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含淚接受物換星移、人事已非... --閱讀人次 : 4833
以下這些話或許會得罪一直努力維護馬祖傳統的鄉親
但還是想說些第三人(官與民)之外的觀點
~
馬祖 的確唯有觀光這條是唯一的出路
只是,當該守護的記憶,會有公安上的危險疑慮時
那麼在人民性命的安全與觀光利益價值上,孰輕孰重
中庸兩全之道
從來就是任何執政者難以解套的問題
我是史料文物癡
看遍許多史料文物的保存
卻也眼睜睜地 得看到史物~灰飛煙滅
當然
可以簡單的將責任推給政府無能 百姓無知
只是
在喊喊這些口號與批判之時
得更往內層去分析
哪些因素是真的政府無能 百姓無知
哪些因素又是~必然之痛
上星期 我蒙ㄧ位可說是真正的老鐵板人信任
翻攝ㄧ疊疊古契約
他家可說是開鐵板祖輩群之ㄧ了
最早的古契約出現年為咸豐時期
可我相信
那不會是他家最早的一份古契約
或許在更早更早 及至明、宋、元...
都有可能祖輩早已駐足鐵板
只是能存留下來的最古地契 只到清咸豐
更早的古契約 早已或腐蝕或敗破或自然分解
或人為因素而~~不復存 不可考。
我告訴這位老鐵板
這些古契約
終也可能會~~不復存
因為紙類的保存本就相當不易
不然全世界古董界的那些古畫名書就不會這麼珍貴
更何況只是草民間的簡易用紙
後輩子孫可能做的就是~~盡早護貝翻拍存檔
留下影像檔
而原件的保存
只能在有限經費條件下
盡量能保存
然而
民間力量終不是故宮博物院的專責龐大經費支撐
而且歷史文物保存 有ㄧ定的條件
我去過幾趟金門
金門的古蹟建築群 真的比馬祖多
除了金門政府當局與民眾有共識以砲彈歷史換銀彈外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
就是我們看得到的那些還沒頹圮的古洋樓、聚落群、老街
~~是紅磚建築
~~不是海砂屋
而且 能留下的古蹟建築 多數是家境不錯的人家或持續有人居住
有足夠的經費與人氣去修繕、維護
所以 還能降低歲月的摧殘
可 公家機構或國宅呢?
如果施建品質不佳 又長期閒置
呈現於世人眼簾的
恐多數就如育幼院舊址那般
甚至 早已不復存
不只金馬
台灣也是如此景況
早期許多俱歷史性的建築物
私人的 因子孫認知不同與自然敗壞而不復存
公家的 卻也因受限於被權責單位長期閒置或建築結構評估有公安之慮
修繕經費龐大
也走入歷史
那些修繕經費 是非常可觀的
也需要特殊專業性
早期馬祖地區 除了傳統閩東聚落外
其餘的公家建築 大概有很大很大的比例是海砂屋
這些海砂屋的公安危害性 民眾應當早有概念
1995年造成502人死亡的南韓漢城三豐百貨大樓倒塌事件
與1999年土耳其7.8級大地震,有3萬多人死亡
以及近年大陸ㄧ些樓房或公共場所倒塌查其原因中,
就包含濫用海砂一項。
海砂屋氯離子的含量是高於一般的建築物,
氯離子是會腐蝕鋼筋,若是不及時處理,恐有倒塌之危險。
當然目前也有ㄧ些<補救>新技術出現,
卻也得審慎評估其效益或經費是否能支撐。
育幼院的原始主建築物已經40多年,內部鋼筋結構的堪用與腐蝕狀況,
得經專業與嚴謹的評估,不是我們簡單憑外表就可輕易得知的。
西莒的山海ㄧ家也面臨同樣的狀況
那還是更早的海砂屋建築群,也同樣俱歷史和觀光價值….
如何安全與歷史保存兼俱,都是得用先考慮理性才能成全感性的嚴肅問題。
我曾經遺憾過中部ㄧ棟老建築被強制拆除,也不客觀甚至嚴苛的批判過,
但當我在拆除現場,想做最後的~挽回~時,
拆建築的工人要我入內看看建築的更細部時,
反問了我ㄧ句:「妳看,這已經爛成這種樣子了,重新整修也很困難了,
換成要妳每天睡在裡面,妳願意嗎?」…
因為這句打臉話,讓我無言以對。
最後的結果是,後人在拆毀之前合照,建築物拆毀,原址重建,但在屋內的一隅留下歷史。
現在有很多協會都在爭取活化馬祖公有的閒置空間,政府當是樂觀其成,
只是
這些民間團體應當在爭取之前,先評估自己有多少人力與物力去維護與善用,
而不是只有一頭熱
只編織願景,卻又不願排班當維護環境的無酬義工。
不准政府拆除危樓,卻又要政府保證安全無虞…
如果 如果經專業評估過後,專家還是建議拆除,
那麼,還是有另一種方式可以將記憶保存下來
~~在原址ㄧ隅設紀念館或在另覓馬祖歷史紀念區複贋所有可典藏的記憶。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含淚接受物換星移、人事已非。
我曾經寫舊鐵道廢線與廢校的故事與報導文學
(不用上網查我的名字,我沒用自己名字發表..會用筆名,自然也不會想讓人知道..)
去踏查這些歷史足跡的困難度,很難令對這些無感的人想像,
有時追查到最後,完全想像不出眼前的一地ㄧ物ㄧ景曾是具歷史意義的某地某物某景..
但當我看到曾經的一座升旗司令台
或甚後人所立的一塊紀念碑、
僅剩不到兩公尺的舊鐵軌…
便讓我覺得還有一絲絲”欣慰”….
那便能讓我在風中聽記憶了。
高雄也有很多這樣的必然之痛…有時候,旅客只能在街角看到ㄧ塊提醒過往人們
此處曾是XXX的碑孤立。
所有的人事物,終會走入歷史,終會灰飛煙滅
(會有例外的,絕大部分都會危害環境(如化學毒物)…
只有精神能保留下來永垂不朽…
或許 曾經在這育幼院的院生們..
可以收集保留下的照片、口述歷史、院史沿革與院生們的現況….
正式集結成冊…請文化局出版..或提案設立專區…
縱使建築物走入歷史…但精神卻不會走入歷史……
已有 10 位網友鼓勵
腦容量不大,所以每次都忘記用哪個帳號登入 因此~~對,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