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押吧(好樣的)的連江檢察長!展現公平正義的舉世價值! --閱讀人次 : 5999 全國的最高檢察署長換人做後
全國各地的地檢 彷彿都動了起來
希望連江地檢能持續扮演打擊不法勾當的角色
也希望溯及過往能將馬祖過去及現在的政治gossip和政府發包案能重新整理及大掃除一次
讓良幣驅除劣幣 如同一個家庭廚房髒了 要好好清除一次
也如同平常供奉的神主牌積塵了 趁"清屯"這一天須好好整理一次
也感謝正義使者化身-不畏辛苦在馬祖工作的國家司法檢調警人員
應多佈一些線民藏於民間
讓馬祖人重新拾回過往傳統樸實的個性
畢竟
大富大貴天註定 小富須自身努力
人在做 天在看 舉頭三尺有神明
世間的過客這輩子要吃多少飯 上天老早已註定
假如多餘的
上天遲早也會要求吐回去的 這是不容置疑的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轉載自《公共工程委員會》2月份電子報
張金秋董事長口述,易竹先生代筆
金億營造是馬祖一家很小的營造廠,自願吸收一千四百萬元,冒著違反設計圖說及遭主辦單位違約處分的風險,要打造一座世界第一高的媽祖石造神像。這樣的行為,讓同業覺得不可思議。「投標前,一連好幾天,夢裡一直出現媽祖的指示,包括神像高度、投標金額…」金億營造董事長張金秋訴說著為何如此堅持的傳奇。
張金秋強調,對他而言,媽祖葬在馬祖的事實,鮮為外界所知。而興建媽祖神像的事,從他年輕時聽到現在。歷經前故縣長劉立群、前立委曹原彰、終於在曹爾忠立委爭取、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及馬管處支持下而成,期間一晃眼二十八年過去了。
他說,我是土生土長的馬祖人,應該遵循前人腳步為地方做些什麼!於是,他毅然決然在近五千萬預算標案中以3677萬標下,原本因經費不足無法推動之 28.8公尺媽祖巨神像,因為有了標餘款,似乎冥冥中露出曙光,透過天后宮廟管會及神像推動小組,向連江縣政府建議變更設計,將神像由原設計19.9公尺變更為28.8公尺,若有不足經費由承包商吸收之意願,惟縣政府因恐違反採購法不願辦理。為了區區仟萬餘元,馬祖喪失創造世界第一的機會,實在太可惜,因而冒著違約風險,也要為家鄉留下一座新地標,在龐大行政壓力下,仍要興建28.8公尺決心,當然在新建過程中媽祖履顯神蹟,像基座岩盤位置所在、指示神像可以在106天組立完成、施工期間無風無雨、開光時鞭炮自動點燃等等,在眾目睽睽下,終於在2009年農曆九月九日媽祖得道昇天之前,完成世界第一高媽祖石造神像。
當時,大家都認為這是個很愚蠢的決定(因為祂只是個公共工程),現在卻成了所有觀光客必到之景點,也成就了馬祖人共同的驕傲與榮耀。張金秋說,他的認知這不是個公共工程,而是創造一個馬祖在地共同記憶及引領全世界媽祖信徒前來馬祖朝聖的地標。
公共工程是工具、還是目的?向來各方意見不一,但是從實際經驗及執行者的歷史來看,公共工程不論從政策性及目的性而言,通常被認定是工具。因此,公共工程與人文、社會發展及人民日常生活的價值,在使用意義上時常會產生疏離感。一般性的公共工程都是如此,更遑論一個公共工程與宗教信仰發生關聯時所產生的衝突。因此,張金秋不僅具體實現了在地人文、信仰的價值,更彰顯了對家鄉一份熱情及使命感,這恐是公共工程界鮮有的特例,卻真實發生在我國最小縣份-馬祖。
幾百年來,流傳媽祖林默娘元靈在馬祖及許多昇天的故事與神蹟,就像馬祖在戰爭時代的角色般被人遺忘。由365塊花崗石建構而成,寓有「365日、日日平安」之意,以及神像高度28.8公尺,正好是馬祖四鄉五島的總面積,也象徵澤被小島海民之情。這件公共工程的意義,已經不在高度是否是世界第一,而是這件宗教公共藝術作品的特殊性及其在信仰與愛鄉的真誠,必將成為永世傳頌的真實故事:媽祖在馬祖--世界第一媽祖石造神像傳奇。
2009年10月18日舉行神像開光儀式�杜京霞攝影
原文網址:
http://www.pcc.gov.tw/epaper/9902/reader.htm
已有 14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