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補習與自修之分析
以前在馬祖都只有自修,也就是利用晚自習專心唸書,
下課10MIN吃泡麵,回家看電視.
假設補習一星期兩天,一次二小時,一小時二百元,共花四小時,800元
需另花四小時寫補習班作業。
總計一個月花32小時,3200元在數學補習上→一學期12800元
自修,天天算數學一小時,買參考書300元1本
總計一個月花30小時,300元在數學自修上→一學期300元
基本上,唸的量是相同的
花的錢卻差40倍
有的同學數學沒考好,是因為量不足,不是程度不好,如卡通灌籃高手流川楓和櫻木花道,即是.
同學不會的地方,有沒有打三角形,這很重要嗎?
老師會不會教,很重要嗎?
老師不會教,就不知道怎麼唸嗎?
國中老師是怎麼教的,忘了嗎?
考試是為了要瞭解哪些不懂,不是會了多少,比別人強多少˙
上限都是100,人人都做得到。
同學們加油呢!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唸過的學校: 寶血幼稚園、連江縣立中正國民中小學、 省立泰山高中、逢甲大學、東吳大學、銘傳大學、臺藝大 [有心無心,心在人間,多情薄情,情繫江湖。]
去年,我的兒子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到了高中,考試還不能用計算機和我爭辯。我想馬祖的大部份的家長太幸福,因為國小、國中的老師都做太多了,讓家長以為自已都不用做什麼,孩子就應該要都會,只要是孩子不會,就是老師教的不好。孩子都唸高中了,還要不停的四則運算嗎?那有的考試還open book 又怎麼說?馬祖高中早上7:00就正式考試(周一到周五每一天),下午上到第八堂,扣掉午休一小時,已經9小時了。有的還有第九堂、晚自習……。我想問一問各位家長,如果是你自已,你上課不會恍神嗎?我想,孩子睡的夠不夠比數學老師教的好不好重要。孩子想去補習,有時候是不想在家被家長管。家長請找出孩子想去補習或不想在家的真正原因,而不是一直怪老師。真的。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水瓶
除了要求學校老師認真教學之外,學生在家裡讀書態度才是書讀不讀的好更重要的一環。不論是在學校或是補習班,學生能受到的訓練絕大多數只有"聽"跟"思考"的能力,但是概念跟知識的真正理解必須要搭配"做"跟"熟練",實作可以讓學生了解中間的過程,並且發現思考時沒有想到的問題;這樣的讀書方法也不僅限於數學,放諸各科而皆準。學生真的能夠有較完整的實作的時間其實是在放學之後,因此學生在家裡的讀書態度,以及讀書時間的安排,其重要程度當然比在學校上課聽講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老師在學校耳提面命之外,學生自己的自我要求,以及家長是否有真正確實督促與關心孩子的念書情況,更是不可忽視的。現在學校老師的教學狀況可以被照相、錄影、公開討論,甚至量化評分,但更重要的家庭督促還有學生的自我要求部分呢?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啟人疑竇 wrote:
水瓶 wrote:
馬高是否應檢討上午7:00考試的必要性。台灣的高中7:50才算遲到。7:00到校,6:00就要起床、吃早餐,如果要睡8小時。前一晚10點前睡著,各位家長,你們辦法做到嗎?
妳能確定妳家小朋友可以晚上十點就寢,就算早上十點遲到,相信他們也會熬到凌晨的,相信我準沒錯。
"水瓶"的意思就是指
如果要睡足8小時 等於是10點前就要就寢
若換成是我們是否有辦法做到呢?
所以希望馬祖高中可以改成7:50遲到 而不是上午7:00就開始考試
(畢竟7:00就開始考試,對於部份學生來說是反效果的)
說真的 記得念國中高中時
上課都是天天跟周公約會-尤其是早上
但念二專後 就乾脆第一 二堂都不去上課(不過千萬不要學我呀!)
以換成第三堂以後的好精神...(不然睡一整天就不太好囉!)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回覆 you good
最後那段話:
還是有些父母沒辦法或沒能力管教
就在隔一個海那麼遙遠的孩子
所以老師要更加把勁阿!!!!!
把父母親所做不到的都給補回來阿!!!!!!!!!!!!!
個人並非老師 但是覺得教育小孩的責任 不該全盤丟給老師才是
尤其是青春期的小孩
個人主觀意識都很強烈 也都有自己的主見
應該要學習對自己負責
而不是像小學生一樣要別人在旁邊拉把
這樣孩子不會成長 過度依賴被動 還容易成為社會負擔
學習本來就該主動 才會產生競爭力
自己都未能意識到積極 別人怎麼推拉其實都沒有效果
社會很現實也很殘酷
成功更不會憑空掉下來
機會也不會等人
爭取及提昇自己的競爭力
給予正確觀念
才是老師應該要努力建立給學子的藍圖
學校是學習的殿堂 學習的方向包括知識上及行為品格
不是管束不了 就丟進學校
這不是監獄 更不是資源回收場
不是台灣待不住 就把小孩丟到馬祖高中
這裡也不是感化院
現在學風開放 大學的體制更加自由化
老師不是神 春風化雨這種偉大情結的請自我想像
古之學者必有師。韓愈《師說》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稱呼上分為學子與孩子 這就是角色的差異性
父母對自家小孩的期待與關愛
絕對大於老師 所扮演的角色也全盤為孩子為切入點與考量周全
如果自己的孩子 都無能為力 或是過度溺愛
那又憑什麼將責任推給老師 同學 或社會上每一個人
該父母要盡責的 就應該由父母親承擔
不是生了養了 教育就沒有責任了
身教大於言教
父母扮演的角色可以更多元
老師 只不過是學生生涯上的其中一個過程
當然老師的態度的確具有影響力
所以能帶給學子正確及正面的價值觀
讓被動缺發競爭力的人
轉化觀念 主動積極
才是最困難也最需要面對的課題
《論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治標不如治本
學生的根本 還是家庭教育及人格特質的教化
才能真正改變小孩學習任何事物的心態
因此要從小就開始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
才是大家應該共同該努力的方向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2頁)
前往頁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