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晴朗 溫度:32℃ AQI:  風向:北 風力:8級 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北竿雲高: 能見度:10公里以上
馬祖資訊網論壇 » 討論與交流 » 馬祖開講

馬祖開講友善列印



張貼者
mongi 
高階會員 


註冊 : 2004-03-23
發表文章 : 161
掌聲鼓勵 : 351

發表時間 : 2012-02-17 10:22:48
FORM: Logged


mongi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mongi  IP位址: Logged

大家也給集合式住宅一些建議! --閱讀人次 : 2061

1.可以考慮兩處同時興建,土地均以公地出租70年,民間自行投資方式辦理,畢竟年輕人需要的是生活便利,老人需要的是慢活,如此可在最短時間完成大家的需要。
2.電池山1.8公頃約5500坪適合蓋2樓別墅50戶,規劃退休及 50歲以上人士居住,蓋太高破壞山線景觀,可以沿坡蓋戶戶見夕陽海景,有前庭後院
退休種些有機蔬菜.花花草草。
3.農改場0.3公頃約907坪絕對不只蓋40戶,40戶X每戶300萬=1.2億)
超過5000萬投資可以依離島建設條例放寬容積蓋60-80戶沒問題,(臺灣900坪蓋500戶也常見)。
4.農改場問題停車及出入口,也許要改在國宅.清水土地問題唯有放寬容積變更地目,讓地主覺得比自己蓋利潤高 人家才願意賣.電池山的問題在是否汙染過土地只適合蓋公園?還有就是中興嶺傳統的風口.還有開發勢必要砍大批的樹。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mongi 
高階會員 


註冊 : 2004-03-23
發表文章 : 161
掌聲鼓勵 : 351

發表時間 : 2012-02-17 10:28:39
FORM: Logged


mongi的個人資料 發送私人訊息給mongi  IP位址: Logged

減碳日不落-工業重鎮除汙名 整治有成綠盎然


英國統計,在2016年以前,光是倫敦地區,還需要超過62萬戶的新住宅,但土地不能毫無限制的開發,因此英國提出所謂的「棕地再生(Brownfied Regeneration)」政策,利用舊有或廢棄的已開發土地,取代綠地開發,未來60%的新房子都要蓋在棕地上。

「棕地再生」是什麼,今天,我們要帶大家到倫敦東方格林威治半島來看實際的例子。格林威治這個地名,大家一定很熟悉,因為格林威治舊皇家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線,是全球標準時間制定的依據,也是地球經線的起點。

而這裡也是東進倫敦水陸的門戶,工業革命時代,就是重工業集中區,一度成為全歐最大的瓦斯製造基地。到了80年代,這裡已經是嚴重汙染區域。英國政府四年前(1996年)著手整治,在這裡興建都會型住宅,稱為格林威治千禧村(Greenwich Miennium Viage, GMV),重工業汙染土地變身「優良級」生態住宅。怎麼做到的?

儘管棕地能再生利用,卻得付出昂貴的整治代價,而且汙染一旦造成,還是無法完全回復。棕地再生利用,正是深刻地提醒我們,珍惜越來越少的綠地,更應該深思熟慮,每一次開發可能帶給環境無法還原的傷害。

格林威治半島,位在泰晤士河南岸,往遠處眺望,數百年來持續至今的工業活動,依舊火力十足;而早已廢棄的瓦斯槽,矗立一旁,彷彿冷眼旁觀著工業革命以來、從興盛到沒落的發展軌跡。

英國家庭與社群機構 經理 Simon Powe:「當初這裡是製造武器的軍工廠,所以這裡是彈藥工廠,而且這一百年來,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瓦斯製造工廠。」

120公頃大的面積,格林威治半島,在工業、航運逐漸沒落之後,就因為荒廢而閒置;一直到1996年,英國開始投入汙染整治的計畫。

根據格林威治半島的汙染屬性和程度,而採取不同的處置方法。在北側,重金屬和有機化合物嚴重汙染區,主要是運用土壤淋洗技術。利用化學物質帶正電、土壤含負電的特性,汙染物會緊緊吸附在顆粒較細的土壤上。

把受汙染的土壤先放在洗滌塔裡,加入了水和洗滌劑,再利用層層的過篩,把粗顆粒土壤、和吸附汙染的細顆粒土壤、逐一分離到、至少小於萬分之一公分大小,最後再進行移除掩埋。

針對汙染加以整治、重新開發,可以避免動用越來越少的珍貴綠地,這就是「棕地再生」的精神所在。儘管土地能再利用,卻得付出昂貴的整治代價。也因此,再一次的開發,就希望能減緩對環境的衝擊。參與當時整治到開發過程的Simon,就帶著我們走進這個注入綠色理念的社區。

英國家庭與社群機構 經理 Simon Powe:「這邊規劃濕地,是希望可以吸引回來,幾百年前就住在這邊的鳥類生物,因為在這塊地變成工業使用之前,這裡是一大片的沼澤區,很濕很泥濘,所以在過去幾年已經發現有一些野生動物逐漸回來。」

緊鄰社區的生態池、還連接起泰晤士河畔的生態公園;色彩繽紛的建築立面,南向大面積地開窗,把北國難得的陽光引入室內,減少人工,照明還有暖房的能源消耗。

英國家庭與社群機構 經理 Simon Powe:「棕地的開發,就是要把居民再帶回這些空的土地上,讓土地更有意義的使用。」

或基於可開發空間越來越少,或基於工業發展遺留下的汙染反思,棕地再生計畫,更深刻地,其實是提醒我們,珍惜越來越少的綠地,也深思每一次經濟開發、對環境無法還原的傷害。



  已有 2 位網友鼓勵
    第1頁 (共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