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搞博弈,使我想起一個老故事! --閱讀人次 : 2605 以台灣主政者的視野,馬祖地處邊陲,先天不良、後天又失調,當家的如何找到一計最佳的施政策略,讓馬祖活過來,應該最重要智慧抉擇,也是馬祖知識分子不可推諉的責任,但是病急也不可亂投醫,取藥更不可不慎,以前賣藥的郎中說:「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現代有智慧的人卻說:「有病趕快找良醫治病,亂投藥會要你的命!」
中國在很久很久以前,伯樂寫了一本「相馬經」,其中對「千里馬」的描述是這樣的:「高高的額頭,圓滾滾的眼睛,蹄子像堆起來的雪塊。」他的兒子便拿了這本「相馬經」出去找「」千里馬,他在路邊看到一隻癩哈蟆,很高興地回去告訴他的父親說:「我按您照書上的畫像找到了一匹馬,有高高的額頭,圓滾滾的眼睛,只可惜蹄子不太像!」
伯樂知道自己的兒子愚蠢,只好轉怒為笑地說道:「這匹馬只喜歡蹦蹦跳跳,可千萬不能去駕馭啊!」
馬祖搞觀光基本上是一條正確的路,前提是要把交通搞活,但如果只是靠「博弈」單一議題作為搞活交通的觸媒,恐怕是把問題看得太單純了,在沒有找到解決問題良方之前,切勿冒然公投,以免遺害後世子孫。
已有 16 位網友鼓勵
馬祖文教協會的退休老師校長們贊成而且要推動馬祖博弈,讓我想起了我的國文老師教我的一篇文章,在此跟網友分享:(只是,不知道這些老師們還記不記得罷了!)
〈廉恥〉 顧炎武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
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頃讀顏氏家訓,有云:「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嗟呼!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
已有 9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