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食興、做摸囉,趴吶、食潠偶! --閱讀人次 : 2718 1月5日,陳財能在電視政見辯論會時,講二句馬祖民間俚語的其中一句,依照其發音,可試著寫為「食興做摸囉,趴吶食潠偶!」這是什麼意思,年輕人都不太懂這句話的意思,私下討論許久。有誰可以解釋這句俚語的意思。
除了「媽祖在馬祖」外,陳財能上次縣長選舉也創造「五公五同」的專有名詞。這次立委選舉,陳財能將馬祖日常生活中的俚語,轉化為文字意義,其中「啐勒」、「藍矇昧狅奴」更是經典,如實地將馬祖民間對政治人物的性個評價簡單呈現。
這些俚語的音與義,大致都知道用法及用在誰身上來形容。可是,「食興、做摸囉,趴吶、食潠偶!」一詞雖有對象可指稱,但意義為何?尚待解答!食興做摸囉,趴吶食潠偶!,是好的、還是壞的形容,可以「知識」一下嗎?
已有 3 位網友鼓勵
SOWHINI
資深會員
來自 : 萬里江天杳靄,一村煙樹微茫,只欠孤棚聽雨,恍若身在瀟湘;微幽蘭之芳靄,灼芙蕖之瀲灩,出淥波攸碧水,步踟躕而忘返∼
註冊 : 2011-09-06
發表文章 : 121
掌聲鼓勵 : 431
資深會員
來自 : 萬里江天杳靄,一村煙樹微茫,只欠孤棚聽雨,恍若身在瀟湘;微幽蘭之芳靄,灼芙蕖之瀲灩,出淥波攸碧水,步踟躕而忘返∼
註冊 : 2011-09-06
發表文章 : 121
掌聲鼓勵 : 431
發表時間 : 2012-01-15 21:46:46
FORM: Logged
「食興、做摸囉,趴吶、食潠偶!」是馬祖人日常生活中最常聽到的俚語
例(1):長輩責罵小孩(貪玩、貪吃卻不認真寫功課或是偷懶不幫忙大人做家事)
例(2):街坊鄰舍嘲諷無所事事的市井遊民(不滿其遊手好閒,貪得無厭的行徑)
兩句大意是形容:品性不佳,不求上進之人,其日常生活之特質--
「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合資聚餐,出一份錢,吃雙份量」
食興........好(ㄏㄠˋ) 吃.....貪吃
做摸囉.....不想做事情.....遇事偷懶.....做事懶散
趴吶........眾人合夥打牙祭......合資聚餐請客
食潠偶......吃雙份量........食量比人多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仿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一簑煙雨任平生
感謝仁光兄的意見。為方言找對應的漢字時,最高的原則是形音義要密切配合,若無法達到這個理想,也只好退而求其次了。「沒」的字義在此可通,但是讀音有一些些距離。因為「沒」的音切屬入聲(莫勃切),也就是說尾音有堵塞的音素存在。而且他不符合福州方言構詞的音變原則,如果選用「沒」字和上聲的「想」字結合,和俗語的音讀會不一樣,茲將變化公式及例字明示於下:
1.陰入(甲)+上聲=血管(請用方言唸,以下同之。)
2.陰入(乙)+上聲=壁裡
3.陽入+上聲=日火
而「無」的音義在此皆合,變化公式及印證的例字如下:
陽平+上聲=航海 明眼 龍眼
「評糷」的詞意是打平伙,也就是每人認資或分攤出資打牙祭。記得數年前華泰兄也曾對本詞語做過論述。(鴻文刊載於<連江水>還是<馬祖日報>容我再做查索。)有鄉親將它寫成「拍爛」、「拍濫」、「平濫」等,但是總覺得詞意不切合。「評」的字義有判定、論定等,因為能一起聚會的,基本上多半是好友,可是大家的經濟條件未必相同,所以有時需依各人的能力來攤派金錢,因此我選「評」(ㄆㄤˋ)字做動詞。當然,若要選「平」做動詞也是可以的,因為「平」有一個讀音為ㄆㄤ,可做「平分」解釋。
「糷」是名詞。《爾雅•釋言》:「摶者謂之糷」《疏》:「糷,飯淖糜相著也。」本意是米食之ㄧ,後來字義擴大,引申為食物。我個人覺得,此字音合義勉強可用,兩字結合後讀成ㄆㄤˇ ㄌㄤ^(pangˇ lang242)。末字的聲調國語注音符號無法精確標示,故以國際音標校正之。
上午也有馬祖朋友來電詢問,藉此機會一併作答。再度感謝仁光兄的切磋指教。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