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如何讓軍友街有限的土地做有效利用,地主請網友提供意見 --閱讀人次 : 6163 有關軍友街土地事件至今已有2年多,這期間家人的壓力,其箇中滋味、五味雜陳,無法三言兩語道盡。本人已高齡八十好幾,因先父將土地承租,故有土地租約關係。民國97年10月29日承租戶將土地圍離並貼告示:「私人租用土地非經許可擅自進入使用及毀損者將依法辦理」由於本人年事已高,又不諳法令,只認為祖傳土地,必須留給子孫。故未做處理。
今與家人共商如何將此商業用地作合法建築並有效的利用。有意願提供意見者請提供意見,以便納入規劃集資重建事宜。
陳金旺敬啟(本站代貼)
---------------------------------------
馬祖日報 2010-01-21
軍友街大火兩週年 現場廢墟依舊
介壽村軍友街大火昨天滿兩週年,現場是凌亂不堪、一片狼藉,感覺就像村裡的髒亂廢墟,災民是感嘆又無奈。(圖�文:曹重偉)
【本報訊】昨天是一月二十日,也是介壽村軍友街大火兩週年的日子;重回現場,經過了整整兩年,還是凌亂感覺就像村裡的「廢墟」;據了解,地主與受災戶之間的拔河賽,還持續陷在膠著之中,何時有解,災民也不知道,只能看著原先的美好家園持續荒廢下去。
昨天下午出現在介壽街頭的消防車而過的警鈴聲,卻也勾起了介壽村民恐懼、驚嚇回憶,因為前年的同一天,正是二十多戶鄉親失去家園的日子,軍友街大火震撼全馬祖,所以消防車昨天上、下午的連續出勤,讓村民是相當的不安。
軍友街火災過後,各界雖表遺憾,但也認為是一次讓老街重生的契機,建議可以建築整條現代的商店街以繁榮經濟,也可解決原住戶的所有問題,地主也是傾向此方向;只是,花錢蓋大樓談何容易,災民甫失家園,要從何處拿出大筆資金投資,而且少數災民也只是希望恢復原狀而已,在多次談判都談不攏的情況下,就陷入現在的膠著,而且一下子就是二年過去。
到火災現場,不少斷垣殘壁還留著當時的火傷烙印,少數住家是先把地坪鋪好,但只做為停車之用,部分區塊則成了資源回收物及雜物的堆放處,從高處看下去就像是廢墟一般,與相距不到二十公尺的介壽廣場繁榮景觀相較,感覺是非常的格格不入,民眾是感嘆又無奈。
幾位災民就說,他們是真的拿不出辦法,山隴村民說,兩邊都要看遠一些,荒廢下去都不好,也都是該找機會介入的時候了,不然可能五年、甚至十年後,這塊地都還是這樣子繼續荒廢下去,絕非大家所樂見。
-----------------------------------------
馬資網網友報導:
南竿鄉介壽村軍友街重建,縣府鄉公所不應該、也不能不作為!
看永和大陳社區的都市更新計畫,眾所期盼的南竿鄉介壽村軍友街重建,是否有可參考之處?
該如何保障地主權益?如何維繫原土地及建物承租戶之生計?不忍割捨的鄰里情感如何延續?可重塑商店街新風貌?政府部門介入溝通協調開發?容積及建蔽建築法規專案鬆綁?真的都沒有任何可行的方法!讓大家期待的嗎?
永和大陳社區的都更案,也許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大陳社區都更 容積獎勵100% 原文刊登於【2009-08-09/聯合報/B1版/北縣基隆.運動】
台北縣城鄉局選定「永和大陳義胞社區」做為都市更新地點,日前完成更新計畫審議,成為全台第一個策略性再開發地區,容積獎勵上限也從50%提升到100%,讓居民可分到更多樓地板面積。
台北縣城鄉局長張邦熙日前在永和市永平高中,主持兩場大陳義胞社區都市更新說明會,向住戶說明規畫內容、進度、後續招商及民眾基本權益等,讓民眾了解整體規畫與後續程序。
大陳義胞社區位於永和市保安路、保生路與環河西路間,面積約9.6公頃,其中公有土地約5公頃,約1500戶居民多是早年從大陳島撤退的義胞,經政府安置而得名;近年因社區巷道狹窄,加上房舍老舊,被縣府選定為更新地區。
周姓住戶表示,當年政府分配大陳島義胞的房子坪數約8坪左右,住戶落地生根後,人口也增多,住戶被迫將房子往上搭建,但未被納入合法建物範圍。
李姓住戶也說,房子逐年往上增建,有的根本沒有地基,樓層卻愈來愈高,衍生安全問題,如今縣府要更新,他們樂觀其成,但前提必須以住戶權益為優先,最好能以專案補償方式,讓住戶樂於參與。
張邦熙表示,永和大陳義胞社區是個有潛力的地區,隨著都市快速發展和道路系統便捷,緊臨新店溪水岸資源及仁愛公園,具有更新契機,因此選定為全台第一個策略性再開發地區,將來居民可以分到更多樓地板面積,增加參與都更的誘因。
城鄉局更新科長黃秀源指出,大陳更新區共畫分7個單元,各單元介於0.8至2公頃間,鄰接2條以上計畫道路,將分別上網招商並依程序公開評選委託實施者。
----------------------------------------
南竿鄉介壽村軍友街的未來,我們期望的是哪一種呢?
是傳統建築商店街?<福州南后街>
還是現代化明亮可遮風避雨的商店街?<北海道狸小路>
或是...........................
仍然讓軍友街繼續像廢墟一樣隨意發展?持續刺痛大家的心或直到痲木?........................
-----------------------------------------
馬祖日報 2010-03-29
民間集資蓋大樓 福澳大興土木
政府不蓋國宅,民間自己來!近年由民間自主集資興建住宅蔚為風氣,福澳村幾戶民眾近日大興土木,原地重建要蓋六層的電梯大樓。(圖�文:曹重偉)
【記者曹重偉�南竿報導】又見民間集資蓋大樓!福澳村靠運動場側街道近年是大興土木,而且都不約而同的「向外、向上」發展,就是將原本朝內裡的門戶轉為朝向港口,從原本兩層樓的舊建築拆掉重建為至少五層的「大樓」,最近在施工的林姓鄉親幾戶人家,更是要蓋六層的電梯大樓,除了自居外,還有不少樓層是賣給其他鄉親,可預見完工後當地會更加熱鬧。
政府不蓋國宅,民間自己來!近幾年由民間自主集資興建住宅蔚為風氣,尤以南竿地區最為興盛,從馬港、清水到山隴沿路都有新蓋的住家大樓,強調是集資合建、信用可靠,而且特色就是坪數大,很適合馬祖常態的三代同堂家庭居住,所以每有「作品」推出,都會有不少鄉親詢問,而最熱門、最搶手的當然還是在山隴,不過可不便宜,一坪都要價十萬元以上,四、五十坪的大房子住起來很舒服,但口袋沒有五、六百萬就要謝謝再連絡。
而近日在大興土木的福澳村靠運動場側幾戶人家,據鄉代主席林明揚表示,這幾戶都已經有四十多年歷史了,而且是海砂屋不堪使用,屋主都早有意願要原址重建,所以從去年就開始集資,找買主及投資人,不過經濟不景氣,也是好不容易才敲定施工;該處預定要蓋六層的電梯大樓,一、二樓是店面,三至六樓都是住家,大概今年底前可以完工。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對於違建的處理若有人認為縣府處理不力,小弟倒是有個建議。小弟建議可將相關檢舉文件(含照片及佐證資料)以存證信函方式寄達縣府相關主管部門,若一定時效內縣府不加處置則具狀向監察院陳情(相關主管部門有怠忽職守之嫌),不知道前幾年熱門話題阿桂檳榔現在還是不是違建?此外軍友街火警發生當時縣府消防局(人員編制及裝備數量)是否合乎標準?若有疏失能否先向監察院提出陳情,爾後再依陳情結果提出國賠申請。
tonyliu wrote:
福澳村 興建的住宅 是違建吧? 政府不敢管嗎? 還要值得嘉獎嗎? 侵佔國有地公有地可以被容許嗎? 下次我到福澳運動場 去蓋房子好囉!! 反正沒人管嘛!!隨便蓋都可以,還可以賣錢呢!!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彷彿相識一萬年,有緣渡海來相會,不知真情歸何處,祈求緣深情義重。
有關軍友街土地事件至今已有2年多,這期間家人的壓力,其箇中滋味、五味雜陳,無法三言兩語道盡。本人已高齡八十好幾,因先父將土地承租,故有土地租約關係。民國97年10月29日承租戶將土地圍離並貼告示:「私人租用土地非經許可擅自進入使用及毀損者將依法辦理」由於本人年事已高,又不諳法令,只認為祖傳土地,必須留給子孫。故未做處理。
今與家人共商如何將此商業用地作合法建築並有效的利用。有意願提供意見者請提供意見,以便納入規劃集資重建事宜。
陳金旺敬啟(本站代貼)
============================================
一、依照站長代貼的內容來看,地主與承租戶間仍有「土地租約關係」
,承租戶仍有土地使用權。
二、因為承租戶仍有土地使用權利,地主可與承租戶協調重建方案。
三、建議一、二樓由承租戶重建,三樓以上由地主增建,雙方相互退讓一下,讓重建案圓滿完成。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傳統建築商店街
這個構想不可能的拉,CP值不高 觀光人潮太少
說真的要拿去搞吸引觀光人潮,還不如建回之前的民房
好讓經歷上次火災的民眾們可以再回到熟悉的地方居住著
不過這又是要跟地主洽談商量的問題了
要之前的住戶看著自己曾經相處這麼多年的地方
突然變成大家以及遊客人來人往的商店街
這讓這些災民的心裡作何感想呢
來到以前住的那棟樓層坐下來吃飯消費的時候
不禁心裡一痛忍住悲鳴
附帶一下
我真的搞不懂為什麼會有人想把這地方拿去做為觀光發展
上次電視節目關鍵時刻討論北海坑道的時候引來熱烈的關注
台灣很多朋友都打電話詢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去北海坑道觀光
怎麼不打鐵趁熱當下就開始宣傳北海坑道順便推廣一下馬祖其他風景
(那節目內容中更是把馬祖每個具有戰地色彩的景點都指出)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