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離島醫事人員計畫不是跳板 --閱讀人次 : 4980 醫事人員保送計畫的宗旨為:提供在地醫療機構透過專科護理師與醫師共同提供連續性及整合性的護理與醫療照護,現在醫事人員年限從幾十年前楊縣長、劉縣長時代大幅縮減到四年、七年,莒光王議座要求增加年限而曾局長的回答是金、馬、澎、山地原住民一體適用一套規則。我疑惑的是,試問當初衛福部討論縮短計畫年限有周全的考慮到馬祖地理特性嗎?舉金門為例,金城鎮就算調走一個公費醫師,還是可以開車去金湖、金沙、金寧看診就好,甚至有三十五家私人診所可以選擇,調台也不至於對地區造成過大影響。請問我們馬祖地域分成四鄉五島,也沒有私人診所,有這個縮短年限的本錢嗎?公費生也不會一畢業就和衛福局說:林北就是拿保送來當跳板的,七年一到我就走人,你們趕緊再培訓一個補我的位置。請教衛福局馬祖人口基數這麼少的情況下,走一個專科醫師要怎麼處理?有台灣醫師會自願調來馬祖嗎?還是人一走再接著跟衛福部申請專科醫師,鄉親們再等七年?馬祖這麼特殊的地理條件,我相信更改年限肯定有討論的空間。醫保制度是社會責任不是醫療跳板,說難聽一點,今天沒有醫保制度馬祖能夠出多少醫生?若是往後有學子打定醫保制度就是醫療跳板,最後受苦的是全體馬祖人。
已有 12 位網友鼓勵
訪客 wrote:
莒光王議座要求增加年限而曾局長的回答是金、馬、澎、山地原住民一體適用一套規則。
王議員已經多次在議會和衛福局表達莒光醫療的不足,可想而知莒光對於醫療需求的急迫性。未來人口慢慢老化,莒光醫療需求只會增不會減,硬體設備隨著科技進步馬祖已經有大幅的提升。高齡化造成全台都在搶醫療人力,縣政府端出來給醫師的留任獎勵怎麼可能贏得過台灣診所給的呢?要台灣醫師調來馬祖服務更是不用做夢了,就像議員說的,今天就算調回15年還是有一批人搶著當,聯考分數高個幾分和醫療能力完全是零相關的,支援醫師制度是為了補齊地方訓練醫師的空窗期,而非不停倚賴支援醫師,長期還是需要在地醫師留任。每次看到王議員質詢必定有質詢衛福局長,我都替莒光的老人家擔心了。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馬青001 wrote:
訪客 wrote:
莒光王議座要求增加年限而曾局長的回答是金、馬、澎、山地原住民一體適用一套規則。
王議員已經多次在議會和衛福局表達莒光醫療的不足,可想而知莒光對於醫療需求的急迫性。未來人口慢慢老化,莒光醫療需求只會增不會減,硬體設備隨著科技進步馬祖已經有大幅的提升。高齡化造成全台都在搶醫療人力,縣政府端出來給醫師的留任獎勵怎麼可能贏得過台灣診所給的呢?要台灣醫師調來馬祖服務更是不用做夢了,就像議員說的,今天就算調回15年還是有一批人搶著當,聯考分數高個幾分和醫療能力完全是零相關的,支援醫師制度是為了補齊地方訓練醫師的空窗期,而非不停倚賴支援醫師,長期還是需要在地醫師留任。每次看到王議員質詢必定有質詢衛福局長,我都替莒光的老人家擔心了。
曾局長說的其實沒錯
因為公費生是中央的政策
是中央給錢訓練
所以衛福局不能單方面更改條約
但一定可以持續與中央溝通改善未來的招生模式
.
再怎麼說馬祖小孩一定比台灣人更願意留馬祖
但要拿出誘因阿
你要醫療人員留下來卻拿不出錢
難不成要用愛家愛鄉來綁他一輩子嗎
這是個現實的問題
要人家留下來就要給人家好處
看是跟他們談加薪還是給他們缺
至少先拿出誠意吧?
.
莒光的復健診次也是在公費復健師回來後才增加了1個診
這部分確實要給衛生局打讚幫忙增加醫療服務量
但要等到莒光有常駐的復健可能還是遙遙無期
如果期間有其他公費復健師走了
大概還是先補給其他島
輪不到莒光
.
大家當然理解專業人力要做最有效率的應用
但每年送那麼多學生出去
每年那麼多人回來
怎麼還一直缺人?
還是說縣府仰仗著中央源源不斷的人力供應
就覺得讓這些公費生回來過過水也無所謂了嗎?
.
之前不知道看哪位網友說的
「馬祖人永遠有最年輕的醫生看」
不知是不是咱們的福呢?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訪客 wrote:
醫事人員保送計畫的宗旨為:提供在地醫療機構透過專科護理師與醫師共同提供連續性及整合性的護理與醫療照護,現在醫事人員年限從幾十年前楊縣長、劉縣長時代大幅縮減到四年、七年,莒光王議座要求增加年限而曾局長的回答是金、馬、澎、山地原住民一體適用一套規則。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局長再多的保證,衛福局爭取再多預算,沒有醫療人力議員喊再多次也沒用,孔明草船借箭最少也要有士兵幫忙把船開出去阿,總不可能最後真的局長親自下鄉吧,現在四十個培訓的醫療人員幾個服務完馬上走相信政府也有底了,人力留不住又想均衡各島醫療品質只會增加留任人員負擔,對醫療人員來說是生涯規劃,對衛福局來說是馬祖醫療人力的結構性問題,地方醫療沒有這麼多彈性可以馬上補齊缺口。最後如果通通走光了有沒有可能看到全台灣第一個縣長、局長一起下鄉支援醫療的case?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
我覺得或許可以先找到公費生不想留下來的原因, 當然有些人是家庭因素,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是因為家庭因素才離開的,
這幾年從台灣回來馬祖返鄉工作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在馬祖工作一定有他的好處與吸引人的地方,
畢竟大部分的公費生也是土生土長,長輩們也多在這裡,
去台灣工作可能絕大多數都沒有比待在馬祖輕鬆,
那為什麼還那麼多公費生會時間一到就走呢?
其實如果真的在意公費生合約時間到就走,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地方這麼小應該不難打聽,就我個人經驗,
最常聽到的抱怨就是調度與待遇上的問題,
如果不是太多不平等的待遇,調動制度的不透明,
以及總有很多特別的理由,特殊的背景就有特殊的待遇,
也不至於會讓人那麼灰心的想時間一到就離開這裡。
畢竟這裡是家鄉,是長輩親朋好友都在的地方,
待了那麽久的舒適圈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會讓人想離開的,
大概就是所謂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吧。
沒有透明的調動制度與時常出現的不公平待遇,
就意味著同樣是公費生,會看著同樣職業別的人,有待遇上的明顯不同,
就意味著沒背景的情況下,就只能一直待在不是自己家鄉的外島,
如果又無法在當地組成家庭落地生根, 這樣的情況下,我想任何人期滿都會想走吧...
另外,如果只是用合約綁定20年, 先不說讓一個剛滿或未滿18的高中生,
去簽下一個未來人生20幾年的合約,有沒有其適當性與合理性。
或許如同前面網友所說,還是一定會有人簽下合約的,我也相信一定會有人簽。
但不知這樣是否就能解決最後期滿還是有可能會走的問題呢?
不過如果只是想要醫療人員平均年齡再加個幾歲就好的話,那這樣確實也是一個方法。
其實只要想想為什麼馬祖有很多公務員即使不是馬祖人,也願意持續待在馬祖,
而很多醫療公費生,即使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親屬都在這邊,也不願繼續待在自己家鄉,
我想這問題應該不僅僅只是合約幾年的問題吧.....
不過,換個角度想,如今每年馬祖都培育了這麼多醫療公費生出去,
如果待在這邊的公費生全部都繼續待著,那或許又是另一個難題了吧?
這也許也是內部這些不公的問題一直遲遲不願改善的原因,
因為這樣只要保證每年都有新的公費生保送出去,
每年就都可以有新的公費生會回來服務,可以一直保持新陳代謝,
這樣至少回來的人,就都可以有正式的職缺了吧!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Johnalex wrote:
醫生服務完35-38歲
其他醫療人員服務期滿大約30歲
30歲啊!
正是人生最重要的年紀
留下來要多少的決心
要放棄多少在台灣的機會?
馬祖真的供不起這群醫療人員嗎?
涼亭少蓋幾座馬路少修幾次
可以付多少年他們的薪水?
他們服務7年結束後
都認識鄉親,鄉親也習慣他們
然後又要換剛畢業的回來
如此週而復始
如果馬祖人的小孩都不留馬祖了
以後的馬祖是誰的馬祖?
不是特別針對您,但我必須說
醫保規則改了不知道幾次
為什麼改就不說了,大家心知肚明
現在有多少醫事人員比例是在馬祖一路唸到高中畢業的
不是的不少吧。 那又要要求他們對馬祖有多少革命情感?
再說連某些有認(ㄅㄟˋ)真(ㄐㄧㄥˇ)有實(ㄊㄜˋ)力(ㄑㄩㄢˊ)的期到都走了,你真當其他人都菩(ㄅㄤˋ)薩(ㄔㄨㄟˊ)?
在要求別人留下之前,長官想想自己平常的做人處事蛤,啊反正對你們來說也不過就免洗人力,一批走了還有下一批,嘻嘻
已有 8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