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劉縣長對南北竿大橋的莊嚴宣示 --閱讀人次 : 2736 今天(107年9月11日)在中國時報及馬資網皆報導連江縣長劉增應對馬祖南北竿跨海大橋的表示:各部會樂觀其成,若後續綜合規劃順利,最快明年底、後年初可望動土。
其實陳雪生立委在今天3月30日立院質詢賴院長時,要求院長責成交通部對南北竿大橋先給縣府六千五百萬元規劃費,交通部以不清楚規劃費內容為由而拒絕,接著陳立委自動降為五千萬元,再降為三千萬元也可以,並於行政院核定後,希望明年、後年起分8年度編預算。
劉縣長在四年前競選縣長時,似未提出興建大橋政見,如今,因緣際會讓大橋浮出了海面,納入選舉政績的一部分,可說是天賜天劉縣長良機。俗語「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馬祖人期盼數十年的南北竿跨海大橋終於露出曙光,籲請劉縣長切莫將其視為選票特別「提款權」。
實際上,行政院迄今尚未核定可行性,即便核定,尚需建設及財務規劃,其中涉及縣府自籌款的負擔能力,以及預算編列時程等不確定因素甚多,期盼劉縣長仍須努力,切莫將其視為明年底或後年初立委選票的獨有「籌碼」。
總之,行政院審議南北竿跨海大橋案,雖然是一則舊聞,但是劉增應縣長在參選連任登記後,發表跨海大橋即將於明年底或後年初可望動土,這是一項有利於選票的政績,當然應視同一項莊嚴宣示,懇請銘記在心。
紀布德(林金官) 107 09 11





下個月港珠澳大橋要通車了,香港高鐵也要通車了
找機會去大陸福建福州和廈門巡田水 收房租,順便搭高鐵南下去廣東和香港澳門走一走。
人家澳門香港的港珠澳關係著5千萬廣東省的經濟生活圈
而南北竿才多少人,花近百億台幣,有需要蓋這一座橋嗎?真懷疑其動工的真實性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耗資約327億元人民幣,整體工程估計約700億元人民幣
來,南北竿大橋大約200億吧,還是新台幣
從比例來看,南北竿大橋的收費隨便取一下大概算你珠港澳的二十分之一好不好?
就算直接轉嫁到居民稅金裡面,你若是沒特別去算,應該也不會發現多了幾塊零錢
大陸都不怕這錢收不回來了,馬祖有什麼好怕的?
至於,南北竿才多少人,花近百億台幣,有需要蓋這一座橋嗎? 我個人真是認為這是一句蠢到極致的發言
南北竿才多少人,需要發電廠嗎?
南北竿才多少人,需要自來水廠嗎?
南北竿才多少人,需要醫院嗎?
南北竿才多少人,需要網路嗎?
南北竿才多少人啊…這多少人不是人嗎?
南北竿的任何一個人,需求會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已開發國家的任何一座大城市裡的任何一個居民少嗎?






海狂哥還忽略了一個東西
叫做流量
港珠澳大橋的流量應該比南北竿大橋流量高過千倍吧
站在自私的立場我當然贊成蓋大橋
四鄉五島都連起來也可以
最好可以直接連到大陸去
就如同以前有人提議的鄉鄉有機場一樣
不過上百億的經費
說真的我自己捫心自問有必要嗎
當然相對於南北竿通勤的上班族跟旅遊業部分工商服務業
不可否認一定是福音
假設政府真的佛心蓋這個橋
過路費絕對不能也不可能像海狂兄算的這麼低
希望大家應該有心理準備
不要像機場停車場一樣
一收費人都跑光了
到時候橋蓋好了人卻跑去坐船
那又是馬祖一大奇景了

朝聞山林飛霞明~ 夕看天邊落水雲~ 濮陽才秀高歌曲~ 哪方人士覓知音~




當然如果要用投報率來看,馬祖所有的通建設包含機場碼頭等都是划不來的,交通基礎建設考慮的並非單純以投報率作考慮的嘛,所以大家平常心,能積極爭取到是最好囉,別再潑冷水了!
有沒有必要蓋這座橋是見仁見智,但是至少多數人視持正面態度的,或許覺得很花錢,除了交通便利外,像是南北竿間緊急醫療,若因此能救回一條命,我想都是值得的!





Anonymous wrote:
像是南北竿間緊急醫療,若因此能救回一條命,我想都是值得的!
如果只是為了這個目的,啓用直昇機,一樣達到救人的目的,却不用花一兩百億建橋外加不確定未來能否付得起的維護費用。






十月兄,就像我以前說過的
如果什麼都只用人數來衡量,那連江根本不是個縣
不到2萬人口充其量也就只是個鄉而已,需要這麼多建設嗎?
站在全台灣納稅人的角度來看,憑什麼一攤碎島不到2萬人口就能領到一整個縣的預算?
不只投報率低,而且對國庫來說根本沒有效益可言,憑什麼要撥這麼多預算給這麼少人居住的地方建設呢?
再來說費用,我稍微花點時間去了解一下,港珠澳大橋是BOT,是由民間取得經營權營運,所以才會有收費機制,也才所以會有這個價位,人家花錢標到經營權不連本帶利賺回來,難道是要做功德嗎?
而南北竿大橋目前來看應該是屬於地方建設,並沒有這個問題,造橋的成本就像醫院、學校和海淡廠還有發電廠一樣,是由納稅人共同吸收,即使真的要收費也應不至於會像BOT模式那樣追求利潤
話說回來,在地方建設上講求利潤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
如果行橋可以不用忍受風浪又能節省時間還不會被航班營運時間影響行旅,我還真是找不到什麼理由特地跑去坐船
最後談行業邊緣化,別忘了,南北大橋完工後,北竿機場擴建,南竿機場就廢掉了
到時候搭機旅客全得往北竿去,想必會成為行宿交通的重心,怎麼想對北竿都是一大利多,何來邊緣化?





海狂 wrote:
最後談行業邊緣化,別忘了,南北大橋完工後,北竿機場擴建,南竿機場就廢掉了
到時候搭機旅客全得往北竿去,想必會成為行宿交通的重心,怎麼想對北竿都是一大利多,何來邊緣化?
海狂夠狂未必夠聰明,回想一下吧!當初只有北竿機場而無南竿機場時期,北竿有因此成為交通和旅宿中心嗎?幾乎所有的旅客從機場直奔白沙,連近在數十公尺的塘岐都過村而不入,北竿民眾早就不認為擁有機場就擁有商機了!
大橋對北竿最大的危機還不只是在於商機的流失,更大的危機在就業機會的流失和人口的流失,試想,現在北竿有多少的"單位"?南竿有,北竿也需要有,等大橋完成了,就連北竿指揮部都會併入馬祖指揮部,更不用說中央和縣府設在北竿大大小小的"單位"了!





Anonymous wrote:
海狂 wrote:
最後談行業邊緣化,別忘了,南北大橋完工後,北竿機場擴建,南竿機場就廢掉了
到時候搭機旅客全得往北竿去,想必會成為行宿交通的重心,怎麼想對北竿都是一大利多,何來邊緣化?
海狂夠狂未必夠聰明,回想一下吧!當初只有北竿機場而無南竿機場時期,北竿有因此成為交通和旅宿中心嗎?幾乎所有的旅客從機場直奔白沙,連近在數十公尺的塘岐都過村而不入,北竿民眾早就不認為擁有機場就擁有商機了!
大橋對北竿最大的危機還不只是在於商機的流失,更大的危機在就業機會的流失和人口的流失,試想,現在北竿有多少的"單位"?南竿有,北竿也需要有,等大橋完成了,就連北竿指揮部都會併入馬祖指揮部,更不用說中央和縣府設在北竿大大小小的"單位"了!
笑死
當年旅客多嗎
一年不到10萬人搭
扣掉居民每天還有多少旅客?
是要什麼旅宿中心~





Anonymous wrote:
笑死
當年旅客多嗎
一年不到10萬人搭
扣掉居民每天還有多少旅客?
是要什麼旅宿中心~
就算成長到每年100萬,下機的旅客仍然是直奔南竿,不會讓北竿變成所謂的旅宿中心,更令人擔心的是,北竿的民宿除了具有特色的芹壁和橋仔以外,其他民宿業者也將蕭條,因為客人不必留宿一晚,客人都會以政經樞紐的南竿作為旅宿中心!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對於那些拿北機時期來比較的人,我也只能說,你們是把北竿鄉親近年來的努力和成果當空氣嗎?
南北大橋和南機撤除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與其徒費力氣與人爭辯,不如想想怎樣才能讓自己在十年後從這個改造當中獲利吧






Anonymous wrote:
就算成長到每年100萬,下機的旅客仍然是直奔南竿,不會讓北竿變成所謂的旅宿中心,更令人擔心的是,北竿的民宿除了具有特色的芹壁和橋仔以外,其他民宿業者也將蕭條,因為客人不必留宿一晚,客人都會以政經樞紐的南竿作為旅宿中心!
哦…你的這個「就算」恐怕不是你想的這麼簡單,每年百萬旅客,南竿可是連一半都住不進啊
換個角度來說,目前為止,觀光客之所以只在北竿短暫留宿,不就是因為南北交通阻礙嗎?
南北一通,往來再也不是問題,愛風景的觀光客自然可以在北竿停留更多時間
更何況不是每個旅客都有錢住飯店,多得是只想住民宿的
加上現在北竿各個聚落轉型,大好的風景和食宿供應一應俱全,比起南竿沒一處乾淨的沙灘,北竿才是優質行旅的首選
別忘了,觀光客是來玩的,不是來趕生活的
我覺得會有這麼多疑慮,都是因為很多人已經忘了,現在馬祖對於機場的依賴性是空前未有的
馬祖軍人變少、但假期變多,從台灣來工作的人口也不斷在增加,加上票價差距縮小,為了省時間,大家能搭飛機的根本就不會去搭船
重點是南竿的居住條件對外來工作人口之不親切之甚,就算要說是直接影響台灣人才進入馬祖的最大阻礙也不為過
就像在台北工作的人口,為了節省開銷和維持居住條件,不斷外移到新北一樣,南北一通,南竿外來工作者的居住選擇自然會有流動,最近我也和朋友在討論要籌備在北竿蓋小坪數機能型新公寓來經營,可行度不可謂沒有
哦對了,我並不是說馬祖沒人才,而是馬祖人才實在不夠多,像前陣子小朋友想學用電腦畫圖,就都只能往台灣跑,多無奈呢?





海狂太樂觀了,從全世界都朝向都市化發展的趨勢來看,只有邊陲的北竿往中心的南竿靠攏,沒有反向的可能。很多台北人嚮往農村生活而搬到台東花蓮居住,是事實,但人數有多少?只會有更多的花東人搬到台北,因為工作機會、就學、就醫等等。
南北大橋完成後,北竿衛生所還會存在嗎?車船處北竿站還有必要設立嗎?諸如此類,很多單位的消失,可以類推下去....
其實不要說北竿是否會被南竿所吸引,就連南竿本島,偏遠的村落也都一個個沒落,人口都集中到山隴,最近才發展出副都市心--清水和福澳生活圈。
北竿不是也一樣嗎?塘岐是鄉公所的所在地,郵局和電信局等單位設於此,結果別村都沒落了,人口都集中到塘岐。南北竿大橋通了以後,塘岐會不會變成南竿的橋仔?或是好一點,變成南竿的馬港?
三思啊!





從頭到尾連江縣政府,心中只有北竿機場, 看不出來嗎 跑道改善,還有人吃醋北竿機場條件好不比南竿機場, 遊客都知道馬祖有兩個機場養兩批航站人員。
很多疑點
南竿機場、北竿機場營運還不錯,因為縣長一句話 開支票說要建設南北大橋,把南竿機場廢掉,請問當初幹嘛建南竿機場用意是什麼 政績嗎?
不管南竿機場 北竿機場 何時思考馬祖有一個像樣機場。






海狂太樂觀了,從全世界都朝向都市化發展的趨勢來看,只有邊陲的北竿往中心的南竿靠攏,沒有反向的可能。很多台北人嚮往農村生活而搬到台東花蓮居住,是事實,但人數有多少?只會有更多的花東人搬到台北,因為工作機會、就學、就醫等等。
你這個例子是人口在都市之間移轉,花東和台北有決定性的地緣差異,拿來和南北竿比,說實在的是有點不倫不類,而且並沒有考慮到外地工作人口在馬祖居住甚至移藉定居的需求因為大橋的設立而流動到北竿的效益
南北大橋完成後,北竿衛生所還會存在嗎?車船處北竿站還有必要設立嗎?諸如此類,很多單位的消失,可以類推下去....
單位調整是在所難免,不過我相信各個鄉級單位應該是仍會保留才對
舉例來說好了,澎湖跨海大橋貫連西嶼、白沙和大山嶼之後,而澎湖主要交通設施和行政單位都座落在大山嶼,有因此就讓西嶼鄉和白沙鄉的各單位消失嗎?
其實不要說北竿是否會被南竿所吸引,就連南竿本島,偏遠的村落也都一個個沒落,人口都集中到山隴,最近才發展出副都市心--清水和福澳生活圈。
你恐怕沒搞清楚南竿本島所謂的"偏遠村落"是「沒落」還是「沒人住」
「沒落」,是指地方產發局規劃失敗、甚至是瀆職未盡規劃職責而失去作用,導致地方生活機能敗壞,就連地主想壓低價錢賣都賣不掉,個人認為這叫沒落
而「沒人住」,是指地主自己跑去別鄉別村蓋房子住了,但是原地就是寧願放著也不賣(或是開價過高),打算等政府規劃好以後再申請容積轉移或是大興土木賺錢
南竿現在是屬於「沒落」還是「沒人住」? 我相信大家心裡是有答案的
北竿不是也一樣嗎?塘岐是鄉公所的所在地,郵局和電信局等單位設於此,結果別村都沒落了,人口都集中到塘岐。南北竿大橋通了以後,塘岐會不會變成南竿的橋仔?
我的觀點剛剛好就和你相反,以現在南北竿的人口和供應流動來看,北竿成為唯一機場之後,人口密度會以塘岐為中心增加,包括原本的機場小組、直昇機駐員全都會移往北竿,民生機能單位需求自然是相對成長
我自認不是樂觀主義者,特別是在地方發展方面,我尤其不喜歡樂觀的先往好處看
但是當我試著去理解全觀生態之後,如果得到的結果仍然是正的,我就沒理由繼續堅持負面見解
當然,我也是人,我也會有誤解或分析偏差的可能
如果你在理解我的觀點之後仍有意見,還是相當歡迎在以有益地方發展的前提之上提出來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