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愛之,適足以害之。給楊縣長省思的機會是必要的。
選舉已經結束了,三千多張選票的肯定也是過去式了,楊綏生是全縣的縣長,當然包含當時不支持他的人,都是他應該考慮及服務的對象,東引的聲音自然應該被尊重與照顧,縣長無法偏安於一隅。
支持楊綏生,但並不意味楊縣長的決策沒有討論空間。網路的批評無須過度在意,但提出之論點確是可供決策評估之考量方向,無須以影響未來發展的大帽子壓制東引鄉親的訴求。
對於現今被發酵之新台馬輪彎靠問題,其被討論的方向及對立發展情勢,就時間點而言,會不會過早?是否恰當?個人以為,購買三體快輪,以目前態勢,中央過關機率甚小,原有預算是否得以保留,尚在未定之數,亦即爭論標的物並不存在,如以正面思考,表示尚有充裕時間得以溝通協調,交通局應該密集在東引召開說明會,不應任由楊縣長衝鋒陷陣,陷入指揮的盲點與鄉親的對立。
購船決策過程中,突顯縣府團隊運作的單向操控,楊綏生的意志是否足以代表楊縣長的最終決策?縣府的訊息會不會發布過早或訊息不明,致使東引民眾因誤解而群起激憤?
楊綏生的支持者,能否轉化為對楊縣長政策的鞭策與監督?東引鄉親能否給縣府就體制內說明的機會?或許是事件轉圜的機會。
對立除了二敗俱傷外,無法看到真相。楊綏生對馬祖未來不能等待的心急可以理解,但楊縣長的決策卻不容許躁進,縣政不是個人意志的貫徹,是需要詳細評估的。楊縣長的角色與立場,應該讓楊綏生暫時失去某些自由與自我意識。請謹記王清峰的發言是有討論空間,但其部長的位置,注定她發言不當的命運。
已有 14 位網友鼓勵
朱秀珍
誠如朱秀珍以上所言,楊綏生肯定是一位努力的縣長,在當選縣長之前,就曾經與曹立委等人自費前往非洲加拿利群島,實地考察三體快輪,如此無私的付出,是他贏得縣長寶座的原因之一。
楊縣長擁有馬祖有史以來最高的選票,當然在網路上也有很多「粉絲」追隨,總是認為楊縣長的努力都應該給予支持。這樣的情形,讓我想起「投名狀」電影中的一句名言:「大哥是對的」。
事實上,大哥未必永遠是對的。
楊綏生在擔任牛角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時,曾經推出兩個失敗的案子,其中一個是社區圖書館,另一個是澳口垃圾攔截計畫。社區圖書館失敗的代價極小,不值得討論。但澳口垃圾攔截計畫的失敗,卻付出了政府三百多萬的經費,代價不小。
楊綏生所提的澳口垃圾攔截計畫,立意甚佳,希望將海漂垃圾阻止於澳口之外,如果實驗成功,再推廣到全縣各澳口,讓惱人的海漂垃圾問題一舉解決。可是,由於海事工程的複雜度、東北季風的湧浪、颱風的破壞力,在在使得這個理想難以實現。經過三期工程之後,負責執行的環保局由局長陳秀華下令停止實驗,宣告失敗收場。
三百多萬預算對於政府而言不算太多,小人玩小車,風險不算太大。可是,楊縣長提出的28億經費購買三體快輪,則是小人玩大車,如果失敗,楊縣長負得起政治責任嗎?
各位楊縣長的粉絲們,大哥也有盲點,大哥未必是對的。
(3/25更正:經環保局指正,牛角澳口垃圾攔截計畫兩期經費193萬餘元,加上第一期由牛角社協主持的40萬元,總費費為230餘萬元。)
已有 12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