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台馬輪故障漂浮海峽 誰該負全責? --閱讀人次 : 5714
祝您幸福 wrote:
東森新聞(2010/02/20 17:13)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http://www.nownews.com/2010/02/20/11490-2571547.htm
往來馬祖和基隆之間的台馬輪20日下午傳出在台灣海峽拋錨,由於沒有立刻讓乘客知道詳細狀況,造成乘客恐慌,船上一名張姓乘客告知船隻隨波逐流的狀況,所幸海巡署即時趕到。 ............這艘台馬輪剛離開馬祖沒多久,輪機組就壞掉又沒有立刻讓乘客知道詳細狀況,造成乘客恐慌。
馬祖日報 社論2010-2-10
「東馬東台」改為兩天一趟,是縣府召開協調會議中意見的最大公約數,不同的意見中,不管是造成其他鄉親的不便,或是影響離到港作業時間,或是船員過度負荷,這些都不是造成最後改變的決定性因素。最重要的理由,是安全的因素,臺馬輪是一艘高齡二十五年的船,在持續全面「東馬東台」後,面臨高耗能狀況,是具有高度危險性的,而這個差錯卻沒有人可以承擔得起。
......縣府召開的協調會,........在所有人各自表述意見後,幾乎所有的意見都可以被縣長歸類為所謂的「陣痛期」現象。
....... 臺馬輪船長在會議中語重心長的報告,......以他專業船長談到臺馬輪的老舊及冬季碼頭靠泊危險問題,就不是所有搭乘臺馬輪鄉親可以忽略的。........ 每日實施「東馬東台」是冒著極大風險,而若有些許閃失,臺馬輪一旦出問題不能開,將更影響東引對外交通,而若是人員出問題,則沒有任何人可以負責。....
人命關天,忠言逆耳,「幾乎所有的意見都可以被縣長歸類為所謂的「陣痛期」現象。」台馬輪海峽拋錨事件,誰該負全責?
為了一圓三體快輪夢,固執己見,不顧民怨的楊綏生,即使購船經費未有著落,仍以「陣痛期」為由,堅持實施「東馬東台」的選舉支票,終於讓台馬輪故障漂浮海峽,整船乘客性命落入險境,馬祖的交通也隨之提早停擺!鄉親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檢視2/10馬報社論,除曝露了以「交通專家」自居的楊綏生,顢頇無能,性格可議之外,甘於「逢迎拍馬」的幕僚團隊,一樣令人痛心!
當台馬輪船長的專業意見未被採納,滿朝文武,竟無人敢直言進諫,甚至為討好當局求保官位,將民意歸究為謾罵,任其妄為,致使一誤再誤!
鄉愿誤事,官僚殺人,莫此為甚!台馬輪乘客海上驚魂,執政未滿百日的楊政府,即使道歉,下台百次都不足贖罪!
已有 36 位網友鼓勵
臺馬輪這次失去動力事件,大體看起來政府是在運作,把它視為災害來處理是正確的。任何重大的災難都是因為有種種的事故連續集中巧合發生所造成的。這次如果再讓海象配合一下,今天的下場可能就會上國際版面。這不是危言聳聽,有興趣的話,大家可試著收看相關的知識頻道就會有深刻的體認。
臺馬輪故障看是顯向問題還是隱向問題,如果你是從事輪機工作者,這是你的職業,當然你就會有相對豐富的經驗與知識技能,外人沒必要去引用主觀意識或請教專家後作公共言論訴求。但是安全是人民最起碼的要求,事件發生了,都有程序在走,我希望政府能以負責任的態度面對問題,尋求方法,獲取解決。我個人也認為故障頻頻發生時就是災難發生的前兆,可是想一想,馬祖的海上交通還是要輸運,可真為難。總之,政府這個大組織,它都在玩大的,面向既廣又深,不像單身漢一人吃飽全家吃飽,要如何就如何,十分機動與靈活,政府真沒那如此驚人的特性,最明顯的就是去年的88水災不是嗎。
回歸故障說,如果是顯見、是因二級保養疏忽或人員操作錯誤因素等所造成,當然就是船員要負大部責任。相反地故障問題是屬隱向內部較深層的,簡單的說就是無法從溫度、壓力、轉速、流量、聲音、呈色等現象明顯判斷出來的,如這次發電機調速器失靈或主機內部缸套漏水等。其實這些組合機件原則上何時該歲修保養、換件或大保養都有週期表可操課,有照規定時間做嗎?那可要多花不少銀子,當然只要能堪用就繼續使用,不就是政府機關的省錢方式嗎。
建議、建議,記得要要求把鏍絲按照規定力道栓緊準沒錯。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現在說誰的責任是否言之過早??
在所有勘查鑑定結果都沒出來前,
每個部門都有過失,因為,狀況已經發生了
每個部門也都沒有錯,因為,結果尚未出爐
只希望政府能將真相好好的公佈
而非,故其顏面,找個人出來頂罪
將所以過失推至個人身上
再來是否應該好好討論本次事件的危機處裡....
台馬輪不過就在距離馬祖八海浬左右發生事故
為何拖了二 三小時才開始有動作
人命關天難道通報程序跟決策不能簡單化嗎??
本次所慶幸的是
當日[ 風向流向 ] 應該不是對著南竿或是有暗礁的區域在漂流
依馬祖海域周邊海水流速,沒意外應該在1.5至2海浬左右
台馬輪這麼大且高的受風面客船,流速加上東北風風壓
要推動這麼大的船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若是對著南竿漂流,不用幾小時就已經在南竿島岸邊了
在島嶼附近失去動力漂流,是船舶最危險的狀況
當離岸越近,因水流撞擊島嶼產生出來的不規則水流,是無法預知的
且,離岸越近通常都有一些小島礁或暗礁
就算這時支援趕到是否也增加了救助的困難性
在此感謝
台馬輪及所有船員 有你們的不分日夜辛苦付出
才能便捷我們這些往返台馬兩地的旅客及鄉親
加油.....^^V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人如癡一場夢~
大風 wrote:
希望楊兄要堅持原有的理想和承諾。別讓第二個 「土蛋」再現!
曹常璧 wrote:
連江縣談不上萬里江山,但也算是一寸山河,緊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明訓,不負鄉親付託。
陳子源 wrote:可不知上面這幾位前輩的話,有人聽到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若欲呈現為台灣海峽所量身訂做的新台馬輪,或符馬祖鄉親所期許的客輪,首要擺脫的是聯設,連江一號是典型的失敗案。
又例:換掉交通局長與連江航業的酬庸。
楊縣長倘亦自認任內有所為者,應以此人事案視為施政之總指標,否則充其量亦等同凡事皆鄉愿之。
第二個 「土蛋」會再現嗎?
為官一任,是造福?還是會造禍?
用人是幹才多?還是酬庸多?
凡事皆鄉愿?還是豁出去拼了?
媽祖保庇
已有 9 位網友鼓勵
老鳥,也會墜機!台馬輪這艘老爺船,當然不耐操,航線怎麼規劃不是問題,航行安全絕對要擺第一,政治人物的盲點,總以為自己是萬能「專家」,制定決策時往往會依其過去經驗,斷定「就是這樣,陣痛期過了就好...」,不自覺地過度自信而輕忽後果,這次意外,幸無人傷亡,只是,這麼重大的事件,都上了全國版面,怎不見官員開記者會列隊道歉?會不會太「厚皮」了些?
原鄉人 wrote:
臺馬輪這次失去動力事件,...。如果再讓海象配合一下,今天的下場可能就會上國際版面。這不是危言聳聽,有興趣的話,大家可試著收看相關的知識頻道就會有深刻的體認。
Brutalism wrote:
所慶幸的是當日[ 風向流向 ] 應該不是對著南竿或是有暗礁的區域在漂流...若是對著南竿漂流,不用幾小時就已經在南竿島岸邊了,在島嶼附近失去動力漂流,是船舶最危險的狀況,當離岸越近,因水流撞擊島嶼產生出來的不規則水流,是無法預知的,且離岸越近通常都有一些小島礁或暗礁,就算這時支援趕到是否也增加了救助的困難性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