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閩東之珠、世界亮島」-楊綏生的遠見與視野 --閱讀人次 : 4530 在短短四年多的任期裏,楊縣長讓默默無聞的馬祖變成世界各地許多遊客都想來一探究竟的旅遊熱點,這是以前縣長做不到的。其中最大的因素在於他帶領下通過了國內史上首例博弈公投。現在的觀光賭場管理條例卡在立法院,考驗馬祖選出的唯一立委在立院的份量及能耐。不論將來觀光賭場能否設立,光就楊縣長帶領通過博弈公投造成後續因馬祖知名度提昇及對旅遊的貢獻已經無人出其右,這項成果應該被肯定。
亮島人的發現是一件世界大事,有可能為2億5000萬到4億人口分佈區域達四分之一地球的南島語族解開「源頭」之迷。在考古、人類學及南島語族的遷徙史上都相當重要,這是老天爺賜給馬祖的另一項文化資產,若能善加利用推廣,充實馬祖文化內涵與歷史地位都有相當大的助益。
亮島人沒有選票,更不易譁眾取𠖥,確是馬祖重要文化資產。他對馬祖的其他資源不會排擠只有加分。
隨著馬祖知名度的提昇,在兩岸間的地位及價值將更顯重要,結合日益完備的周邊開發,其在閩海的價值將日益提昇,終將成為「閩東之珠」。至於亮島也將因為其在世界考古學、人類學及南島語族遷徙史中的重要性,屬於世界性的研究題材,「世界亮島」並非虛名。
楊綏生的遠見與視野已不侷限於馬祖的一時一地。曾有一位著名的媒體人稱讚他有膽識與擔當,我更覺得他的遠見與視野遠更是一般政治人物所不及的。
已有 22 位網友鼓勵
推廣現代公民主義
首先我贊成你的看法,楊縣長的博弈公投為馬祖帶來知名度,尤其是國際知名度,這是用很多錢都買不到的!
但比起藍眼淚,博弈公投帶動觀光的代價很高,尤其是內部的撕裂,社會的對立,這是短時間內無法撫平的傷痕!
至於楊縣長比較有遠見與視野遠,我有不同的解讀,楊縣長是"有想法"卻"沒辦法"的政治人物,要讓回家的路更順,所以要購買三體快輪,嗯!有看法,結果沒辦法,爭取不到!!!
博弈特區,更是有遠見,馬祖靠近大陸的沿海中間地帶,賭場的戰略位置比澳門好很多,客源九成來自陸客,陸客有錢又愛賭,這下馬祖可發了!結果呢?習近平太了解馬柤了,一聲令下:你開賭,我開堵!!結果又是一場遊戲一場夢,有人還在期待立法院通過博弈法,殊不知,遊戲已經結束!又是一個"有想法,沒辦法"!!!
至於:還地與民.合宜住宅.酒廠北竿和莒光分場.介壽軍友街重建.馬酒坑道展覽館.風力發電.潮汐發電.平潭航線等等"想法"就不用多言了.............
已有 14 位網友鼓勵
但比起藍眼淚,博弈公投帶動觀光的代價很高,尤其是內部的撕裂,社會的對立,這是短時間內無法撫平的傷痕!).....
所謂內部的撕裂,社會的對立是你們這種人的想法
我只看到民宿現在一間間的出現
媒體大幅報導而讓遊客開始看到馬祖
從大量撤軍後,民間總算開始有了一絲生機
不然土地和建物飆漲,是啥原因?
楊綏生對於馬祖,並非沒有建設之人
並非沒有貢獻之人
明明不管是來客數、飛機開航率等,馬酒盈餘比前幾任都多
你們這些人就是視而不見
羞辱的好像 楊一無是處,對不起馬祖似的
劉家國說的對~楊綏生的對手是他自己,不是劉增應
如果你們可以坦白說~我就是不爽楊不太會說場面話、不懂做人眉角
不知搞政治要雙面光
擋了人的財路或升遷
我還沒話說
可是卻老拿博弈來攻擊,來否定他曾有的貢獻
那......
我還真的想反問你們
~啊不然,你們這些反博弈的,可以給馬祖什麼樣的未來?
有種就先辭掉靠國家養的鐵飯碗,等你們也要靠觀光才能生存時
再來反博弈啦
已有 23 位網友鼓勵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飯
通過博弈,改善馬祖的交通,無疑犯著和連江一號同樣的錯誤,
按楊的原話"這是一個馬祖精英與民代的集體錯誤,原因是大家暈船暈怕了,希望能有一艘平穩、舒適又快捷的船,而且希望能一次把離島的乘客全部戴走,遇飛機不飛時,還可以跑台灣,於是;在這種面面俱到「瑞士刀」式的思維模式下,在有限的船體內,要達到「高載客量」、「快速度」的要求,「大馬力的引擎」加上「輕船殼」的設計是必然的結果。加上以當時低開航率、高載客率AP艦的載客數來推估離島的乘客數,如此所研算出來的結果是;號稱一九九噸的連江一號,通常的載客數是小貓幾隻。
「大馬力的引擎」加上「快速度」的要求,意味著「高耗油量」,聯合船舶設計公司在業主的要求下,""並沒有客觀的分析這種不切實際的訴求所應付出的代價,以及營運成本的問題"",只不過以其為保七設計過不計成本的高速船為案底,再根據業者的要求,配置一定量的座位數。"
當大陸官方已公開宣示反對,博弈業者改口出資為墊支,縣府沒有合理客觀的分析支持原設定的客源從何取代?而出資改墊支,意味縣府將成為債務人的地位,悶著頭不回應公眾的質疑,一味質疑陳立委未能快速通過博弈專法,這是負責任的表現嗎?
已有 10 位網友鼓勵
楊綏生施政具有別於他人之創新、前瞻性思維,並有執行能力;如能抓住澎湖公投沒過時機,勇敢得提出博弈公投,而且居然成功通過。這麼艱鉅的政策,加以澎湖先天有龐大的行政資源,却無法達成;行政資源如此小咖的馬祖,能成功達陣,你能說他沒能力?未免太瞎掰了嗎。
三體快輪因處於短短的時間之內,要向中央追加一倍的龐大經費(約近20億元),這全是中央的考量,是他所無法掌握的,可以說非戰之罪,也是歷屆縣長爭取經費的痛處。不過回過頭來,他積極籌建新台馬之星輪,於任內且已下水,在開發馬祖交通史上,無論舊台馬輪與新台馬之星輪,都在他手上與團隊中完成建構,則他的能力與歷史地位,是其他任縣長所無法比擬的。
已有 12 位網友鼓勵
閩馬 wrote:
他積極籌建新台馬之星輪,於任內且已下水,在開發馬祖交通史上,無論舊台馬輪與新台馬之星輪,都在他手上與團隊中完成建構,則他的能力與歷史地位,是其他任縣長所無法比擬的。
樓上這位朋友,在馬資網打筆戰,要先做點功課,下面這個報導有一千多人閱讀,難道你還不知道嗎?啦啦隊啦到楊縣長的痛處,真是好玩!
臺馬之星進度嚴重落後 明年一月仍無法交船
已有 10 位網友鼓勵
舊《台馬輪》當年自基隆啟航、試航馬祖,返回基隆時,記得我也與許多鄉親一同乘船赴台,說實話,我當時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一艘來自日本瀨戶內海、適用於內海航行的船,在僅只是5-6級陣風八,台灣海峽的海面上,像鐘擺般的搖晃著;還記得當時因為船隻尚未裝修,因此只有類似統艙式的甲板,可供乘客躺座休息。
5-6級陣風八,在台灣海峽算是不大的浪了,可是,這艘來自內海船,當時以極大的幅度向左邊擺,擺停2-3秒之後,再向右晃停2-3秒,我當時心想:這就是我們在軍管之後,千盼萬盼來的客輪。
在那之後,我就斷斷續續的,沒有長時間在馬祖停駐。
只知道後來經過「專家」會商,幫這艘船加裝了「平衡翼」,並分隔客艙;在我的概念裡,算是勉強救活了這艘船,讓她得以勉力行駛於台馬之間。
我們就這樣盼呀盼、撐呀撐,想哪天這艘老爺船能平安退役,我們就已經可以額手稱慶。但天啊,今年冬天還要繼續作這個惡夢!
交通部有那麼多的學者、專家,一個學醫的縣長,能可以有多大的眼光及前瞻,竟可以視交通部的官員、學者、專家的意見如敝屣,堅持要做自己三體快輪的美夢,虛耗發展台馬交通的黃金時光!
更有甚者,竟有支持者以新、舊《台馬輪》的現況,認為是現任縣長的遠見與視野!
支持者上陣前真的要先做功課,以免貽笑大方!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