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素養 --閱讀人次 : 339 在這A I的時代,人的素養或教養比知識和能力更重要。
有素養或教養的人,才能創造和諧社會,讓人活在頂級、溫馨、舒暢、共享的環境裡。
昔日我的成人學員曾分享她搭車交通工具時,看到台灣人可圈可點的生活文化禮儀素養表現,今天我也見識到了。
說到搭車交通工具,在這過年期間,要不是必要,出門真的是件苦差事。然而這「苦差事」,因為遇上了有素養的人,那份溫暖讓人淡看了辛苦。
大年初二,因台灣回娘家的習俗,儘管我們一家三口一早就到火車站,還是無法避開人擠人。平日會網上預訂票的先生和兒子,今天也只能到車站購票或刷悠遊卡。
好不容易等到了火車,走進車廂內還是人擠人。又好不容易有人下車,先生二話不說,捷足先登,把位子硬是卡了下來給我坐。我撇見對座有人看了我一眼,我有點尷尬,還是坐了下來,因為我還穿著背架、又不想辜負先生的美意。
過不了一會兒,對座瞄我的那位男士,不小心打翻了咖啡,他很有禮貌優雅的跟站在他面前的乘客道歉,並且從他的包包裡拿出了濕紙巾,將他咖啡弄髒的地方,擦拭乾淨。這樣有教養、文質彬彬的男士,讓我在心裡為他按讚。這是一種內在的素養,如果社會上的人都有這種基本的素養,電視上負面行為的新聞,應該就沒有太大播出的機率。
在回程時,還是人潮洶湧!上了車,好不容易有個空位,我也就先坐了下來。到了隔站,有位乘客秀出他的票來,不過他很有禮貌地說:「請問您坐到哪一站?」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我路途不是很遠,那他暫時站著沒關係。頓時我真的覺得非常的暖心!
從新竹到台中,來回兩趟的車程,很幸運地都讓我遇到非常有素養的男士。回想這趟旅行途中,我邊走邊叮嚀兒子如何做個有素養的男人,兒子很有禮貌地跟我說:「媽,這交給我自己,⋯」
在AI幾乎取代人類的許多種種,人還不活出生活行為素養來,那人還有什麼比A I強的地方呢?

阮琦雅Chi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