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縣志續修《社會志》:馬祖歷年海難 --閱讀人次 : 2471 一、大安輪失蹤事件
兩岸分治後,本縣的民生物資全靠臺灣運補,初期除海軍運補艦外,軍方另租用民間貨輪,航行基隆與本縣。
軍租船之一的木殼船「大安輪」,造價400兩黃金,總噸位262噸,載重100噸。民國36年在福州建造,38年隨國軍撤退至臺灣,船籍設於基隆,曾經參加大陳島撤退任務。
民國44年10月27日下午5時,大安輪滿載竹篾93噸、中竹18支、鐵釘3箱、大捆稻草與毛豬20頭、藥品10餘箱,另搭載4名乘客,其中3人是臺北紅十字會派往馬祖的醫護人員,另一人是病癒返鄉的25歲本縣林姓青年。由於當年本縣對外交通不便,大安輪私下開方便之門,違規載運乘客。
27日晚間,大安輪開航後因機器故障而返航維修,28日上午11時30分再從基隆出發,航向南竿。13個小時後,基隆海岸電台收到SOS的呼救電報:「船滿水,危險,速救助」,位置在北緯25.1度,東經121度,約在新竹外海,當時是深夜12時30分。29日凌晨3時30分,救難船出發,海面怒濤洶湧,上午8時抵達出事海面,未發現大安輪蹤跡,不久,一艘美國驅逐艦也出現附近海域,中美雙方都派飛機加入搜救行列。
50小時後,31日上午10時,搜救工作停止,救難船無功而返,大安輪從此音訊杳然,19名船員與4名乘客生死不明。
中央日報頭條、整版報導
據國史館保存的一份公文顯示,臺灣方面曾經透過國際紅十字會,從香港轉請大陸紅十字會詢問是否發現大安輪。在〈基隆港大安輪船難調查〉報告中,相關單位研判,大安輪發出求救電報的位置在新竹外海10浬處,比較靠近臺灣,且海難發生後,未聞大陸電台廣播此項消息,因此大安輪「投共」的機會極微。
調查報告指出,大安輪違規載客,並向每位乘客收取100元,但船公司否認。不過,調查報告中也坦承:「本省與金門馬祖聯絡,海上未有客船,空中亦無班機,平時旅客往來均搭乘貨船或軍差船,該大安船總噸位有貳百餘噸,且具有電信設備,可謂行駛馬祖島之較大機帆船,如不幸罹難,實出意料之外。」
二、西莒青蕃村漁民三人罹難
民國51年2月22日,西犬青蕃村兩名陳姓漁民、一名林姓漁民出海捕魚,不幸遇到強風罹難,導致三位漁民家屬經濟陷入困境,駐軍部隊長聞訊除前往慰問外並發動官兵濟助,經官兵慷慨解囊,所得計152部隊誠部全體522元,龍虎仁部大米240市斤,明仁部235元,補給所大米100市斤又250元,醫療站台幣100元,6429業聲部白米17市斤,圻輝部大米60市斤又13元,圻明部麵粉22公斤,圻禹部面粉22公斤,德登部面粉22公斤,德武部麵粉110公斤,德毅部麵粉30公斤,德全部白米100市斤。上列物品與款項都由駐軍民事司及部隊代表會同白犬鄉公所攜往分配海難漁民家屬。
三、北竿橋仔村漁船翻覆四人死亡
民國56年1月8日下午1時15分,北竿橋仔村6名漁民出海捕魚,4時左右返航,因風浪從船尾猛撲,漁船不幸翻覆沉沒,4人葬身海底,2人獲救生還。北高守備隊指揮官馬禎祥偕同政戰主官及有關人員會同北竿鄉長陳一鵬等人,前往慰問死者家屬與生還的兩位漁民。葬身海底4位漁民家境清寒,每人均遺下4個以上幼童。指揮官馬禎祥贈與死者家屬每戶白米50公斤,生還者各發給20公斤。鄉公所亦發給死者家屬麵粉每戶一袋,生還者2人共一袋。
四、北竿白沙港駁船海難
民國56年6月20日,白沙港駁船「新復國號」因超重超載,在港內翻覆沉沒。當日下午一時,適逢南風強勁季節,又碰上退潮,原本應分兩趟載運的人潮一下子湧進40多人,眾人擠在前頭,船才要掉轉回頭,一陣大浪襲來,船頭下沉,船尾翹起,乘客紛紛落海。
此時在岸上修補漁網的漁民見狀立刻前往救援,劉禮桂、劉炎法、王禮水、張金吾等4人率先奮勇前往搶救落海人員。另有王詩如、王長福、吳水實、王禮錢、陳起谷等5人隨後參與搶救,先後救起6人。詹必金、林木春、吳顯弟、王德法4人繼之加入行列,又救起5人。劉月香、王依金、王雪梅3位女士也都努力協助搶救。歷經半小時,共救起20餘人,最後仍有14人不幸罹難,罹難者包括民眾4人、駐軍10人,皆為欲前往馬港搭乘運補艦赴臺灣者。
事發後,北竿各界於22日上午在塘岐中正堂舉行公祭。北高守備師指揮官王興詩分別慰問死難家屬及生還者,並贈與慰問金2,600元。8月11日,馬祖日報刊載:「搶救海難民眾縣府予以表揚」。
昔日白沙碼頭接駁小船,險象環生,直到白沙港完成後才獲得改善。
五、北竿塘岐村舢舨翻覆二人罹難
民國64年6月27日,塘岐村「躍馬1056號」漁船出海作業,晚間7時返回塘岐外海,5名漁民搭乘「復興203號」舢舨先上岸,不料航至中途風浪突起舢舨翻覆,5位漁民均落海,其中3人掙扎上岸,但兩人被海浪捲走失蹤。
事件發生後,北高指揮官林思聰親赴現場,指揮軍民搶救。但至當晚10時,失蹤漁民仍未尋獲,這起事件造成漁民兩人罹難。北竿駐軍4067附4部隊全體官兵捐助2,690元,8666附4部隊也捐贈4,000元給兩人家屬。
連江縣漁會理事長鄭忠志曾前往慰問兩名罹難漁民家屬,並致贈奠儀每戶各一千元。連江縣長張佐鵬、北高指揮官林思聰也分別前往慰問家屬並致贈慰問金。
六、東引東興號漁貨船沉沒七死
民國68年2月8日,載著8名船員的東引漁產合作社所屬「東興七號」漁貨船,於基隆外海爆炸沉沒,造成7人罹難,僅一人獲救生還,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濟助罹難家屬每戶3,000元,遺屬每人生活費500元。
七、東引光華號漁船失蹤
民國76年10月17日傍晚,東引光華號漁船由西莒青帆港開返東引,原本航行時間約5至6小時,特請莒光鄉長陳樂團去電東引憲兵隊准予進港,卻於夜航途中失去聯繫,後透過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向大陸查詢也無結果,船上5人失蹤,音訊全無。
八、萬通號漁船颱風沉沒二死
民國90年6月23日奇比颱風來襲,北竿「萬通號」漁貨船在北茭半島觸礁沉沒,船員兩人罹難。25日縣長劉立群前往塘岐、坂里兩名死者家中致哀,並致贈慰問金。由於兩人遺體曾經過塘岐街道,「蕭王府」信眾特別舉行一場特殊的「補庫」活動,以驅鬼除魔、消災解厄。
(站長按:以上內容摘自103年續修縣志《社會志》第七篇:災難。主撰:陳寶明。續修縣志在南竿馬祖圖書館可借閱。)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感謝德貴兄提供兩則海難訊息,但在續修縣志逐日閱讀馬祖日報時,並未發現這兩則新聞,經由馬祖日報資料庫搜尋,相關新聞只有一則模範漁民表揚事蹟中提到:「陳長興:現年三十五歲,南竿鄉梅石村人,曾任漁會理事,常務理事及漁事組長多年,表現優異,成績卓著。平日刻苦耐勞,努力生產,四十九年,五十年曾連續因奮勇救人、拾物不昧、敬軍勞軍努力獲上級表揚,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漁民。」
以上新聞中的「四十九年,五十年曾連續因奮勇救人」不知是否海難救人。由於縣志的記載均需有所本,有相關記載才有辦法入志,我們在蒐集文獻期間,在國史館找到大安輪的失事報告,才能將該事件列入大事記與海難事件。
德貴兄提供的兩則寶貴訊息,在下次續修縣志時,可以利用田野調查,將兩次海難事件的人、事、地等資料收集完整後入志。
期待續修縣志出版後,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前往圖書館借閱,若有錯誤及缺漏之處(必然會有),請提供意見,做為下次續修的參考。
另外,德貴兄擔任續修縣志《人民志》審查委員,十分認真,提供很多卓見,在此一併表示由衷感謝。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