質的養殖結束後,就漸漸地沒有發揮功能。
評估單位的研究員走訪發現魚池已呈現廢棄狀態,結構體有安全顧慮,產權也需要從水產試驗所移撥。評估單位建議採自然復育的方式,將魚池濬深為潮池,增進濕地復育的機能,也創造豐富的生態環境。
評估報告指出,魚池的存在對清水濕地的發展而言,雖然成為了一部份,卻不是必要空間,因此建議拆除並下挖成為潮池,除了能恢復濕地原有的周邊相貌,更能增加潮間帶生物棲地的地形變化與躲藏空間。
在退潮之後低潮線以上積水的小池子稱為「潮池」,這裡的棲地環境有時乾燥、有時潮濕,溫度也時高時低,鹽度也時時變化,可以說微環境的變化非常大,居住的生物必須有忍受溫差和含氧量劇烈變化的能力。
報告書建議由淺至深可以製造不同深度的棲息空間,生物的活動環境更多元化,而這個池子位於濕地的邊緣,發展為潮池能區隔未來人為的活動衝擊,形成濕地的防護地帶。
另外,兩種方案包括FWS型態人工濕地和發展成養殖魚池。前者是利用濕地中的自然生態淨化機制,在人為控制下,達成汙染去除的目的,能量耗用少,初步設置成本低,操作維護也比較方便。簡單來說,就是用附著植物根系的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汙染,並靠著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水中溶氧,也利於好氧分解。至於養殖魚池也需要把舊有危險的結構打除,養殖黑鯛或黃鰭鯛,評估單位認為成本較大。
縣府近期將召開期中審查會,十一月上旬左右將舉行期末審查,屆時將有更完整、確切的評估規劃。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