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常夷聽朱秀才說梁朝事】 --閱讀人次 : 856 撰者/陳友民
常夷是唐代建康人,字叔通,博览经典,很有文藝的造詣,性格耿正清直,自我尊尚世业。住家靠近清溪,常常白天独坐。有黄衫小孩子拿信直奔他的家,說:「聽說過朱秀才嗎?」常夷並不認識,覺得很奇怪。打開信一看,信上說:「吴郡秀才朱均,白常高士。」信中都不是活人語氣,大抵是「家近在西岗,幸为善邻,思奉颜色」,末了還附有一首诗。
「平生游城郭,殂没委荒榛。自我辞人世,不知秋与春。
牛羊久来牧,松柏几成薪。分绝车马好,甘随狐兔群。
何处清风至,君子幸为邻。烈烈盛名德,依依伫良宾。
千年何旦暮,一室动人神。乔木如在望,通衢良易遵。
高门倘无隔,向与折龙津。」
信的纸墨都很破舊。常夷感契殊深,感嘆良久,乃为答书,殷勤切至。另約定時間,请與相见。小孩走後,常夷派人跟随,到了舍西一里多的地方,走進古墳中。到了約定時間,常夷準備了酒菜水果。過了不久,聽到敲门聲,上次來過的小孩說:「朱秀才来谒。」常夷整了整衣冠出迎。秀才著角巾、葛单衣、曳履,年齡差不多有五十多歲,风度闲和,雅有清致。兩人互相問候,秀才說:「我是梁朝时,本州举秀才高第。由於四方多难,就沒有出去做官,屏居求志。陈朝永定末年死葬此地,長久處在泉壤,非常钦佩您的风采,但是幽明路绝,於是曠废将迎。幸因良会,大君子不见嫌弃,得申郁积,快樂何似。」常夷回答說:「我因愚昧,不意冥灵就在咫尺,所以久沒有到府上拜見,幸蒙殊顾,欣感实多。」
因就坐吃水果、饮酒,问他梁陈之间的事情,他敘述得历历分明。他自己說是朱異的侄子。说未異為梁武帝做事,恩幸沒有人能比。皇帝有织成金缕屏风,珊瑚钿、玉柄塵尾,林邑所献七宝澡瓶、沉香镂枕,都是皇帝所秘惜。曾經在承云殿講經完畢後,全部賞赐給朱異。昭明太子死的时候,有白雾四塞。葬时玄鹄四雙,翔绕陵上,徘徊悲鸣,葬畢才離去。下葬後,梁元帝一目失明,非常忌讳。为湘东镇守荆州,曾讓博士讲解《论语》。講到瞎眼人一定变色,博士言語不避諱,皇帝大怒,毒殺了他。又尝破北虏,手斩一裨将。于谨破江陵,帝见害,时行刀者乃其子也。都是些歷史上所遗漏的事,由於事类甚多,不能悉载。
之後倆人常来往,谈宴赋诗,才甚清举,甚成密交。夷家有吉凶,皆预报之。后常夷病甚,秀才對常夷說:「司命追君为长史,吾亦预巡察,此职甚重,尤难其选,冥中贵盛无比。生人会当有死,纵复强延数年,何似居此地。君当勿辞也。」常夷遂欣然,不加药疗,数日而卒。(出《广异记》)(根據宋‧李昉編《太平廣記‧卷三百三十六》「常夷」條刪節)
114.09.30(T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