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挺身只為故鄉一塊濕地/中國時報/作者:陳治旭 --閱讀人次 : 3091 中國時報 E8/浮世繪 2006/08/08
《2006 台灣好好 一群人的希望工程》
挺身只為故鄉一塊濕地 ──陳治龍發起馬祖「清水村社區發展協會」
【陳治旭】
二○○四年的一天下午,我弟弟陳治龍從馬祖到位於台北的家,晚間在言談之中,知道了連江縣政府將對清水澳口有「一番作為」,就是要掩土覆蓋做成「公園」。
填海蓋公園?聽起來滿讓人沮喪的。那塊地在幾經安息之後好不容易漸漸成為一塊濕地,其間有水草及招潮蟹的聚集,因此也帶來候鳥的佇留。然而從挖山壁蓋廟宇、電廠的設置和廢土的傾倒,到濕地填平案,一連串的環境浩劫打擊著我們生長的土地,心中的衝擊程度相當得大。當晚的結論,似乎是除非成立社區發展協會監督政府,別無他法。原以為只是吐吐口水發發牢騷而已,沒有想到他回馬祖之後,真的結合了社區有志之士,共同成立了「清水村社區發展協會」,這是我對他認識二十幾年來,認為他最不可能會做的事,沒想到竟然發生了。
清水村社區發展協會是一個開放的團體,成員除了在地的清水村民之外,還有一些關心該村的青年加入。他們雖然不是在地人,可是對在地事不但熱心,還主動出錢出力,十分令人感動。更感動的是,協會成立之後,相關社區團體亦給予相當多的援助與支援,特別是荒野保護協會。
社區發展協會一經成立,就針對清水濕地進行搶救,他們成功地使社會開始對它產生關注,使一些地方人士、媒體及荒野保護協會陸續加入保護行列,為它向政府請命,一時之間,清水濕地成為地方網路 熱門的探討議題。為此縣政府不敢大意,開了許多次說明會,雖然大多數村民支持成立濕地公園,而非填土打造人工的公園,卻沒有立即扭轉濕地的命運。二○○五年七月五日發現有大量廢土非法傾倒至濕地,經村民強烈反彈方終止填土動作。不過他們並不氣餒,持續為自己生長的土地抗爭。
雖然在家鄉內的保護行動受挫,但保護溼地的訴求在本島卻有所斬獲;該會於今年四月二十一日參加由行政院召開的國家永續發展會議,為在地向中央陳明離島不當建設帶來的環境惡果,會中全國產、官、學界達成決議:禁止海岸濕地被破壞和水泥化。
該決議對清水濕地是否會帶來一線曙光?我們拭目以待。
已有 11 位網友鼓勵
昨天才看到溫哥華太陽報,報導溫哥華以北的豪灣,因一艘貨輪漏油,對海口附近的溼地環境造成影響,當地環保協會正全力搶救這塊擁有大量有殼的水生動物、植物、昆蟲和小魚的濕地,看到這樣的報導,讓我感觸很深。
不過,早上上馬資,看到陳治旭先生的文章,讓我鬆了一口氣,原本以為已拍板定案的清水溼地,似乎有了希望。
南亞海嘯災難後,關於海嘯與濕地保護的議題引起眾多人士的關注,因為濕地,尤其是溼地植物對於海嘯有非常有效的緩衝作用。
溼地資源是千百年自然演化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壞就無法恢復。如在溼地上動工肯定會影響鳥的棲息,鳥最敏感,它們一旦認為一個地方被人類佔領,便會改變棲息地。雖然大自然有它殘酷,難以生存的一面,但也有巧妙,充滿生機的一面。
請主事者三思!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