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一個人又在馬祖的第四天 --閱讀人次 : 4788 有照片版
一個人又在馬祖的第四天
10/30
早上十點跟小朋友約好要去訪談住家順便測繪,前一天有先教他們如何
測量,小朋友聰明,一下子就學會了。早上二位小朋友分別是「陳麗惠
」、「陳冠宇」,因為一個人來鐵板,本來以為畫平面只能用「準」的
,一個人不好測繪,多虧了他們的幫忙,讓我省了許多時間。
也剛好周日他們很閒,才能請他們幫忙,問他們平常都在做什麼事情,
他們說不是在附近玩就是在家寫作業。
不過真正要去訪問的時候,遇到一些難題,就是有些居民在忙,比較不
能花時間去找他們,我只好說等他們有空再去找他們,算是軟性的閉門
羹吧,不過大多的居民都很樂意花時間去關切我在問什麼。不過後來自
己檢討,大概是不能一下子很清楚說明來意,所以才會造成一些誤會吧
。總之,這幾天我覺得比之前中原團隊一堆人來這裡,認識的人有所突
破,也就是認識更多之前不會在協會出現的居民。
所以早上有小朋友來,真是幫了很多的忙,因為小朋友可愛而且住戶認
識,住戶比較會讓你進來,而有些根本是小朋友的親戚朋友家呢,像是
下午來幫忙的「曹尹真」小朋友,我們早上要去文華書店訪問,劉伯伯
就在顧店比較忙,下午就讓小朋友直接帶進去了,大人對小朋友比較熟
就放心讓你進去了。文華書店後面的廁所原來是個防空洞,頂上都有很
厚的水泥,而上面也就是二樓,是一條小路,可以算是馬祖建築的另一
特色。發現上街的建築都很有趣,像是玉成商店,因為老闆的巧手,常
常會多出很多很有創意的建築形式,像是一樓後面打開門可以有小路出
去,二樓廚房,三樓後面是陽台,老闆就自己做了個防火梯下去,剛好
也是隔壁海浪花的出口,很多通路都是順應著地形山勢而造,饒富趣味
。
這次難得是可以碰觸到居民的居家生活,在平常社造經驗中都是沒辦法
進入,我想這樣研究下去應該可以寫一本書了吧?對於依山勢而建的民
居,以後應該會是大家研究的重點。
所以今天共調查了七家,感謝他們的大力相助,他們分別是,仁愛村「
21號」文華書局劉伯伯、「45號」海浪花蘇老闆夫婦、「46號」玉
成張祥壽夫婦、「47號」水色花園朱碧玉阿姨、「53號」陳小姐、「36
號」阿珠梯餅店林勝松老闆夫婦.....等等居民協助。
也感謝剛好路過的陳其灶村長,改天一定要問你上街的全貎啊!!
而過幾天還要再去補幾張立圖,感覺是個龐大的工程!!
因為最近小朋友都來找我,在路上還被海浪花的大姐說他兒子王明亮還
有一群小毛頭都跟著我,問我有什麼魅力,我心裡想著,應該是鐵板很
缺少這種大哥哥吧,不是出去外地唸書,便是有工作纏身,不過當場我
也回答不出來,只有傻傻笑了笑。
晚上問了小朋友他們家在那,都去那裡玩,叫他們在大圖上面指出地點
,小朋友指的很開心呢,一會說這裡,一會又說自己的小女朋友住在那
裡,活像個小大人,好玩極了。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個人網站 http://98.to/tc22
一個人又在馬祖的第五天
鐵板blog圖文版!
10/31
今天應該算是個到處吃軟釘子的一天吧,本來想去找陳老伯伯的,不過
他正好在忙沒空><,然後去上街剛好遇到包子店的阿山哥,聊了一會天
,我問他生意怎麼樣,他說馬馬虎虎,以前生意比較好,不過現在也算
不錯了,他倒是有提醒我仁愛新市場是民國六十八年蓋的,舊市場是五
十二年蓋的,二者相差了十六年,時間線在上街清楚的畫了一條界限,
很明顯,不過只存在人的記憶中,到了下一代可能一切都被淡忘了。
阿山哥說他都有上馬資網,還有上網專線,他偶而會上馬資網看看,鐵
板的上網普及率倒是滿令我訝異。市場以前廣場是一個戰備道路,都是
泥土地,二條輪胎可以過的路。以前都是地瓜田,馬報旁有個防空洞。
不過不知是不是號召人去上網發表意見是不是也會沒人去??馬資網都沒
人在留了.....。但是大家都有在看,有在留意,不過留言的人真的很少
或許社區得重新再思考什麼樣子的議題會讓社區成員有所動員?好比安全
性的議題,社區巡守隊,也就是過去的婦女民防隊的再組成??
因為昨天吃了很多軟釘子,今天就不太敢主動去找人家,後來看劉伯伯
比較有空,就去打擾他問了些以前商店街的事,他記憶力很好,以前的
有些附近的店名都記得起來,對於街上那家店賣什麼都記得一清二楚,
以前舊市場那邊都是開雜貨店,整個鐵板開了十幾家雜貨店,競爭多,
只能薄利多銷,賺的也不多。商店大多是吃的、撞球、雜貨店、卡拉ok
,比較特別的是程伯伯以前開的是做証件,還有中一排骨以前開的咖啡
店。
下午去拜訪村長家,可能他忙著出去吧,於是做了些建物訪談他便走去
找人了,只好問他夫人,他夫人後來倒滿熱心的,不過因為他以前住下
街,所以只知道個大概,他們家以前是開小吃店的,看了老照片還建議
我去某個角度拍。不過後來晚上帶小朋友去量,他們可能太晚而且現在
不是店面所以不方便讓我們量....orz,只好跟他們說對不起打擾了,
並且說明清楚主要來意是來做論文的調查資料,夫人才比之前了解。
去中一排骨訪談李秀華小姐時,倒聊了一些目前鐵板社造的一些狀況,
讓我更了解一些困難點了。李小姐都有上馬資網,還有個人專用電腦,
算是今天調查比較順利的一家吧,可以說碰了釘子碰了一天,終於碰到
很配合的居民,真的很感動....。李小姐講了滿多建物以前的情況,不
過我覺得還可以再去問一些細節處,像是以前房子的特別處,還有上街
老照片尾部可以看到他們那一家,都可以再去細問,不然也就直接請李
小姐在網路上回我也ok。
後來去鐵板工作坊的阿嫂家,他一個人住,也是對我們很親切,訪問也
講了很多,後來量好還順便幫他計算坪數,大約估計有三十幾坪,不過
因為建地是長形的,所以看起來很狹長。他們家還有留著木梯,也是有
改建過,但還是有鐵板過去一切從簡的味道。
在阿嫂家測量的時候,國中生林品柔加入了我們的行列,他後來說要去
測他家,他家在下街,而且房子很大,滿挑高了,雖然我想,這不是在
我這次調查的範圍裡面,不過還是覺得可以去看看,沒想到是海邊那棟
白色鐵皮屋頂的,裡面倒是還保留著大木構造的建築,只是後來沒錢換
屋瓦,他們覺得還是屋瓦舒服,但是後面屋頂低,小孩子常會丟東西上
去,屋子的右翼是閒置空間,屋頂失修漏水。倒是覺得有點像在中社的
感覺,也就是古厝內有良好的生活機能,這家有這種潛力吧,政府補助
四十%,不過算一算會有八十%(劉老師說的),屋前養了一條狗跟貓,可
以說住的很舒服很大很好,看林品柔健康的樣子,我都想來鐵板這裡住
了。
晚上找了下劉老師,覺得有必要報告一下進度,結果算了算,我還有上
街十幾家調查還沒做完,立面有缺。不過倒是講了一些協會目前的一些
動員難題,像是村裡多是公務員,閒置人員少,沒辦法全天都去做,只
能挑假日等等。之前提過的薯藍也有,也照了相,據說是可以染衣服或
拼布等媽媽可以做的,拼布有些媽媽眼力不好不能做,請人來教時間配
合也不易。伊堤發展相關產業,像是民宿等,都面臨了人才的問題,伊
堤只有一個人做,很辛苦,也需要培養人手。
媽媽部份的議題其實大家都想很多也po很多了,類似像是砂的再利用,
植物染,貝殼再利用都需要有老師來教之外,其他就是小吃跟老人送餐
了。爸爸跟小朋友的議題少了許多,民宿其實是可以做的,但是找不找
的到中生代或青年來做??也是個問題,現在親子圖書室、課後輔導才藝
也應該是可以做的,因為鐵板小朋友不像都市小朋友要補一大堆才藝,
很可憐,都市小朋友其實太過成熟,鐵板小朋友純真,有活力,有十分
的不同,這也是要接觸久了才會看到的事情。
無名圖文版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個人網站 http://98.to/tc22
一個人又在馬祖的第七天
圖文版!!
11/2
今天吃飯的時候跟國小老師聊,他們說有去看鐵板社區的網站,然後就
直接跟我討論,其實我應該去找認識的人去做每家戶的訪談比較快,不
然會做不完,後來去問劉嫂,他就建議我去問幾個人,做比較詳細的訪
談,因為像我這小毛頭,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不認識的人誰會理
我啊??於是劉嫂一通電話便叫我去找梯餅店的林鼎軒老闆,說舊市場那
區他很熟,可以問他,於是到了36號,問了林老闆很多問題,等於週邊
這幾戶都問他就是了,不過林老闆真的對那幾戶的情況很了解,不愧是
土生土長。
再來就是去拜訪修皮鞋的程伯伯,首先問他那裡有沒有老照片,他回答
說他那裡都是客戶拿回去了,沒剩下來。後來問他街上那幾戶,他倒是
對水井跟之前的平面配置很清楚,這次是問對人了,不過對年份的記憶
比較記不清楚,接下來還會再去麻煩他回憶一下就是了。
有趣的是,現在鐵板人還會用米來去計算土地的租金及價錢,還會用地
瓜種植寬度去計算土地面積,這可以算是在上街很特殊的一點,不知道
下街是不是這樣子,我來這裡這麼多次,是第一次聽到這種事情。然後
上街有個狀況是,以前都是地瓜田,開了一條路也就是上街後,原來的
田地順序被打亂,也就是本來是橫向排列的田地,因為路是開直的,所
以變成會重新排列重組,而土地問題在這幾代吵的很兇,因為你住的房
子上面,有一部份是人家的地,而以前人大多是買地上物,地是跟大地
主租來的,所以你住在上面,還要每月付他們租金。所以這一代就把一
部份的土地買回來,而剩餘的土地是隔壁的,再跟隔壁的換回來,讓現
今房子的範圍內的土地,都變成屬於自己的,讓土地糾紛不要影響到下
一代,所以再過個幾十年,現在這種狀況也會看不到。
鐵皮屋是在那時大陸沒開放,師傅缺乏急就章下所興建的,而且大多不
是營造廠所蓋的,是自己找人加蓋,所以大多沒有建照。
而在今天馬報社論也預言未來鐵皮屋會慢慢消失,在未來追求生活品質
之下,會回復以前屋瓦的老房子樣式。所以我的論文在這些大環境背景
前提下,顯的有價值了,這是一種對於一個逐漸興衰的村落的記錄跟經
驗傳承,這個村落有機會風華再現嗎??這是得靠居民有自覺跟共識的凝
聚。
所以到現在共調查了二十六家,總共是三十家要調查,所以還差一點,
而且還要再補齊立面的部份,應該預計星期日會好吧。
這時剛好天色變晚,孩子們在街上玩耍,打起羽毛球來了,這讓我想起
胡寶林老師在永康街推的遊戲巷概念,似乎在這裡落實了。
孩子們就在1+6公園那裡玩起捉迷藏,其他人坐在街上的椅子看二位小
朋友打羽毛球,正好原本空盪盪的街角,這時形成了孩子們的遊戲場。
我童心大起,跟幾個孩子玩起紅綠燈來了,不過不知道以前傳統福州遊
戲都是怎麼樣的??在這裡住了好幾天,來了好幾次,真的覺得自己就像
是半個鐵板人了,很想學點當地的風土民俗,不過小孩子跟大人的文化
斷層過於嚴重,可能到下一代的鐵板人都不會講福州話了,很多歷史的
東西都會完全不見,這裡,或許正是馬祖傳統文化消失的一個縮影。
而之後可能可以去請教老人家傳統福州遊戲怎麼玩,再教小朋友玩,再
做記錄,放到我以後的情境上面,也是一不錯的主意。
我一個小毛頭,來到這裡,或許也正因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才笨笨
的去碰觸這社區不同的事,雖然碰到許多挫折,不過也碰到很多很直接
很真實的反應,像是你問這個伯伯,他不告訴你,因為他可能跟別人有
心結還是什麼事,所以他不會對你比較友善。而我不懂,找不熟的人都
會碰到這種狀況,所以才會吃了許多軟硬釘子,當然,久了就知道要找
對人會比較好。
鐵板的未來仍富有許多爭議,有些人是說儘量恢復自然風貎,有的人要
觀光,當然這二者會取得一個平衡點,但是拉扯的力量一定會很大,研
究鐵板的歷史,主要是為了「通古,鑑今,曉未來」,誰能保証未來鐵
板的面貎是如何??之前中原規劃好的硬體,如今因為經費跟政治考量而
停滯下來,鐵板是不是要重新思考軟體的部份了,軟體的部份因為人力
跟時間不能搭配,那是不是可以像網友提出的建議,運用阿兵哥休假時
間來教才藝??我想這個都是可以大家一起來思考的,畢竟沒人會樂見自
己的家園變成日漸與傳統脫節的平凡小村.....。
已有 0 位網友鼓勵
個人網站 http://98.to/tc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