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記者曹重偉�南竿報導】為因應馬祖海域特性,提升執法效能,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巡防總局馬祖海巡隊近期特申請移撥1艘20噸級(PP-2036)巡防艇至該隊服勤,獲得上級大力支持;PP-2036巡防艇於6月6日自基隆駛出,於下午2時許即駛抵南竿福澳港海巡隊碼頭,並於7日起正式展開服勤。
馬祖海巡隊隊長楊朝卿自到任以來,勤走基層探訪民情,甚多漁友反映目前日間幾乎難見大陸漁船入侵作業,但於黑夜或濃霧時多有趁機進入,其進入後多躲藏於沿岸澳口淺礁處伺機作業,至於炸魚快艇速度甚快,機動性又強,進出前後作業不到40分鐘,針對馬祖海域淺礁澳口及縱深不足之特性,需有吃水淺、船速快、機動性高的巡防艇加入。
經向上級申請,特移撥PP-2036巡防艇加入陣線,該艇為雙噴射式引擎,船長16.44米、船寬4.76米,船身甚小,吃水淺,僅0.8米,對於躲藏於北竿高登一帶淺水澳口之小型越界大陸漁船,能深入登檢取締,其最大航速達38節,機動性高,對於炸魚快艇可高速靈活追緝攔截,具有嚇阻及防堵之時空優勢,將是馬祖海巡隊海上執法一大利器。
目前馬祖海巡隊編制有100噸及50噸級艇各2艘,35噸級艇3艘,現又新增20噸級巡防艇1艘,船艇總數已達8艘,分置於東引、西莒、南竿等處,未來PP-2036艇將規劃配置於南竿隊部,巡邏水域以北竿高登一帶為主,專剋淺礁澳口之大陸漁船,防堵嚇阻炸魚快艇;惟北竿水域遼闊,沿岸淺礁澳口更多,小型大陸漁船趁夜趁霧入侵躲藏,海巡不易發現,未來對於越界大陸漁船,仍籲請漁友鄉親勇於舉報,不吝撥打海巡118專線,共同協力保護當地海域生態資源,維護漁民權益。
目前新加入馬祖海巡隊之20頓新巡防艇,剛好吃水淺速度快,是進駐高登島駐地打擊越區炸魚不肖大陸漁船利器。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愛鄉人
是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連江艦非連江輪,因為連江輪是連江縣政府花了當年公帑八千萬元,結果因為設計不當,造成無法使用,在當時馬祖列島交通缺乏之際,真可說『無言』,因為不是筆者開版議論之點,不在此贅述。
議員有在議會質詢縣長,建議要求海巡署海洋巡防總局將連江艦還給連江縣,要連江艦服務馬祖海域,維護馬祖海域海洋資源。當時縣長認為要中央政府給飛機(直升機或飛機),議論結果好像雞同鴨講而已。
議員議論認為連江艦(500頓)除了平時可以巡邏馬祖海域,緊急上可以做為急救病患之用,立論也有可取之處,可是議員有沒有想到要養一艘500噸大型巡防艦,除艦艇船席(馬祖福澳港港區不是很大)外,海巡隊隊部勢必要擴大,才能容納增加隊員住宿及活動空間,這些都是事先要評估不容易做到。
另外越區來地區捕魚大陸漁船大多都是小型漁船較多,大型艦巡邏馬祖海域吃水深、行動慢,沒有小型艇吃水淺、動車快優點,況且碰到炸魚不肖大陸漁船,大型艦英雄無用武之地,徒呼奈何?
反過來說,小型艇進駐北竿高登島,除了高登島目前軍方碼頭吃水淺外,員警住宿宿舍也比較好克服。
海洋巡防總局當初進駐東引而後莒光,也不是一天、二天說進駐就進駐,他們單位也要考慮很多實際面臨問題,最後行政院政策決定才能完成進駐。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愛鄉人
119. 馬祖區 吳金○先生 北竿漁業資源豐富,大陸漁船越界捕魚問題嚴重,希望能派遣海巡艇進駐北竿(白沙),進駐後可於第一時間處置大陸漁船越區捕魚的問題。 第十海巡隊回覆:
海巡隊因人力、物力及環境等條件限制,故目前無法於北竿進駐海巡艇,我們會針對重點時段加強取締越區捕魚之大陸漁船,且最近的護魚隊與海巡艇一起出動效果良好,如果漁友能於現場監控指認,配合度與效果將會更佳。
第十海巡隊
在海巡署網站刊登北竿鄉代會吳主席建議希望第十海巡隊 能派遣海巡艇進駐北竿(白沙),筆者認為對於高登島附近海域漁業資源維護及北竿燕鷗保護區保護工作,也是打擊不到重點。唯有海巡署在高登島成立駐地才能確實維護北竿海域漁業資源及燕鷗保護任務,希望馬祖區漁會及連江縣政府要隨時推動建議工作。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愛鄉人
【記者陳鵬雄�北竿報導】終於現蹤落腳了,近八百隻大鳳頭燕鷗在北竿白廟落腳築巢,其中發現了七隻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這是縣府委託鳥會今年度第一次出海做調查,另有三位遠自澳洲及英國來馬的全球遷徙網路 (Global Flyway Network)鳥類生態專家首次在北竿親眼目睹黑嘴端鳳頭燕鷗丰采,興奮得不得了。
地方政府委託台北市野鳥學會展開燕鷗生態調查,11日乘船出海前往北竿中島、鐵尖、白廟等燕鷗保護區進行今年首次的數量調查,野鳥學會理事長阮錦松率多位台大相關研究生在海上進行調查,其間有三位來自國外的鳥類專家同行。
前陣子消失的大鳳頭燕鷗終於發現在白廟島落腳,調查顯示島上至少有七百多隻的大鳳頭燕鷗,其中發現有七隻的黑嘴端鳳頭燕鷗;鳥會專家指出,白廟島已經連續約六到七年沒有燕鷗落腳築巢,今年大鳳頭燕鷗選擇在白廟築巢原因尚待調查。
此次的調查也發現中島及鐵尖仍有少量的白眉燕鷗及大鳳頭燕鷗,而白廟也發現十多隻黑尾鷗,這也是近年來首度發現黑尾鷗在北竿保護區島礁。燕鷗已確定在北竿落腳,今年的賞鷗生態之旅七月也要開航,遊客也有機會親眼目睹神話之鳥。
保護白廟燕鷗保護區,不是現在更待何時,白廟地理位址就在高登島北方相距200公尺左右,馬祖觀光資源若不現在珍惜,以後後悔來不及了。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愛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