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期待「臺馬之星」給我們好運 --閱讀人次 : 3455 對網友為「臺馬之星」臥式380床位不符需求表示生氣,我們(縣府交通局)還是要面對,而且已經檢討多次了。總之,我們都得回歸整體去考量始有意義,單項需求的討論確實無法全面滿足多元需求,這就是來自於因為我們受限於總噸位5000的關係,所有的取捨與選項都會受到它而變化與排擠,也都各有其利弊得失,想要最佳化也只能盡力、再盡力。不過,有幾個主要因素如載運角色、歷年的載客人次、票價結構,以及營運管理等都是必需的。所以,先得有「臺馬之星」之船東需求規範後,才接著進入設計與建造。
談馬祖對外交通,指的就是臺馬航線,其輸運政策縣府係以空運為主,海運為輔。查100至102年間海空運載客人次各為135717、142679、131963,空運的載客人次如下263678、267580、292811。比例試算,海運約佔33%、空運則近67%,其中海運載客人次還包含合富輪每年約4萬多的載運人次,扣減後真正臺馬輪載客最大量是在101年間的10萬人次。
如就現行載運工具作比較,空運雖有運價高及活動空間拘限之劣勢外,其他的大都比海運優越,尤其是速度。所以,我們從前面的統計數據不難得知「臺馬之星」仍得傳承現行臺馬輪擔任臺馬交通的輔助運輸角色。也只有在空運出現異常或霧季時,始會有三分之二之大批原空運旅客,轉搭海運,並爭著、趕著往返。可是當空運正常飛行時,臺馬輪較高的載客率均低於五成。表示說臺馬輪平日大家都有臥舖可選購,當航空異常時,我們得啟動疏運,要有更大的運量,「臺馬之星」定額人數646人就符合應急。因為當下的事實告訴我們,能往返的遠勝於滯留者,就算是座艙,一樣被搶購。
空運部分,現行的立榮航空公司除預計在本(8)月19日起將全數更新ATR 72-600機型,每架次運量增加了23%外,更重要的是大家所關切的起降標準,讓交通部民航局在南竿機場作了改善,提升了飛行率。這影響程度相對有利於吸引台灣更多的旅客到來,也有助於本縣觀光旅遊之推展。
「臺馬之星」是地區難得爭取到的一艘5000噸級的新船建造經費,我們是縣府交通局,願意為此工作不斷地努力,我們希望安全品質第一,缺失最少,也期待各行專家能不時給予指教。如果網友有興趣的話,我們手邊也有電子檔的一般佈置圖,可以提供給大家一起來研究,為「臺馬之星」多一份瞭解,讓「臺馬之星」明天會更好。
連江縣政府交通局 敬致
已有 9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