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時多雲 溫度:29℃ AQI:  風向:北 風力:7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友善列印



張貼者
admin 
站長 

admin

來自 : 馬祖
註冊 : 2003-12-12
發表文章 : 36966
掌聲鼓勵 : 34095

發表時間 : 2016-12-22 13:15:56
FORM: Logged


admin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admin admin的個人首頁: https://www.facebook.com/matsu.idv.tw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湯圓 冬至 北風飛/文:曹以會 --閱讀人次 : 1044



如果沒有北風,如果沒有冷洌,那裡像冬至....中午30度的高溫,驅走所有冬至的味道,只能從記憶中去尋找冬至的感覺。冬至的記憶非常特別,在天寒地凍時,感覺尤其溫暖。

小時候冬至是大日子,冬至前幾天,姊姊會泡上幾斤的糯米,等我跟哥哥放學後,提去姑姑家裡磨成漿。村子裡只有三個石磨,我跟哥哥抬著水桶排隊等磨米。

磨米前的準備功夫還頗麻煩,要將套層的麵粉袋,綁好固定在石磨的出口,把石磨上下層的紋路對齊,小孩兒力氣小,石磨又有幾十斤重,常常我們兄弟倆為了弄石磨搞了老半天。

就緒之後,開始磨米,哥哥力氣大些,負責轉磨,我負責餵米,哥哥轉一圈石磨,我就餵一匙糯米,兩人一磨一匙合作無間,有時二哥手痠,兩人工作互換,不一會兒,十多斤的米全部磨好。

磨好的米要瀝乾,也是不小的工程,首先要把麵粉袋口,牢牢固定繫緊,不能有一絲一毫馬虎,然後把袋子扛回家,用大石頭重壓,把糯米漿中的水分擠壓乾淨,才能做湯圓。

接下來的工作是備餡,姊姊會乾炒花生,把花生炒到有點焦,香氣四溢之後,起鍋放涼,我跟哥哥負責把花生皮膜弄乾淨,然後弄個酒瓶做磨桿,把花生磨成碎粒,不能太大也不能磨成粉。

接下來姊姊把花生碎粒加上香蔥花、豬油及大量的砂糖和在一起,再淋上香麻油,令人垂涎的湯圓餡就完成了。

往往此時,都已經忙到冬至前一夜的深更時分,姊姊及媽媽忙著備料,我跟哥哥弟弟則是大眼精靈的看著大人們忙進忙出,心思早已飛往那一粒粒圓潤飽滿,香不可及的湯圓那裡去了。

耐不住睡蟲的催促,兄弟們不久就沈沈入睡,好像才睡一下下,湯圓的香氣就已經鑽入被窩。

惺忪的眼睛從被窩縫中看見媽媽跟姊姊在灶前包著湯圓,再一粒粒的下鍋去煮,這個景像及氣味,一輩子也不會忘記,是冬至的味道,是冬天的溫度。

窗外的北風也沒有停過,風從石牆縫中無情的吹入狹小的室內,被窩是暖烘烘的,空氣中的湯圓味是香噴噴的,被窩與湯圓的拉扯,總是要持續一些時間,有時姊姊會故意把煮好的湯圓端來床邊給我們聞。

終就是湯圓會得勝,小兄弟們一骨碌的溜下床,囫圇就吞起了湯圓。

每年第一口的湯圓總是最特別的,花生碎粒的香脆口感不用說,砂糖未溶,口感也是粒粒脆甜,再加上熱氣催化的豬油麻油加香蔥的香氣,世間沒有比這個美味的食物了。

吃了一顆又一顆,吃了一 碗 又一 碗,撐到不能再撐,每年的冬至當天,都是這麼的美好。

好多年好多年過去了,母親辭世已久,兄弟姊妹各自成家,兒時冬至的回憶只能在夢中重享。但是美好的事,總是要傳下去,每年冬至,我都會早起,煮鍋湯圓,跟孩子一起享用,講講老爹小時候的陳年往事。

現在煮湯圓太方便,不用大費周章,卻也少了趣味與節味,時代走到這,也只能從這種生活形態中,讓生活的味傳下去。


原文出處:曹以會臉書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站長Line ID:0932354724  ~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