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社論; 揶揄金門醫院換了署立招牌,並沒有換取品質 --閱讀人次 : 4322
金門醫院換了署立招牌,並沒有換取品質
金門民意要把署立醫院趕出金門,這項強烈的要求,反映了改制署立後的醫療品質反而下降,以及評估改制政策的失敗。在去年衛生署提出金馬縣立醫院升格署立的主張,地方政府評估之後,認為不合離島需求及對醫療作業沒有實質的加分而維持現有運作,並在現行的基礎上再尋求精進。
本月五日,金門縣議會第四屆第二次臨時會進行最後一天的議程時,就「改制署立醫院後地區醫療情形檢討專案報告」,議員要求將署立醫院趕出金門,金門鄉親不要被當白老鼠,署立僵化作業規則應予破除。金門縣長李炷烽在次日擴大主管會報也抱怨署立醫院為追求經營業績而降低醫療品質的作法應予檢討,並將邀立委、議會研議解決。
改制一年的署立金門醫院,狀況頻出,主要原因在於盈虧自負,因醫療是不能以成本論計,若考量成本、收入,勢必降低醫療品質及服務;同時,在改制之後,並沒有使服務品質升級,反而降級,當然金門在地民眾會反彈。
金門縣立醫院改制署立後,它的做法必須與台灣廿幾家的署立醫院使用同一套標準,盈虧自己負責;在台灣市場大,醫師來源也多,賺錢容易,而離島人數少,由台聘請醫師費用高,在成本上計較,品質必定大打折扣。
當地民意的反彈,主要住院標準嚴苛、轉診標準嚴厲,後送標準也僵化,病患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延誤病情率拉高,金門民眾在一年後認為改制是錯誤的決定,同時,縣府也無法約制署立醫院,金門縣議會以傳達民意聲音提出強烈抨擊,甚至將署派院長趕回台灣。
住院標準嚴苛,在於署立金門醫院考量健保給付少,醫院收入減少;轉診標準嚴厲,是把病人留在金門有收入;後送標準也僵化,亦是計算送到台灣的,治療的收入變少,所以,金門民眾也批判署立醫院「罄竹難書」,要求衛生署到金門解決。
衛生署在金馬國軍醫院縮編之後,去年提出金門、連江縣立醫院改制署立,以升格來說,由縣立改為署立應該是加分,問題是離島不同,盈虧自負是醫療品質最大的耗損;同時,經營補助並沒有增加,人員也沒有增多(金門改制後只增加台灣醫師一名,反而走了兩名地在醫師)。
以本縣縣立醫院現有運作而言,衛生局負責督導,並規劃醫療發展及經費爭取,這幾年的衛署補助預算反而增加;同時,不隸屬署立,也不受全國署立分配經費及運作標準,也反而游刃有餘。再者,縣立醫院人事也是由中央統籌補助,地方政府每年還自編預算補貼掛號費、部份門診費,讓鄉親更能享惠。
這五年來,從北市支援輪駐醫師、專科門診開設至設備更新,再到新醫療大樓興建補助爭取,地方醫療品質不斷在加分,印證當初維持現有運作,不因換了署立招牌而失分,這項決策是正確的。
小市民深感; 馬祖縣立醫院難道不想升為署立醫院嗎?金門所有的資源,靠金酒收入就能自給自足,馬祖行嗎?馬社論完全是酸葡萄心態,自己吃不到,還想揶揄金門,一字形容; 笨。馬報若有出息,就一輩子保持主張縣立不要升級。縣老爺若要縣醫升級,馬報若有志氣就不必配合,報社敢嗎?作不到,說大話,吹吹牛,唯馬社論也。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