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多雲時晴 溫度:16℃ AQI:59  風向:北 風力:16級 南竿雲高:15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1200呎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精華區 » 林維倫(金伙)

林維倫(金伙)友善列印



張貼者
金伙 
高階會員 


來自 : 馬祖南竿
註冊 : 2020-03-29
發表文章 : 173
掌聲鼓勵 : 281

發表時間 : 2021-12-15 16:14:04
FORM: Logged


金伙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金伙  回覆 引言 IP位址: Logged

古稀念師恩─詞頌國學道上引路貴人(下)浩萱雄璵周田德 林維倫 --閱讀人次 : 1458

古稀念師恩──詞頌國學道上引路貴人(下)
頌劉正浩師 黃慶萱師 陳新雄師 吳璵師 周何師 田博元師 賴明德師 
林維倫

揚州慢——頌劉正浩師
左傳名家,字學箕斗,門生受教歌謳;雖流光飛逝,盡緬憶長留。縱離校韶華日久,南針師訓,長在心頭:眾莘莘,多處提攜,緣善高丘! 家門教誨,好兒孫,明訓無憂;任世路多歧,闔家俊秀,天道深酬!惠澤深深瓊報,今生厚,幾世多修;念慈暉流播,深知神祐悠悠!

在臺師大,我們國六六丁最幸運,大二大三均由浩師擔任班導,大二的文字學、大三的左傳,均由浩師親授;文字學以高鴻縉大師的《中國字例》為底本,上課時文字均以色筆分別揭示不同的結構部件,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及楷書,一路演變,講得一清二楚,給所有受教者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左傳則以竹添光鴻的《左傳會箋》一書為底本,輔以程發軔老夫子的獨到見
解,內容極為精采!
課餘閒暇,會把全班同學找到家裡,餐敘家常,並在書房指點精華,旁及生活處事;班上郊遊,老師有空一定參加,因此留下不少珍貴照片,師生之間相處之融洽,當然不在話下!後來看到當時留影,我曾有詞作如下:

菩薩蠻——睹四十四年前浩師與全班同學共遊舊照感作
藏珍舊照知真樂,福和橋下還如昨;同硯正華年,浩師欣逾仙! 師生融一片,歡境猶拂面;此後盡薪傳,白筆果爭先!




老師家庭美滿,子孝孫賢,四十四載後的二○一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老師以九十高齡與本班在竹北文興路金華苑餐廳重聚,讓我們親眼目睹長子維揚對父親無微不至的照顧,由衷為恩師慶幸、並寄上深深祝福!






左邊是兒子、媳婦、孫子,當中是外傭、我班班長烏宜德,最右是浩師,高齡九十。




敬師同學會
前排左起:劉天發 劉全道 浩師 烏宜德 吳珍桂
後排左起:游瑤君 王宗菊 奚敏芳 陳慧芬 劉瑞雲 大姐


鵲橋仙——頌黃慶萱師
東師校報,曾經刊佈,榮獲「國家博士」,黃師學養早聞名,竟相遇,服中有
喜! 修辭文字,易經考據,處處令人感佩;遵從天意謹相隨,頻受惠,萬千桃李!

我在臺東師範學校普師科念書時,校刊發布特訊:東師校友黃慶萱在師大國文研究所,以〈魏晉南北朝易學考佚〉論文獲頒「國家博士」,為母校大大增光!
沒想到擔任A組大一國文教學的就是慶萱師,後來大四我還修到老師的易經,真是緣分!
老師的研究領域堪稱瀚博,三民書局老師的「修辭學」由於取材廣泛,論述透徹,一時洛陽紙貴,增訂出版再再;正中書局出版林尹大師「文字學概說」,編後記說明「取黃生慶萱聽講之筆記董理之而成斯篇」,其體例完備,綱舉目張,並能深入淺出,成為臺灣文字學課程之基本參考書。
老師對於現代文學、文學評論涉獵甚廣,A組有機會被召到府上餐敘,我被老師稱為「小老弟」,受惠獨多,至今難忘!

江城子——頌陳新雄師
陳師聲韻早揚名,學專精,授明清,受教門生課室滿盈盈,若問何來傾慕者,中南部,知先行! 繫聯切語力經營,去多荊,必功成,紮實奠基好處自相並,時到恩師查作業,辭嘉勉,樂如嬰!

陳師新雄學貫古今,創發尤多;文字、聲韻、訓詁、東坡詩詞都是治學範圍。授課深入淺出,自創廣韻切語上下字繫聯作業,耗時甚長,學生難免因繁重而叫苦連天,但如果踏踏實實去做,絕對會奠定厚實基礎,一生受用不盡——其實,老師自己看作業才是繁重,因為要為每位不同才情的同學寫下不同的律絕做為評語,以示嘉勉!看到老師在自己作業後面親筆所寫的詩句,受寵若驚者有之,樂不可支者有之(老師給我的評語是:
全篇字字盡精研
清麗芊眠在眼前
願見耕耘成果實
他年振翼出雲顛
閱 六、十);所以才有人說:「陳新雄教授不僅是學術界的巨人,更是一位關心學生的好老師」;故而從中南部因慕名不遠千里而來的,大有人在,對照起來,我們這一群臺灣師大學生,不必跑遠路舟車勞頓,多麼幸運!






老師過七十大壽時已退休五年,填了一首和歐陽修〈江神子〉:

讀書長記草玄亭,碧空晴,好揚聲,七十從心論學理尤明。尚有千秋功未了,談逸戲,沒閒情。 蕙蘭欣喜已成群,歲寒身,白頭新,桃李成陰到處見爭春。今日壽堂才濟濟,皆昔日,叩鐘人。

孜孜不倦、鍥而不捨的生活態度,由這闋詞就可以看出!老師治學領域寬廣,著作等身,對文化做出重大貢獻,不是偶然的! 其實,如果知道老師常年為咳嗽所困擾,卻還勉力而為,相信會更加佩服!

按:江城子——頌陳新雄師
Google蒐尋 原文即為和歐陽修〈江神子〉
可惜當時沒有截圖存檔 不知為何現在打任何關鍵字都找不到原文
承蒙天天發指正 又多了一次經驗
記得當時是新雄師的學生寫的祝壽文 標題中就有: 尚有千秋功未了

天天發PO文:
經查考無誤:
江城子,詞牌名,亦稱《江神子》。
歐陽脩《江神子》:
碧蘭干外小中亭,雨初晴。早鶯聲。飛絮落花,天氣近清明。睡覺捲簾勻面了,無個事、沒心情。
窄羅衫子薄羅裙。小腰身。晚妝新。每到花時,長是不宜春。早是自家無氣力,更被你、惡憐人。

又:我自己再查:
尚有千秋功未了 陳新雄老師專訪 潘柏年採訪撰稿
蒐尋路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官網 / 系所成員 / 辭世師長 / 陳新雄 / 傳記專訪
——謝謝天天發 匡我不逮 誠我益友 由衷感激!


柳含煙——頌吳璵師
氣豪放,義深長;甲骨文間涵泳,故宮授業永難忘,入門崗! 自負聲中一課課,史記風儀傳座,視徒如子盼爭光,又知方!

吳璵老師字仲寶,教我們甲骨文、A組散文選及習作,一身散發俠義風骨,豪放不羈。為了讓我們認識甲骨文,親自帶我們到故宮博物院,讓我們見識何為甲、何為骨,也瞻仰鎮宮之寶毛公鼎。
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有「陋室銘」作者劉禹錫的極度自負――有我在,就是不一樣――老師也真的有極度自負的本錢,試問有幾位教授升等是全票通過的?眼前就是!為了讓學生學到更多,「你們知道我花了多少時間備課嗎?我可把你們每一個都當作寶,你們可不能讓我失望!」所以,畢業後本班在花園新城開同學會時,老師到場歡聚,親切無比!
老師最推崇太史公筆法及業師魯實先教授的治學精神,讓我們知道中華傳統中有一種溫良恭儉讓文化,必須選擇使用,不能照單全收,更不要作偽君子;「飛揚跋扈酒杯中」的豪情下,常說:「虎老雄風在」,並組「酒党」吟詩相酬和。如果說臺灣最自負的是李敖,其實仲寶師也不遑多讓!

木蘭花令——頌周何師
學專精,黌掌舵,課本重編渾忘我;扛重任,且徐行,驟雨打船憑盪簸!
語溫和,能耐瑣,聽納建言終穩妥;多著述,熟群書,帳下門徒多碩果!

周何老師字一田,教我們訓詁學,當時是所長兼系主任,最讓我們佩服的不僅是學問淵博扎實,更是滿腔誠意,溫語向人;上課之精彩,真的不在話下!學生有問題或意見,總是不厭其煩、不厭其詳、解釋、說明、劍及履及、儘快解決或處理。擔任國文系所主任,順了姑意嫂生氣,處事之難,終究無法讓每個人滿意,曾當面對我說:「那些老教授,是我要小心侍候他們!」。
那時還受命主持高中國文教科書的重編工作,過去選文動輒將領袖文章列為精讀,而老師開始重視現代文學,關注當時文壇盛行的名家作品,如梁實秋〈舊〉、徐鍾佩〈興奮與惆悵〉、陳之藩〈哲學家的皇帝〉、蔣夢麟〈故都的回憶〉等篇都是頗具文采、描寫深刻、說理精要的佳作……而當時總統蔣中正的文章只有一篇列為精讀。
當年頗負盛名的吳延環(筆名「誓還」,是數十年不必改選的「老法統萬年立委」,他在中央日報發表專文〈不能無疑〉,重炮抹紅老師,龐大壓力簡直是排山倒海壓過來;但老師卻仍然按日常既定步驟:授課、著述、指導論文、處理行政事務……如如不動,不忘初心——「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蘇東坡〈定風波〉詞中的名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我總算在老師身上看到了!
老師的著作目錄及博碩士論文指導的學生,光是用A4影印紙列印,就有五頁之多,中風之後,左臂機能全損,不能恢復,但是仍然著述講學不輟,毅力之堅強,令人嘆服!


好事近——頌田博元師
滿席樂開懷,講課打成一片,文學歷朝流衍,似數家中卷! 堂中穿插佛公案,更願聽千遍,出掌佛門華梵,法師天眼現!

田博元老師的中國文學史,上課兩年,每學期三學分;其實課堂上偶而穿插的佛家公案更具吸引力;那兩年的文學史輕鬆中有密度,笑聲裡有尊崇,福智基金會的釋曉雲法師真的有眼光,會延攬老師擔任華梵大學校長,真是福智兼具!


卜算子——頌賴明德師
首課在黌宮,猶憶當年境,自信盈懷氣豐華,各界任馳騁! 術業專長多,史記攀高嶺,湖畔山邊草坪上,授業神光景!

我進臺灣師大國文系的第一堂課,碰到的就是賴明德老師;年輕挺拔的「國家博士」,自信滿滿,器宇軒昂,那時老師講授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引經據典,條分縷析,讓人佩服到不行!
等到下課時跟同學談論,才知道我看錯課表、進錯教室——我們班分A、B二組,我是A組,而老師教的是B組大一國文!想不到我剛做新鮮人第一堂課就出錯,不過卻是一輩子難忘的美麗錯誤!
後來聽B組同學談起:老師常帶他們到湖畔山邊草坪上課,有時甚至和數學系到工教系前草坪、清華大學、文化大學……等各不同幽境、湖邊併課,如是湖邊,課後免不了會有划船交誼,班上與該系一對美好姻緣就是這樣促成的,真是好事一樁!
「如果你是鑽石,落到哪裡都會發光!」老師後來造福的範圍日漸擴大,恰恰是這句話的最好寫照!

結語
時光飛逝,物換星移,踏出母校,轉眼近半世紀!雖然年逾古稀,回首前塵,情境猶歷歷在目,得逢名師,幸何如之!當年大師群言教身教,影響終生,師恩浩蕩,區區禿筆,豈能彰顯於萬一? 謹以此文,敬表寸衷,並獻上深深感念與祝福!


本文作者為臺中市立居仁國中國文科退休教師
實習編輯:蔡佳倫(國文學系四年級學生)
2021臺灣師範大學出版實務產業實習課程成果
國文天地第 37 卷第 7 期 (第439期) 民110年12月1日出刊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