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漁民
資深會員
來自 : 深海的地心
幫別 : 薪光幫
下崗 : 大物出水時
註冊 : 2004-01-16
發表文章 : 170
掌聲鼓勵 : 733
資深會員
來自 : 深海的地心
幫別 : 薪光幫
下崗 : 大物出水時
註冊 : 2004-01-16
發表文章 : 170
掌聲鼓勵 : 733
發表時間 : 2008-08-07 20:50:36
FORM: Logged
當初的驕傲&政績 如今為馬祖人詬病心中的痛 --閱讀人次 : 4213 馬祖資訊網 » 討論與貼圖 » 貼圖區 http://www.matsu.idv.tw
主題: 清晨航行中的臺馬輪
作者: admin
作者:楊綏生
這張照片是馬祖業餘攝影家楊綏生的傑作之一,臺馬輪是楊綏生擔任建設局長短短一年半任期內,最重大的地方政府採購案,爾後的裝修工程,也投入極大心力,是他的政績,也是驕傲。卸任局長後,某日清晨獨自守候山頂,等待晨曦中臺馬輪緩緩駛進福澳港,此時的楊綏生,或許心情正如守候著情人一般,等待適合的光影,輕輕按下快門……
當初的驕傲 如今是馬祖人心中的痛
假使當初購入的是4-5小時能抵達臺馬的船隻
今日替代航機停飛的機動性相對更高
當初的政績&驕傲
如今卻是馬祖人的痛
政客的提款機
相信就算楊醫師參選不小心當選
我想也改變不了臺馬輪的宿命
當初楊醫師的驕傲&政績
今日楊醫師詬病&批評的臺馬輪
好像不是當初的政績&驕傲臺馬輪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在欣賞創作的同時,請不吝給予掌聲鼓勵,謝謝! 小魚放生 垃圾帶回 不過是舉手之勞 大家一起維護良好的釣場
如果漁民網友了解當時現成船市場的情形,當不致如此發言。
綏生在國大代表任期屆滿,空難後受曹前縣長邀請,代理建設局長四百天。
在購置台馬輪的過程中,可以用「委屈求全」四字來形容。我不是航海或造船相關科系畢業的,因緣際會;只因具有中央民代的身分,當時充當顧問,因為對顧問公司所提韓籍現成船「東洋六號」不滿意,表達了一些個人的看法,因而一頭栽進購船的漩渦裡。「東洋六號」的船長約125公尺〈確實數字已記不清楚〉,不說船況,如果照顧問公司的建議買了回來,下場要較台華輪在東引碼頭無法彎靠更糟。
根據船體買賣仲介的資料,當時並無合適的船隻可供選擇,原名「新九四輪」的台馬輪,是在苦無所得的情況下,於採購後期才出現的日本「內海航運船」,航行區域在瀨戶內海,但文件資料顯示其適航區域達韓國沿岸。其吃水、船長、船寬、航速等都在我們的要求範圍內,因為欠缺「船籍」、穩定儀,又都是日式通舖,故花了許多時間跟中國驗船協會溝通。其中經歷的痛苦,絕非一般人能體會。
台馬輪於八十六年七月十五日駛至基隆港,原欲繼續爭取經費,將通舖改成臥舖,重新隔間,加裝穩定儀後始開始服務。奈何八十六年八月十日發生第二次空難,在所有對外交通都停擺的情況下,台馬輪提前上場,也突顯出許多待解決與改善的問題。此時我已離開建設局,我最感興趣的「改裝修」,並無緣參予。
多數人對台馬輪的評價,多是人云亦云,最大的問題在九級浪不開船及三不五時機械故障。到底是「買錯船」還是使用管理上的問題,有待專業及歷史去公斷。但由台大團隊所提的「新台馬輪」規範多數與現有台馬輪雷同看來,似乎不太支持「買錯船」的假設。
至於漁民網友云:「假使當初購入的是4-5小時能抵達臺馬的船隻」的說法;容我做以下數點說明;
其一:當時「連江快輪」殷鑒不遠,我們對高速的雙體快輪信心不足。認為走的穩比走的快更重要。
其二:採購後期;曾有仲介商推銷澳洲的高速雙體快輪,並一路阻擾進行中的採購作業〈甚至告到監察院〉。我們以鄉親行的利益考量,一一破解仲介商的干擾〈我們鼓勵仲介商購置高速雙體快輪,行駛台馬航線,但請他們不要阻擾採購。仲介商僅為了想賺仲介費,千方百計地阻擾採購作業〉。
其三:當時的預算美金壹仟萬,含購船前的租船費用〈租用金門快輪,每趟125萬〉,現貨市場中高級的歐洲船,不是買不起,就是船齡超過輸入年限,加上協助採購的台航顧問較傾向日本船,主客觀條件都不利歐洲船的購置。
其四:當時在現貨市場找不到合適船隻時,我們曾要求將該款作為建造新船的頭期款,未為交通部接受。在一定金額內限期完成現成船購置是交通部的政策。
四月間;我與曹立委等人自費遠赴西班亞加納利群島,試乘最先進的三體快輪。主要考量到「速度」在日後市場上的競爭力。我認為好的東西,不一定能迎合大眾的胃口,動則十數億甚或數十億的公共投資,畢竟不能只憑幾個人的好惡來決定,在各界共識不足的情況下貿然推動,阻力將很大。是以高速快輪的爭取,尚有待時間蘊釀,歡迎漁民網友一同鼓吹。
台馬輪的功過是非,歷史自有公斷,無論如何;在台馬的海運史上,由運補艦、A-P艦、金門快輪、台馬輪、金航輪、合富輪、曾經是我們爭取「比照」對象的臺華輪等,經過比較後似乎鄉親還是較喜歡自己的台馬輪。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
共創馬祖成為「富麗、進步、健康且充滿人文關懷的島嶼」
漁民網友的意見或許是現在許多人的看法.因為人是追求進步的自然現在的體驗及要求一定要比較高.不然怎麼進步呢.
人云...沒有當家不知柴米價..此時並非要為綏生兄說話.是要表達心裡的看法與網友大大們聊聊天..
在四百天的任期中.能夠果斷的完成一項重大決策.仍須要有些因素及條件.1..執行者本身要有使命感與理想..2..須要有上級長官授權支持與完全信任.3..客觀環境的急迫性.
論臺馬輪絕對是有許多可評論之處.但若比較現在人事若處之當時或許至今可能沒有臺馬輪的存在.十餘年來該船自是問題越來越多.但是都不見後繼者有何良方善策.只管做一些修補小工程...我看臺馬輪還是要繼續跑下去了......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