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辦教育的校長們,跟政治人物的思維沒兩樣!? --閱讀人次 : 2548 ~轉貼自留言板
留言者: 旁觀者
留言時間:2012-05-08 13:57:25
今年校際歌唱比賽,出現一幕撼動心人、不向逆境低頭的勇者畫面。
但是,也看到了某些人抓住機會拍馬逢迎的低俗與做作。
曹煒承小朋友要上台時,那一刻不是以起立的掌聲為勇者加油,也可以用巨大的沈靜去感受當下的生命重量,可是圍坐在縣長旁的官員、校長,第一時間的反應竟是鼓譟地催促著縣長上前去攙扶已經有老師從頭到尾在協助的曹煒承小朋友。
這些辦教育的校長們,原來跟政治人物的思維是沒有兩樣的,當下的感人時刻,不是來自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詠嘆,而是看到機會的諂媚與拍馬逢迎。校長們、教育官員們,坐在你們的後面,看到聽到你們的表現,竟覺得很噁心。
已有 15 位網友鼓勵
劉宏文 wrote:
看這則新聞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幀藝人鳳飛飛小姐的巨幅照片。我很好奇,教育局主辦的音樂競賽怎會以知名歌星作為舞台背景?看了新聞內容才知道,這場歌唱競賽的主軸就是紀念鳳飛飛小姐,所以指定曲或自選曲都限定在她的歌曲。我個人非常敬重鳳飛飛小姐的歌唱才藝,她是金鐘獎的得主,也曾在馬總統的就職大典上演唱,是藝人的典範。我的歌聲粗陋,興致來時也喜歡哼兩句她的「掌聲響起」自娛。但是,國小學生的校際歌唱比賽以她的歌曲為競賽曲目,我覺得不很妥當。
如果我們要求小朋友在唱流行歌曲時,融入他們沒有的情感,作一些超乎年齡的舞台動作,以加強表現所謂詞曲的意境,似乎超過了他們現階段的發展。小朋友也許學得維妙維肖,但我們在小學推行音樂教育的宗旨、辦理歌唱競賽的目的,應該不只是讓小朋友去學鳳飛飛阿姨唱歌吧!
頗為贊同劉宏文先生所述。鳳飛飛是成功的一代歌后,但到底與馬祖產生多少關聯?我不明瞭!
媒體炒新聞的渲染放送,整日塞滿閱聽者的眼睛與耳朵,推展活動往後有沒有必要跟著電視走,相關單位與家長應有所思考。
就個人認為現階段最應給予學生的是「合唱」,可能有齊唱、重唱、輪唱練習等等,多培養團隊合作默契,強化歌唱與樂器基礎訓練,或許比模仿歌星的個人賽更有意義。
另外,我很好奇,不知道現在馬祖有多少小孩子會唱校歌、國歌,「藍海的故鄉」或「馬祖頌」等等?以及可能「代表馬祖」的歌曲?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