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樓上講的沒錯!敬神如神在!
北竿民眾對扛乩問事是在地北竿人的生活經驗之一.
扛乩文化在北竿本地發展已有近百年歷史.
想到北竿.第一個宗教習俗印象就是-扛乩.
北竿人熱心參與廟宇事務.我看在全國各地積極程度應該是居冠.
北竿扛乩的文化.雖在台灣本地也有.但獨特的乩轎外觀和且符合人體工學及人性化的抬轎方式.對北竿的第 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是百分百加分效果.
由其北竿廟宇常到台灣本島友宮參訪.
友宮對馬祖來的廟宇來參訪更是非常高興.
促進馬祖和台灣本島其它縣市的友誼和對外島的認識.
北竿廟宇參訪台灣鄉間友宮不但推廣北竿的知名度且對北竿人積極參與廟宇活動熱情留下深刻印象.
北竿有些廟宇在台灣也有分宮.大部份安奉在旅台鄉親的家裡或另外成立宮廟.神明服務對象不單單是北竿原鄉的信徒也常跨海來台為旅台鄉親及台灣同胞辦事.
其實北竿鄉公所可以專門研究一門屬於北竿(乩)學研究和發展沿革(其它馬祖島嶼習俗所沒有)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關於北竿扛乩:(資料來源:北竿鄉誌網路版)
本鄉孤懸海隅,往昔衛生醫療條件落後,民眾強烈依賴廟宇,舉凡生老病死,生活中的種種疑難雜症,無不需要祈求神明,民間信仰文化中各種地方神祇,成了鄉民的有力精神支柱,而祭祀迎神、扛乩問事,更成為常民文化中重要的一環。
本鄉早期各村都有「神媒」(又稱「神嬤」、「童身」),替村民處理超自然性事務;傳說白沙、塘岐等地神媒還曾在廟會後剃舌為人做符;白沙有一神媒,還曾帶劍直闖午沙「十八層地」救回村民王祥;板里王美淦傳說三太子附身,經常為村民解決疑難雜症,但因神媒通常年紀較長,神靈多次附身,對他們體力造成負擔,除非扛乩時「桌頭」無法清楚轉達神意,神祇才會上神媒之身,進行協助,在老成逐漸凋零下,神祇示意漸從附身轉而以輦轎為媒介,於是「扛乩」迅速擴散至各村落廟宇,而乩腳群的訓練和支援,使得這種活動得以生根及強化;也因此對民間傳統的求籤行為,造成很大的排擠效應,基本上,本鄉幾乎很少人到廟裡求籤,一般說來,籤筒的設置是留給外地人使用的。
本鄉宗教信仰活動中最特殊的「扛乩」儀式,是馬祖列島閩東文化信仰中的異數,盛行於台灣南部的扛乩活動,在北竿發展出獨特且具在地性的信仰方式。一般人認為「扛乩」活動僅止於處理廟宇事務,事實上藉由「扛乩」信仰儀式作為溝通意見平台,將不同世代、不同族群的心力凝聚在一起,北竿的「扛乩」活動在居民生活中扮演吃重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北竿輦轎無論在色彩或造型上,都較台灣顯得更加鮮豔華麗,組合拆收也更為容易。
1.緣起
馬祖人稱抬神輿行為作「扛乩」,扛乩活動傳入馬祖的時間為清末光緒年間,據蕭王府同興社大老指出,其周姓祖先原為泉州閩南人,當時以捕蝦皮為主;來到北竿後,曾將原鄉神祗蕭太傅及多位大人的金身,奉祀於塘岐周宅祭祀,每逢元宵時則由信徒至周家請金身輪戶酬神,至今超過百年。
在泉州的蕭太傅祖廟「富美宮」,早已有扛乩的儀式,即是人們抬著降有神靈的小輦轎,求神問卜以解困惑。那時來到塘岐的社友在物資缺乏下,起先只能用椅子來充當神輿,以延續這種習俗,後來逐步改良神輿的材質,並建立廟宇。
由於扛乩的信仰方式,居民以為十分靈驗,逐漸被北竿各廟宇傳習,成為廟會活動的共通主軸。同在塘岐的尚書公廟,扛乩的歷史也近六十多年,當年活動頗為嚴格,有和臺灣相似的過火項目,地面上擺上十二條炭火,轎夫赤足而過;其它的廟宇也有二十多年的扛乩歲月,據統計,全北竿的乩超過二十座,和北竿居民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2.「扛乩團隊」的組成
扛乩儀式為信徒請神降至輦轎,向祂訊問事宜,以尋求解答。執行扛乩事務則有一組工作團隊來擔任,負責抬神輿的轎夫,在民間稱為「乩腳」或「轎腳」,為替神輿提供腳力與輔助示意。儀式中,對神輿在供桌上寫字畫圖加以解讀的人,稱為「桌頭」;通常桌頭由年長的資深乩腳產生,以其經驗對神意作權威性的解釋,擔當桌頭的人數不多,扛乩現場通常只有一位協助信徒判讀神跡。
至於乩腳的產生方式,蕭王府、后沃楊公八使、板里三太子、芹壁天后宮等廟的乩腳,均為廟神在社友之中點選年輕力壯者來擔任,被點到的人就算意願不高,在組織氛圍中仍會慢慢接受這份工作。
廟宇委員會訓練乩腳的項目,大致包括抬舉方向的協調與平衡、步伐的一致性、體力的鍛鍊,及神輿示意的方式與方向等;訓練的時間長短不一,短則十天半個月,長者達一個月;廟宇對乩腳的約束力很強,一位任職於南竿的乩腳,曾在受訓期間奉神旨意,每日下了班,通勤搭船回北竿廟裡練習,次日清早再趕回南竿上班,時間長達一個月;而芹壁天后宮等廟在乩腳結訓時,至今仍能保有燒紙箔「過金火」的風俗。
目前,北竿扛乩的神輿均是四人轎的形式,各廟宇大致有二、三組的乩腳成員。每座廟有一至二座神輿,全島總數約二十座左右;平常信徒問神只需請一座,乩腳可從二、三組人手中徵調四位來執行任務,現今扛乩的人力大體上足夠。
3.求神問卜程序
神輿的主體為小形輦轎,靠背上插有四至六枝的令旗,大多數的神輿以五枝為主,符合廟中所設的神龕數;靠背所延伸出部分是書寫圖文以示信徒的「神來之筆」;轎的兩側為貫通的兩條主轎桿,前後各以麻花式繩結聯結各一條副轎桿,形成兩內兩外四人肩扛的運動。
扛乩問神通常需事先商定,日子找好、人員齊備下進行,除非臨時性急事。會場裡,還須有儲備的乩腳在旁,以進行人力的補充。為求答覆的具體精細,做為行事的依據,常耗費兩、三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甚至用了半日才告結束。
請神程序,大致為向神上香告知,以火焚黃錢在神輿上方環繞,使其潔淨化,再替神輿奉香火,問神是否已上轎。神祇上轎時間不一,快則不到兩、三分鐘,久則半個小時,通常神輿帶著乩腳轉動時,神便上轎了。
過程中,信徒可以請想要祈求的神祇解答,若上轎者並非想求之神,可以請祂離開神輿,直到所祈求的神上轎為止。各神祇均有其專有的扣桌答應之聲,以及慣用示意的形跡,一座神輿可以是多神共用的。求問當中,桌頭為求慎重,還會問神輿所解讀對或否,一直到信徒疑問解答完畢,相關工作人員請他回神龕,參拜後收好轎桿,安放神輿至地面,才恢復原狀。
北竿民眾問神開示的內容,多為生老病死或中邪等事,也有不少是生活方面的事務,溝通的方式較輕鬆及深入。神輿和資深乩腳因有長時間的互動,有時會給予一些突然性的訊息,要他及早因應準備。
4.廟宇間的互動
培訓乩腳時,各村廟宇有彼此代訓、互訓、互援的情形。據了解,蕭王府曾代訓一批白沙平水尊王的乩腳,尚書公曾代訓楊公八使的乩腳等;互訓方面,尚書公、楊公八使相互輪流集訓乩腳;廟與廟之間,若一時乩腳湊不足時,可互相奧援,如芹壁天后宮與上村趙元帥互補乩腳,尚書公與楊公八使乩腳也常互援。
乩腳代訓、互訓與互援的結果,形成幾套乩腳訓練系統及神輿的書寫示意方向,無形中造成廟宇間互動機會增加;再者,不少乩腳因遷徙的關係,成為新舊住地兩間廟宇的共同乩腳;另外,各廟的神祇間也存在某種程度的私誼,如尚書公與楊公八使情同兄弟,三太子與尚書公的交情最好。由於扛乩活動需要相當大的體力,扛乩組織自然形成一種新陳代謝的社會機制,促成同輩年輕人參與廟會事務機會增多;再加上扛乩本身動作具有高度的靈敏性,人神所交織的社會網路與關係,造就了北竿各廟間互動頻繁。
每年,楊公八使的神輿都到楊公八使法師在塘岐的墓園謁陵,順道拜訪蕭王府、尚書公兩座廟;當島上有一座新廟落成,全島的神輿便會匯集該廟,共同表示慶祝;開春時,或某神祇壽誕也會有互動的儀式來往。
5.元宵扛乩
元宵時節,廟內供品豐盛,紅燭映照廟堂,一片通明,香煙裊裊,信眾絡繹於途,扛乩的腳色便有不同轉化。具有兩座神輿的廟宇,有所謂的主轎、副轎之分,日常求神問卜所抬的是主轎,元宵繞境則常用副轎。廟中求神時多不請神祇金身上神輿;繞境時常安好武將形神祇於轎上,代表主祀神出巡,或扮演隊伍後方主祀神大轎的前導神祇;而未出巡的主轎神輿,則被請到供桌上受民眾供奉香火。北竿元宵廟會高潮在跨村繞境時,主方神輿與客方神輿各自代表廟方,作親善的迎接與拜會活動,神輿間振擺示好,彼此聚攏盤轉,鼓板聲與爆竹夾雜,蔚成一幅動人心魄的夜景。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