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關於福州地區元宵酬神活動的專有名詞可否論證後統一 --閱讀人次 : 6344 關於福州地區元宵酬神活動的專有名詞,可否論證後由縣政府文化局來統一發佈?
每每介紹福州及馬祖地區元宵酬神活動時,對於一些專有名詞各有說法,莫衷一是常感困擾,應就其義理多方論證,而在論證後至少官方縣政府文化局來發佈以統一名詞,馬祖日報以後之相關報導也此為準,也請文字學多有研究的陳高志老師多所協助。
例ㄧ:為什麼稱呼「擺暝」,本身字義上如何解釋?
福州語音唸ㄅㄝˇ ㄇㄢˋ,「擺暝」是馬祖地區廟會酬神的活動。多以「境」為單位,某村莊聚落稱為某某境,或大村(如南竿山隴)成立數「社 」,以「社」為單位,進行請神、擺暝、食福等廟會酬神活動。透過酬神以達到保境平安、安居樂業的社會目標。但本身字義上如何解釋?我並不知道。而「擺暝」只限於元宵節前後嗎?(西莒有「半年福」是在農曆七月中旬舉行)
例二:
之前馬祖資訊網曾對福州話稱「ㄐㄧㄤ ㄋㄨㄥㄛˋ」者做過討論,依賀廣義:「ㄐㄧㄤ ㄋㄨㄥㄛˋ」原本是指古代官府升堂時,差役(捕快、衙役等)立於公堂兩班應差的行事。在馬祖迎神遶境禮俗中,廟神出巡是仿照古代皇家、官衙禮儀而設。
地區文史研究者賀廣義稱「站堂」,莒光鄉誌記載為「陣堂」,現任仁愛國小校長王建華認為是「正堂」。
「ㄐㄧㄤ ㄋㄨㄥㄛˋ」我們是不是可以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到底應該是「站堂」、「陣堂」還是「正堂」?
例三:類似古時捕快縣府捕快衙役裝扮者,在「ㄐㄧㄤ ㄋㄨㄥㄛˋ」時配合「門旨」呼號或發出喲喝聲,齊喊「 威!」「 武!」;迎神或回宮出發或到達某聚落時齊喊「 威!」「 武!」,以示官威者,也是名詞混亂。到底應該稱為「喝班」、「呼班」還是「號班」?(也有一說是「皂班」,實在是太亂了)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回應滿正兄:
一、「擺暝」亦可寫為「排暝」,「擺」和「排」是排祭品的意思,所以不一定用在元宵節。(大陸也使用「擺暝」或「排暝」)
二、正解是「站堂」。大陸的《中文大辭典》解釋:文堂, - 文堂傳統戲腳色行當「龍套」的別稱。着文裝,於將帥升堂時站堂。京劇《取南郡》第一場: 「四文堂引 孔明 、 劉備 上。」
三、正解是「皂班」,京劇中常見的名稱,皂班穿黑衣,戴高帽,至今在馬祖各廟神明出巡時,皂班依然是這樣的黑色服裝。
大陸的《漢語》字典解釋:皂班,注音 ㄗㄠˋ ㄅㄢ,舊時州縣衙役三班中的一班,其職掌站堂行刑。亦泛指差役。 沙汀 《記賀龍》二五:「你們還沒有見過清朝時候的縣長……出街的時候那個威風喲,前頭兩根長號,一群戴尖帽子的皂班。」參見「三班六房」。
一般而言,衙役三班除了皂班以外,還有負責緝捕犯人的「快班」(捕快)、和負責勞力工作的「壯班」。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劉家國 wrote:
一般而言,衙役三班除了皂班以外,還有負責緝捕犯人的「快班」(捕快)、和負責勞力工作的「壯班」。
依上項說法,東引、西莒擺暝的陣頭行列中包括「快班」(捕快裝扮者)與「皂班」(穿黑衣戴高帽者),皂班跟隨快班之後整組的名稱應該稱為「喝班」、「呼班」還是「號班」?
但是,
一、從福州語音來念東引是念「ㄗㄠˋ ㄅㄢ」嗎?西莒念的音近「ㄏㄩㄝㄛ ㄅㄢ」。
二、東引所謂的「皂班」,帶隊者也是捕快頭裝扮。
三、西莒的「ㄏㄩㄝㄛ ㄅㄢ」由捕快頭帶隊,跟隨的也不像是「皂班」,其衣著裝扮像捕快頭的兵卒隨從,雖然戴高帽穿黑衣,但黑衣上有大大的紅圈,圈內為「兵」或「卒」字。「皂班」職掌站堂行刑,隨身配件應該要有刑具,但目前卻沒有,是不是早年有現在遺失了有待請教村中耆老。
所以,我目前認為在西莒的「ㄏㄩㄝㄛ ㄅㄢ」這一組人員不能稱之為「皂班」。
請教陳高志老師,「ㄏㄩㄝㄛ ㄅㄢ」的文字如何書寫?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回應滿正兄:
雖然「囝」和「仔」的字義都是「細小」的意思,如歌仔戲,就是「小戲」之意,但在福州話來說,「孩囝」與「孩仔」兩者,以使用「孩囝」為宜。
在福州主持電台和電視台方言節目的民俗專家方炳桂表示:「囝」在福州話中是細小的意思。凡是小的東西都加「囝」,如「桌囝」(小桌)「囡囝」(小孩)等。但在使用上也有了發展,如延伸為對小孩的暱稱,有「妹妹囝」、「依命囝」等。如此看來,「囝」這個字,總的說是中性的。但是,它在對某人群的稱謂時多少帶有輕蔑的味道,如抗戰時期說的「日本囝」等。
以上資料來源:
http://news.qq.com/a/20080202/000075.htm
另外,據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梁玉璋教授的說法:福州話「囝」,意義相當於北京話的「兒」或「子」,但在詞彙、語法功能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北京話的「兒」和「子」一般不能單獨成詞,福州話的「囝」既是詞綴又是單音名詞。(1989年03期《方言》雜誌)
梁玉璋是福州人,也是福州方言權威。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考釋文字時,結論必須做到形、音、義的密切結合,若無適當的字可用,只能退而求其次用同音字暫代,以待後人繼續研究。
有關方言用字的研究,這是很繁瑣的工作,研究結果最好有古文獻資料做驗證。拙著《馬祖俗諺析論》兩冊,今天看來,其中有些見解應再做修正,古人說「悔其少作」或「焚其少作」是有原因的。因為人是會進步的,後來學識的增長,難免會推翻自己先前的結論。
哈彩的「哈」應寫做「喝」,這是古書常見的語彙。站堂不能寫成「陣堂」。「陣」國語唸ㄓㄣˋ,但是方言念ㄉㄝㄣ^ (dɛing242)。國語的「作伴」馬祖方言說ㄗㄜˋ ㄉㄝㄣ^語流音變後讀ㄗㄜˋ ㄌㄝㄣ^(tsoˋ lɛing242),該詞語的漢字就是寫成「做陣」。閩南語說「逗陣」可做旁證。若寫成「正堂」,其讀音雖切合,但於史無證。(過去我也有類似的誤解)。台灣商務印書館的《辭源》對站堂的解釋是:「法庭開審時,法警立於庭上以維秩序,謂之站堂。」由此看來寫「站堂」是正確的。
「ㄏœ班」的問題比較複雜,因為œ的音不見於國語,現在的國語注音符號無法正確標示此音,但是它確實存在於馬祖人的口語之中。它不是翹舌的ㄦ,大致上來說,它是ㄝ的圓唇音。大家用方言念下面的詞語:梳頭、月初等,其中的「梳」、「初」的韻母就是它。兩字的讀音分別是ㄙœ、ㄘœ。「ㄏœ班」的漢字形體可用喝班、呵班、噓班、 兮欠班、昫班、吼班來表示,因為這些詞語的音義或多或少是有關係的。但是與馬祖方言最接近的只有「呵班」,因此,我們就用「呵班」來寫ㄏœ ㄅㄢ的讀音。本詞語不能寫成「皂班」,因為「皂班」只是詞義切合而已,然而卻沒有理論可支持ㄗㄠˋ有讀ㄏœ的可能。古文獻有呵引、呵導、呵殿等詞語,其語意不離引導和前驅。民國68年我在西莒敬恆國中任教,當時島上居民很多,每逢元宵節就有一群國中生去挺「孩囝」。迎神遊行的陣容非常壯觀,隊伍的領頭是「保長公」,鑾轎前面有「馬奴」,鑾轎後面跟隨著由小朋友扮演的皂隸群,皂隸們沿途有節奏地喊著:「威(ㄨㄟˋ)武(ㄨ33)唷(œˋ)!」這情形如同古裝戲中的升堂時喊威武的場景。他們是跑龍套的,而且人數不少,所以稱之為「呵班」。因為是搖旗吶喊的人,所以馬祖方言稱「配角」、「跟屁蟲」、「被唆使做壞事的人」為「做呵班」。這種人也可以稱之為「牽索尾」(ㄎㄝㄣˇ 厶ㄜˋ ㄇㄨㄟ33)。(牽索尾是負面的語彙,不可隨便使用。)
以上是個人淺見 謹供參考。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孩囝」只是統稱、泛稱。若要細分則有:保長公、馬奴、將軍、七爺、八爺等。其餘身穿花衣衫,笑口常開,頭頂左右各梳一條細長辮子,根本就是孩童模樣。所以稱「孩囝」是正確的。它之所以有ㄏㄞ囝、ㄏㄟ囝之別,那是福州腔與長樂腔的不同。國語注音符號看不出ㄞ、ㄟ韻母的音節結構,若用國際音標就能說明它的奧妙處。ㄞ =ai ,ㄟ=ei 。a是低元音,e是高元音。大家試著發ㄏㄞ的音時,感覺口腔中的舌位較低,開口度較大。反之,ㄏㄟ的舌位相對的比較高,開口度較小。用下列幾個字做例子,向大家做簡單的報告。(請用方言唸,前為福州腔,後為長樂腔。)
海:ㄏㄞ33 ㄏㄟ33(國語沒有這個聲調。)
該:ㄍㄞ ㄍㄟ
獅:ㄙㄞ ㄙㄟ
介:ㄍㄞˋ ㄍㄟˋ(用在「介紹」的語詞時。)
代:ㄉㄞˋ ㄉㄟˋ(用在「代表」的語詞時。)
所以唸ㄏㄞ33 一ㄤ33 或 ㄏㄟ33 一ㄤ33 皆可。但並不影響它的漢字寫做「孩囝」。祂不能寫做「熻囝」,因為 熻 是入聲字,後面有堵塞音,它可以唸ㄏㄟkˊ,一旦與其他字組合成詞彙時就產生音變現象。所以「蒸飯」方言說「ㄏ一k5 ㄅㄨㄛㄥ^」,漢字寫成 「熻飯」。嘲笑某人夏天穿厚衣服說:「ㄏ一k5 ㄌㄞ^」,漢字寫做「熻癞」。尾音若不加以堵塞,那就變成發「嘻」的音了。我們從來沒聽過鄉親說ㄏㄟkˊ囝,ㄏ一k5囝,所以寫成「熻囝」我個人覺得期期以為不可。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