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睹「馬祖中學校舍落成紀念」碑文及何俊將軍相關影像抒感 林維倫 --閱讀人次 : 1190 睹「馬祖中學校舍落成紀念」碑文及何俊將軍相關影像抒感 林維倫
此刻馬祖,鬱鬱蒼蒼,人才輩出,不輸台澎!
士農工商,教公軍警,各行各業,均有頂尖。
今日榮景,從何奠基?若無培植,何能成材?
大陸沿海,大小島嶼,基建有底,萬千何止?
馬祖面積,二十點八,數千人口,緣何騰飛?
三十八年,國軍轉進,蕞爾小島,缺衣少食,
土地貧瘠,村落苦疾,國軍將領,高瞻遠矚:
脣齒相依,必須互助,去此一步,即無死所!
枕戈待旦,積極備戰,軍民一體,方有生機!
提昇素質,惟賴文化,村村設校,推廣教育;
民智未傳,準義和團,說他愚昧,真無所謂!
胸無大志,只求療飢,孩子勞力,照顧弟弟!
村指導員,要關家長,村長父老,說破嘴皮,
好在鄉賢,眼光非常,配合政策,說理動情,
死拖活拉,勉強答應,說好說歹,總算來人,
只要有心,就會有路,一年一年,受教增增!
一晃六年,要升初中,何俊將軍,藍圖在心:
初一新生,借用教室,同時選地,建立初中,
選址所在,民間墓地,遊說遷葬,口舌費盡;
價購之後,山腰剷平,兵工協建,浩大工程!
司令之台,雙柱巍巍,擎天之柱,聯語標示: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耳濡目染,銘記在心,日日所視,精神陶成!
文化薰染,不僅辦學,學校之外,報紙發刊,
今日馬港,大樓猶存,醒目之處,曾有大字:
馬祖日報社 何俊題
民國46.9.3.創刊以來,發行至今!
學校報紙,文化奠基,至今七秩,木已成林,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百工百業,思維正向,
準義和團,思維消失,鬱鬱蒼蒼,凡事蒸蒸,
馬祖百姓,懂得感恩,世世代代,一脈傳承!
謹綴數言,感念深深,深深感念,誠祝萬安!
馬祖中學校舍落成紀念
本校創建於戰時戰地,旨在廣植戰地人才,提高文化水準,並加強對匪區之政治號召。荷有關機關之支助,傾軍政之全力,用金二百餘萬元,費工萬餘人日,籌畫經歲,始樹規模!茲值校舍落成之日,欣逢我總統 蔣公嶽降之辰,謹以建校成果,獻作岡陵之頌,尚期吾校師生懍於任重道遠,力行實踐,益求精進,庶以副 領袖培育青年之望!用勒數語,藉茲紀念,並云勗勉。
何俊 敬識
中華民國四十七年十月 日
按:王榕樂學長傳來「馬祖中學校舍落成紀念」碑文影像、以及經國先生、何俊將軍、王緒縣長相關照片,如獲至寶,閱畢飛鍵而出,以抒感念,並向有心人榕樂學長深深致謝!
在馬資網搜尋到下列文章,提供參考:
林金炎 馬祖初中創校憶往
馬祖最高學府-馬中,是培育馬祖青年教育的搖籃,數十年來,師長們苦心經營,作育英才無數,前人創校艱辛,對教育卓著貢獻,莘莘學子求學點滴,值得後人感恩與珍惜。
話說民國38年大陸「轉進」,駐軍協助守護馬祖之外,並於次年起在各島、各村陸續興辦國民學校或分校,初始只設初級班和高級班,到了民國43年就有了國校畢業生,同時也面臨「升學」的問題,由於地區無中學可讀,只好保送同屬福建省的金門中學就讀。
送子弟到金門或台灣升學,就是負笈千里,負擔重且路途遙遠,爬涉重洋,對無親無戚的馬祖子弟,是一大挑戰,家長也不放心,而經費也不是當時一般學生家長所能負擔,經多方呼籲,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始有「籌建馬祖中學」的建校計畫,同時於46年4月成立籌委會,7月1日奉教育部核准籌設馬祖初級中學,撥款100萬元,農復會也補助82萬餘元,興建辨公室、教室、學生宿舍及禮堂各一幢,並於該年11月15日於中隴校址,舉行校舍動工典禮,籌建中也規劃購買各項儀器設備、課桌椅、寢具包含25瓩發電機及照明設備。
一、發展教育百年樹人
馬祖初級中學校址聳立在中隴山坡上,前臨大海,背枕峻嶺,建築基地是由政府向民眾價購之土地,總價款3萬8千多元,政府出資,由縣府建設科會同南竿鄉公所,發給持有該土地所有權的民眾。創辦之初,偉大的兵工協助將山腰剷平,在約4000平方公尺的紅土地上,蓋起雄偉壯觀的大建築,這所戰地最高學府,往後成了馬祖列島數千學童人人嚮往的地方。
初中首屆學生錄取了劉翠仙等52人(男41人,女11人,但唸完一學期只剩49人),暫寄山隴介壽國校上課,開學之初,來自各島的學生,好像都帶有幾分強迫而來的現象,大家都不願在學校裡,天天在為想家而流淚,學校教師又少,人人像褓姆似的,在哄這些想家的學生,讓他們安心在校讀書。
由於創辦之初,師資難求,生活在台灣的教員,誰也不願來這塊荒島上,因此這片「文化綠洲」,曾一度由專任教員招北恩獨自經營,招老師48歲,廣東人,他不僅白天要上課,料理學校一切事務,晚間還要負責學生的自習和輔導,辛苦備至,加上行政、訓導工作,還得辦各項活動。早在開辦之初,學校就擬訂有組織章程,明定有「副校長」之設置,首位副校長就由招北恩擔任,由於他任勞任怨,那年他曾獲得全國「模範國民」的榮銜。
當年校長由指揮官何俊兼任,他不但是坐鎮一方的勇猛虎將,而且也是培育戰地青年的導師,而副校長招北恩學識淵博,對改進教學方法,擬定訓導計劃,輔導學生自治能力,均有通盤計劃,學校也另聘女青年工作隊分隊長葉春少尉擔任女生輔導員。在第一學期中,學校曾向各界徵求校徽、校歌,被採用者,校徽獎金100元、校歌200元,結果校歌還是由招北恩副校長作詞、其夫人作曲。後來馬中校歌才由魏鈞作詞,葉紹平作曲,這首校歌傳唱即今50餘載。
二、以校為家作育英才
來自列島的同學在南竿校園齊聚一堂,一學期下來,由相遇、相知,是同窗也成了知交好友,學期末結業典禮,指揮官兼校長何俊親臨主持,政委會秘書長夏諭蒞臨觀禮,兼校長致詞後,學生代表林茂春致答詞,感謝長官愛護,馬中學生只有努力讀書來報答,這學期全體學生學業總成績平均為79.8分,他們立志下學期比本學期更好。
馬中第一學期開學時,大家是哭著來的;第二學期,學生笑著來了。隔了一個春節假,開學了,列島同學又聚在一起,有好多個故事要說,怎麼不笑?開學典禮除頒獎給上學期最優3人獎學金,另由台北轉來3位同學,這學期學生實際人數有52人,此時的學校,乃寄讀在山隴介壽國校,中隴建校還在繼續施工中,政委會時常召開工程協調會議,對材料抵達後之接收、搬運、囤儲與保管,接受驗證等問題,以及完成時限,構工之安排,均有詳細之研討,馬中建校委員會還成立工程執行小組,成員有夏諭、周書庠、鄭克立(以上政委會)、陳群利、陳聯珠(以上家長代表)、陳啟鈞(該員為馬中代理事務主任,48.01.28離職)等。
第二學期將結業之際,學生們練就了一身才藝,招副校長帶著全部師生50餘人,男生穿童子軍制服,女生清一色的白衣黑裙,赴815醫院,表演歌舞慰問傷患,節目精彩,尤其曹祥輝和陳碧霞的「喀爾喀」舞及陳國新和劉翠仙的「馬車夫之戀」,最為出色,最後同學大合唱「保衛大中華」、「我現在要出征」,雄壯、激昂,深受住院官兵歡迎。
第二年,馬中又招收一年級新生50人,這時,各島學生搶著要來唸馬中,學校除設有清寒學生補助金及獎學金外,學生自備伙食費,每月150元,其他費用免繳。馬中招生也是全縣國校應屆畢業生的大會考,這年設2個考區,南、北竿學生在第一考區介壽國校舉行,而西犬鄉(今西莒島)為第二考區,應屆畢業生全縣計55人,外加同等學歷報考者25人,計80人會考,考試科目:國語、公民、自然、算術、史地及口試,實際上,這年(第二屆),錄取正取生50人,備取20人,結果會考成績最優的前三名是鄭月英、陳國春(以上吳航)、王禮國(坂里),其中還包含大陸投奔自由的平潭學生林載善,見證馬中有教無類,為國育才的教育精神。
這年6月,第一期校舍工程5棟完成,第二期工程中山樓、大禮堂、參觀台繼續興建,又獲農復會補助12.8萬,添購儀器、圖書、桌椅、標本、體育器材等。10月,指揮官田樹樟兼任本校第二任校長, 31日,14間鋁皮屋校舍完成,才由山隴介壽國校搬回本校,因當日逢蔣總統中正七秩晉二華誕,並訂該日為校慶日。
三、弦歌不綴學以致用
學校有二班了,實施公民訓練,訂定模範生選舉辦法,全校師生100多位均參加投票,結果謝志剛以52票當選,為學校第一位模範生。第二學期,同樣是由二年級的劉宏春(珠螺人)榮膺模範生,他體育活動表現優異外,更有領導的優勢能力。
學校有二班了,學生除了按時學習外,黃昏時分,馬中「少年鼓樂隊」組成了,演練著進行曲,整個中隴充滿了蓬勃的朝氣。
學校開辦已進入第2年,教職員方面,專任及兼任教員,陸續在增聘中,時共有教員7人,教導主任傅思達、教理化教師劉才斗、管理組長鄧先祿,都是學有專長,一時俊彥,還有一位音樂老師兼女生管理員陳素琴(金門籍,20歲),她由金門烽火戰地來到馬祖戰地,其熱心教育精神,令人敬佩。
招副校長也扭轉馬祖青年向學的好風尚,但馬祖青年多「早婚」,尤其超齡就讀的女生因此就得失學,有一位17歲的女學生(橋仔人),初二就訂婚,招副校長認為學校是「轉移社會風氣」的樞紐,教育也正是改善社會風氣的先鋒。
這年冬天地區流行感冒,教官帶領全校師生到學校後方的815醫院做體檢,種牛痘、打疫苗,招副校長夙夜辛勤,照顧本島及離島學生,這年他當選地區本年度優良教師,榮獲教育部長梅貽琦頒發獎狀及400元獎金鼓勵。
學校經常辦理各項活動,政委會提供學生獎學金辦法,其中有20位享有清寒學生補助,每月可得90元到150元,第一年成績最優的學生,第一名1400元,第二名1200元,第三名1000元,每學期頒給。首屆績優學生有陳傳欽、謝志剛、劉翠仙,第二屆有陳金國、曹依菊、陳欽松獲獎。
學校每年都舉辦國語比賽,王慈官、林金官都有優異成績。而書法和鋼筆字,由謝志剛、曹典章、林炎貞和劉宏春獲獎。對於功課不及格者,亦給予補考機會。
學校除教授一般中學課程外,還嚴格實施軍事管理及童軍訓練,課程有初步救護、結繩、旗語、露營、徒手體操,青年學子各個都是勇敢的童子軍,戴著船行帽,雄糾糾、氣昂昂,非常神氣。
時序進入第3年,民國48年7月,馬中又招收初一新生50名,報考的就有100多人,他們得先到815醫院做新生體檢,入學考試筆試和口試,科目同畢業會考,而口試在馬中行政辨公室舉行,錄取生都由田樹樟校長贈送童軍服一套,另棉被、毯子、寢具也由學校供應。
7月底,又從台灣聘請了一些師資,分別是-校長董來燦(廣東大學畢業、政工幹校研究班、國立政大研究所碩士學位)接任第三任校長、劉建彭教員(台灣省農學院畢業)、周書麟教員(淡江英專畢業)兼該校童軍團團長、楊志堅教員(台大)、嚴文幹教員(師大畢、政工幹校新聞一期)、畢德森教員(台灣農學院畢業)和趙若憨教員(東北大學)。這些教員到職後,副校長招北恩就辦理移交,而他就調職返台,全校師生都依依不捨。
四、三年有成回饋鄉里
馬中進入第3年,學生成長成熟多了,也組織了籃球隊,正副隊長由三年級的劉宏春和林良開分別榮任,隊員有陳傳欽、王寶山、林茂春、曹常湍、謝志勇、劉依明、高珠官、王良釵、林建亞、劉嘉華等,他們早晚勤練,也向校外「各界」切磋球藝。
每年校慶又逢蔣中正總統華誕,對學校來說是大事,各種表演總在「緊鑼密鼓」中彩排,不論劉翠仙「少年的我」、藤韻梅「白雲故鄉」、曹依菊的「無稽之談」,還是鄭文琪的「憨」相,都大顯身手,演出勇氣可嘉。
第2年下學期註冊時,對上學期期中考不及格的學生10餘人,還舉行補考呢!而在開學典禮上,董來燦校長親自主持,此時全校學生156人,其中男生128人,女生28人(三年級50名,二年級54名,一年級52名),除1人因病休學,而台灣又轉來1名學生,學生中南竿有83人、西犬27人、北竿25人、東引和東犬各10人,他們的年齡最大的是21歲(平潭島來此學生),最小只有12歲,而以14-16歲者最多,多為清寒子弟,也造就了他們勤檢、樸實和進取的個性。這時學校專任教師6人、職員3人,都是有志於戰地教育,且學術品德足以為人師表者。
開學典禮上,校長頒獎下列學生獎學金,分別有:三年級前三名陳傳欽、陳思治、劉翠仙;二年級王慈官、曹依菊、陳國春;一年級王成全、曹燕俤、陳寶利,分別獲得獎學金500元、400元、300元。
民國49年3月中旬,馬祖政委會召開委員會,由指揮官兼主任委員主持,連江縣高廋影縣長及政委會各組長等多人列席,研討馬祖初中學生升學問題,兼任校長的指揮官田樹樟指示,針對地方建設需要,馬中升學赴台深造問題,分別爭取保送台灣各職校或專科學校就讀,使學生學成返鄉後,能有學以致用和回饋故里的機會。
是年的青年節,學校推薦的「模範青年」由曹依菊、鄭月英接受了表揚。同時馬祖舉辦首屆軍民聯合運動會,學校選手得獎無數:社會組跳高高手:吳建文、朱學文;鉛球林利斌;徑賽場上100公尺林茂春、陳傳欽;200公尺林良開;800公尺陳思治、高珠官、謝志勇;桌球單打林良開、雙打陳國新、鄭寶琪。社會女子組:60公尺滕韻梅、吳河金;跳遠林炎貞、滕韻梅、陳婉芝;桌球單雙打陳婉芬、陳碧仙,個人項目表現績優,收穫豐富。而社會組總成績馬中稱雄,同時拿下社會團體組總錦標、精神錦標、排球冠軍、田賽、徑賽冠軍及體操表演紀念獎,豐收大滿貫。
6月,驪歌將起,首屆初中畢業50人中,48人畢業考試及格,其中以陳傳欽、曹典章、謝志勇成績最優,其次為劉翠仙、陳思治、謝志剛、林良開、劉宏春、陳木霖。經政委會商准教育部免試保送13人,赴台灣各農業、工業、水產、護校、師範等職業學校深造的有10餘人,而也有21餘人自費赴台報考高中被錄取的,14人因家境問題,政府輔導就業,任地方基層幹部,服務社會,造福桑梓,其中女生因家庭因素或家務或結婚或家人不允許出遠門者,反而少有人來台升學,而這年第四屆招收國校應屆畢業生入學考試,竟然應考有119人。同年,赴金門就讀師範的畢業生曹金平返鄉服務,馬中前三屆畢業生計133人,來台升學共47人,其中就讀水產學校的有19人、師範8人、工職8人、農職及護理各4人、商職及家政各2人,獲農復會獎學金補助的也多達25人,凡初高中畢業的本籍青年返鄉皆輔導就業。
馬祖,初始為漁村社會,民風閉塞,國軍進駐,實施戰地政務後,積極發展教育,仿照台灣教育制度,略具國民學校和中學的雛形,家之漁村建設進步,居民生活改善,青少年樂意接受教育薰陶,接受時代知識,使荒島漁村脫胎換骨,創建了新的馬祖,曾如馬中的校歌:「在戰雲中茁壯,在砲火中成長,師生一體,甘苦共嘗,同舟共濟,弦歌一堂,願我莘莘學子,永為母校爭光。」
(備註:本文同步刊載於馬祖日報)
陳高志 馬中禮堂憶往
海嶼黌牆平地起
隴崗李杏滿庭芳
--- 馬中禮堂憶往
年前回台大圖書館,佇立高樓,鳥瞰校園,日據時代的建物已所剩不多。雖然滄海桑田是歷史進化的必然,但是看到桑田無法連結滄海的原貌,不得不承認,內心感覺是有些許蒼涼與失落。
最近決定再捐三千冊藏書給馬祖民俗文物館,整理過程中,從舊書堆裡發現一本大學時代的筆記簿,書釘鏽脫,紙張泛黃。記憶的翅膀帶著我逆向飛行於時光隧道,剎那間又回到滿頭黑髮的年輕歲月。此刻,摩挲書籍,看着當時的手稿,雖然字跡潦草又帶着三分拙劣,但它卻是我心目中的吉光片羽。局外人當不會嘲諷我是弊帚自珍的無聊漢。
人是有理性和記憶能力的動物,年屆花甲,也許記不得昨天背誦的詩文,但四、五十年前的往事卻記憶猶新。連日來,馬中禮堂的去留問題討論得沸沸揚揚,看了宏文等人的理性分析,書安校長的感性呼喚,塵封已久的往事就被牽引而出。「那些年」,馬祖有許多事情在此交織著。「山為屏障,海是魚倉,這是馬祖青年的搖籃,這是漁民子弟的溫床。風雨咆哮,海浪呼嘯,•••。」就是這個搖籃溫床,搖出許多三百六十行的翹楚人士。今天在台馬兩地,籍屬馬祖,能受人敬重的中堅幹才,多半曾在此成長茁壯,然後在外開花結果。海隅偏鄉的馬祖,能有如此局面也是歷史的偶然。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轉進來此,所有政策大概只有教育建設是眾口一聲的:「德政啊」。
民國四十六年,馬祖戰地政務已經開始實施,那時仍是經濟艱困時代,國家政策決定在馬祖設立初級中學,硬是在地無三尺平的海島上,從亂葬崗中推出一塊平地來。在百廢待舉的當口,大禮堂的拔地而起,為人才輩出的馬祖將來奠定百年基業。感謝家國站長的費心,曾張貼數幀老照片供老校友做憑弔緬懷,那左右兩間鋁皮教室,除了襯托禮堂的宏偉以外,也訴說篳路藍縷的艱辛。若說抗戰時,昆明西南聯大的未央歌是國難當前的文化種苗,那馬中的建校也同樣具有不凡的意義。我們不要妄自菲薄。
我不懂建築,可是我有感覺。它的藍圖不知出自誰人之手,但是由外觀看來,兩側矮房,再加上坐立兩用的長階梯,天際線之完美,讓它更顯壯觀,也因此讓禮堂「大」得名符其實。在當時台灣除了日本留下的深具人文色彩的建物以外,馬中的「它」和其他同級學府的校舍相比,是絕不遜色的。馬祖是前線,建物本體無論是架構或是裝飾,無不具備軍事思維及戰地風情。擎天之柱的聯語:「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經年漆刷,後來居上。如同敦煌唐代壁畫被後代層層疊貼。禮堂正面的「總統萬歲」,那是應民國五十四年先總統來馬祖巡視而寫的,蔣公蒞校的珍貴照片,目前仍保留在馬中校史室。「總統萬歲」的前身只是「忠誠」兩個大字,印象中書寫者好像是姓聶。他是中興酒廠的老公務員,(酒廠原址在牛角村內,後來才改名馬祖酒廠。)某日他來我家購買大量墨汁,孩童的我,因好奇而跟隨前往。只見拼湊的辦公桌上鋪着由四張報紙黏成的超大方塊,他手抓揉成一團的毛巾沾墨汁書寫。用毛巾當毛筆,令我目瞪口呆,他說將來要模印在馬中禮堂的外牆。(實際的字比報紙上所寫的要大一些。)當時大陸撤退隨軍來馬的人士,有很多是臥虎藏龍,我還看過聶先生用狗尾草寫輓聯。年紀稍長以後才恍然大悟,為何他看我的書法練習簿時,總會苦笑搖頭的原因了。
禮堂正面是司令台,此地不知站過多少長官,將他們肩膀上的將星總和,可類比天上的繁星。江海會淘盡英雄,但抹滅不了英雄所留下的事蹟。司令台上方又有平台,站在上面向下俯瞰,像極民國三十九年,蔣公伉儷在台北中山堂向民眾揮手致意的場景。民國五十六年經國先生來訪,回望禮堂,遠眺海上瀏泉礁和白犬兩島,以「馬祖出將軍」之語期勉馬中學生。他認為:禮堂似古之官府院落,瀏泉礁等同紫綬金印,東西犬如護衛府第的石獅。印證今日,馬中校友名列將官者所在多有,點滴往事,為校史增添幾許掌故。
我的馬中生涯,可謂輕狂歲月,大部分時間耗在課外活動上。我曾是籃球校隊和樂隊隊長,這兩個頭銜並未經過民主程序的普選,是由訓導處陳主任指派。學校曾多次舉行閱兵大典,過程和格局完全比照軍方。以班為單位,採分列式通過司令台向大閱官致敬。我吹小號,樂隊是受校隊伍的領頭。當天一早,我們面向福澳嶺站立,看到長官車隊通過崗哨,原地休息的「部隊」迅速就定位,待車子進入校門,我以小喇叭當軍號,立刻吹出3(mi)--1(do)--5(so)--的立正號,現場鴉雀無聲。此時,全場注意的焦點有兩個,一個是司令官,另一個就是:在下兄弟敝人我。
禮堂,顧名思義它是集會場所,但是我們經歷過以此為餐廳、音樂教室、運動場地、晚自習「集中營」的時代。各位兄弟姊妹:還記得那一年我們一起吃熱狗的事嗎?生命中的第一根熱狗就在此地獲得。食材是美軍顧問組提供的,因為不習慣美國風味,誤以為熱狗就是這麼難吃。那時的伙食很差,禮堂的角落,常是暗藏私菜之「禁地」,在沒有冰箱的年代,所謂私菜,不過是辣豆瓣醬、豆腐乳或鹹魚之類的醃漬品。以鹹魚配大鍋飯,用豆腐乳夾熱饅頭,那真是天作之合的人間絕配。退休之前,偶爾用鹹魚帶便當,因此被謔稱為「海畔有逐臭之夫」。尤其是掀開飯盒那一刻,熱氣夾帶臭味,滿室氤氳飄盪,嚇跑許多同辦公室的台灣婦女同胞。而我的味蕾,卻如同他鄉遇故知一般的熟識與歡騰。
禮堂內的舞台也曾有過無數的風華,當年各軍種都有康樂隊。在此演出者,後來不少成為當紅的一線演員。余天,對了!就是余天,他在當憲兵時,隨憲光康樂隊來馬勞軍,同行的還有歌星唐威。某軍事單位借馬中禮堂演出,大卡車將演出的道具送達禮堂的邉側,此時禮堂二樓是女生宿舍,大方的東引女同學對著余天喊叫,余天也以<台灣小調>唱:「我愛我的妹妹呀!」逗得在場女生哈哈大笑。那天晚上,唐威以聲樂唱腔唱<長城謠>,令我心儀萬分。余天先唱<雨的旋律>,另一個節目則穿XL的圍兜兜表演<憲光幼稚園>,把「狡子」角色演得活靈活現的。後來他和石松等人,就靠丑角耍寶的演技,活躍於台灣黑白電視時代的演藝界。
這個舞台很多人上去領獎或表演過。中學之前我登台表演的機會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在此演過話劇。很難想像本班有多位同學,在台上男扮女裝的跳草裙舞,其中有後來當了校長的傑出校友。那時候的「她」,柳腰肥臀,義乳如波。遠看也能賽貂蟬。裝了馬達後的扭腰擺臀,虎虎生風,搖的弧度之猛,如同鬼推磨。居然有阿兵哥報以尖叫與口哨。我愛唱歌,國小開始,就有和外校小朋友到馬祖廣播電台對大陸播音的經驗,最後一次是在民國56年的某一個週末下午。那一天因為違規被罰留校勞動服務,結果還勞駕士官長提著錄音機到學校收音。記得當時唱的曲目是黃自的<天倫歌>和田豐的<紅花襟上插>,禮堂舞台上收音效果欠佳,最後在禮堂大門口東側小房間內完成。此地曾是訓導處所在,為此,教英文的訓導陳老師還特別規定,半徑十公尺以內,交通管制二十分鐘,以免雜音而影響錄音品質。
回憶的片段如因風而起的柳絮。在風雨咆哮的夜晚,睡在鋁皮屋下,雖感受不到古人霜落梧桐、雨打芭蕉的浪漫,但是卻多了幾分鐵馬金戈之悲壯。多少年後回顧前塵,即便當時曾有過難堪與面紅耳赤,如今一切都煙消霧散,雲淡風輕。因此,每次同學聚會,不僅會用「往事」下酒,也能為往事乾杯,然後盡興而歸。
禮堂的拆除與保留,應是馬祖的大事之一。我個人認同保留的意見(或保留前面主建物部分)。<文資法>的立法精神之一,是透過歷史事件來界定古蹟。它也許歷史的縱深不夠,但是,百丈高樓起於平地,萬里路途始於足下,今天令人感動的古蹟,哪一個不是由一年、兩年、三年累積到千百年的?它代表在戒嚴時空下,馬祖初中實施軍事化教育的見證,在民國教育史上必然有一定的位置。如此看來,保留曾是地區最高學府的禮堂,其重要性已思過半矣。
公部門來台灣辦說明會時我人在大陸,(在閩安鎮採集時,曾和地區的校長、老師們不期而遇,寒暄時仍不離此話題,我們並沒有冷漠的隔岸觀火。)類似的說明會,想必是公婆爭論,仁智互見。但多做說明總是好事,只是時間稍嫌晚了一些。如果選擇保留,安全上的考量不能打折扣,因為誰都不樂見小朋友生活在不定時的炸彈旁邊。兩全兼顧後,再由藝術家去考慮美感的問題,不能把劉姥姥抓出來穿旗袍;台北市高架橋下看似小廟的北門城樓,高矮失調、新舊不搭的視覺景貌,一定要避免。
文物有限,歷史無價,有的議題未必適用公投表決。面對同一個物件,不同時代的人和它連結,將會有不同的觸發。今天的後浪,未來是走在峰頂上的高浪,每個人都有變老的機會,如果拆除了,有朝一日,我們牽著子孫來到舊地,不見記憶載體想說當年之「勇」,那是何等困難的事啊,若只靠圖片的紀錄,描述腦海中的雪泥鴻爪,故事本身就不會生動,怎能期待說話人會激動,聽話人會感動呢!三十多年前,我和地區文史科教師,共同為馬祖編撰第一本鄉土教材。李縣長的序文曾說:二戰後的德國政府,鼓勵青少年組成單車隊,借觀賞壯麗的山河培養愛國心,憑弔兵燹後的斷垣殘壁,反省歷史的功過,•••。今天引述序文大意,除了與大家共勉以外,同時也感嘆:德國之所以為德國,原來如此。
楊綏生 敬悼耆老鄉賢陳聯珠老先生
民國91年9月牛角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次年我們曾辦理「牛角感恩節-耆老鄉賢還鄉記實」活動。
感恩節原是洋人的基督教慶典,取這個名字,主要是感恩牛角的耆老、鄉賢們過往對地區的付出與貢獻。
民國38年國軍來到馬祖之前,除了部分漁民可以靠勞力換取所需,多數鄉親、居民過的都是非常艱苦的日子,終年吃著地瓜飯,有上餐沒下餐的,餓死、病死的時有所聞。國軍到來之後,帶來了莫大的機會,並於民國45年成立連江縣改府,開始實施「管、教、養、衛」的戰地政務。當時島上會說「普通話」(國語)的人非常少。整個牛角村只有陳聯珠老先生及另外一個北平籍的劉太太會說國語,能夠跟當時的軍方溝通。
陳聯珠老先生自幼在馬鼻讀書,深刻體會教育的重要性。除了經商有成,當選商會理事長,更積極投入協助推動國民教育的行列。在其擔任中心國校家長會會長期間,協助政府推動建校、鼓勵民間捐地蓋校舍、大禮堂。現在連江縣縣議會的原址,就是村民捐地、鄉賢們犧牲捕魚後休息的時間,點著汽化煤油燈配合軍方派大卡車,從施工中的「南北坑道」裡運送石塊到牛角校址,一塊一塊地堆疊出大禮堂、校舍。陳聯珠、官銓福等老先生都實際參與,從爭取材料到實際落實興建,他們的犧牲奉獻為那個風雨飄搖的貧窮年代,提供了學童們可以遮風避雨安心受教的基礎設施。
唸國民小學的時候,我跟曹爾忠、林國明、張永成代表中心國校參加政委會舉辦的「慶祝蔣公七秩誕辰」猜謎比賽活動,獲得全縣首奬,時任家長會會長的陳聯珠老先生,當場自掏腰包,給我們每一名參賽的同學10塊錢的額外獎勵,如今雖然事隔50餘年,當日情景依然清晰地浮現在腦海。
陳聯珠老先生除了重視教育,其他公益善行也不落人後,牛角海邊最早的陳將軍廟,亦在其手中興建,為馬祖早期的地方民俗信仰留下了歷史見證。
曾聽過的一位旅台的前輩提及,當時孤兒寡母赴臺,身無分文,幸賴陳聯珠老先生支濟周轉,讓他得以在台就學,最終考上大學、高考,並在政府機關謀得高職。
陳聯珠老先生跟母親生長在同一個艱苦的年代,母親曾經多次親口提及;陳聯珠先生雖然經商有成,在當時社會享有一定的地位,但他從不輕視貧窮人家,反而會給予支持跟鼓勵。
這些有關陳聯珠老先生的聽聞,觸動了二十多年前我擔任牛角社區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時,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乃然盡力辦理「牛角感恩節」相關活動,動員許多義工,邀請耆老返鄉參訪,藉蒐集口述歷史,記錄那個年代為地區各行各業,特別是教育付出心力的耆老鄉賢們的行誼。而陳聯珠老先生就是那個年代最具代表性的耆老鄕賢之一。
明天早上陳聯珠老先生的告別式將在台北二殯景仰樓舉行,除了受黨部指派及家屬囑托為陳聯珠老先生覆蓋黨旗,也藉著這篇文章表達對陳聯珠老先生的悼念與追憶。
陳聯珠:熱心教育(民國六十八年三月五日馬祖日報)
心地區教育,已經擔任家長會委員達二十八年之久的福澳殷商陳聯珠,雖然他的孩子均先後成家立業,早就不在學了,而他仍以「榮譽委員」的身份,繼續為促進地區教育工作而努力不已,深受地方人士推崇,介壽國民中小學校長曹常順,更是由衷感激。
三十多年來,馬祖地區的教育,從無到有,從初創時期到目前的鼎盛狀態,固然是政府為培育地區人才,投注鉅額經費的結果,但地方人士對教育工作的支持與贊助,亦均不遺餘力,而出力最多的,莫不公認他是協助推展國民教育的推手,尤其是設立中學之後,出錢出力最多。
馬祖地區設置中學,是從民國四十六年開始的,而陳聯珠就從那一年開始,擔任家長會委員或主任委員,後未間斷,並且在經商之餘,致力協助教育工作的推展。據他談稱:當時地區民風未開,雖然政府免費供給青年子弟唸書,但一般父母都不贊成他們的子女求學,甚至極力反對的亦大有人在。
陳聯珠回憶當年的情景說:由於父母反對子女唸書,就學率非常低,而擔任家長會委員的人士,對社會都是有影響力的,所以在每一學期註冊開學時,家長委員必須協助學校進行家庭訪問,說服家長送自己的子女到學校去,與現在爭相就學的情形完全不同。現在地區民風已開,固然是時代進步了,但也是教育發達的幼效。
民國四十六年成立的第一所中學,就是馬祖中學的初中部,校址在現在的社教館,當時社教館舊址,荒草沒脛,經過整理之後,搭建非常簡陋的校舍,到民國四十七年,政府特撥鉅款在介壽國民中小學的現址,始興建了初具規模的校舍,包括學生宿舍及教室。
當時的馬中建校用地,到處都是墳墓,要興建校舍,第一步就必須把墳墓遷移。陳聯珠說:當時協議遷移墳墓,許多墓主一致反對,因為大家迷信風水,誰也不願意與政府合作,所以說服墓主遷移墳墓的工作,就只有靠家長委員進行,而他挨門挨戶,可以說是跑酸了腿,說破了嘴,幾經努力,始獲致協議。
最近,據地方人士傳聞,陳聯珠在福澳經營的公和商店即將轉讓,大家對此事都非常關心,并且希望這不是事實,否則地方上又少了一位熱心教育的人士。
經國先生與何俊將軍
最右是何俊將軍 最左是王緒縣長
何俊將軍
何俊將軍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