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莒光鄉(白犬)區域歷史簡述 --閱讀人次 : 2432
連江縣轄境變遷圖1971年至今(取自《連江縣續修縣志》)
約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原始社會晚期馬祖莒光鄉島嶼已有人類居住,當時先人選擇居住地的條件都是平坦的田地,可避風、有水源及食物。而馬祖莒光鄉(舊稱白犬)的田沃村也符合這樣的條件。
到了元末時期莒光(白犬)海島各澳口皆有人居住,半耕半漁,可惜到明初海禁而盡遷其民。有明一朝此區是海禁遷民也是海商走私貿易與倭患不斷的時代。
依地緣關係,馬祖先民大多來自福州長樂地區,當大陸原鄉生活較為困難時,先民前往海外探險尋找新居地,初期來到包含西莒島的馬祖列島只是暫時離開母地,配合漁汛期搭寮暫住。進而遊走於內陸與海島兩地,利用山海之便所提供的自然資源,進行捕撈和種植。
依林滿正《馬祖林姓初探》一文指出,馬祖列島位福建閩江口外,漁產豐饒,在元朝公元1277至1367年間南竿島已形成聚落,並推論其餘各島也形成聚落寄居漁戶。但明初與清初兩次發布禁海與遷界令,訓令沿海居民「片板不得入海」,於是馬祖列島又見荒蕪。直到康熙20年(公元1681年),清朝解除海禁政策,准原移民回復沿海故土,於是先民得以安集馬祖各島嶼,以至於今。
在馬祖歷次重大的遷徙潮中,其中一次是民國八年長樂的大水災,死傷慘重並造成丁壯流亡8千餘人。潭頭鎮一帶是重災區,村落農田一片汪洋被海水所浸泡,造成飢荒與疾病,災後受海水浸灌過的耕地,過了三年才能開始耕種。當地居民無法以農耕為生者,部分遷離來到馬祖各島嶼,相對於農耕,至少海上捕魚還比較容易取得溫飽。這是近代史上,馬祖先民大量遷徒的高峰時期。
另一次是公元1949(民國38年)國共內戰時,跟隨閩北地區人民反共救國軍--東海部隊(海保)來到馬祖而定居的人士,大部分初期居住莒光與東引。最近的一次是公元1987(民國76年)台灣解除戒嚴以後,來到馬祖依親落戶,以及兩岸婚姻關係嫁娶而居住馬祖者。包括厚福林姓在內的馬祖各主要姓氏族群,亦隨著以上的大環境之變遷,陸陸續續的遷移到馬祖開枝散葉。
現今馬祖連江縣行政區分四個鄉,分別為南竿鄉(舊稱南竿塘)、北竿鄉(舊稱北竿塘)、莒光鄉(目前大陸仍稱舊名白犬,區分西莒島(上沙)與東莒島(下沙)、東引鄉(舊稱東湧)。莒光鄉古稱「東沙」,而福州話「沙」與「獅」同音,又稱東獅山,東沙地圖首次的出現是在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圖上。莒光舊稱白犬山(1452年,明景泰3年),源自於先民出洋,在夕陽餘暉下,瞥見一酷似蹲伏在海隅的犬隻島嶼,在陽光反射下散發出白光,故而名之「白犬」。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