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興建港口本來就因該蓋在最需要最具效益的地方
而不是說該地方風大浪大就不適合興建
是因該反向思考就因該這樣我們才要去有效的改善這個地方不是嗎?
請問愛鄉人你補過魚嗎,你知道補魚的人都在哪邊捕魚嗎?
首先,先跟你說說馬祖三種大方向捕漁船隻的種類
第一種為放定置網漁船,第二種為漁工船,第三種為釣客船
再來說他們放網的位置
第一種定置網所放的位置為大坵水道,高登水道
第二種為漁工船所在的位置為南北竿水道,高登水道等等...
第三種釣客船所在位置為大坵島高登島及附近其他小島
除的第二種他們只要在任何漁港都可以停泊以外
第一種跟第三種幾乎都在橋仔村
再來說為什麼他們選擇在橋仔而不是別村莊
其實非常簡單有腦袋的人因該都知道很簡單就是因為近
近可以帶來的好處有那些?光是降低油的耗費就已經很重要的
降低油的耗費就可以降低油費的成本,還可以減少二氧化氣的排放量
達到節能碳,降低空氣汙染等等這就是在橋仔興建碼頭的好處
再說將來高登島開放橋仔碼頭可以從橋仔登船
去大坵島賞梅花鹿、賞燕鷗、上高登島等等
比起白沙港最少減少10分鐘的航程時間
所以前年在北竿漁民大會上絕大部分漁民在會同意橋仔興建
請問愛鄉人您是漁民嗎?有參加那次漁民大會嗎?
請問您了解東北季風特性嗎?請問事實是什麼?誰在雄辯?
漁民也許確實是少人但請問您所謂的多數人是誰?
綁架?????那位民意代表遭到綁架???????
有確定自己所發言適當????思想理念是公平正確?????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愛鄉人
您的第一項跟第二項麻煩不要用我跟漁民一樣了解或更了解請具體說出您的了解讓大家知道你所了解或更了解的了解。
第三項沒錯就是差那短短你那看不起眼的10分鐘油料
如您所說百年港一天的10分鐘一年要3650分鐘
100年要365000分鐘。其次白沙跟中澳口只需要2分鐘船程
2分鐘一年要730分鐘100年要73000分鐘會分大小嗎?
365000-73000=292000一艘船的時間10蒐船要2920000這樣你了嗎,中澳口不如擴建白沙港更具效益及作用
第四項橋仔漁船停在外面的就不止3.4搜在加上馬頭上的舢舨請問你有去了解嗎?還是這就是你所謂的一樣了解?
請問距離白沙港是中澳口近還是橋仔港近? 不好意思第三項一併回答掉這個問題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想請問北竿“漁船、釣船“一天的進出港量到底有多少?
每天看海過日子,十隻手指也數的出來吧!
若以中澳口比橋仔,那當然選橋仔,
一、地點好、較省油!
二、腹地大,總比中澳口大吧!(離板里總要走一段吧!)
三、人文特色較強。(建築等等)
四、旅社多、餐廳多。
五、風景視野較佳!(個人認為)
六、大邱的開發!
雖然東北季風強大,若以觀光為目的的話,以淡旺季之分,我想冬天風大容量不夠可去其他商港避風!
重點我個人認為南北竿機場的教訓還不夠嗎,這麼近的兩個機場,還不如全部的錢蓋一個,剩下的補助交通!實在沒必要蓋多大的觀光港,也就沒這個量,也沒要開進吃水深的大船,整建到底是需要的,橋仔港太破了,當然我不是專家,要如何整建,突堤能不能再延伸我也不明白!保有純僕的樣子也不錯!
要蓋觀光休閒漁港?真正的問題,政府如何建立關於農漁食品供應鍊的三通,有了合法供應,觀光產品的量才能擴充,品質也才能有保障,政府也能收稅(雖然三通不用繳稅)、北竿的漁產除那一兩家每天真的用捕的或釣的回來,其他的,大家也只能心照不宣,我也不多說。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