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這個構想使得跑道遠離障礙物(山),但距離是否足夠讓跑道按裝ILS儀器降落系統,可請民航局來評估看看...
(轉貼)ILS儀器降落系統,是由以下這些裝備組成的:
1. 左右定位台(Localizer,LOC)
是在落地跑道的最前端,一整排金屬天線桿,發射出的無線電波,會勾畫出跑道中心線,飛機相容之導航設備只要調成指定的頻率,就可以顯示飛機是否在跑道中心線上。
2. 滑降台(Glide Slope,GS或Glide Path,GP)
它的天線是設置於落地跑道最佳著陸點的邊上,以3度仰角向飛機進場方向,發射無線電波,提供航機進場之下滑道。
3.信標台(Marker Beacon)
可分為以下三種:
外信標(OM):大約距落地5~8浬,駕駛員接收到外信標發出的信號後,依照下滑道指示開始下降。
中信標(MM):在第一類的ILS中,若通過此點無法目視到機場跑道,則立刻執行重飛。
內信標(IM):只有第二、三類的ILS有裝,取代中信標之決定高度點的功能。
※航機在每飛過一個信標上空時,駕駛艙內的信標燈(Marker Light)就會發出一次閃光,還可以聽到調變電波的聲音,駕駛可以經由這些加以確認。
4. 測距儀(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DME)
設置在落地跑道頭或著陸點邊,用來精準測量航機與測距儀之間的距離,或者在某些場合代替信標台的作用。
5. 精密近場軌跡指示器(Precision Approach Path Indicator,PAPI)
提供航機正確的下滑道位置,功能類似滑降台。
6. 近場燈光系統 (Approach Light System,ALS)
使用在夜間或者能見度低時,一排向跑道入口快速順序閃亮的近場燈,是ILS的基本配備。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放棄可以讓南北竿往來暢通的大橋
廢掉兩座機場
去建一座還需再填海擴建造跑道重新蓋機場蓋航廈等硬體設備
如果讓縣府或陳雪生重新向中央提這種建議
大概會被中央傻眼
認為來亂的
歷年撥多少經費在大橋與機場評估報告
現在又自己人不時突發奇想或意見分歧
搞不好連南北大橋的補助都不給了
南北竿機場的跑道目前都還無法容下大飛機
黃官嶼多大,比目前南北竿機場跑道都不足了
還要再蓋到能承載大飛機的4c機場
要多少超過原來規劃的經費多少?
以為國庫是馬祖人自己要撥款多少就有多少嗎?
乾脆說規劃南竿機場跑道延伸到北竿機場跑道做連接
南北大橋也不用蓋了
就在跑道旁多擴充一條車道就好了
這樣南竿北竿就皆大歡喜
豈不好?
要異想天開誰都可以
只是要考慮務實面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現在台灣主要機場都有精確的儀降系統ILS,只是各機場裝設不同,像桃園機場兩條跑道共裝4個,每條跑道兩頭各裝1個;清泉崗機場1條跑道兩頭都裝有ILS。其他如松山機場、高雄機場、台東機場、花蓮機場、金門機場都只有在跑道頭的一端裝ILS,另一頭裝非精確導設施多向導航台VOR或左右定位台。
各機場ILS與VOR的起降標準,也因地形或障礙物而有差別。
台北松山機場與馬公機場的ILS起降能見度標準是750公尺,高雄機場因加裝跑道進場燈,ILS起降標準是550公尺,金門機場是900公尺,台東機場與花蓮機場是1200公尺。
馬祖南竿與北竿機場只有裝左右定位台,起降標準分別是3200公尺與2000公尺。
以上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Liner
資深會員
來自 : 駁岸邊(Bo-Huann-Bin)放煙火
註冊 : 2010-05-18
發表文章 : 1389
掌聲鼓勵 : 1731
資深會員
來自 : 駁岸邊(Bo-Huann-Bin)放煙火
註冊 : 2010-05-18
發表文章 : 1389
掌聲鼓勵 : 1731
發表時間 : 2018-04-04 09:54:41
FORM: Logged
憨呆
問題不在興建海上機場
問題在於馬祖多霧霾的天氣
白居易詩: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此間意境自己放空飄飄然去體會吧
空虛的氣味 冷冷的風 笑你憨呆(台語)
一年90%多的有效飛航,剩下的不良率就是現在這個時節
忍一忍吧
愛卡吞忍咧
共幾股卡粗哩
台語有一句:覽啪ㄉㄟ(鼻音)ㄟ, 就過啊。 丟謀? 哈哈哈
這幾天就算高一階的金門機場也要停飛
就算蓋好等同桃園國際機場等級的機場
遇到了這種鳥天氣還是壞了有效飛航
沒有經濟學機會成本觀念的網友老是有天馬行空的想法
無邏輯無系統無經濟學觀念卻豐富了這個網站的點閱率
就算蓋好如UFO巨大母艦般的飛行物,依照人類現行的飛行動力學還是無法克服天候的自然因素
除非垂直起降技術充分應用在民航客機上
現在比以前好太多啦
以前更遇到馬祖連8天無班機起降
現在好太多了
既然人不能勝天
既然無法和老天爺天公伯對抗
凡夫俗子就乖乖認命吧
做好海上運輸配套才是真
已有 1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