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觀測所】馬祖大橋翻不過的兩座大山 --閱讀人次 : 2540 日前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蒞馬考察,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馬祖大橋未來完成後,南、北竿交通運輸更有效率,後續國發會評估結果定案後,交通部將積極協助辦理綜合規劃檢討修正事宜。」陳世凱話說的漂亮,但擋在馬祖大橋前面的不是只巨額經費和工程難度,還有兩座大山須要翻越。
爭取興建馬祖大橋,第一座大山是15%的「配合款」。去年3月19日由王忠銘縣長親自主持的兩場北竿機場擴建說明會,副縣長陳冠人回應民眾提問「為何不先蓋馬祖大橋」,他明確指出,中央要求連江縣政府需自籌15%的配合款,我們無能為力。日前經由英國一家顧問公司評估的馬祖大橋總經費約390億,15%為58.5億,遠超過本縣一整年的總預算。
中央要求連江縣政府自籌15%算多嗎?看看已通車的金門大橋,經過3次修正計畫後,總經費調整為96.62億元,由中央補助48.13億元、地方自籌39.67億元,另由解約廠商繳交履保金挹注8.82億元。其中,金門縣政府自籌的配合款超過4成,中央只要求連江縣政府自籌15%,已夠佛心。
第二座大山是橋梁的維護管理。金門大橋完工通車後,金門縣政府首先面臨的一大難題是高昂的維護費用。依據國工局評估,大橋的維管費用每年3000萬左右,逐年遞增,30年至少要9億。2022年大橋通車後兩個月,縣長陳福海就表示要爭取由中央接管金門大橋維修管理作業,而去年11月,縣議員許玉昭質詢縣長陳福海,表示大橋的通行費與維管不應由縣府負擔,應爭取中央補助,但至今金門府會的願望仍未達成。
凡事莫忘初衷,2018年1月9日自由時報報導『盼改善機場效益 立委、連江縣長爭建「南北竿大橋」』,陳立委、劉縣長和張議長3人口徑一致,興建馬祖大橋、整合兩座機場為一座。正確來說,北竿機場擴建只是馬祖大橋的配套措施,不會也不應單獨存在。但事與願違,北竿機場擴建案後發先至,順利通過環評,而大橋却有兩座大山擋在眼前,難以翻越。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蒞馬考察結束後,交通部長陳世凱兌現了補助馬高航線200萬元的承諾,但却對馬祖大橋口惠而實不至,所謂「積極協助」,亳無新意。馬祖民眾期待的是馬祖大橋由中央全額補助,後續的橋梁維管經費也由中央負擔,但,這可能嗎?

【觀測所】是本站社論名稱,由站長和數位特約撰稿者輪流不具名撰寫,每週一發表。





中央與地方想全不同,馬祖連發公教薪俸都有問題。馬祖要中央全額補助,中央要地方分擔,當出發點不一樣,想蓋大橋難度就高。而金門歲收好,靠高酒就有百億歲收,馬祖有啥歲收?金門本生有錢,馬祖是伸手要補助,中央若全補助就行。不這樣:大橋只能想是看到完工的,如果中央全補助那一定就蓋得成。沒中央全補助蓋大橋無望。

馬祖是我的故鄉





本站 wrote:
馬祖民眾期待的是馬祖大橋由中央全額補助,後續的橋梁維管經費也由中央負擔,但,這可能嗎?
誠懇的想問,貴社論執筆者,是否也在「馬祖民眾期待」的行列中?希不希望「可能」呢?
另,我想幫新任交通部部長說句話,這趟考察,陳部長是在颱風方過後浪高顛簸的行船中真正體會到造橋的必要性,而主動說出會積極協助。
不管最後結果是如何,還是要爭取,沒有爭取,連翻看看的努力或勇氣都沒有,就會真的一點可能性都沒有。期待貴社論能與「馬祖民眾期待」一起齊心,翻過大山。






其實民眾也期待在看不見未來的大橋完工前有固定航班夜航先行,也請民意代表團隊與民眾齊心,救命大橋沒出現前,要一直海巡來來去去嗎?
救命大橋也要有救命部醫,還有在關心縣醫升級規劃或說明嗎?升級部醫不該成為選舉時攻防,現在沒有選舉,是該面對了吧!陳委員及其助理們。
我齊心推了,立委團隊呢?






免煩惱
摳摳不是問題
等國民黨版本財劃法修正案三讀通過
馬祖華麗變裝..灰姑娘過午夜12點搖身變成為高貴的千金小姐,會躍身成有錢一族,會多50幾億可以運用
現階段年縣預算才6億,ㄟ看口?(台語-能看嗎,是否上的了檯面?)
No..No…No袂看口底啦
財劃法修正草案送二讀前,憲訴法也要記得修法,將大法官現額2/3修法成總額2/3,不然大法官釋憲案通通給你們違憲啊。







嗯
有錢帶給你的不只是財富,更是底氣與膽識。
政治人物通常是高瞻遠矚、洞燭先機,
案子不是憑空想像推出的。
本週輪值爐主寫社論少漏掉了主要的一點,國民黨版本財劃法還躺在立院等待二讀及三讀通過,八九不離十會三讀通過了。若多瞭解時事及國內政壇朝野攻防法案的脈動,全方面多面向的分析會更周全,有公共政策的底或法政的底也許分析時事會更到位。
有常在看日本NHK台都知道,日本新聞台通常會把一件時事或專題都分析的非常徹底,當作一門專業學問在研究及探討。日本棒球在12強打的如此傑出、細膩及精巧,從NHK新聞製作過程看得出其民族性。
財劃法修正案推出來那麼久,此網站也從來沒有人在討論過,….. 希望馬祖通訊社能寫出一篇專業的財劃法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