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理性」探討公共事務議題,是民主社會應有的態度 --閱讀人次 : 4494 由於;立場的不同,思維邏輯也將隨之不同,並無攸關任何的「對與錯,是與非」。對「公共事務議題」的討論更是如此,兩肇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自由發揮,盡情揮灑,藉以彼此相互學習尊重。但是;絕不能因理念與立場的分歧而「惡言相向,怒目以對」將鄉情棄置不顧。因為;民主社會人民有絕對的發言權,「尊重彼此發言」是民主社會最基本的態度。
各自表訴「理想與概念」,理性的論述「公共事務議題」所為何因?其共同目的都是為了地區整體發展及未來的進步。所以「真理是會越辯越明,事實終將勝於雄辯」,勿逞一時之口快,將鄉情拋出理性之外,其結果「既損人又不利己」。更何況;是對待「一縣之長」的施政評價,不認同其想法不打緊,但對其職務也應該有所基本尊重。
「譏笑及怒罵」只會顯示自身對公共事務議題的「高度與寬度」低於民主水平線,如能用「有力的理念」來說服彼此,繼而;共同努力創造雙贏局面,其結局「和樂融融,皆大歡喜」如此美事「何樂而不為」!如何將所有的「紛爭與分歧」都能「化干戈為玉帛」是民主社會成熟度的表現,蓄意的「對抗與抵制」其結局勢必「兩敗俱傷」又所為何苦!凡事;「冷靜思考,成熟應對」是展現民主氣度最佳的風範。
「共識的達成」是經由無數次的「爭論與攻防」協調後的結果,透過如此良性的溝通橋樑來造就「公共事務」的決策並加以實現。倘若;主政者「一意孤行」違背民意於不顧,執意而強行施作非公共決策事務!就行政法的規範,人民可依據「地方自制法規」提出「糾舉與罷免」,地方議會可行使職權凍結是項預算,要求召開「臨時會議」詢問該項「公共事務」決策的合法與合理疑問,進而;合議結論對該項「公共事務」決策進行「否決或同意」之職務行使權。
民主社會賦予人民自決的權義,監督機構制衡行政部門的施政方針。在如此建全的體制社會,鄉親毋須悲觀以對,除非「府會」聯手犯案罔顧「民之所欲,民之所需」,視民意為無物。筆者以為過去不堪回首的八年教訓,會是目前新「府會」引以為戒的實務案例,公門修行的「功與過」將是「卸甲歸田」後最佳的現實寫照,「緬懷與唾棄」也僅僅只有一念之隔。筆末;期許地區的未來能蓬勃發展,四鄉五島鄉親共同為地區努力打拚,攜手同心共創家鄉榮景。
已有 27 位網友鼓勵
對於樓上大大說法順福非常贊成
一個地區的發展與地區人民思維有絕對的關係
當然一切事務的終究取捨都需要更有智慧的勇者去釋懷
順福對家鄉的關心從未分四鄉五島
從燕鷗˙火砲˙交通˙福利站˙˙以及許多地區性公共議題等等
順福都秉持著同理心去探討及發聲
曾有許多親友問我
做這麼<多事>的人
你有什麼好處呢
我只說一句話
所有被我<發聲>討論的事物都跟我沒有任何關係
無論是燕鷗˙火砲˙交通˙福利站˙˙以及許多地區性公共議題等等
我沒有看過<神話之鳥>˙也不是公務人員
所以我沒有任何負擔及禁言問題
順福唯一一個想法只要對地區有絕對幫助我一定會發聲
希望大家也同樣可以以起來為我們家鄉做最後一線把關
謝謝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
樓楊嶺網友真正的目的是呼籲網友理性,還是意在「坦護」楊縣長?
網路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樓楊嶺網友曾在去年12月10日寫說:「新台馬輪建購案是地區鄉親引頸盼望多年的願望,筆者以為在快與慢之間應謹慎的考量與評估!海上跑的與天上飛的應該有所區別,無論舒適或安全應為第一考量的要件,勿為要求快而忽略了舒適與安全!數年前的連江快輪便是個失敗的借鏡,一味的求快而造成搭乘的恐懼鄉親們應不陌生。」(文章出處)
然而短短不到半年,樓楊嶺網友卻變成了楊縣長三體快輪的擁護者,而在今年3月22日辯護:「購置『三體高速快輪』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改善現有海上交通困境,更為了能夠透過該快輪的時間優勢,帶動地區長期低靡的經濟及觀光人潮,將兩岸三地的生活圈相互連結,讓『藍色快速公路』的遠景能夠實現。」(文章出處)
立場如此明顯的前後矛盾,令人不得不起疑,樓楊嶺也是在楊縣長當選之後才知道他執意要買三體快輪,只是樓楊嶺「轉」得比較快,原本主張:「勿為要求快而忽略了舒適與安全」,四個月後說法改變:「為了能夠透過該快輪的時間優勢,帶動地區長期低靡的經濟及觀光人潮,將兩岸三地的生活圈相互連結」,樓楊嶺的立場如此反覆,而今呼籲網友要理性,難怪網友會認為是在「坦護」楊縣長了。
已有 10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
劉家國 wrote:
樓楊嶺網友真正的目的是呼籲網友理性,還是意在「坦護」楊縣長?
與其說筆者是意在「坦護」楊縣長!論述立場反覆?何不以為;是筆者因楊縣長的「勇於改變,敢於任事」所影響,所以改變主張「轉」而支持呢。
地區「整體發展」應優於「個體要求」,「公共事務議案」該由多數鄉親的需求來施行。「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是民主社會對待「公共事務議題」最基本的態度,「理性的論述」象徵著地區民主涵養的成長。同時;也應該感謝站長所開闢的資訊網站,讓地區鄉親能透過如此優質的園地來相互討論彼此學習。
是的;網路上,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筆者在先前曾公開呼籲,「新台馬輪」建購案攸關地區未來對外海路交通二十年命脈,不能一味的求快而輕忽「安全及舒適」,爾後確又認同「三體高速快輪」的建購定位,「轉」而支持該建購案。此行徑讓站長與部份網友們覺得是在「坦護」楊縣長!筆者;在此與站長及部份網友們說聲「抱歉」,因個人想法的改變而造成質疑,深感歉意。
筆者之所以有所「轉」變!是因為「魚與熊掌」無法兼得?將「傳統客輪」與「三體高速快輪」相互比較之後,筆者以為「三體高速快輪」對地區整體發展較具有「競爭力」,無論是「時間與空間」上及附加的海路快捷貨運經濟效應,都優於「傳統客輪」更何況;有效航行率遠超過「傳統客輪」,尤其在「觀光」賣點上足以吸引外來遊客去體驗「藍色快速公路」的便捷,且能夠透過該快輪便捷的優勢,並帶動地區長期低靡的經濟及創造觀光人潮。所以;筆者選擇支持建購「三體高速快輪」。
「轉」變的目的是冀望地區能走出現有瓶頸及困境。「天助,人助」更急迫需要的是「自助」。藉此與網友們報告,筆者的所有論述並不能代表任何人的想法,僅僅只是自我粗淺的意見表述,「請站長與網友們毋須多慮,如有論述錯誤的地方,敬請多包涵與見諒」。
已有 17 位網友鼓勵
站長說:歷任船長都常說,旅客安全是他們最重要的考量。
是的,我也有這樣常識,不過根本是廢話。
個人解讀樓楊嶺網友論點並無前後矛盾問題吧,因為快輪的時間優勢下,仍沒排除安全及舒適考量前提。
所有的大眾運輸都是以安全為前提,在安全之下才講求舒適與速度。
站長,太空船發射後還會設計回程著陸點,所以別擔心,不會快到枉顧生命啦!
新、舊台馬輪航速設計,別說觀光沒競爭力,就連在地人之交通運輸都閒慢了。
加快速度代表縮短時間,這是大環境趨勢,
否則,
有台鐵,何需要高鐵(北、高還再縮短到九十分鐘內)、
有高速公路,何需要機場捷運、
其他如網路資料傳輸、飛機發展也一樣的,
從數據機到ADSL到專線,線材更研發到光纖,
小飛機到737到747到A380,也都不會只著眼速度而忽視安全與舒適。
三體快輪是結合人類經驗、流力、機械、工藝等等先進之科技產物(因為造船技術已超過百年),
我不是專家也不懂,所以無從評論,
不過我知道要有競爭力,"速度"上必須有所突破,
三體快輪適不適合馬祖,請留給「專業團隊」評估吧!
建議縣府相關部門儘速公佈專業團隊評估報告,以消弭一般大眾疑慮。
已有 5 位網友鼓勵
回應樓上不再受氣網友:
首先,楊縣長決定購買三體快輪是否睿智的決定,有待檢驗。以很多人的經驗值來觀察,搭船的速度固然重要,舒適度更重要。從南竿搭小白船前往莒光只要50分鐘,而搭台馬輪前往東引需兩小時,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搭兩小時台馬輪,也不願搭50分鐘小白船,尤其有點風浪的時候。
其次,三體快輪能夠快速航行的代價是什麼?那就是更多的油料,也就是更多的成本。楊縣長預估將來可以從兩岸小三通客貨運輸中賺回來。可是大家都知道,由於金廈航線的低價競爭,馬祖小三通的客貨運量早就走下坡,業者都已經向政府陳情了,楊縣長預估的「小三通客貨運會賺錢」很可能失準,其代價是新台馬輪更大的虧損,造成本縣財政更大的黑洞。
第三、如果楊縣長所追求的「快速航行」是國際航運界主流價值的話,那麼目前全世界這麼多的郵輪怎麼都是傳統船,而沒有任何一艘是三體快輪?而目前只有一艘在加那利群島營運中的三體快輪,聽說已經掛牌要賣出,我們卻要買進三體快輪,難道我們不該去問問看他們為什麼要賣船嗎?
第四、全世界的郵輪都是傳統船,沒有一艘是三體快輪,為什麼?因為船再快也快不過飛機,郵輪的核心競爭力不在於速度。尤其兩岸飛機直航以後,未來機票價格會因為兩航點和航班的增加,而向下調降,以飛機的速度和舒適度,這艘三體快輪並非直航,航行途中還要彎靠南竿,未來會有競爭力嗎?
第五、楊縣長上任後,花了一百萬元請「台大團隊」來做評估報告。這個「台大團隊」也曾經為陳雪生縣長做過評估報告,報告的結果是採用傳統船,排除當時仍是楊醫師身分所推荐的三體快輪。如今,「台大團隊」又來馬祖「拿錢辦事」,依照楊縣長的委託,推翻陳縣長的評估案,請問這樣的評估結果可信嗎?專業者為有權人服務,向金錢低頭,何其可悲?
已有 7 位網友鼓勵
~舉手之勞,請給好文章或好圖片「掌聲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