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府與會」都該加油囉。 --閱讀人次 : 3179 努力以赴、未必能有結果,但不努力以赴、肯定不會有結果。
「在錯誤的地方,尋求正確的答案」!其實再多的努力也是惘然,因為「在錯誤的地方,永遠不會出現正確的答案」。代議士問政不光是要認真,也要用功,問政的視野更需要寬廣,將縣議員的角色扮演成鄉民代表,就已經是個笑話,最離譜的是,還將村長的飯碗整碗都給端去了。楷智老師說的真好讓「該去畫畫的去畫畫,該去說明的說明,該做事的去做事,該解釋的去解釋,該解決的去解決吧」。
中央政府補助地方之款項,是依據地方之需求逕行補助,對科目的使用有其規範,地方政府在執行預算當下,須依照其規範時效內完成,並不能違背其補助的精神。換言之:地方政府必須很清楚的,將地區年度需求呈報主管機關,以利中央政府進行對地方政府年度的經費補助。然而、代議士的監督專業角度,在此更顯其重要,如何將行政單位的執行效率完全提升,再再考驗著代議士們問政的本質學能,是否「夠專業、夠用心」!千萬別為了作秀反而成為笑料的焦點。
「依法行政」是公務部門須謹守的道德規範,但卻不能事事都墨守成規不知變通,畢竟「規定是死的、人是活著」,如何在不違反法規的情形下,有效率的將人民的需求,在第一時間點達到目標繼而施行,有效率的減少民怨及諸多不便,這不就是政府存在的目的與精神嗎?「違規不違法」的藝術是值得思考的選項,而不是時時刻刻將「依法行政」當為借口、作為搪塞的盾牌。
人民需要的是教育,人民需要的是關懷與協助,該如何教育、關懷與協助人民,應是身為公務人員首要思考的項目,何謂「公僕」?國家付予公務人員應有盡有的福利時,同時也規範了公務人員該有的義務,啥是「權力與義務」是均等的?應無須筆者多作贅述。切記:「身在公門、好修行」,管教養衛是政府部門的天職,當全國各縣市都在提升「公僕」服務人民運動的同時,試問:我們的「公僕」們是否也在努力以赴呢?
「府與會」的關係應是相輔相成的,不該因意識形態的對峙與分歧,而讓人民應有的權益受損,無論是空轉或是倒轉,都不是人民所樂見的結果,筆者還是老話一句:「人在做、天在看」,期許「府與會」時時都能以民意為依歸,別讓無謂的意識形態對峙,讓人民成為唯一無辜的受害者,因為我們再也沒有浪費的本錢與時間了。
已有 23 位網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