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觀測所】不公平!清水村更需停車場 --閱讀人次 : 2872 清水廣場科技執法12月開出17張罰單,民眾議論紛紛。原本縣警局為防制因違規停車導致交通事故,採用科技輔助執法,引起爭議,但網友的討論方向轉移,有人問:清水村停車位夠嗎?
數字會說話,清水村的人口於民國109年超越復興村,已成為南竿第2大村。清水村在戰地政務終止4年後,民國85年人口僅201人,去年12月人口已達1150人,25年人口暴增472%。而民國100年清水村人口為680人,短短10年人口增幅69%,增加將近7成。

本縣人口持續增加,民眾消費能力提升,近年來車輛的成長也十分可觀。《南竿鄉志》記載,民國100年9月底,南竿鄉各式車輛1581輛;連江監理站統計,110年12月底,南竿鄉各式車輛2639輛,10年增幅為66.9%。

南竿首善之區的介壽村,10年前就擁有一座地下停車場,現又獲前瞻計畫經費補助,耗資1.9億元興建一座立體停車場,提供119席汽車停車位,預計114年3月完工。固然介壽村是南竿第1大村,但100年人口2014人,110年增加為2364人,10年人口增幅僅17.4%,而清水村10年人口增幅達69%,相較之下,人口成長更多的第2大村,至今仍未規劃興建停車場,政府幾乎忘了清水村的存在,對清水村民眾極不公平。
清水村的高樓仍興建中,停車需求將更迫切。雖然興建停車場為治本之道,但在介壽、仁愛和福澳相繼執行停車收費後,清水村也應比照辦理。此外,南竿鄉的權利車達百輛以上,清水7-11旁劃定的卸貨區,就遭一輛權利車長期違停。因此,權利車及無牌車輛的拖吊,也應一併實施,建議縣警局編列經費,委外拖吊,將可有效釋出部分車位,不失為治標的辦法。
在凡事講求數據的時代,政府應留意各項重要數據的變化,透過數據產生的統計模型預測未來,減少決策的盲目性。其實,清水村的停車需求,早在悄無聲息中快速成長,村民怨嘆,是我們沒有議員,才會長期被忽視嗎?

【觀測所】是本站社論名稱,由站長和數位特約撰稿者輪流不具名撰寫,每週一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