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日前本人在東引就已聽說,一位民眾在卡拉ok開了一瓶東湧陳高,發現味道不對,他問老闆這酒是那裡來的?老闆說是在雜貨店買的,後來再買一瓶,味道對了。為什麼會這樣?聽說很可能是「配售東湧陳高」所造成的。如果馬祖酒廠為了出清南竿廠的陳高而出此下策,將會對於東湧陳高的品牌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東引陳高改名為東湧陳高,就已經是陳雪生縣長的錯誤政策,所幸慢慢大家都知道東湧陳高就是東引陳高,如今,市面上不斷傳出「東湧陳高味道不對」的消息,再度令人憂心。
陳雪生縣長任內,曾經開發了一系列的鼎勝峰公司出品的東引酒,但事實上,這些酒多數不是東引廠生產的,如今鼎勝峰結束營業了,請馬祖酒廠不要再消費「東引」這個品牌,亡羊補牢,回歸「誠實」商譽吧!
已有 9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東引陳高"是老天爺給東引的先天優勢與資產,無法發揚光大極為可惜,小弟有以下幾點想法,供諸位先進參考:
一:取回"東引陳高"的商標權:由高層對註冊"東引陳高"為個人資產的張姓前輩進行道德勸說,"東引陳高"是全體東引人的資產,應歸還全體東引人,
再則.阿里山茶取回商標權的前例亦可循.
二:馬酒東酒分家:"恐怖平衡"亦為經營管理的一種方法,讓彼此競爭亦可刺
激彼此成長;多年來賺錢的東酒常需COVER虧損的馬酒,已是尾大不掉.
且人事,經營,生產,行銷,財務,EVEN員工薪酬與福利處處受馬酒制肘,造成經營者有心無力,員工向心力低工作士氣低落.
三:擴廠與民營化:擴廠除能增加生產產量,自動化不僅可提高生產效率,穩定品質,增加營收,更可增加東引的就業率.並以此拓展週邊效益,增加邊際貢獻度.
擴廠資金可透過向東引民間募資,可降低公股比率,逐次提高民股比率,以達到49%51%的民營化目標,讓全鄉都是酒廠的股東,均富全鄉民,更增加約千名的潛在行銷人員,以東引來說~籌資2億以上資金應不是難事.
四:管理制度化;東酒人事積弊已久,民營化後公司全面制度化,生產自動化,財務透明化,人事公開化,行銷積極化,設各專責部門(生產,財務,管理,行銷)
,除此之外更需設直屬董事會的稽核部門,藉以除弊興利.
五:員工分紅制度:除既有的福利制度外,需提撥每年約10-15%的法定盈餘為員工分紅之用;激勵員工工作士氣,凝聚員工向心力.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我們都相信品質不穩定確實是一大致命傷
個人兩者有比較過
沒有很明顯差異
但也確實如上面筆者所述:
酒在釀造過程中如果儲酒時間不夠久,就會發生比較辣喝起來不順,甚至喝下去會有像是被敲一下的感覺,
酒要比較應該要拿生產日期相近且罐裝日期相近的相互比較
或許樓主先前喝的是已罐裝陳放多年經過陳化的酒
如跟今年配售酒相較..必定會有差異
這也是為何酒陳放越久..會增值的所在
至於兩廠分離競爭個人愚見..不可也..
理由很簡單...從商業角度來看...規模經濟...
從倫理而言...兄弟鬩牆..兩敗俱傷
...兄弟一心..齊力斷金
過去的是歷史....可為借鏡
期盼同為"馬祖高粱"再造馬祖之光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