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原來學中文是有「好」方法的 --閱讀人次 : 1797 當學生時我害怕中文,覺得中文很難,因為高分總是離我好遠。在背不贏別人,又對中文沒有特別感動的情況下,真的中文就像一部很難拖得動的車,無法享受搭乘的幸福。
今天有機會參加基地學校國中及國小中文觀課,從中受益良多,也對中文學習有了重新認識的快活。
國小中文示範的是桂文亞的「雪的銘印」。這文體雖是白話文,然而對小學生而言是有點深度,因為孩子要如何分辨文中內容哪些是作者本身想法?哪些又是卡片中主角人物的想法?除此外,每句話的主詞是什麼?這都考驗著教與學的互動。
示範中,老師活用拆句、及引導找關鍵字的手法,讓孩子與運用自己先備能力找到答案。而後,再讓孩子將文章內容以作畫方式展現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做呈現,以取代紙筆測試造成學習成效帶來的壓力,達到評量給學習者鼓舞與動力的歡樂。
觀完國小中文課後,接著觀國中中文課。老師示範的文本是梁實秋所寫的「鳥」。首先是對文意的內化處理,老師請學生從「愛」與「不愛」去理解段落所述,而後在3組答案中找出不同的答案再作引導與討論,讓學生能從中調整自己的認知,使成為符合作者真正的原意。這方法證明學生在從老師的引導中達成自主探索學習,完成學習的任務。
除此外,為加深學生深思弦外之音,取了作者同樣手法的另外一篇文章做對照,去理解反諷的寫作風格。反諷文章對較單純的學生而言,需要較多的線索引導,這必須對學生的背景有較深認識、或對學生反應敏感度夠細膩,才能引導學生產出內化理解,尋得正確答案。
真的,課堂精彩極了,展現老師的經驗與智慧,讓人忍不住為老師的付出而感動不已!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阮琦雅Ch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