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貼者
馬祖政治又走「老」路? --閱讀人次 : 5692
劉家國2010-02-03 wrote:
馬祖日報頭條新聞,除了發布馬祖酒廠董事長由李亨玉接手以外,另外發布了東引廠經理陳春平、台北市馬祖特產中心主任陳文輝的人事任命。
老實說,單純就人事任命的品質而言,楊縣長上任以來,都不脫「酬庸」色彩,馬祖多數民眾期待「高牆倒下」後,縣長在用人上面,將有一番「適才適用」的革新氣象,不過,這樣的殷切期待,似乎是落空了。
馬祖觀察站2010-02-08 wrote:
縣府人事任命的品質,有如舊瓶裝舊酒,過期乏味,一點也不意外。
聯合晚報 wrote:
公務人員退休法 將改八五制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2009.12.31 03:06 pm
立法院司法與法制委員會上午初審通過公務人員退休法修正草案,公務員退休從「七五制」改為「八五制」,以前只要服務年資25年、年滿50歲,就可以申請退休,新制必須年滿60歲。…
立委賴士葆質疑,延後退休年齡使得人才流動更緩慢,社會新鮮人踏入公部門的機會將受到阻礙,衝擊年輕人就業。
http://www.udn.com/2009/12/31/NEWS/NATIONAL/NAT1/5340018.shtml
政府機關、各行各業在年後即將恢復上班。俗話說:醜媳婦總要見公婆。新縣長就任已二個多月,最重要的一波主管人事任命案也將在不久後公布,縣議會的新議長、副議長也將產生。
坊間對這些政治任命或可能的利益交換已經傳得沸沸揚揚。先拿單位主管人事來說,有聲音傳出酬庸同學親友,另有公務員選前兩邊押寶、投票前倒戈、選後輸誠被任命重用等等,基本上口傳名單都不脫50歲年齡左右或更高齡的公務員的卡位色彩。再看看年前在立法院所審議公務員退休制度,這一波任命下去,同樣地方行政面孔只是稍微排列組合而已,馬祖免不了還要重複度過又10年的老人政治。這和今天傳出38歲的江啟臣接行政院新聞局長對照,有多大的反差?
至於縣議會呢?會不會是外傳前縣長、前議長在福州闢室密商的欽定人馬出線?果真如此,幕後有多少政治利益交換?下一場立委前哨戰已經開打嗎?府會雙方不再持續利益掛勾,該監督就監督固然是好,但某一派系議員要不到過去吃在嘴上的肉,未來政治杯葛和角力會到哪一種程度?
我相信三月一日這一天是這一次新政治的分水嶺,理性選民對府會雙方不信任程度加大,新縣長、新議會的民調下滑將是必然趨勢,只是尚不確定各自是急跌或緩跌罷了。
已有 15 位網友鼓勵
樓上發言談到政治的現實面或許沒錯。去年底那場三合一大選,現任縣長以866張選票差距勝過前議長、前縣長欽定人選,囊括近6成的選票。我認為當中應該有1成可決定選舉勝負的選民,因長期看不慣過去的政治不做為,政壇風氣惡質化,慣用職位來安插能力與品性欠佳的親信,或示意升遷要公務員低頭欠人情,以及以各種不同形式掌控各階層、各年齡層人性弱點的公器私用。
才在不久前,前朝特別熱衷玩弄單位主管和參議之間的職務過水戲碼,馬祖酒廠同時補滿董事長、經理、廠長「三個和尚」照樣沒績效的情況,玩權方式備受詬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現在如果剛上台的縣長作風如同坊間正在傳開的消息,也比照前朝「依樣畫葫蘆」方式任命人事;我只能說去年底大選,扣掉兩方陣營也許各4成多的鐵票,至少有近1成約550張選票的人白費精神去參與及期待馬祖政治改革了。果真如此,馬祖政治真是悲哀!?
民意潮流就像潮流,讓政治人物順水行舟、成功靠岸,當民意靜靜轉向時,政治人物的船何時擱淺在沙灘上,進退失據,還不自覺。就像二年前高支持度的馬英九,一向自我感覺良好,施政表現不斷破功,政績乏善可陳,民調盪到低迷,難以挽救,不是最明顯的例證嗎?
已有 11 位網友鼓勵
雲高風清 wrote:一位返馬定居多年的民宿業者,在與筆者閒談中,論及這些年以選前利益交換選票的分贓政治,已導致馬祖選風日益敗壞,清流難覓。官位酬庸也造就出夜郎自大而不自知的政治權貴,基層公務員上班打卡,有講有動,安逸樂活,使得馬祖競爭力,每下愈況。
民主政治本來就是一種分贓政治,..........當選都就是應該要用他自己同伙的人,......。當然前面所講的同伙的人,可以是任何人,但決不是選前利益交換的人,利益交換不論居心,一定是惡質的,也是應該全面杜絕的。
他也坦承表示,靠選舉為生的民意代表、政治人物,哪裡有利益就往哪裡跑,終日為選票疲於奔命地作秀忙,民眾看到他們,表面上哈啦寒喧,私下普遍的反應,幾乎都是不信任與輕睨的表情。
對曾經敗選,又與曹爾忠相交甚深的楊綏生,相信對此政治亂像與選舉操弄實況,必知之甚詳。遺憾的是,選前以陽光政治,人事透明為政見口號的楊綏生,何以贏得權位後,無視選民感受,質疑其改革決心?啟用之同夥人中,又何以仍以酬庸為主?除了格局視野狹隘,公私分際不清,利益交換當是主因。總歸其心態:「既然是勝選的必要之惡,也就沒有全面杜絕之需。」,革新氣象與民眾殷切期待,自然是落空。
一代名相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勸諫蜀後主劉禪:「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之所以傾頹也」,不止是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也是現代社會為民公僕的政治人物當惕勵自省的倫理責任。
已有 32 位網友鼓勵
網路新聞已經披露及證實這一波新縣長的人事布局。當中最受人詬病,是將民政局長又當成「過水」參議的踏階。雖然說當初參議之位的功能,類似行政院政委員,協調各局室政務推展;但是過去陳先生主政八年,卻成了每天幫他掌廚、陪同玩樂,簡直等於無事可做,玩大風吹的酬庸閒缺。如果新縣長認為所派代的民政局長能力佳,為什麼不直接真除?如果能力不佳,又為什麼要發布這到毫無意義的人事命令?何況一個參議人事費,可以聘用到2到3個基層人員?在人力吃緊的情況下,參議缺有必要全額補實嗎?
至於酒廠也是一樣,總經理不必受公務員法規限制,如果現任總經理能力欠佳,應該直接解職撤換,重新召開董事會聘用新總經理。明明都已經有董事長、總經理,又派任廠長,封官方式跟陳先生有何不同?官多了,真的能提升酒廠績效(標榜目標1億4千萬)嗎?當然也有不少人不得不佩服新廠長,選舉前後在敵對兩方陣營的角色轉換與高明公關,很有手腕…
至於新秘書長,我倒是比較肯定她平時努力上進精神,只是過去她長期都在主計單位,因職務態度讓許多單位業務推展備受牽制,綁手綁腳,希望她能換位子也要換腦袋,能夠成事。
工務局長,是唯一讓人耳目一新,若以資料上他過去的經歷,或許可以讓人稍稍的期待。
已有 6 位網友鼓勵