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Liner
資深會員
來自 : 駁岸邊(Bo-Huann-Bin)放煙火
註冊 : 2010-05-18
發表文章 : 1388
掌聲鼓勵 : 1731
資深會員
來自 : 駁岸邊(Bo-Huann-Bin)放煙火
註冊 : 2010-05-18
發表文章 : 1388
掌聲鼓勵 : 1731
發表時間 : 2010-10-29 15:28:41
FORM: Logged
探索閩劇人潮的背後意義 --閱讀人次 : 2674 福州劇在台上演
造成前所未有的轟動.
除了馬祖旅居台灣鄉親捧場外,其中有一部份是自大台北地區的老一輩福州人士.
所謂老一輩的福州人士,一般泛指,有些是1949年跟隨國府來台的;有些是清末日本時代前後就已來台,至今父母輩或老一輩來台約100多年所謂"祖籍福州的台灣本省籍人士.(如有名的台語歌星-劉福助,康丁,及鳥來嬤-吳敏等等就屬此類...)
台北的福州相關裔人士大都居住在南門市場、西門盯、師大或萬華附近一帶的老台北人,這些人數目還不小,口操台語及國語及福州語的三聲帶.
據台北民國40年初的日本人所留下來的戶政統計及國府剛來台的族群分佈,大台北約有20多萬和福州相關的人士,
這應該是很籠統的數據,但隨著族群融合及本外省籍互相通婚關係
,到了今天大都已漸漸沖淡了地域概念.並且由於竽仔和蕃薯的結合,後代也漸漸融為台灣麻薯了.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