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官方可以學習韓國瑜的拼經濟精神,不是當偶像趕流行 --閱讀人次 : 1499 我非常欣賞韓國瑜,如果韓國瑜來馬祖,我一定跑去找他簽名。
我是老百姓,可以如追偶像般的狂熱。
但官方卻不應如我這般盲從。
尤其是在選後,應以審慎與理性的態度去看待韓流熱。
官方,
可以學他「讓人走進來,把貨賣出去,高雄發大財」的簡單拼經濟精神,但卻不能過於當成追流行的偶像。
因為現在的韓國瑜奇蹟,是在他尚未上任前,他給的高雄發大財夢與強調廉能政府的選舉口號,而他選前給高雄的夢能不能實現或美夢能持續多久,還得他正式成為韓市長後,才能做真正的檢驗韓流熱能持續加熱多久。
尤其台灣百姓是沒有很大耐心的,特別對於一項流行產品、話題與政見承諾。
猶記前年蔡英文當上總統時,也是給了台灣很大的美夢,今年的九合一大選當選結果,證明當年的美夢是場惡夢。
韓流引爆後,很多人與政治人物都想沾韓光,想找韓代言什麼,但這是有很大的風險,世事難料,政治詭譎多變,民意更如流水,今日視為偶像,明日可能就是落水狗。
如果觀光宣傳、行銷特產等搶韓流熱,找韓代言,可能一時有廣告效應,但倘若韓上任後,萬一出了什麼事或執政也不力,導致民調下滑,那麼當初因趕一窩蜂而以他為代言的宣傳或什麼紀念酒,就可能瞬間成尷尬。
看看蔡英文就任的紀念酒,現在是不是乏人問津?
尤其對於一個以人民納稅錢為本的政府或機構,更得審慎評估以政治人物為宣傳的效應損益。
官方可以規劃與高雄合作互惠的長遠雙贏計畫,但不是如網路或民間那樣也一窩蜂把韓國瑜當救世主,以為貼上韓國瑜的圖像,說了幾句話,人就會走進馬祖,貨就一定能賣出去。
別忘了,已成網紅的韓國瑜圖像,未來ㄧ時間可預見的,充斥在全省各地與新聞畫面,跟韓流沾上的產品、地區會「無所不在」。
馬祖+韓國瑜,也不會多獨特了。
學韓國瑜的簡單拼經濟精神,而不是把韓國瑜當救世主,把馬祖的觀光、馬祖的特產寄託在政治人物的頭像上
~挺危險與短視的。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