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新聞從業者的格調去哪? --閱讀人次 : 4629
陳財能 wrote:
本年十月五日,馬祖日報第四版中,一則「第八屆馬祖立委選戰將出現三雄爭勝局面」的報導,惡意但無心地將本人定位為「最難纏的落選人」,以及「攪局功力一流」。
潘欣彤 wrote:
外島 馬祖 兩強終極對決
•2011-10-18 中國時報 【(潘欣彤)】
現任立委曹爾忠本屆傳出是最後一次參選,選民服務十分紮實,曾有人說,「馬祖幾乎無人沒欠過曹爾忠人情」,「背水一戰」牌如何發酵,將成為曹勝選最大關鍵。
另外,還有無黨籍參選的陳財能,一般看法多認為,他手上握有票數,恐仍不足以收「蝴蝶效應」效果,甚至傳出,他是特定陣營刻意安排的煙霧彈,徒然吹皺一池春水。
馬祖地方小,一些言論、一些舉動,人們不可能不推測、明瞭某一人背後所代表的行為、意向?尤其不採理性、意氣用事、超乎常人的舉動。
近日與幾位朋友聊起,媒體『公權力』亂象,已遭候選人外圍力量之手伸進,假公器作無止盡的毀人尊嚴的動作。
無獨有偶,這則國內大報的新聞,火上加油,讀後叫人匪夷所思。請問,到底誰『欠過現任立委人情』?『有人說』是誰?是這名記者本人?他的父母、家人、親友? 能逐一向大眾列舉嗎?近二十年了,在權力位子上,誰肯服務、欠服務,選民心中早有一把尺。
兩強對決固然是現實態勢,但有必要惡意欺凌弱勢?二名新聞從業人員自認政治與新聞高手,充當政治學教官與法官,串聯針對同一人做反覆攻訐與打壓,透過新聞抹黑某參選人『是特定陣營刻意安排的煙霧彈』,蓄意謀殺他人的社會人格,言行涉及公然侮辱,試問大家,新聞從業人員的格調去哪?
已有 16 位網友鼓勵
像馬報總編輯、中時馬祖記者.........
惡劣嘲弄陳財能先生這種心態.....
所出的狀況,比起連江航業董座兩年表現....
也好不到哪裡去.....
而且手段比前朝操縱媒體方式更露骨,更猖狂.....
簡直不把候選人當人看.......
惡質新聞就違反{中華民國報業道德規範}第三項第一條:
已經{誇大渲染、輕浮刻薄、歪曲或隱藏重要事實,或加入個人意見}.....
http://www.newscatcher.org.tw/a_2_1.php?sn=4
建議陳財能先生收集資料.....
向NCC,行政院新聞局.........
與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反映與投訴.....
討回公道....
正式選戰開打之後.......
也希望馬祖資訊網設計網路民調.....
就可以馬上知道馬祖日報換人掌握編輯台之後.....
是不是遵守新聞規範,維持平衡報導?????
有沒有堅守新聞人員職業道德??????
有沒有企圖影響選舉??????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
機關報為執政者服務很容易理解,機關報通常是執政者的宣傳工具,到了選舉時往往會成為執政者的選舉工具,這很容易理解。當然,機關媒體裡的新聞工作者就不容易維持其新聞專業;質言之,新聞專業在機關媒體裡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新聞與傳播技術。
商業化的媒體裡,新聞專業往往被商業利益所排擠。新聞傳播歷史較悠久的國家,通常會嚴禁管理部門與業務部門直接與記者談論採訪事宜,若有發生,聯繫者甚至會被直接革職。這是為了要維持採訪部門不受任何外力干擾新聞中立。儘管如此,許多歷史悠久的國際媒體在商業化以後,仍然不時發生編輯採訪部門不中立的事情。
在台灣,目前除了公共電視新聞部訂有編輯部公約之外,其餘媒體的新聞部門幾乎都會直接受到管理部門、業務部門影響,因此新聞媒體置入性行銷、新聞廣告化、廣告新文化的問題甚為嚴重。
台灣自解禁以及黨政軍退出媒體運動以後,政治直接干預民間媒體的現象漸少。但是,民間媒體反過來介入政治的現象卻日漸嚴重。媒體介入政治的目的,不外乎藉由媒體的影響力向政黨靠攏、押寶;在此動機下,商業媒體管理部門便可以直接受意於新聞部門,要求報導內容與走向。
這些狀況都具有兩個共同的問題,一是新聞專業是誰的?(媒體管理者還是新聞記者),另一是新聞專業是甚麼?(現在誰不能當記者?)這是新聞從業者與新聞教育者必須儘快思考的問題。台灣的新聞專業組織無力、新聞從業者也無有力的職業工會,這個職業,在商業力日漸侵蝕的情況下,很快就會被取代、或者不再成為一種專業。
已有 4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