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觀測所】東莒蚊子館,再燒錢! --閱讀人次 : 1858 歷經九次上網招標仍乏人問津的「莒光地區在地農產品銷售推廣中心」,早已注定成為蚊子館,但縣府卻依舊持續燒錢。上週五,縣府大張旗鼓舉辦揭幕活動,在音樂與美食交織的盛宴之後,宣布自9月13日至11月16日對外開放,每週六並安排免費DIY體驗。

9月12日馬祖日報以「東莒新亮點!農業展售推廣中心熱鬧揭牌」為標題,報導了這則消息。次日,馬祖日報報導,產發處長林志豐致詞時特別感謝農糧署與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的支持,讓東莒有更多活絡地方的機會,也讓展售中心成為馬祖農村再生與在地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新亮點」與「里程碑」不過是失敗政策的包裝詞彙。這場揭幕並非廠商進駐營運的起點,而只是縣府為完成「爭取預算、興建硬體、開幕剪綵、舉辦活動」,走個流程。斥資數百萬元裝潢場館、舉辦揭幕活動後,持續開放至11月16日為止,一切又回到原點:東莒多了一座蚊子館。明年春天過後,這裡仍將被荒煙蔓草淹沒。
政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2023年6月2日縣議會縣政考察抵達東莒,王忠銘縣長還製作短影音,強調政府投入1780萬元整建展售中心,並將提供輔導、教育訓練與保價收購模式,以推動地方經濟。但昔日宏大的願景全數落空,而盛大舉辦的開幕活動如煙火般燦爛却短暫,總共投入超過兩千萬元的公帑,也將隨風飄散。
日前盛大舉辦的開幕活動,農業部農糧署與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皆派員參與,馬祖日報描繪活動場景:「大家一同在音樂與彩色玻璃屋下,享用充滿故事的島式餐桌盛宴」,表面歡快愉悅,背後卻是錯誤政策造成的巨額公帑浪費,令人痛心。
蚊子館的根本問題,在於政府未曾嚴謹評估實際需求與效益,導致硬體完工後卻遭閒置。另外,蚊子館的出現,與政府「好大喜功」的心態有關,從中央到地方都有責任。如今,開幕活動結束,歌聲已止,宴席已散,留下的只是納稅人無聲的長嘆。

【觀測所】是本站社論名稱,由站長和數位特約撰稿者輪流不具名撰寫,每週一發表。





馬祖就是一直充斥這群不長進&浪費國家公帑
作秀癮+馬屁精的政治&行政盲人
亂摸蝦+打假球
獲利的永遠都是老百姓看不到的底下政商關係
這種胡搞亂搞
馬祖的產發&交旅能進步?才怪!
秀完+霸版,然後呢?
每個落後&失控大工程明年就光速達標百分百?
看到這群官僚每週霸版肉麻表演秀
樂此不疲
剛脆每個官僚天天把CEO三個英文字
貼眼睛or嘴巴趴趴走秀好了
真無敵噁心~






先前,馬資網社論點出產發處主事官員以“毛蟹濕地之名,行詐騙中央公款之實,真正用意是幫上級對某社團要角進行選舉拉攏”。
當時周邊具正義感的友人都對此等官員們素行與格調,非常不屑。
當然,坊間也有人把它當作茶餘飯後的揶揄諷刺話語,說這十年縣府一堆靠拍馬屁上來的官員腦子裡裝滿毛蟹,早就視國家法規如無物,橫行瞎弄,沒吃到牢飯就不會收斂。
回到正題。一個產業發展計畫推出,竟不先檢視在地實住人口組成與年齡結構?能否作為該計畫永續人力支撐?一年中有淡、旺季之別,旺季到訪遊客實際消費支出金額與類別,能不能養活此案在地從業人員?該項設施基地是否位在遊客往來的主動線上?或能否便捷連結島上必遊景點?甚至就處在全島絕佳的眺望視野區段?諸如此類條件或限制,難道一開始都不細加考量?
連全縣行政中心南竿,幾處最知名的景區附屬空間都難免遭逢營運不善的收場命運。更何況是位居“離離島”的地方?
從這件事的前後演變來看,就是官員們異想天開畫大餅,先幹再說,空套未來發展願景當幌子,實則以消耗公款為先。
對官員來說,完工之後,該場所今後結局且戰且走。等風頭過了,就算不能演出偶而活化一下,反正莒光選出議員不盯不管,拖久了,所有莒光人都沉默與忽略,也無所謂了,爽官繼續樂為之。
說穿了,該案原始目的也許就只是讓廠商們先賺進荷包再說。
遇到社會質疑之後,主事官員再來一篇故作正經的官樣回覆,卻遮掩不了一路敷衍與媚上的顢頇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